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nderful World:歌曲神韻

動聽情歌往往催人熱淚,同一首歌有時你是感傷,有時悲憤,細微差異考驗著導演功力。

Louis Armstrong唱紅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盛讚綠樹紅花,歌頌藍天白雲,讚美彩虹與友情,聽見歌聲就懂得珍惜美好人生。

然而,Barry Levinson 執導的《早安越南(Good Morning Vietnam) (1987)》讓你聽著歌,看著悲慘的越戰情貌時,卻形成莫大反諷。

《早安越南》描述一位熱情DJ(Robin Williams 飾演)改變了越南前線的廣播氣氛,結果還是被體制吞噬的傷感故事,美軍造成的越戰傷害更是控訴重點。

Robin Williams在每天廣播開場白時,總會以誇張的口吻把「Good Morning Vietnam」唸成Goooooooooood Morning Vietnam」,再以獨特語法解說新聞,然後播放音樂。

「What a Wonderful World」歌聲浮現時,你看見了幽靜甜美的越南山水與純樸人民,但是穿梭來去的戰機、軍人,總會提醒你越南被戰火蹂躪的悲慘時光。「What a Wonderful World」頓時成了莫大反諷。

誰讓「Wonderful World」不再「Wonderful」?好電影就是帶動你去思考。

Brad Pitt 與Anthony Hopkins聯合演出的《第六感生死緣(Meet Joe Black )》,也用了「What a Wonderful World」,但非有歌詞的演唱版,不過作曲家Thomas Newman建議的是大樂團編制的演奏版。

為什麼?

原因有二。第一,樂曲旋律出現在Brad Pitt飾演的死神要來帶領富豪大亨Anthony Hopkins離開人士,那天正在舉辦65歲生日宴會,功成名就,不正符合「What a Wonderful World」的生命意境?

其二,在輝煌時刻「燈火下樓台」,難免不甘心,難免不捨,死神應允多給他一天時間,條件是讓死神體會做人的美好(其實是享受愛情多蜜甜)。

人皆有死,在這款樂聲中,回首來時路,也算不虛此生了。演奏曲不被歌詞綑綁,卻精準呼喚了電影意境,何其高明。

知名紅歌,可以帶動觀眾齊唱;可以引領觀眾思考。箇中巧妙,端看電影家巧思巧手。

「What a Wonderful World」
詞曲:Bob Thorpe, George David Weiss
首唱:Louis Armstrong

I see trees of green
Red roses too
我看見綠樹、紅花
I see them bloom
For me and you
看見他們為你我綻開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我想告訴自己,這是多美好的世界

I see skies of blue
And clouds of white
我看見藍天白雲
The bright blessed day
The dark sacred night
滿是祝福的白天與聖潔的黑夜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我想告訴自己,這是多美好的世界

The colors of the rainbow
So pretty in the sky
天上彩虹色彩多嬌
Are also on the faces
Of people going by
路上行人也是榮光煥發
I see friends shaking hands
Saying, “How do you do?”
我看見人們握手問好
They’re really saying
I love you
他們其實在說:我愛你
I hear babies cry
I watch them grow
我聽見娃娃在哭
我看著他們成長
They’ll learn much more
Than I’ll ever know
他們會學到遠勝過我的知識
And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讓我告訴自己,這是多美好的世界


Yes, I think to myself
What a wonderful world
是的,讓我告訴自己,這是多美好的世界
Ooh, yes
噢,真的啊!

羅賓威廉斯:生死交情

一張照片可以說出很多故事。

一死一生,交情乃見;一榮一枯,同樣見證友情濃純。

臉書今天跳出Robbin Williams 親吻Christopher Reeves額頭的照片,好生感動。

Robbin Williams 和Christopher Reeves 1973年在紐約The Juilliard School戲劇系就讀時就是最亮眼的兩位學生,也是好友,各自追逐表演夢。 一位從喜劇出發,公認是單口相聲的頂尖高手;一位演過超人,也演過情癡。

Christopher Reeves記得第一次見到Robbin Williams 時,就被他連珠炮式的爆發能量給嚇到了。他用了兩種形容詞:時速90公里;灌飽氣的氣球突然就嘯的一聲四處噴飛亂竄。

1995年Christopher Reeves不慎墜馬,傷及脊椎,導致全身癱瘓,終身只能以輪椅代步。但他依舊堅強從事公益,以求生鬥志激勵卑微邊緣人。

關鍵原因之一是他重傷住院時,Robbin Williams是第一個前往醫院探視他的朋友,而且不忘笑匠本色,學起俄羅斯口音,穿起手術衣,假扮醫生要來檢查他的直腸……Christopher Reeves曾說那一刻是他癱瘓之後,第一次被逗笑了開懷,有了好友能量加持,他知道自己該怎麼繼續殘病人生。

據說,那天,Robbin告訴他:別擔心,你的醫藥費我會處理。至於「處理」是「負責」或「幫忙」,雙方都未曾進一步證實。

Christopher Reeves 癱瘓九年後去世,沒人知道醫療費用究竟是多大數字,不過,老友Robin有這份心,有這番話,都是人生情義的珍貴情操。

Robbin可以幫助朋友,但是他自己飽受失智症和憂鬱症折磨時,卻沒有人幫得上忙,2014年遽然撒手歸天,則是另外一則讓人感傷的故事。

看到這張照片,我想起了《春風化雨(Dead Poet Society)》的經典畫面,他飾演的Keating老師,深受同學愛戴,卻因故被逐出教室,不准他再教書,就在告別時刻,同學一位接一位站上桌子,念起他教過的惠特曼名詩:「O Captain! my Captain!」

看到這裡,你很難不落淚。要及時對你尊敬又摯愛的人,說出你的感謝!這句台詞,這句名詩應該也是Robin Williams 俠義一生的最佳註解了。

series-277

羅賓威廉斯:昨夜星辰

如果要用一部電影來總結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其人其事,我選《春風化雨(Dead Poet Society)》。

rwilliams008.jpg只因為,《春風化雨》中,他曾經開啟青年學生智慧之窗,飽覽文學之美;只因為,他曾要求學生站到書桌上,增高人生視野;只因為《春風化雨》中,這位帶有理想色彩的Keating老師,最終還是不敵殘酷現實,被逐出校園,他失敗了,但是他點燃的火炬,在蒼茫暮色中,還是散發著激勵人心的能量!

曾經如此美好,曾經如此陽光,他的人生戰役最終敗在憂鬱症手下,但是他走過的路,有過的奮鬥,依舊皧皧含光,依舊願意讓曾經受他啟發的影迷站回桌上,高喊著:「O Captain! My Captain! 」替他送行(另忘了,那是美國詩人惠特曼/Walt Whitman1865年寫給林肯總統的追悼詩,主旨在於歷經劫波,拚戰的獎賞已然入袋,學生回報Keating老師的挺身而立,有著異曲同功之妙)。

rwilliams007.jpgRobin Williams這輩子送給世人兩份禮物:一份讓你唇角上揚,心頭有風吹過,感受生命美好;一份提升你的高度,心頭有雲飄過,見證天地遼闊。

 

第一份禮物來自他的絕佳喜感,從千變萬化的戲劇嗓音到控制自如的體態表演,人來瘋的瞬間爆發能量,讓他一路從單口相聲、談話秀到影視表演,只要手舞足蹈,都能帶來現場騷動;第二份禮物來自他詮演的勵志角色,從《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窈窕奶爸(Mrs. Doubtfire)》到《美夢成真(What Dreams May Come)》,人生確有重重逆境,關關難過,不論終究是超越或挫敗了,他的鬥志都散播著正面能量。


正因為如此,他的黯然撒手,讓我們唏噓,讓我們不解;他的力有未逮,卻也讓世人頓悟:生命遠比電影殘酷無情。生命中有太多讓舒伯特都無言以對的時刻,電影夢工廠替紅塵男女開立的醫病處方,終究不是生命重症的唯一解藥。


rwilliams009.jpgRobin Williams
這一生像極了《春風化雨》中帶領詩歌殿堂的Keating老師,詩歌或許見證了人間美好,卻也是人間最不功利,也最不實用的文明資產(電影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不亦如此?),但在最不功利,也最無用的人生角落裡,他卻仔細呵護著生命的篝火。

 

更重要的是,他敢於教學生撕掉教科書中一本正經的鬼扯導言,他也樂於鼓勵學生用詩歌來向愛人抒發自己的襟懷,明明「典型在宿昔」,學生卻因為不知道而錯失人間美麗,那就是老師失職。電影創作者試圖透過作品傳輸對抗威權,勇敢做你自己的理念大抵相似。Robin WilliamsKeating都是肉身實踐者。

 

rwilliams004.jpgRobin Williams的體內有兩個靈魂,一個輕佻,適合喜丑;一個凝重,適合傳道。喜丑讓他人氣暢旺,傳道卻未必能夠贏得應有認同(《春風化雨》的浪漫情懷固然動人,但是他詮釋的Keating卻也不經意地會流露出輕佻騷動,劇本亦未能有更宏觀的時代批判,不盡完美的缺憾,都間接削弱了他追求演員帝冠的機率)。

 

Time雜誌以「The Comic Who Was Hamlet」做為Robin Williams的訃聞標題,最是精準而又詩意,因為他越是扭曲肌肉來博君一粲,背後總是不經意流露出濃郁的哀愁(雖然有時只是驚鴻一瞥,就又悄悄以面具遮覆),不管是《虎克船長(Hook)》中那位小飛俠,或者《大力水手(Popeye)》中的卜派,抑或《早安越南(Good Morning, Viet Nam)》,其實都有喧鬧過後,無處話淒涼的陰鬱,更別說在《美國第一管家(The Butler)》中飾演起的艾森豪總統,不到一分鐘的戲,也不過就只是在白宮裡執起畫筆來作畫而已吧,但是他的背影,竟然也透露著無邊寂寞,如今再度想及這場戲,何只悵然……

 

人的笑容背後,藏有多少秘密?我不了解Hamlet,同樣也參不透Robin Williams但我清楚知道,聽他在《春風化雨》中唸起英國詩人John Donne的那首「Song」時,鏗鏘有力,抑揚有致的聲腔,還真是有如美人魚唱歌的聽覺享受:

Go and catch a falling star,

Get with child a mandrake root,

Tell me where all past years are,

Or who cleft the devil’s foot,

Teach me to hear mermaids singing,

Or to keep off envy’s stinging,

            And find

            What wind

Serves to advance an honest mind

他沒有浪費上帝賜給他的禮物,這趟人間行腳,他留給世人無盡的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