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蔓延時:幽雅敘事

久違了德國導演克里斯汀.佩佐(Christian Petzold),他的《野火蔓延時(Afire)》從遠方慢慢燒向觀眾,留下難忘火痕。

淡而有味,是功力。從一開始的混沌乏味,慢慢有了暗香飄動,一路感受到幽香浮現,最後5分鐘更澎湃衝撞,濃香四溢,坦白說真是功力非凡。

德國導演克里斯汀.佩佐(Christian Petzold)的《野火蔓延時(Afire)》就展現了這麼層層轉進的敘事功力。

《野火蔓延時》描述作家Leon協同朋友Felix到海邊別墅寫作,歷經車子拋錨、森林迷路、夜半叫聲到靈感枯竭的徹底混亂,然後神秘女子Nadja與疑似男伴Devid先後現身,Leon 的情緒波動更形劇烈,他到底怎麼了?電影片名《Afire》悄悄敲著邊鼓。

有過趕稿壓力的都知道,距離截稿日期還早時,有一搭沒一搭,愛寫不寫。直到火燒眉頭,壓力破表,有人腎上腺素大噴發,不但文采燦然,而且即時交稿;有人則是唉聲嘆氣也找不到出口,不是信手塗鴉應付了事,就是一走了之,耍賴扯皮。Leon的第一個毛病就因為截稿壓力一天天逼近,他卻經常寫稿寫進夢鄉。

那場森林大火似乎就象徵著Leon的截稿壓力。初始,遠在天邊,不以為意;繼而火苗逼近,每天有空中灑水直昇機掠過,空中飄來碎絮,夜色漸漸泛紅……到最後野豬亂竄,消防車警笛大作,看得見的,聽到見的外在緊急,都呼應著Leon手稿一無是處,醜媳婦即將見公婆的壓力。電影開始緊繃的時刻就來自書稿編輯來到,開始朗讀他的書稿,等待肯定懼怕否定的惶恐與焦慮呼應著逼近的火苗。

Leon的第二個毛病則在於創作者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偏見、偏聽還偏信,每天上演矯情之至的人格分裂戲碼:想要不敢要,想給不敢給。直到森林大火和心靈大火交相作用,才看清自己的毛病。

導演Christian Petzold 過去作品《為愛出走(Barbara)》和《水漾的女人(Undine)》,一開始都是步調緩慢,悠悠佈局,緩緩收線,最後則是在觀眾心中留下浩浩湯湯的餘韻,《野火蔓延時》就收得非常漂亮,殘缺與遺憾各有新生。

餓之必要:魔幻之聲

迷人的電影音樂都有特殊能量,乍聽就能捉住觀眾耳朵,細聽更能捉緊觀眾心靈,《餓之必要(Club Zero)》的電影音樂就有這等能量。

國際許多電影音樂獎項都將焦點集中在商業大製作上,歐洲電影獎是少數例外,每年選出的音樂獎得主都非主流名家,作品卻都放射出讓人乍聽肯定都很難忘的魅力,單獨聆賞就很驚豔,配上電影畫面,烘托或者解釋情節更是美妙經歷。2014年的《慾情勃根第(The Duke Of Burgundy)》的Cat’s Eyes,就是典型實例,2023年得主《餓之必要(Club Zero)》作曲家Markus Binder也散發相似魅力。追蹤歐洲電影獎的音樂獎得主成為很有趣的音樂旅程。

Markus Binder是奧地利人,1963年出生,1980年代就有配樂作品,卻到花甲之年才得到歐洲電影獎,不知該說開心或感歎?如今有大獎加持,加上《餓之必要》的反烏托邦風格,讓他的音樂風格與表現手法得到更多關注與討論,相信內心都是喜悅的。

《餓之必要》曾入選2023年坎城影展競賽,奧地利導演Jessica Hausner對植物世界有一種獨具隻眼的洞察力,2019執導的《小魔花Little Joe》就是實驗室栽培出來的魔花既能殺生,亦能人花合一,讓人惴惴不安的奇片,《餓之必要》則描述一位主張極端飲食的女老師來到菁英學校任教,她標榜的「意識」飲食可以淨化身體,可以對抗消費主義的營養與食材浪費,在校園裡引發對立風潮,有人批她操控改造學生,有人則反譏說反對她的人都是廢材。題材確實怪異,電影音樂則讓電影更加魔幻。

得獎後,Markus Binder接受採訪,透露自己的電影音樂理念,很有參考價值,例如,導演Jessica Hausner一開始就希望音樂不要是背景裝飾音樂,而是能夠自立存在,又很有主見色彩。因此創作之前他會思考:音樂如何與電影議題相呼應? 不論是初創時即已設定的,或者是逐步衍生的;音樂是否強化了故事或主題?能否再好一點?有沒有其他的表現選項?凡此種種的思考與探索,都很有挑戰。

網路上可以找到《餓之必要》的電影配樂檔案(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OLAK5uy_kvdWqe7Ar8_2xXmduD9YD95Z-85252CUQ),相信對電影音樂愛好者都是莫大福音,不管是器樂配置、旋律結構或人聲運用,都會讓人豎起耳朵仔細聆聽,也對Markus Binder的創作心靈充滿更多好奇,尤其是很多無法分辨究竟來自何種樂器的奇特聲響。

Markus Binder透露他在錄音時特別喜歡將麥克風貼近樂器,可以錄下演奏家在撥動琴弦或樂器時的細膩振動,他也偏好無詞的人聲吟唱,因盤歌詞往往限縮了音樂的意境,不信神也沒有宗教信仰的他,偏好用最低限的人聲吟唱來傳達他的意念,收錄在《餓之必要》原聲帶中的人聲配樂往往就是一個音的起伏重複,卻成功傳達出好像進人一種走火入魔世界的魔幻意像,既動人又迷幻。

我不是教你詐:側寫

保加利亞電影《我不是教你詐(Blaga’s Lessons)》的中文片名,清楚告訴觀眾,這是一部有關詐騙的電影,然而英文片名卻許可更寬廣的解讀。

《我不是教你詐》的主角是剛喪偶的七十歲女教師Blaga,因為接到詐騙電話,把原本要為丈夫的所有積蓄都往窗外一拋,哭訴無門,警方束手無策,不但被媒體譏笑,還被兒子痛罵,親朋好友都勸她不要看那些無聊報導,其實大家都看到了,甚至還得向昔日罵做不成才的學生求援。Blaga當然嘔,可是心中有執念,就是要替先生買好墓園,什麼工作都肯幹,當然就包括了加入詐騙集團成為車手。

Blaga’s Lessons可以解讀成Blaga遇上詐騙集團,上了一堂人生血淚課,然而導演 Stephan Komandarev 還想講更多的話。首先,Blaga是退休教師,德高望重,連高級知識份子如她都會被詐,顯然保加利亞社會上的受害者肯定更多。這其實亦是全球共通現象。

其次,Blaga的退休金勉強溫飽,加上高齡七十,就算耳聰目明還能開車,卻根本找不到再次就業的機會,那亦是保加利亞(或者當前多數老人化國家)的現況素描。

然而,Blaga另外找到兼差工作,替外來移民教授保加利亞的語言文字和歷史,以便順利取得保加利亞公民權,Blaga一直不懂,保加利亞又老又窮,為什麼還有人想要移民保國?學生無奈告她:我的故鄉天天都是戰亂。我的煉獄,你的天堂,意在言外的歎息,透露著保加利亞國力停滯的困境。

在新住民的歷史必考題中,出現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建築:保加利亞1300年帝國歷史就從這裡開始的紀念碑。那是Blaga居住的Shumen市位於山坡上最高聳的建築,四面都可仰望,這座城市原本亦是以保加利亞共產黨領導Vasil Kolarvo命名,直到共黨垮台後才更名為Shumen。

問題在於不管昔日多風光,從共產主義轉型到資本主義化,人民生活並未因此變好,舊秩序全面崩壞,昨日種種只剩下教科書中的緬懷文字,據說紀念碑荒廢多時,無人管理維修,怎一個淒涼了得?

導演安排Blaga氣喘吁吁走上紀念碑階梯時,兩相對照的就是一位只能昧著良心自力救濟的老太太,以及一座空無一人的歷史建物。

詐騙的故事與脈絡大同小異,《我不是教你詐》的不俗就在於透過這位老教師的專業,對照出保加利亞的困境,必要的訊息出現在不經意的教學課程中,再帶你走一趟空曠荒廢的歷史建物,所有的老杇與無奈,讓電影成為鮮血淋漓的現狀解剖圖。

小鎮諜影: 葡萄牙紀事

我知道野百合學運,也見證太陽花學運。我知道茉莉花革命,但不知道康乃馨革命。

好看的影劇創作總是會誘發一些線索和誘因,看劇之後自行爬梳尋找想要知道的訊息。看完Netflix的《小鎮諜影( gloria)》,對於冷戰前後的葡萄牙的近代史充滿好奇。

葡萄牙和台灣的連結早在400年前的「福爾摩沙」,許多台灣人去過澳門,對於葡式蛋撻或者葡式烤雞也不陌生,對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歷史也耳熟能詳,那都是葡萄牙帝國的風雲往事,但是近代史的40年專制獨裁,以及槍口插上康乃馨的康乃馨革命,我完全無知。

《小鎮諜影》時空設定在1968年,康乃馨革命是六年後才發生,當時執政的薩拉查軍政權一方面投入大批軍人與武器鞏固海外殖民地,一方面則是在美蘇之間搖擺,主角Joao Vidal(Miguel Nunes飾演)是軍情主管的獨子,曾經派赴非洲安哥拉作戰,對帝國霸道和黑人悲情頗有不滿,逐步被共產主義吸引,成為KGB吸收的間諜深入CIA打造的廣播電台擔任工程師,負責反制蘇聯電波。當時,蘇聯地面進軍捷克,空中忙著月球爭霸,還要在古巴部署飛彈,位於歐洲西南方的葡萄牙竟然也有CIA大戰KGB的鬥智鬥力,甚至還有葡萄牙情報單位的佈建偵防,既有殺人滅口的無情虐殺,還有血債血還的左翼憤青,讓Gloria這座小鎮諜影幢幢、流言四射、血味飄散…….

《小鎮諜影》想講的事太多,光是葡萄牙海外殖民地的血淚恩怨,年輕人不知為何而戰的青春迷惘,以及不惜自殘,只想回家的畏縮,都讓人聞到帝國沒落的時代宿命。但是真的要熟悉葡萄牙近代史才更能體會帝國滄桑及人民無奈,也更能明白康乃馨革命何以必然發生。

然而,以電台為主要基地的《小鎮諜影》卻有著非常重要的時代印痕,那個年代的廣播還是資訊傳播的主要媒介,甚至後來「康乃馨革命」的主要動員令都是靠電台播放關鍵歌曲來啟動,影集中出現的盤帶、卡帶和鐵塔,都有濃濃復古情懷。從廣播回味歷史,相當高明的切入點。

除了廣播,流行歌曲也有一席之地。KGB頭頭是鋼琴高手,常在小酒館招募人才,交代任務,但他不忘告訴觀眾:「(葡萄牙流行的)法多歌曲與爵士歌曲非常近似,都是受苦受壓迫的人才能宛轉吟唱的歌曲。」短短兩句樂評,真有畫龍點睛之妙,左翼文青的藝術解讀果然一直繞著普羅旋轉。

飾演主角Joao Vidal的Miguel Nunes英挺帥氣,電影也強調他的肉體魅力,套取情報、掩護身分無往不利,但也太過一廂情願,懸疑有餘,緊張不足,畢竟他最大的護身符還是大官之子,有關係就沒關係,一直是威權時代的魅影。
看完《小鎮諜影》,研究一下葡萄牙歷史,認識冷戰夾縫下的人性,肯定收獲滿滿。

普立茲記者:血淚真相

21世紀的記者只要熟悉鍵盤作業,秀才家中坐,新聞網上來,不必親赴現場就能寫出活靈活現的新聞,20世紀的記者則是偏好現場目擊,風裡火裡走過,完成的新聞才有血淚重量。《普立茲記者(Mr.Jones)》探索的古典情懷,讓人低迴。 閱讀全文 普立茲記者:血淚真相

愛的餘燼:生離死別痛

家有癌症患者,對家族成員都是折磨!老年罹癌,易生時不我與,老者難安之歎,認人不忍;少年罹癌,則有天地不仁,青春慘白之歎。除了不忍,更有不捨!

比利時導演Felix van Groeningen執導的《愛的餘燼(The Broken Circle Breakdown)》中,處理五歲少女Maybelle(由Nell Cattrysse飾演)罹癌議題時,除了依舊有可愛女娃在化療空檔,在臉上塗鴉的無邪青春外,也有著長髮俏麗與髮落頂禿的肢體對照,她的爽朗笑聲,其實透露著明日難料的無邊折磨,但是導演特意安排了一場飛鳥撞窗身亡的「死亡」啟示錄,才讓Maybelle無邪又無解的生死議題,重重錘打著觀眾心靈。

brb017.jpg女主角EliseVeerle Baetens飾演)懷了Maybelle時,她的先生DidierJohan Heldenbergh飾演)雖曾一度抗拒,後來還是承諾重建裝潢房舍,歡迎新生命來到,她們之間唯一的爭執在於Elise想要長廊,Didier則只蓋了玻璃罩的前廊。


這個玻璃罩設計導致飛鳥的距離誤判,一頭撞上玻璃就墜地身亡,揀獲鳥屍的Maybelle,第一次感受餘溫尚存的生命就這樣溘然而逝,那是初萌青春撞見死亡的「初體驗」,如非Maybelle正面臨著癌症奪命的陰影,死亡的震撼或許不會如許強烈,撞見鳥死,如同見到自己死亡身影,她的急切尖叫,聽在Didier耳裡,豈不震裂?聽進觀眾心中,誰不淒切?

brb019.jpg但是Maybelle的死亡悲歌只是前奏曲,隨後湧生的主旋律,才更淒惻!

Maybelle過世之後,Elise有一天竟然發現窗外有飛鳥停棲,或許只是偶然,但在那個時空下,她寧願相信那是Maybelle不捨母親,回老家探視,因此Elise急著想拆掉玻璃罩,就怕那一天,飛鳥再度誤判距離,又再一頭撞上。

《愛的餘燼》的這場戲討論焦點不只是母親對女兒的思念與不捨,同時還包含了人的靈魂究竟何所去?是否會投胎轉世的「信仰」?正信宗教向來排斥這種轉世之說,但是《愛的餘燼》不也同樣批判天主教反對幹細胞療法嗎?宗教堅持的信念,往往和小老百姓的衷心祈願有嚴重落差,但是面對喪女之痛,一位母親不能堅持自己僅存的那一點祈願,讓缺乏科學實證的生命巧合,成為偶然人生的療慰劑嗎?

面對丈夫不以為然的批判,Elise此時說出了動人台詞:「我要是相信Maybelle飛天成了星星,她就是了;我要相信她是棲息窗前的小鳥,或者我肩上的蝴蝶(刺青),她也就是了……」面對喪親至痛,一位傷心母親選擇自己的療傷方式,需要「理性」辯駁?需要「宗教」矯正嗎?

 

Elisbrb015.jpge寧可信其有的生命選擇,你可以斥為愚味,斥為濫情,但是你就是禁阻不了她,那是傷心母親的感性選擇,理性並無絲毫置喙餘地。

一旦信仰的純淨與生命的撕裂起了根本衝突後,Bluegrass樂團擅長的宗教民歌,已難為繼,EliseDidier的公開決裂,更難避免,親情如煙,愛情如灰,Elise一度想要抹去身上的Didier紋身,當然是最痛切的訣別宣示,但是她最後又將Didier紋刻回去,則是曾經熾烈的愛情就算只剩餘燼與餘溫,依舊是足以帶進塵土的印記。

 

Elise的千迴百轉,說明了愛情的煎熬與折磨,但亦說明了,對曾經愛過的人,對不能再愛的人,那個紋身,應算是不枉人間愛一回的深情的回顧了。

愛的餘燼:昨日夢已遠

他們在刺青店裡相逢,在音樂廳裡相知,在農舍中相愛,在癌病裡相恨,在舞台上分手……比利時導演Felix van Groeningen執導的《愛的餘燼(The Broken Circle Breakdown)》看似用盡通俗愛情電影的公式框架,摻合一起後卻絲毫不俗,關鍵在於戲與歌,兩皆脫俗。

 

《愛的餘燼》的開場戲就是藍草合唱團的男聲合唱著「Can the Circle Be Unbroken」,優美和聲,帶領音樂穿耳入心,動人歌詞,讓人惦想著象徵和諧完美的「圓」,真的會破碎嗎?這份美麗,究竟能持續多久?正是《愛的餘燼》的核心主題。

Circle9_0014.jpg 

故事女主角是刺青店裡的美麗女郎Elise(由Veerle Baetens飾演),她以刺青為生,也非常習慣把自己的心情與際遇都用刺青做紀錄;故事男主角Didier(由原著作者Johan Heldenbergh飾演)則是道地的鄉村歌手,善彈斑鳩琴,他住在鄉間農舍裡,有豬有雞還有狗,卻也不時看著美國電視,分享美國人的價值觀。邱比特把他們湊合在一起的時候,確實曾有一段如魚得水的美麗時光,直到Elise懷孕了,直到Elise生下了可愛的女兒Maybelle(由Nell Cattrysse飾演),直到Maybelle罹患癌症,而且抗癌失敗……

 

是的,熾烈的愛情終會淡泊,幸福遇見癌症總是立刻就變得慘白,《愛的餘燼》能成為2013年最受注目的歐洲電影,主要魅力在於Veerle BaetensJohan Heldenbergh渾然天成的互動飆戲,她們攜手走過庸俗的紅塵歲月,卻能留下難忘的身影。

 

心念電轉,就愛不告而別,堪稱是男女主角的共同特質。

Circle9_0021.jpg 

首先,一見鍾情的他們,一晌貪歡後,Elise大清早就開著Didier的跑車跑了,但是她再回頭時,跑車車頭同樣有了「紋身」,那是她獻給愛人的禮物。

 

其次,Elise告訴Didier她已經懷孕三個月了,Didier臉色大變,嚷著不能接受一個意外生命的來到,他也同樣開著車子走了。半天之後,Didier帶著大批建材回家,有了新生命,農舎總得改建了吧,那也是他獻給愛人的禮物。

 

這兩筆不告而別的創作手痕,都用小小的懸念,創造意外的感動,就在招式即將用來之際,我們才在兩人最後攤牌時刻得知,他們都願意為愛犧牲,但也心中另有創痛,說不出口的「第三次」和「第四次」不告而別,讓他們的愛情,得著了更寬廣的人性軟弱層次。

 

美國布希總統的背景書寫,則是本片另一計高妙的時代手痕。

 

首先,她們愛情正濃的時刻,美國發生了911事件,電視機正播著世貿大樓冒煙畫面,接下來則有布希總統絕不與恐怖份子的談話,但是也不忘附加他講完狠話,就呆若木雞的空茫表情;其次,布希總統第二次亮相時,則是他斷然拒絕發展幹細胞療法的政策講話。

Circle9_0018.jpg 

頭一回,Didier沒意見,第二回,Didier意見可多了,幹細胞研究或許可以救回Didier女兒Maybelle的小命,布希基於宗教信仰的理念,等於斷送了Maybelle的生機,Didier氣到發狂,忍不住就開罵了。

 

《愛的餘燼》最高明的編劇策略就是透過一條清純小生命的無計回春,來印證世人的執拗與頑靈,Didier先是對布希開罵,批判了掌權者,既而又在演唱會上公然對舊約聖經中的耶和華諸多攻擊(例如要生靈獻祭以測忠貞),那是一位絕望父親的怒火;但是Elise的批判怒火則有更高層次,她批判「生命從來都不慷慨,,生命善妒,它會把所有的美好事物都取走,還當面嘲笑你,你不該愛人,不該去依附人……」不是生命面臨沈痛一擊,誰會有這麼悲憤的醒悟?愛人走到如此地步,就算曾有濃情蜜意,也給消磨到只剩餘燼了嗎?

 

《愛的餘燼》的敘事曲線很像迴紋針,有迴向,亦有交繞,音樂成了重要的串連工具,正因為DidierElise曾經唱出天韻和聲,他們成就的圓卻也難逃破碎命運,既呼應了片頭曲,也呼應了電影主題,在在都是迴紋針效應了。

鋼琴教師:戰爭與影后

《鋼琴教師(La pianiste)》其實是一部沒有子彈的戰爭片。

 

這場戰爭以五個型態貫穿全片:母親Vs.女兒;老師Vs.學生;崇高Vs.傖俗;男人Vs.女人;理智Vs.欲望。最終要講的卻是一個「愛無能」的故事。

 

「性無能」通常是生理病癥,有部分受到心理影響,經過藥物治療通常可以痊癒;「愛無能」則是心理殘障,心病通常無解,所以鋼琴教授伊莎貝.雨蓓(Isabelle Huppert)最後只能一刀刺向左肩,寂寞又踉蹌地走出演奏廳,消失在車陣中。

 

人類行為研究家一直對於Testosterone(睪固酮或睪丸酮)的魔力很感興趣,因為我們表現在外的陽剛或陰柔舉止,往往受到睪丸酮的限制或誘導,那是家族遺傳的特徵,但是人類的行為卻也受到社會、禮教和環境的制約和激發,呈現不同的發展。有的讓人驚豔,有的讓人驚訝,導致了人與人間不同程度的緊張關係。

 

雨蓓在鋼琴世界裡優遊自在,但是卻有強烈的煩躁與不安全感,她受不了平凡庸俗的學生,卻又怕學生比她強,即使只是代替學生演出,也夠讓她的腎上腺素強烈噴發!她關切的議題一直是舒伯特和舒曼的音樂何等「崇高」迷人,為何卻都有染上梅毒和發瘋的「凡俗」疾病?

 

在欲望面前,人人平等;在權力面前,人人貪婪。她的心病,其實是花花世界的真相縮影,苦的只是編導集世間眾病於她瘦小的身軀上,對比得格外強烈。

 

雨蓓真正的毛病在於她根本不懂得怎麼接觸人,更別說去愛人了。從心理脈絡上探源,她的父親一直沒有出現在電影中,除了死去那天的短短一句話,沒有哀悼,也沒有眼淚,觀眾只看到她和母親相依為命,卻明白她可能是男性沙文世界的受害者,因而更能明白為什麼她對性,有那麼強烈的本能饑渴,卻只能在汽車電影院中偷窺自慰或寧可花錢去男人世界裡看A片。

 

至於母親的緊迫釘人,又愛又恨的母女關係,已然是男女情愛的變奏,最後母女在床上的情緒潰堤,讓人更添同情,卻又完全使不上力。

 

正因為愛無能,所以面對生物本能的性衝動時,她寧願用手和口撫慰男人,卻不願男人吻她,甚至發生性行為;她撩撥了男人的欲望,卻以強烈主觀的支配口吻喚來使去,享受男人的挫敗。

 

但也因為愛無能,一旦男性勢力昂掦抬頭,她的態度頓時丕變,想全力迎合,卻也因此優勢頓失,在緊張的男女關係中一再落居下風,再也無能扭轉。

 

Holly Hunter以《鋼琴師和她的情人(The Piano)》奧斯卡封后,Huppert以《鋼琴教師》坎城稱后。兩人都是為了戲好情真,苦練琴藝而且成績奐然的女明星,但是程度有別。

 

琴藝上,Hunter是業餘的鋼琴愛好者,流暢樂音談出了抒情與言志;Huppert則是專業教授,氣定神閒中還要有大家風範,難度更高。

 

氣質上,Hunter啞口無言,嬌弱但有軔性;Huppert假面示人,霸氣中卻見卑微,因此在面對命運巨輪的輾壓下,Huppert的脆弱愈發襯托出人生海海,唯獨情字最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