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是的,但是《秘密會議(Conclave)》的劇情與糾結,卻是封建與封閉的拔河,人性貪嗔癡的再次沉淪,類似議題,不管是Nanni Moretti執導的《落跑教宗(Habemus Papam )》或者Fernando Meirelles執導的《教宗的承繼(The Two Popes)》都已經做了荒謬揶揄和議題辯論,《秘密會議》並沒能帶出新視野、新世界。
《秘密會議》描寫一群樞機主教關門票選新教宗。那是修道士一輩子的最高榮耀,名與權的巔峰,人人有機會,所以才會有期待與貪戀,才會有競逐者冒出:「It is a war!」的鬩牆批判。
來自宇宙的聲音,來自外太空的訊號,所以才有地球人與外星太空船在曠野對陣,互以「 re, mi, do, do, so」溝通,尤其是地球人以「 re, mi, do」問好,外星人以「do, so」回覆,雙方確信可以靠音樂溝通時,作曲家John Williams 就可以發展出「 re, mi, do, do, so」的五音交響樂。
John Williams 玩得開心,史匹柏也在畫面上聽音變化,玩出各種色彩和情緒反應,總而言之,史匹柏的《第三類接觸》就是「立意良善」的「文明」對話,最後燈光亮,外星人偕同消失的地球人走出巨大飛行艦時,還真有宇宙大同的美好祈願與祝福。
很難想像,後來史匹柏在2005年根據H·G·威爾斯1898年著名科幻小說改編的《世界大戰(War of the Worlds)》,竟然那麼絕望、無奈與悲情。
再兩年,《第三類接觸》就要問世五十週年了,地球上的人們依舊靠征戰虐殺來解決問題(其實也沒拿解決,只會累積和製造更多仇恨,《世界大戰》其實比《第三類接觸》更有警世效果)。John Williams 的「 re, mi, do, do, so」成了空谷回音,就像「綜藝一百」的易百拉每週照本宣科一次,只存活在眷戀美好昨天的我們心中。
電影第一幕先是留聲機裡傳出莫札特的「單簧管協奏曲Clarinet Concerto in A Major, K. 622: Adagio」,如泣如訴,如慕如戀……
緊接著,Meryl Streep飾演的Karen以慵懶的老邁嗓音訴說起她的非洲往事:「I had a farm in Africa at the foot of the Ngong Hills.」農莊耕稼要頂著烈日,忍受高溫,汗流浹背,然而,Robert Redford飾演的那位名叫Denys 的男生,讓她的非洲時光不再寂寞無聊。
「出外狩獵時,他會帶著留聲機、三把來福槍,一個月的口糧,還有莫札特(took the gramophone on safari. Three rifles, supplies for a month, and Mozart.)
「What a Wonderful World」 詞曲:Bob Thorpe, George David Weiss 首唱:Louis Armstrong
I see trees of green Red roses too 我看見綠樹、紅花 I see them bloom For me and you 看見他們為你我綻開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我想告訴自己,這是多美好的世界
I see skies of blue And clouds of white 我看見藍天白雲 The bright blessed day The dark sacred night 滿是祝福的白天與聖潔的黑夜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我想告訴自己,這是多美好的世界
The colors of the rainbow So pretty in the sky 天上彩虹色彩多嬌 Are also on the faces Of people going by 路上行人也是榮光煥發 I see friends shaking hands Saying, “How do you do?” 我看見人們握手問好 They’re really saying I love you 他們其實在說:我愛你 I hear babies cry I watch them grow 我聽見娃娃在哭 我看著他們成長 They’ll learn much more Than I’ll ever know 他們會學到遠勝過我的知識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讓我告訴自己,這是多美好的世界
Yes,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是的,讓我告訴自己,這是多美好的世界 Ooh, yes 噢,真的啊!
於是動手毀掉小強的作品、相機和底片,她是氣到目盲,亦是嫉妒智昏,小房間中還有尾韻飄揚的這首「Smoke gets in your eyes」,同樣說訴著新世代的愛情恩怨。
美國導演史匹柏則是在1988年的《直到永遠(Always)》採用了「Smoke gets in your eyes」,目的在讓心愛的人不要因為他的離世陷入憂傷深谷,敞開心懷,好好繼續未完的人生旅程。 THEY ASK ME HOW I KNEW MY TRUE LOVE WAS TRUE 你要怎麼證明自己的愛是真愛?
愛一個人就要讓她持續幸福,不管你在不在身旁。只要愛人幸福了,你就幸福了。所以,當Holly穿上白色禮服,踩著音符走下樓梯的那一幕,你明白了歌詞: 「WHEN YOUR HEART’S ON FIRE 當心房騰燒時 YOU MUST REALIZE 你確知 SMOKE GETS IN YOUR EYES 煙霧迷漫了你的雙眼 。
「Smoke gets in your eyes(煙霧迷漫了你的雙眼)」的旋律就像煙一般,飄沓浮盪在那個狹小的空間裡: THEY ASK ME HOW I KNEW 人們問我何以知道 MY TRUE LOVE WAS TRUE 我的真愛是真愛 I OF COURSE REPLIED 我如此回答 “SOMETHING HERE INSIDE我心有所感 CANNOT BE DENIED” 無人可否定 THEY SAID “SOMEDAY YOU’LL FIND 人們說總有一天你會明白 ALL WHO LOVE ARE BLIND” 戀愛中人都盲目 WHEN YOUR HEART’S ON FIRE 當心房騰燒時 YOU MUST REALIZE 你確知 SMOKE GETS IN YOUR EYE煙霧迷漫了你的雙眼 SO I CHAFFED THEM AND I GAILY LAUGHED 我嗤之以鼻地笑他們 TO THINK THEY COULD DOUBT MY LOVE 竟然會懷疑我的愛情 YET TODAY MY LOVE HAS FLOWN AWAY 然而,如今我的愛已遠颺 I AM WITHOUT MY LOVE 愛情已然消逝 NOW LAUGHING FRIENDS DERIDE 朋友縱情訕笑 TEARS I CANNOT HIDE 淚水再難遮擋 SO I SMILE AND SAY 我強顏歡笑地說 “WHEN A LOVELY FLAME DIES 當愛情的火苗熄減時 SMOKE GETS IN YOUR EYES” 煙霧迷漫了你的雙眼
不需要懂歌詞,你可以懂那份情,那是音樂與熱血聯手打造的青春記憶。
“Smoke Gets in Your Eyes” 作曲:Jerome Kern 作詞:Otto Harbach
電影最後高潮是巴布狄倫在1965年的Newport Folk Festival上反抗音樂節的素樸民謠傳統,堅持用電吉他演唱。
Suze Rotolo並沒有出席這次音樂節,電影中卻說巴布狄倫想要重續舊情,騎著他的摩托車載著Sylvie來到音樂節。然後,就在巴布狄倫與Joan Baez在台上演唱「It Ain’t Me Babe」,Sylvie目睹巴布狄倫與Joan Baez如膠似漆,眉目傳情唱歌的神態時,歌詞中的 「But it ain’t me, babe那人不是我,親愛的 No, no, no, it ain’t me, babe 不!不!不!那不是我,親愛的 It ain’t me you’re looking for, babe親愛的,我不是你要找的人」 看似是他們兩人在互相否定對方,其實字字句句都刺向了人在側台的Sylvie。她明白了自己並非是巴布狄倫要的愛人,歌聲未歇,她已經明白自己該抽手,該轉身離開了。
這首「It Ain’t Me Babe」,據說就是1963年巴布狄倫前往義大利找尋留學的Suze Rotolo時所寫的,歌詞情境就是兩人其實不搭嘠,註定要各分西東的傷情告白: Go away from my window 離開我的窗邊吧 Leave at your own chosen speed 愛走多快隨你便 I’m not the one you want, babe 親愛的,我不是你要的人 I’m not the one you need 我不符合你的需求 You say you’re looking for someone 你說你要找一位 Who’s never weak but always strong 從不示弱,永遠強悍 To protect you and defend you 可以保護你捍衛你 Whether you are right or wrong 不管你是對或錯 Someone to open each and every door 可以為你開啟每一扇門的人
But it ain’t me, babe 那人不是我,親愛的 No, no, no, it ain’t me, babe 不!不!不!那人不是我,親愛的 It ain’t me you’re looking for, babe親愛的,我不是你要找的那個人」
歌是巴布狄倫寫的,但是Joan Baez很愛這首歌,自己的專輯中就兩度收錄了她演唱的版本,也曾在1964年的Newport Folk Festival上與巴布狄倫對唱過。
電影移花接木,改到1965年的Newport Folk Festival上,而且變成Sylvie與巴布狄倫分手的導火線,虛實交錯,那就是「改編」,也可以解讀成「新創」,畢竟那首歌夾纏著「剪不斷,理還亂」的三角關係,Sylvie 聽在耳裡,聽進心裡,「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借用來做譬喻,讓觀眾看得清楚明白,不就是戲劇人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