在世界中心:風雨愛情

對比,是最簡單明白的創作模式,透過對比,模糊的臉孔都得以明朗,曖昧的情緒都不再混沌。

 

《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裡頭有一間小小的照相館,名叫雨平寫真館。男主人暗戀著故鄉的中學校長,卻因為戰爭而不能如願,校長告別式的那一天,原本陽光普照,卻突然下了大雨,學生倉皇躲雨找傘,只有他獨自站立在雨中替老情人送行。天雨有盡時,他心中的大「雨」何時才能「平」息呢?

照相的目的就在留住當下,留住青春,留住記憶。只有眷戀人世的人,才拍得出好照片,雨平寫真館的老攝影師扡著風燭殘年的老病之身,繼續替世間男女拍攝結婚照,留住所有還不曾變質的愛情記憶,陪襯著自己那一段永遠沒結果的愛情。

颱風是《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的重要天氣與劇情環扣條件,颱風也成了對比男女主角際遇的最佳手法。電影從一對男女面對著窗外的風雨喃喃說著情話,第二個颱風是男女主角柴崎幸與大澤隆夫相逢於辦公室的故事,颱風第三次出場則是電影中名叫律子的柴崎幸在結婚前夕找到了蜷伏在童年毛衣中的一卷錄音帶,開始了她的回憶之旅;大澤隆夫飾演的朔太郎則是在報導颱風消息的現場新聞畫面中看到柴崎幸回到故鄉,在風雨中聽著耳機走過馬路,險些被車子撞的驚險場面,猛然心中一痛,他不敢面對的往事,竟然全都浮上心頭。

颱風夜,傷心夜。

年輕時的朔太郎原本深愛著長澤雅美飾演的亞紀,但是亞紀罹患了血癌,不久於人世。癡情的朔太郎於是自己填了結婚証書,要和亞紀共結連理,更想盡辦法要替著亞紀飛往澳洲,走訪知名的Ayers Rock,澳洲原著民相信,那塊巨大的紅色石頭就是世界的中心,死者的骨灰飄散該地,靈魂就能得永生。他們趕往機場的那一天,正是颱風過境,國內航班全都取消,不能飛往東京,更不能到澳洲,青春的夢幻就在亞紀跌倒在候機室內的那一刻全都成了泡影。

颱風夜,懺情夜。

成年後的朔太郎好不容易才又接受了另一段情,而且即將步入禮堂,但是與另外一個女人結婚並不代表他就已經從過去的夢痕中走了出來,他必需徹底放下。至於放下的唯一方法就是再度回味昔日戀情。於是,他在風雨中再度窺見自己的青春激情,在風雨中,他確認過去的陰影都是酸澀卻又不失蜜甜的回憶,更特別的是未婚妻也不曾在回憶中缺席。風雨中,他又回到了曾和初戀女友拍下結緍照的雨平寫真館,也終於聽到了初戀女友最終的祝福與叮嚀。

行定勳是我很看重的日本導演,他在《大暴走》中不僅讓我們見識到初出茅廬就已經活力四射的窪塜洋介,更讓我們見証到日本社會底層也有著對朝鮮移民的矛盾情意結,《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裡用到俗爛的颱風夜,卻是劇情起承轉合的關鍵,柴崎幸和大澤隆夫的颱風天機場相逢,巧合到不行(但我相信那應該是原著小說的最初架構),卻可以讓觀眾在最簡單明白的劇情對比中,體會到這對苦情男女,歷經滄桑終能超越不幸,擁抱自己幸福的轉折。

你結婚的伴侶,未必是你的初戀;你終身想念的,未必就是辛苦照顧你一生的枕邊人。只因為在人生的時空座標中,某個她或他,就是先認識了,就是先有了情緣,就是曾經刻骨銘心……體認現實,接受現實,才有可能創造自己的幸福。

純淨無瑕的戀情,值得終身想念,不必也不可能強要遺忘;歷經現實折磨,卻終能綻放光采的真情,更值得你緊擁胸懷。

在世界中心:聽見愛情

波蘭大師奇士勞斯基的電影中,隱約總有股人世難以參透的神秘天意,不但構成了電影最讓人低迴沈思的焦點,同時也撩動了觀眾的情緒。

他的《雙面維若妮卡》中,傀儡師與維若妮卡一見鍾情,但是素昧平生的兩個人要怎麼跨出那一步呢?傀儡師製作了一卷錄音帶寄給維若妮卡,裡頭有她上音樂課的樂聲,有傀儡師出門,到火車站旁的咖啡館坐下,目擊車禍的各種環境聲響……妳如果認為這是無聊的錄音帶,扔到垃圾桶去,就代表我們無緣吧,如果,你聽了錄音帶,卻又不想出來找我,就算我們情緣有限吧……)傀儡師就在那間咖啡館裡呆呆坐了四十八小時,等待著一個無可名狀,只能想像的愛情上門。

括弧裡的文字是我自己添加進去的,奇士勞斯基在電影中沒有這樣說,留給觀眾自己去想,去填充,去解釋人生中許多無法用理性說明的感情與事物。我們直到維若妮卡,按「音」索驥,找到傀儡師的時候,才恍然大悟,填上自己的解釋與答案。

原來,愛情是可以聽見的。

日本導演行定勳最近將暢銷小說《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搬上了銀幕,我沒看過小說,但是讀過小說的朋友告訴我,電影可比小說好看得太多了,越是這麼比擬,反而更添我想看小說的衝動。電影可以拍得如此多情,無論如何,一定是導演從小說中看到了許多自己的過去和故事。

《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其實就是錄音帶和耳機所串成的愛情故事。

劇情描寫高中生朔太郎(森山未來飾)愛上了同班同學亞紀(長澤雅美飾),一九八六年的高中生都會在半夜時分聽著廣播,寫下生活經驗或是幻想的創作投稿給電台,爭取昂貴的獎品─Sony的隨身聽,亞紀因此要求朔太郎今後有什麼話,就錄下來給她聽,別的情侶寫情書,她們錄的是情話,情書有手痕,情話有聲紋,還有氣息,各有不同的魅力。

亞紀後來患上白血病,朔太郎持續向廣播投寄祝愛人病癒的文稿,病榻上的亞紀持續把生命的鍾愛以及對愛情的感念,一字一句錄下來,請隔壁病房的小妹妹送給朔太郎,直到有一天,亞紀再也起不來了,送信的小妹妹也在颱風天送信的那一刻,被車子撞倒了,瘸了腿,那盒亞紀生前最後的錄音帶,一直沒有交到朔太郎的手上,直到十八年後的又一個颱風夜……

十八年後,即將結婚的朔太郎想起了往事,於是他回到老家,在生鏽的鐵盒裡翻出了一卷又一卷的錄音帶,還好,老式的隨身聽還可以用,cd和數位的隨身聽雖然當道,但是我們的生活裡有許多的記憶都收藏在錄音帶裡,只有骨董機器才能播放,還好,老式的隨身聽還可以用(導演行定勳不費力氣就說出了他對good old days的懷念)……聽著昔日愛人的聲音和氣息,朔太郎依稀又看到年輕的自己在醫院的長廊裡奔跑的汗流浹背,高喊著:「救救她!」的淒厲……

王家衛說他是收音機年代(Radio Days)長大的孩子,他對六0年代的認識與回憶,多半來自當年聽收音機的經驗與刻痕;美國導演史匹柏很會運用電影音樂,他也說自己是收音機年代(Radio Days)長大的孩子,每天晚上,家人都睡了,唯獨他聽著收音機裡的音樂,在黝黑的房間裡幻想著一則又一則的奇幻故事。

你的收音機年代(Radio Days)是什麼呢?

那年高三,所有的同學都在拚聯考,很多人喜歡挑燈夜戰,半夜最安靜的時候起床讀書,那時,大家口耳相傳有個半夜的音樂節目會祝福所有的高中學子,大家一面讀書,一面聽著廣播,隔天上了課再來分享聽廣播的會心一笑……那是同一個年齡層次的年輕人共同經歷的折磨與夢想。

從生命裡提煉出來的創作,就能讓人撞見生命的結晶,《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讓我聽見了愛情,也讓我撞見了自己昔日毛燥不安的心情與身影。

餃子;白靈的俗媚陰魅

陳果在《三更2之餃子》中,先讓我們看到白靈豐滿的臀部在豓紅的褲裝中扭動著。

接下來,畫面轉到白靈在包水餃,你注意的不是桌上的白麵,也非膠質般,費人疑猜的餃子餡,而是低身下彎她,直接要從胸前彈跳出來的兩顆肉球。

白靈的角色叫做「媚姨」,在楊千燁還沒有叫出她名字之前,觀眾已經先一步看到她與眾不同的「媚惑」本色。

不著一字,風流盡出,這就是電影的最高境界,陳果的功力,在人物登場的剎那確有不凡功力。

隨著劇情發展,觀眾慢慢發現白靈其實是老太婆了,她能夠青春永駐,關鍵在於她的餃子與眾不同,因為她的餃子餡有生命的胚盤秘密。

青春可以留步,但是氣質很難,生命的養成和氣質的溶入都是不知不覺中成型的。青春可以美容,氣質很難改造,「狗改不了吃屎」大致是這個意思,人呢,一舉一動反應著你的成長背景和心路歷程。

媚姨是文革期間長大的中國女孩,懂一點醫術,專門在嚴格執行一胎化政策的國度裡處理流產手術,有人嫌她滿手血腥,她卻說自己是「為人民服務」,漂亮的政治口號,不只是政客的護身符,機巧又會鑽營的人也懂得如何來替自己貼金。

正因為是文化水平不夠的鄉下女人,正因為平日不學而有術,即使歲月年輪不曾在肌膚上烙上印痕,卻肯定會在骨髓眉宇中停留,所以我們會看到媚姨沒事就嗑瓜子,得空就會大剌剌地蹲踞在地上,舉手投足間的小動作就是人格品性的實証註解,因為細微,所以很難偽飾,因為不經心,所以常常就會暴露真相,這個假象與真相的拔河空間,就是演員做功課,展現實力的最佳場域。

白靈做到了,金馬獎也提名肯定了。最重要的是,白靈給人的感覺一向就是「媚」,而且是標準的陰陽怪氣的狐媚,這就是她獲邀主演《餃子》的前提,但是她詮釋的媚姨,除了媚,還有俗,一個外在,一個內心;一個金玉,一個敗絮,形與氣的矛盾呈現,層次鮮明,更吻合角色的成長環境與心態,這麼精彩的表演,大家都應當給予白靈掌聲的。

旺角黑夜:白話的藝術

「香港的空氣這麼髒,為什麼會叫香港?」女星張柏芝在電影《旺角黑夜》的片尾對著攝影機這樣問!

導演爾冬陞用字幕回答她說:「香港昔日『製香』,故名香港!」明明是一句嘲諷的註解,結果卻惹來滿堂笑聲。

張柏芝會這樣問是因為她飾演大陸撈妹,第一次進香港,是被男人騙的,第二次進香港,是要去賺男人錢的,但是跟她有關的男人,殘的殘,死的死,臨行前她對海關關員表示她不要再回香港了,順便批判了一點都不「香」的香港。

全世界知名的精品都在香港設有分店,但是走上香港街頭,撲鼻而來的不是汽油就是柴油,有時候還會有印度人及分不清國度的黑人體味,是的,這座港城一點不 香,你面對的是高密度的人群雜遝,高濁度的空氣污染,高濃度的欲望沈淪,有錢,你在香港活得很快活,沒錢,你只能把自己的尊嚴踩在地上。其中,旺角就是香 港的盜版天堂,你可以買到世界名牌的彷冒皮包和各式飾品,當然,你也可以買到人肉。

《旺角黑夜》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提名,是吸引我觀賞這部電影的主要動力。從明星升格當導演的爾冬陞平常很用功,拍片也很用力,警匪片又是香港電影的創作主流,但是這部電影何以能擊敗《無間道2》獲得最佳影片提名呢?好奇心一直鞭策著我。

電影的故事很簡單,旺角的黑社會兄弟因為賣假包的蠅頭小利大打出手,最後更引發老大之子車禍致死的冤冤相報,大陸殺手趕來殺人,警察全力防堵黑道火併…… 劇本環扣嚴謹,黑白兩道的人物關係互有因果,前面看似不經意的人物線頭到最後亦有故事呼應,但是連續三十六小時的緊張關係,人物牽扯越滾越大,最後收拾不 了,只能以血臥街頭做結,但是真正挑動殺機的黑道老大卻依舊逍遙,警察和殺手都不聞不問,成了標準的無解懸案。

就警匪電影的傳統格局而言,《旺角黑夜》並沒有太多新意,大陸殺手和撈女的血淚悲情,既沒有超越麥當雄早在一九八五年的《省港奇兵》立下的標竿,「不做壞事,就不會變壞人」的不濫殺無辜的旁白,也蒼白得不倫不類;就警察與線民的利用與剝削關係而言,《旺角黑夜》還是停留在警察比狠比辣就能得心應手的傳統格局,甚至最後意外傷人,卻能演成毒品案的轉折,更是一廂情願到人覺得爾冬陞再怎麼橫衝直撞也衝不出新格局。

最大的問題是:《旺角黑夜》到底闖出了什麼風格?打造了什麼風潮?黑夜的緊張氣氛,理應是全片焦點,但是你看不到劇情設在耶誕夜的必要性,也沒有節慶場景的華麗與淒涼對比,只有幾個不能陪老婆過節的警官在碎碎唸,這個時間之局是編導特設的,但是沒有矛盾,沒有特色,平白辜負了這個局,而這種結構唬人,劇情卻蒼白失血的無力乏勁,反而成為貫穿電影最鮮明的特色,看到長官限期破案的壓力,最後卻靠三千包海洛英就紓解壓力的大逆轉,只讓人格外懷念杜琪峰只為了找回一把警槍就能享盡「一夜風流」的風格經典之作《PTU》。

至於「香港為什麼叫香港」的哲學問句,更是全片故做姿態,又矯揉做作的精華問句。不是張柏芝不能問,而是張柏芝不該問,這句話,用在「榴蓮飄飄」裡的秦海 璐是對的,因為撈錢和滄桑是陳果的創作主題,「旺角黑夜」跌進了黑道火併的恩仇模式裡,卻試圖用妓女的控訴來解套,其實是模糊全片焦點,爾冬陞企圖通吃的 結果,就是兩頭不搭。

以前,金馬獎評審推介的最佳電影曾經是標準的觀影指南,如今呢?我沒看過全數的參賽片,無法公平論斷,但我確知,這樣的作品或許可以代表香港角逐亞太影展,卻不足以取代「無間道2」所立下的標竿的。

攻殼機動隊:未來夏娃

日本導演押井守的新作《攻殼機動隊2:Innocence》的第一個畫面就是一句話:「如果我們的神和希望都不過是科學上的產物,那麼我們的愛是否也應該科學化才可以呢?利爾亞當『未來的夏娃』」

在看電影之前,我從沒聽過利爾亞當,也從沒聽過『未來的夏娃』這本書,看完電影之後,對於押井守的人與機器,軀殼與靈魂的辯証對話,其實也只是一知半解, 但是我深受電影中,公安九課的少校草薙素子與巴托之間最曖昧的情愫所感動,於是我回想起了片頭的那句話,決心去探尋電影中的「愛」的根緣。

我先在網路上蒐尋「未來的夏娃」和「利爾亞當」,都毫無所獲,於是我轉往《攻殼機動隊2:Innocence》的日文和英文官網上去蒐尋,終於獲悉片頭的 那句名言,其實是十九世紀法國象徵主義派的詩人維里耶德.利爾亞當(Villiers de L’isle Adam 1838 -1889)1886年出版的「未來的夏娃(L’Eve Future)」中的一句名言:「If our God and our hopes are nothing but scientific phenomena, then let us admit it must be said that our love is scientific as well.」根據英文版的解說,我的翻譯如下:「如果我們的神和希望,都不過是科學現象,那麼我們必需承認,我們的愛是也科學現象!」走筆至此,我已經確 認,「攻二」的觀賞障礙,有一部份是來自中文翻譯的文字障。

但是我更關切的卻是:「到底誰是維里耶德.利爾亞當?」我相信,這是押井守設給影迷的第一道關卡,過得了這一關,門後一定有不同的風景。

網路上,你很難找到維里耶德.利爾亞當的中文資料,因為他不算十九世紀知名的作家,雖然他出生於小貴族家庭,經濟狀況卻不好,一心一意想找個有錢的女 人結婚,以解決自己的生活困境,最後他娶的卻是當年曾在家中幫忙的女傭。利爾亞當和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馬拉梅(Stèphane Mallarmé)及大家音樂華格納都是同時代的好友,但是直到死前五年他的文采才被當時的文藝圈注意到。

十九世紀的歐洲社會面對著工業革命後的工商繁榮,以及帝國主義掠奪人世的物欲橫流,雖然詩人墨客輩出,但是整個時代氣息卻是既平庸又墮落,當時最受歡迎的 寫作風格是「將浪漫主義的理想主義與瘋狂肉欲相結合」,偏偏這是利爾亞當最痛恨也最排斥的文學風氣,他的寫作因而就大力抨擊這種社會現象。

「未來的夏娃(L’Eve Future)」利爾亞當在1886年出版的科幻小說,描寫一位和愛迪生一樣充滿創造力的發明家在生命垂危之際,被一位有錢的英國貴族救了小命,但是這位貴族卻成天受到一位既自私又沒氣質的女友糾纏,於是他就承諾替他發明一個完美的女人,這位機器人,也就是書名所提示的「未來的夏娃」,名字就叫 HadalyHadaly既聰明又美麗,更有智慧,但是她畢竟只是機器人,人性、靈魂和科學的矛盾碰撞,就導致了一場類似「浮士德」的悲劇。

看完了故事大綱,你或許已經知道「未來的夏娃」和《攻殼機動隊」的故事或多或少在質上是有些關連的,如果你看了電影,更會發現專門替公安九課做資料分析,學問淵博,觀察細緻,但是不停在抽菸的女機器人名叫Haraway,被製造成性愛機器人,因而生心憎恨的傀儡名叫Hadaly時,謎團或許就更清楚明白了。

利爾亞當的中文資料非常稀少,只有大英百科全書有三百字左右的介紹;「未來的夏娃」沒有中譯本,你可以在亞馬遜網站上找到英譯本。但是,很顯然地,押井守不但讀過這本書,而且在電影中充份發揮了利爾亞當的精神,融進了書中的角色,混而為一。

我悄悄地在亞馬遜網站上訂了這本「未來的夏娃」,我會利用時間好好讀讀這本書,這是向押井守致敬的一個方式,因為《攻殼2》的密碼戰才正要開始,我才敲了門,想要登堂入室,還有一條長路要走呢!

愛情合作社:笑泯恩仇

我們都是血肉之驅,都會被情緒宰制,血衝腦門時,只圖暢快,後果,誰在意呢?

愛人相戀時,什麼都好,什麼都不在意;愛情不見時,什麼都不好,什麼惡毒的話都會脫口而出。

詹姆斯.艾佛利根據Diane Johnson的小說改編的電影《愛情合作社(Le Divorce)》不是一部成功的電影,有人迷戀電影中那隻昂貴的凱莉包,但是我真正佩服的卻是電影中的一段我永遠做不到的戀情。

女主角之一的娜歐蜜.華茲懷孕時,才發現丈夫有了外遇,另結新歡,要棄她而去,傷心欲絕的她一面辦離婚,一方面她依然要把孩子生下來,照常理而言,面對著 一段破碎的愛情和傷心的往事,邱比特的箭是不會在此時射向她的,偏偏,幫她打離婚官司的律師Jean-Marc Barr卻愛上了她,接納了她,以及她肚中的孩子,離婚生效日,就是她們的新婚之日,人生的情愛恩仇隨著日出日落,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情貌和意義。

只看到她的好,接納她所有的一切,這不是我們追求的愛情嗎?但是有幾個人做得到呢?如果有心曾經對你海誓山盟說:「天涯海角,我心相隨;天長地久,此情不渝。」但是半年後,他已經另結新歡,你會平心靜氣接受這樣的結局嗎?你會有多少的情緒在心頭翻攪,你會不會有恨?

因為喜愛,就會在意,因為在意,就會計較,因為計較,就生嫌隙,因為嫌隙,恩情就淡了……人生的情愛方程式,如此周而復始地迴旋著。

《愛在巴黎日落時(Before Sunset)》的伊森.霍克和茱莉.蝶兒也許在未能履約的那一天有心碎的感覺,九年後再相逢,卻已不再有恨,那是最好的結局的。如果他們真的情定維也納,真的共結連理,也許九年後就成了怨偶。不能結合的惆悵,成為生命中最甜美的回憶,只記得昔日的好,曾經浮上心頭的恨與不滿,早已隨風而逝。那其實是福氣。

因為伊森.霍克後來結了婚,也生了孩子,但是分居中,茱莉也嫁給了一位戰地記者,他們的情愛各有歸依,卻也各有缺憾,唯獨對當年的一夜情久久難忘,「只有相思,不應有恨」,老情人再相逢,通常是舊恨新愁上心頭,早已無話可說,唯獨她們可以絮絮叨叨說個沒完沒了,這不是福氣,是什麼?

苿莉人生2.0:星星之火

 

 

電影最神奇的地方 就在於你永遠不知道電影的極限在那裡?!

 

電影的出發地在電影院,下片後,還會繼續以不同的型式,在DVD,電影台,網路上亮相,同時也經由原聲帶或影評文字繼續其生命。

 

但是到了網路世代後,電影又啟迪了另一種Web 2.0的可能性:讓動畫片成為漫畫,讓漫畫成為最強烈的政治控訴。

 

Web 1.0的主角電影《苿莉人生(Persepolis)》;Web 2.0的主角則是網路漫畫《苿莉人生2.0Persepolis 2.0)》。故事同樣發生在伊朗,同樣用黑白的影像表達伊朗女人的悲憤心情。

 

2009612伊朗舉行大選,現任總統艾馬丹加(Mahmoud Ahmadinejad)宣稱獲得了六成二的選舉獲得連任,但是獲得三成三選票的前總理穆沙維(Mir Hossein Mousavi)則指稱艾馬丹加選舉舞弊,他才是贏家,支持他的民眾隨即上街抗議,造成政治動亂,儘管執政當局隨即展開鐵腕鎮壓,但在第七天的遊行抗爭後,一位名叫娜妲.阿格哈.索丹(Neda Agha-Soltan,)的女大學生,遭到屋頂上的民兵射殺,死在父親的懷抱裡,女孩的鮮血和父親的淚水,透過網路媒體的傳播,成為燎原星火,讓伊朗人民的政治反抗行動成為國際媒體共同關注的焦點。

 

p210.jpg

《苿莉人生2.0Persepolis 2.0)》的創作靈感就來自這起血淚事件,兩位旅居中國上海的伊朗人化名做席娜(Sina)與佩蒙(Payman)就彷照起《苿莉人生》的黑白影像風格,把娜坦為了追求正義公理而犧牲生命的故事畫成了十頁的黑白漫畫,直接貼在網路上http://www.spreadpersepolis.com/,供世人瀏覽,一方面控訴艾馬丹加竊國,一方面則是抨擊伊朗媒體全遭官方控制,講的全是謊言,只有透過網路上的新興媒體如YouTubeFacebook,部落格和Twitter,才能讓真相得以廣為世人知悉(雖然,控訴者很難回答,鎖國甚嚴的伊朗何以不能把網路世界也都給封掉了?但是,網民也一定很自豪於他們能夠突破封鎖,為真理發聲,為歷史做見証)。

 

原版的《苿莉人生》以黑白動畫的方式呈現了1979年伊朗回教革命前後的德黑蘭政治、社會、文化和人生情貌,以簡單的線條,謔諧的語法紀錄了伊朗男女的悲歌;一共只有十頁篇幅的《苿莉人生2.0》無意細說從頭,只是借用了《苿莉人生》的美學風格與知名度,打造了2.0版的政治批判作品。如果說《苿莉人生》回顧了歷史,激發了同情與理解,《苿莉人生2.0》則是試圖反應當下人生,透過文化傳播的力量,讓受屈的政治靈魂與生命價值得能撼動世人。

 

換句話說,《苿莉人生》只是開了第一槍,就算女主角瑪姬(Marji)的成長故事讓人垂淚,畢竟志業未竟,伊朗女人依舊是父權社會底下的犧牲品,《苿莉人生2.0》的目的顯然是想擊發第二槍,透過娜坦的抗爭與殞命故事,來傳承薪火。

 

p209.jpg

《苿莉人生》沒有完成的事,要期待《苿莉人生2.0》就能接力完成,其實有點像是天方夜譚,但是不論是黑白長片,或者則十頁漫畫,藝術從來不能撼動政權,卻可以完成「一息尚存」的火苗庇護效應,只要藝術存在,真相就不會淹滅,強權就無法一手遮天,Web 2.0是網路運用的新平台,誰都可以發聲,發言的內容則因為其他使用者的參與、回應和分享,而產生更多元的意義。

 

我無法預知《苿莉人生2.0》究竟能產生多大的現實影響力,我只知道,《苿莉人生2.0》讓政治弱勢人的聲音保留了下來,讓世人得能從另外的觀點來理解強權解釋下的現實人生,它不要版權,不在乎收入,只在乎有沒有人看見,只在乎聲音是不是讓眾人聽見,讓更多人分享,讓更多人理解,這正是網路媒體的精神所在啊。

8月22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822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第一部份:《人生心情

RV24.jpg

 

忙於新聞工作的我,今年八月心情格外沈重,每天看著風災新聞,心頭有著難以言宣的壓力與痛,所以我格外需要音樂的撫慰,格外需要安靜的心,以及再出發的力量,這一小段的音樂,都是能給我能量的音樂,在此,與聽友一起分享。

 

 

本段音樂:
《夢幻騎士原聲帶

《天地一沙鷗原聲帶

《寂靜的天空》「往日時光」和「黑暗中的舞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情鍵四分鐘

 

RVF403.jpg

介紹一部音樂性很濃的電影《情鍵四分鐘

情鍵的贈票活動?提供10張特映券,要給五位打電話進來的聽眾朋友,

特映時間是8/25() 晚上7:20 台北市的長春戲院

題目與莫札特有關

答案是一部德國電影

答案與一對母女有關

答案與細胞分裂有關,答案與音樂有關

聽完預告,看完電影,下星期再來聽我們的新片介紹

 

本段音樂:
《情鍵四分鐘原聲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經典DVD:《真愛旅程》RV701.jpg

由山姆.曼德斯(Sam Mendes)執導的《真愛旅程(Revolutionary Road)》是一部夢幻覺醒的作品。

 

故事其實與《鐵達尼號(titnic)》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卻可以接著《鐵達尼號》說下去,只因為男女主角就是《鐵達尼號》的傑克與蘿絲─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與凱特.溫斯蕾(Kate Winslet)。

 

乾淨俐落是山姆.曼德斯讓人動容的開場白。男主角法蘭克與女主角愛波在宴會上相遇,先是眼角偷瞄,再而笑談,繼而共舞,最後是凝視注視,一首名叫「吉普賽人(The Gypsy)」的情歌還沒有唱完,已經將相識、相戀到結婚的人生歷程走完了。相愛是一首小曲,相處才是人生的長歌,山姆用戲劇結構來對應他的電影主題,是何等精練的人生再造!

 

In a quaint caravan  在古怪的篷車隊裡,

There’s a lady they call The Gypsy   有位吉普賽女人

She can look in the future 她能洞見未來

And drive away all your fears  驅趕所有的恐懼

Everything will come right  讓一切平安無事

If you only believe The Gypsy 只要你相信吉普賽人

She could tell at a glance   她一眼就能看穿

That my heart was so full of tears  我的心滿是淚水

She looked at my hand and told me  她看著我的手掌說

My lover was always true      我的愛人是真心愛我

And yet in my heart I knew, dear  但是,親愛的,我的心裡明白

Somebody else was kissing you   有人正在親吻你

But I’ll go there again    我還是會去找她

‘Cause I want to believe The Gypsy   因為我要相信吉普賽人

That my lover is true     我的愛人是真心愛我

And will come back to me some day  終有一天會回到我身邊

 

 本段音樂:
真愛旅程》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經典DVD:《真愛旅程》

 

RV3706.jpg

平凡,其實是多數人的生活節奏,法蘭克與愛波亦不例外,他們像平凡人一樣進住了革命大道的精緻住家,育有一子一女,過著平淡安靜的歲月,法蘭克每天和其他男人一樣,穿西裝打領帶,戴著小呢帽,手拿公事包,搭著火車進城上班工作一如生產線上的作業一般,日復一日,始終不變,人生也就在單調與重複中消磨了大半。

 

但是要在平凡中拍出不凡的韻味,才是真正的本事。

 

本段音樂:
真愛旅程》原聲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