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奧尼:修復女朋友

義大利名導演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離開人世即將滿兩年了,我卻意外巧遇了大師在五十四年前完成的作品《女朋友(Le amiche)》,更加確認每位創作者都有偏好指紋,早早就已如影隨形,終身相伴了。

 

得見《女朋友》,主要是該片獲選為電影資料館「2009數位修復影展暨國際研討會」的十一部作品,研討會的重點在於分享搶救老影片的方法,有的影片是硝酸拷貝起了化學變化,不但褪色,而且可能損毀;有的則是聲音雜質太多(例如《綠野仙蹤》);《女朋友》的問題則在於原始底片刮痕太多(修復師一共移除了二萬六千條刮痕)…修復工程的目的就在於還原作品的原始風貌,讓文化創意得以長存。

 

我不懂修復技術,無法置一詞,但是感念這種重建復原的工程,至少讓一些聞名久矣的作品得能恢復賞心悅目的觀賞品質,例如我曾經收藏了《綠野仙蹤》的DVD,可是這部影史知名的音樂歌舞片,聲音品質卻是嗶哱尖銳的,據說這回修復的重點就在於除去額外的噪音、污染物和雜音,讓音質重現,不致扭曲;我也同樣收藏了《戰國妖姬(SENSO)》的DVD,同樣也是色彩斑駁的褪色版,直到看了修復版《戰國妖姬》的開場歌劇大秀後,才明白了義大利曾有過的文明華麗。

 

數位修復影展對我而言最大的好處就是終於可以好好看一齣完整的經典電影,我選擇的就是久聞大名,卻始終未能得見的安東尼奧尼作品《女朋友》。

 

《女朋友》改編自作家Cesare Pavese的小說,安東尼奧尼一向強調個人風格,一輩子拍過的卅七部作品中,只有兩部作品是從他人作品中取材,另外一部作品就是改編自Julio Cortazar短篇小說的《春光乍現(Blowup)》,不過《女朋友》的故事核心卻與他一向關切的現代情愛與城市文明緊密相連。

 

ami03.jpg

故事從一家旅館中發生的女性自殺事件開始,從羅馬來到都靈要開設髮廊設計店的克蕾莉亞 (Eleonora Rossi-Drago飾演),意外協助服務生打開隔壁房客Rosetta的房間,發現她服藥自殺,即時獲救後,克蕾莉亞卻也因而認識了Rosetta的其他三位富有女友,她們經常出入上流社會的聚會,卻也在感情世界中摸索跌撞,身旁的男人有的畏縮,有的濫情,有人劈腿,有人傲慢,簡單而言,一切的情感追逐,耳語是非,身份名利的追逐劇情都堪稱是1950年代的《欲望城市(Sex and The )》了。

 

耽戀愛情(世人動心皆真情),卻又不相信愛情(太容易變質與遺忘),一直都是安東尼奧尼最擅長的愛情浮世繪筆觸,後來的《情事(L’avventura)》、《欲海含羞花(L’eclisse)》《雲端上的情與欲(Al di là delle nuvole)》都有著相似的變奏韻味,但是回歸最初的《女朋友》時卻似乎更能清楚看見安東尼奧尼的用心。

 

電影的開場是一個遠眺城市的緩慢橫移鏡頭,預告著即將發生的故事就在背景那個紅塵城市。下一個鏡頭則是直接跳入克蕾莉亞的房間,想要入浴的她正要寬衣解帶,卻撞見了隔壁房間的自殺未遂事件,也帶出了前來房間探視Rosetta的女性友人,安東尼奧尼選中的女演員都是青春極盛的美麗胴體,每一張臉龐都有迷人的風采,就在這款視覺前提下,愛情故事才有吸引人關切的基礎。

 

ami01.jpg

自殺未遂的Rosetta是因為愛上了替她畫肖像的畫家,偏偏畫家已有密友,但在確知Rosetta為他自殺後,畫家又動了心,捲進複雜的男女關係中,偏偏畫家密友的畫作卻獲得紐約畫廊的青睞,急著想出名的畫家反而又陷進了工作與愛情的雙重焦慮與威脅之中,最後,傷心人還是投海,畫家則是回到密友身旁,喃喃唸著:「我本來以為離開你可以得到自由,但是分開之後,才發覺自己其實更想你……」乍看像是欲望城市中老套的鴛鴦蝴蝶般戀情,卻因為糾纏在五位女子身上,發展出完全不同的價值觀與生命際遇,提供了更宏觀的浮世繪檢測功能,人間愛情的飄渺難捉摸,在俊男美女的華麗衣裳中提供了空虛不實的對照。

 

《女朋友》從遠觀的城市外觀展開,最後則在火車站的悄然送行做結尾,人們在城市追逐欲望,最後卻只留下空盪的月台,以及一位不敢擁抱情人的男人身影,一切如虛空泡影的結論,也是極有力的生命觀察。

 

蘋果核戰:科幻三人行

荒牧伸志(Shinji Aramaki)執導的《蘋果核戰:機械人的背叛(Appleseed: Ex Machina)》是一部高度商業化的動畫片,雖然畫面構圖及故事結構隨處可見其他經典科幻片的影子,我還是很能享受電影帶來的歡樂刺激。

 

蘋果核戰:機械人的背叛》是以《攻殼機動隊》聞名全球的日本動漫家士郎正宗在1985年發表的漫畫作品,那一年他才廿四歲,很難想像,總愛在漫畫中旁徵博引,加進多元論述的他在四分之一世紀前所勾畫的未來世界情貌,後來其那麼深固地成為科幻電影所迷戀的論述主題(許多導演都坦承受過《攻殼機動隊》的創意啟發,蘋果核戰》最早就曾在1988年拍出了動畫長片,可惜沒有引發太多注意,一直要到押井守把攻殼機動隊》拍成了電影,才確立了士郎正宗的前衛宗師地位)

 

as0258.jpg

蘋果核戰:機械人的背叛》迷人之處有二,首先是3D Live Anime」創造的逼真動畫視效;其次則是人類、生化複製人與生化機器人的複雜三角關係,前者是視效,後者則是劇情主軸了。

 

3D Live Anime」簡單可譯成「三度空間的動態動畫」,亦即是在傳統的動畫畫風之外,另外輔佐動態捕捉的具像模擬和立體畫風的構圖視效。雖然臉部表情的變化還不夠生動穩定,遠景圖像有時還有平面動畫的感覺,但是所有的格鬥互動,都已經到達虎虎生風,來去自如的變化多端,簡單來講,就是直追真人演出的立體層次,再加上監製吳宇森的招牌雙槍連發招式,以及與《異形2(Aliens)》中雷普利中尉最後靠著巨型機械手臂對抗強敵的經典招式相近的鋼罩護盔造型,以及女主角迪娜Deunan Knute)兼具《霹靂煞(Nikita)》與《駭客任務(Matrix)》女主角的俐落身手(各國電影相互混血的結果,已經讓人很難分辨究竟誰參考了誰了?)就已經夠喧鬧精彩了。

 

視效,確實只是《蘋果核戰:機械人的背叛》的熱鬧噱頭,唯有回到主題,才可以嘗出不同的劇情風味,可惜的是從希臘神話脫胎而來的奧林帕斯(眾神所居的高山)或波賽頓(海神)等名詞都發有發揮古典魅力,只有最後決戰才亮相的機器人Xander將蛇髮變成了可攻可纏的蛇蔓,似乎才是從希臘神話中的蛇髮女妖medusa傳奇汲取而出的精髓,但也已經有多部電影用過類似的器物造型了。

 

真正有味道的是三人行的曖昧情懷。

 

as04.jpg

《蘋》的故事描寫強化人類迪娜偕同她的生化機器人搭檔布里艾諾斯( Brialeos Hecatombcales),以及從布里艾諾斯的細胞分化複製而成的生化複製人特雷斯Tereus),齊心協力,共同拆穿毀滅人類的陰謀。布里艾諾斯在沒有受創變成生化機器人之前,一直是迪娜的搭檔兼愛人,他說過的山盟海誓就是:「我會保護你,直到世界末日。」但是從他的基因複製而來的特雷斯承繼他的外貌與心性,也想親近迪娜,也想保護迪娜,就變成了本尊與分身同時都愛上了同一個女人。

 

論肉身成份,分身更接近人類,這也是失去肉體的本尊最在乎,也最焦慮的事,他失去的一切,分身都能擁有,分身竟然成了自己最大的威脅,男人說不出口的疼痛與無奈,他所有的弱點與罩門,其實只有分身明白,偏偏分身卻被派去取代他的救援角色,工作如此,愛情也會不會被取代呢!

 

但是本尊就是本尊,即使已經只剩靈魂與意志,肉體全成了鋼鐵,迪娜還是不改其愛,一個巨大,一個嬌小,美女與野獸的外型翻版,創造了極有說服力的視覺感染。

 as07.JPG

然而,獨愛本尊,卻也不必偏忽分身,畢竟他們從外型、氣質到靈魂都幾乎百分百相似,即使有先來後到的倫理觀念,但也不必因為不能相愛而變身成仇讎,私下或許有一些曖昧的情爭,再加上本尊受到病毒侵害,幾度險些開槍誤殺迪娜,分身的即時攔阻,不但是愛情的展示,同時也攔阻了本尊犯下不可原諒的錯誤,更是友情的昇華,三人聯手破敵的決戰場面,讓人看得熱血沸騰;最後風波底定,分身眼睜睜地看著本尊熱擁情人,也只有認命認份,轉身等待著自己愛人的複製出現嘍。

 

本尊打不過分身,肯定會是悲劇;分身打不過本尊,則似乎成了宿命,人生不在進化上爭先恐後,不再爭著做老大,果然,世界就會和平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