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好嗎:兒孫腹語術

范植偉演出張作驥的電影其實不算新聞,不演才算,畢竟,從《黑暗之光》到《美麗時光》,這對師徒已經聯手塑造了台灣電影的明星傳奇。

 

最重要的是,張作驥懂得怎麼捉住范植偉的神韻,就算只有兩場戲,也極其精準有神。相較於後來陸續演出的其他作品,張作驥確實提供了最穩定的明星發光電源。

 

在《爸,你好嗎?》的《將軍》篇中,范植偉飾演一位在新加坡工作的兒子,專程帶孫子回台探視獨居的爺爺,父子有代溝,談不上什麼知心體貼的話,古今中外皆然,但是多了一位孫子,就多了一枚活棋,可以活化許多感情。

 

da104.jpg

張作驥的作法是讓孫子成為范植偉「腹語術」的代言人,祖孫三人同一桌吃早餐,有什麼話不能當面說清楚?有障礙,就顯得父子情疏;想溝通,卻不由正途,反而更能突顯矛盾。

 

「腹語術」的趣味在於嘴吧看似沒懂,卻能透過另一位角色來代言,少了顧忌,多了直接,因而得能口遮攔地諧趣呈現「語言」和「事實」的荒謬性。嚴格來說,《將軍》中范植偉完的不是腹語術,而是故意轉個彎,明明自己想要問老爸的話,卻透過孫子的嘴來問,一方面做為促進祖孫情深的拐彎術,另一方面則是迴避父子陌生的機巧潛遁術。

 

避開父親的眼神,避免直接對話的尷尬,范植偉因此就像是一位根本不必理睬攝影機的演員,頭也不抬,眉亦不揚,只是對著孩子叮嚀細語,面對父親的回答,他也不必表白自己的心思,而是繼續請孫子代言,閃躲的身姿讓他少了壓力,多了自在,不自覺流露的唇角輕笑,轉彎對話的形式有如汽車的保險槓,讓可能曾經有過對立矛盾的父子不再擦撞出火花,也讓范植偉的內縮表演有了最強烈的說服力。

 

張作驥另外則是在稀飯、女朋友和探戈舞的三件人生小事上,雕琢出老爸爸的黃昏風情。老人家牙齒不好,只能吃稀飯,但是兒子買不到稀飯,買了燒餅油條回家,不一樣的食物硬度,顯示了兒子不懂得體恤老爸體能。至於老爸嘮叨說稀飯要慢慢熬才好吃,更是輕而易舉就點出了老人家渴望細膩精緻的生命品味,偏偏兒孫卻只圖方便速食的生命態度。

 

老爸如果有老伴,其實不是壞事,多數父親從來不會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性欲苦惱,開明的兒子想要敲邊鼓起鬨,鼓勵老爸勇於追求,老爸卻不得不承認自己「心有餘而力不足」,坦率而精準的過招,就如他不時夾帶炫耀的英語一樣,形成全片最燦爛的笑聲高潮。

 

dad601.jpg

最後,老爸的舞伴真的來到家裡起舞,出外辦事回家的范植偉隱約聽見了「魂縈舊夢」的老歌,從「花落水流,春去無蹤,只剩下遍地醉人東風…」到「青春一去,永不重逢,海角天涯,無影無蹤…」坦白說,招式不新,但是依舊扮演著歌曲點題的功能,張作驥比較高明的處理是孫子站在門口看爺爺跳探戈,兒子也悄悄走近門廊,斜倚門柱看著客廳內婆娑起舞的人影,那是老爸的舞台,兒孫都只能旁觀,他不但自得其樂,甚至還跳出了兒孫難以企及的倩影,用兒孫的背影,襯顯老爸的意氣風發,那是張作驥多深情的祝福啊!

8月01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801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第十四道門


ca709.jpg

動畫界知名導演亨利謝利克,改編英國知名作家Neil Gaiman同名著作,以模型和布偶,逐格拍攝的技法,完成了動畫電影《第十四道門》,主人翁是小女孩卡洛琳,在只有13間房間的新屋裡,意外發現了第14扇門,但是門後卻是一道牆,電影還沒有映演,不知成績如何,但是已經先買到原聲帶了,今天就讓大家先聽為快了!十月映演前,再做介紹。

本段音樂:

第十四道門》原聲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爸,你好嗎?


dad002.jpg

專訪張作驥導演,談他的拍攝構想,談他從長片到短片的風格變化。

十段式的集錦影片,是不是每個人都會問:導演最喜歡那一 段?導演也想問你最喜歡那一段呢?

本段音樂:

爸,你好嗎?原聲帶

吳晟《甜蜜的負荷》詩‧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爸,你好嗎?

dad501.jpg

專訪張作驥導演,談職業演員與業餘演員的合作實況;

談張藝替他打造出來的電影音樂。

本段音樂:

爸,你好嗎?原聲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小時     2部份

電影話題:《鐵道員》

popo3.jpg

張作驥的《爸,你好嗎?》是父親節的應景電影,但是有機會,除了該陪辛苦的父親談談心之外,還能替他唱一首歌嗎?唱兒時的催眠曲如何呢?《鐵道員》中有一首西洋老歌,別具情懷。曲名是Last Waltz,歌詞內容是:

I wondered shouldI go or should I stay, 
the band had only one more song to play. 
And then I saw you out the corner of my eye, 
a little girl, alone and so shy. 
I had the last waltz with you, 
two lonely people together. 
I fell in love with you, 
the last waltz should last forever. 
But the love we had was going strong, 
through the good and bad we get along. 
And then the flame of love died in your eye, 
my heart was broke in two when you said goodbye. 
I had the last waltz with you… 

本段音樂:

《鐵道員》原聲帶:《the Last waltz

金剛前傳:骷髏島之王

史上最大怪獸金剛(King Kong)的故鄉在那裡呢?

 

答案大概只有《金剛》迷才有本事,不假思索就脫口而出說:「骷髏島

Skull Island)。」而且能夠煞有介事地指出骷髏島的地理座標就在蘇

門達臘附近。

 

1933年到2005年,過去七十二年的影史上,金剛至少從帝國大廈墜落紐

約街頭三次,雖然每一回都有催人熱淚的感動力量,但是如果動畫特效和

戲劇渲染力都無法超越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 2005年版的《金

剛(King Kong)》,還是別自曝其短的好(彼得從小就迷戀1933年版的原

版《金剛》,也是得在他從《魔戒三部曲(The Lord Of The Rings)》練

就了一身動畫好本事,才敢挑戰經典,樹下新世紀的「金剛障礙」)。

 

就在彼得於2005年推出新版《金剛》時,漫畫家Joe DeVitoBrad

Strickland也曾推出一本金剛漫畫「金剛:骷髏島之王(King of Skull

Island)」,當時或許沒有引發太多的討論,但是四年之後,Spirit影業

公司已經買下版權,要拍成電影。

 

jj709.jpg《金剛:骷髏島之王》其實是繞著金剛打轉的混血大全集,同時兼具了前

傳及續集的元素,彼得.傑克森在他的《金剛》中花了相當篇幅介紹了傑

克.布萊克(Jack Black)飾演的電影導演卡爾.丹漢(Carl Denham),他是發掘及見証金剛傳奇的關鍵人物,《金剛:骷髏島之王》的故事就描寫他的兒子文森.丹漢為了找尋下落不明的父親,於是偕同老爸的編劇搭檔Jack Driscoll2005年的電影版是由影帝亞卓安.布洛迪/Adrien Brody飾演)重回骷髏島,也因此揭開了當地原住民敬畏金剛,甚至要把活人獻祭給金剛的神話傳奇。

 

金剛傳奇的主體在於「野獸」與「美女」。對男孩子而言,原本金剛最迷人的噱頭是他曾經在骷髏島上打敗大恐龍和大蜘蛛各種史前巨獸,以「世界第八大奇觀」的名號登臨紐約;對女孩子而言,金剛與美女Ann Darrow曖昧的人獸戀,確實匪夷所思,也因而有了最後「是美女殺了野獸!」的惋歎!但是《金剛:骷髏島之王》對於美女沒有太多興趣,強調的是骷髏島上的失落園奇觀(創造神探福爾摩斯的名作家柯南.道爾/Arthur Conan Doyle曾經在1912年完成一本名為「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提供了故事原型),金剛要在骷髏島上稱王,其實是付出體力與心血,必定要擊敗各式對手,稱王的過程也就提供了新片素材。

 

KK33_128.jpg

我對「野獸」沒有太多意見,那是蠻力與想像力的綜合產品,拍得熱鬧,未來有助電玩行銷,但是「美女」才是最神奇的驚天一觸,鐵漢尚且有柔情,何況是巨大怪獸,而Ann Darrow先是驚慌失措,既而若有所悟,又因歌舞替身惹怒了金剛,最後雙雙登上帝國大廈頂層的壯麗風景,他們的互動與對話才是全片最有「人味」的浪漫筆觸,只拍「野獸」,少了「美女」,對我而言就像是缺了靈魂的軀體,就算特技再高超,還是若有憾焉!對我而言,能夠拍出金剛眼神深處的所思所想,還在澎湃在胸口的情思,才是真正的高手!

 

kk7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