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第一部份:

電影話題:

 

今天節目播出的此刻,金馬獎正在舉行頒獎典禮,感謝收音機的聽眾朋友,繼續守著節目,守著大家關切的電影音樂與話題。

 

每年此時,我都會邀請大家嘗試當評審,今天的題目是如果你是評審,聽完下面這五首歌,你會頒發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給那一首歌曲呢?我個人對電影歌曲的要求如下:01.貼合電影主題; 02.悅耳動聽;03.能夠跟著吟唱

 

先看入圍名單(播放次序並不一樣,理由,請聽節目中的描述):

01.I Love You(一首搖滾上月球) : 陳如山  : 陳如山  : 睏熊霸

02.打電影(阿嬤的夢中情人) : 阿弟仔  : 阿弟仔, 廖偉傑  : 自由發揮

03.致青春(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 李檣  : 竇鵬  : 王菲

04.金罵沒ㄤ(總舖師) : 馬念先  : 馬念先  : 林美秀

05.如果情歌都一樣(甜.祕密) : 隋棠, 舒米恩.魯碧  : 舒米恩.魯碧  : 鍾鎮濤

mida001.jpg 

今年金馬獎沒有動畫長片入圍,但是我們卻即時在市場上看見了《夢見》的動畫長片,那是一部與夢境有關的電影,有人相信夢和現實生活是兩個平行世界,有人卻相信只要改變別人的夢,就有可能改變世界。

 

電影的畫面很美,証明畫工有能力製作精彩的2D和3D視覺意像,但在人物造型和故事上都顯得有些貧血,未能創造更多的感動,有些可惜。

 

使用音樂:金馬獎五首入圍歌曲

《夢見》中的主題歌曲「我不是你想的那樣」和「在夢中醒來」

 

第一小時:

第二部份:

cp0012.jpg最新電影:《怒海劫(Captain Phillips)》

 

吸引我去看的《怒海劫》原因是兩個人:

一是男主角Tom Hanks:雖然他的戲路變化不大,但是他的選材眼光可靠,都有好戲可看;

二是導演保羅格林葛萊斯Paul Greengrass),看過他執導的動作片《神鬼認證2神鬼疑雲》和《神鬼認證最後通牒》,應當就不會忘記他的電影節奏與場面調度。

 

電影描寫2009年,美國貨輪阿拉巴馬號在海上遭到索馬利亞海盜挾持,船長菲利浦成為海盜保命和勒贖的人質,但是美國政府出兵,用軍艦和海豹突擊隊救下人質的故事。狹小的空間,緊張的談判與交易,是這部根據真人實事改編電影最最迷人的所在。

 

使用音樂:怒海劫原聲帶

 

第二小時:

電影音樂:《金馬50金曲100

 

歌曲動聽是第一條,但是歌曲要有故事,回味時才更富興味。

 

多數人回憶《海角七號》的【野玫瑰】時不會忘記茂伯與他的朋琴,那是台灣人魯直憨厚的個性;年輕影迷或許還知道許冠傑,卻不一定記得許冠文或許冠英了,但是《天才與白癡》中的【天才白癡夢】,卻成功保存住了許氏兄弟的風光記憶。

 

今天播放的九首歌曲中,最最難忘的其實是《武狀元黃飛鴻》的【男兒當自強】,一方面是古典名曲得到了新生,另一方面則是當年曾經一字一句教著初識之無的孩子,把音響開得大大的,全家一起來學唱這首歌,滾滾長江東逝水,多少往事,盡在歌謠重唱的時空中了。

g28.JPG 

28.   【野玫瑰】《海角七號》2008    曲:舒伯特 詞:周學普 唱:范逸臣

27.   【光陰的故事】《海闊天空》2013    曲詞:羅大佑  唱:黃曉明       

26.   【晚風】《上海之夜》1984        曲詞:黃霑  唱:葉蒨文

25.   DoReMi】《高海拔之戀II2012   :林夕、 曲:羅大佑、唱:鄭秀文

24.   【天才白癡夢】《天才與白癡》1975        曲唱:許冠傑  詞:許冠傑/薛志雄

23.   【新不了情】《新不了情》1993        詞:黃鬱 曲:鮑比達 唱:萬芳

22.   【何日君再來】《一代宗師》2013曲:劉雪庵 詞:黃嘉謨 唱周璇李香蘭

21.   【男兒當自強】《武狀元黃飛鴻》1991    古曲 詞:黃霑     CH46001

20.   【橄欖樹】《歡顏》1979    詞:沈呂白 曲:李泰祥

g24.JPG 

我的《金馬50金曲100》已經到了倒數二十的時間點了,邀請各位朋友一起分享你心目中最難忘的華語電影歌曲了,歡迎大家在網頁上留言,寫下你的最愛。

11月16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閃亮女聲the Sapphires

 

女生能在越戰中扮演什麼角色?答案有很多:可能是護士,可能是軍官,可能是司機,可能是難民,可能是前線軍人思念的家人或情人,也可能是勞軍歌手。

sapp009.jpg 

越戰在1972年落幕,《閃亮女聲》的時代背景是1968年,四位澳洲的原住民女孩來到了越南獻藝,獲得了不少迴響,錢或許賺得不是很多,名氣也遠不如知名歌手Bob Hope所帶去的勞軍團,她們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咖,歷史上幾乎沒有太多人記得她們。但是,對於她們而言,走出國,有人付錢請他們唱歌,即使是冒著槍林彈雨的威脅,也真的遭到越共的進攻,忙著逃命,也有人受傷,但是那一段在戰場前線歌唱的歲月,卻是四位女孩這輩子最華麗的冒險,也最難忘的收獲。

 

為自己唱歌,才會開心。何況她們真的很會唱,唱到別人也開心,何樂不為呢?最重要的是,老家中她們曾經備受岐視,沒有獲得應有的尊重,這段成長歲月就是她們自信的由來,就是她們的啟蒙洗禮。快樂要自己找,幸福也只有努力才會來到。

sapp012.jpg 

今天的節目要送出20張票合十位聽友,請在節目中聽清楚問題,然後打電話進來吧叩應電話02-87683997

 

使用音樂: 閃亮女聲原聲帶

 

第一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爸媽不在家》

 

今年金馬獎有一部新加坡電影入圍了最佳影片、新導演和男女配角獎,哦,第一次聽見這個消息,大家的反應或許都是問號,真的嗎?有這麼好嗎?

iloilo_03.jpg 

導演陳哲藝的名字,很多人覺得陌生,卻是今年坎城影展金攝影機獎的得主,他用了非常平順自然的鏡頭語言,描述了金融風暴下的新加坡庶民生活。

 

你會驚訝於新加坡的華人夾雜著普通話,福建話和英語的多元溝通能力,語言的活潑性,是華語電影中少見的。

 

其次,你亦會明白體罰在新加坡校園中還是公開為之的一種教育手段(別忘了,成人社會中亦有鞭刑),電影不必批判這回事,只消公開呈現,對異國文化就己形成強烈的文化衝擊了。

iloilo_06.jpg 

本片的演員都很精彩,入圍男女配角的的陳天文和楊燕燕都有極其寫實的自然表現,童星許家樂與菲勞Teresa的對手戲亦真情動人,看似平淡無奇的生活寫照,卻有著感同身受的共鳴,看似家常小菜,卻極可口。

使用音樂:人間四月天原聲帶

黃泉路原聲帶

 

第二小時:

電影音樂:《金馬50,金曲100

 

本集節目的歌曲選曲比較台灣,十首歌中,有八首是台創作者的作品,有八首用在台灣電影作品之中,有的是創作時間早,但是近年才獲用在電影之中,有的則是從鄉土歌謠中取材,另外賦予新時代的意義,歌曲動聽是必要元素,但是用對地方,創造動人效果,亦才是世人願意跟著傳唱,在歌聲中體會歌曲意境,溶入劇情中的關鍵元素。g37.png

 

相得益彰,應是歌曲和電影的雙贏策略,也曾讓人烙印在我們的記憶之中。

 

38.【菊花台】《滿城盡帶黃金甲》2006   詞:方文山 曲唱:周杰倫

37【泥娃娃】《不見》2003        詞:陳聯 曲:羅中 唱:巴奈

36.【亞細亞的孤兒】《異域》1990   詞曲唱:羅大佑

35.【情人的眼淚】《不能說的秘密》2007  詞:陳蝶衣 曲:姚敏 唱:姚蘇蓉

34.【彩虹橋之歌】《賽德克•巴萊》2011父子重唱  詞曲唱:林慶台 曾秋勝

33.【原鄉人】《原鄉人》1980   曲:翁清溪  詞:莊奴 唱:鄧麗君

32.【我是一片雲】《我是一片雲》1977   詞:瓊瑤 作曲:左宏元 唱:鳳飛飛

31.【牽成阮的愛】《龍飛鳳舞》2012曲:羅大佑 詞:李坤成 唱:鳳飛飛

30.【天黑黑】《天黑》2008詞:廖瑩如 曲:李偲菘 唱:孫燕姿

29【孤獨的手風琴】《淚王子》2009        曲:Mokrousov Boris Andreevich詞:薛范  唱:林子祥 g32.png      

11月09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寂寞拍賣師The Best Offer

 

天下影癡都知道《新天堂樂園(Nuovo Cinema Paradiso)》,但是有幾人能叫得出《新天堂樂園》的導演名字呢?

 

他名叫Giuseppe Tornatore1956年在西西里島出生的導演,對時間、愛情和失落的年代都有著極其深濃的感性,因此拍出了極多傷逝動人的佳作,包括《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和《真愛伴我行(Malèna)》,他的近作寂寞拍賣師》同樣深情關注著拍賣市場,古老宅院和一位老年人的初戀。

 

主角是一位拍賣師,他博學多聞,能一眼看穿古畫的真偽,能操控名畫的身價,但是他卻參不透上帝的藝術品:女人。

bo986.jpg 

藝術品有膺品,愛情呢?誰會相信一塵不染的愛情?涉世未深的人,容易受騙上當,已經在紅塵中打滾成精之人,要怎樣才會受騙?要引誘一位行家上當,就請從他最擅長的領域上下手吧。因為,那才叫功力。

 

Ennio Morricone的音樂獲得了2013年的歐洲電影獎最佳作曲家獎,精彩的人聲吟唱和讓人歎為觀止的提琴對話,都讓電影主角的專業與執迷有了更動人的韻味。

 

使用音樂:寂寞拍賣師原聲帶

 

第一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一首搖滾上月球》

rockmoon002.jpg 

有家人罹患了罕見疾病,都是摧折人心與體力折磨,不是愛,沒有堅持與忍耐,這條只能一輩子照顧下去的責任會讓很多人灰心喪志,熬得過來的人,因而都有太多無法說出口的委屈,但是有六個罕病家庭的病友不時聚會,甚至組成了一支名叫「睏熊霸」的樂團,那是一個無奈又反諷的名字,「睏熊霸」是他們再也夢想不到的奢侈,因為,自從孩子生病後,他們就再難好好睏一覺了。

 

這六位爸爸,樂理不是很精通,技藝亦不純熟,歌喉亦只是尚可而已,可是能夠練團甚至演出,對他們都是一種紓壓,可以宣洩情緒,可以抒發苦悶,可以觸碰少年時有過的樂器或樂團的夢想,他們的苦,音樂知道,他們的樂,音樂亦知道,他們逐夢,一路上亦有很多人幫他們圓夢。

 

《一首搖滾上月球》是他們唱過的一首歌,做為片名,有著脫離現實的狂想力量,做為生命符號,那是抗拒地心引力的美麗姿態。是的,他們的歌喉或許普普,他們照顧孩子的辛勞,卻是在在催人熱淚,兩相對照之下,你願意為這樣的靈魂喝采!

 

使用音樂: 一首搖滾上月球原聲帶

 

第二小時:  

電影音樂:《金馬50金曲100

 

金馬獎五十年,從19632013,橫跨了六個世代,我安排的曲目力求每次都能兼及這六個世代的代表性,有的歌是從1950年代就唱紅的老歌,但是直到2011年都還有電影採用,那是對老歌的致敬,亦是對古老年代的懷念,老歌新唱,格外珍貴。本集節目中的【綠島小夜曲】、【知道不知道】和【只要為你活一天】都有著一唱再唱的魅力。

 

有的老歌,或許新唱的機率不是很高,然而只要曾經在流行時刻,攀越巔峰,也是極其動人的音樂處理,本集節目中的3【在水一方】和【癡癡的等】就是其中代表了。

 

有的老歌,則是情份特殊,例如《胭脂扣》讓梅豔芳榮登金馬影后,但是力邀梅豔芳參演的張國榮卻成了遺珠,電影中如果只有如花的癡,少了十二少的迷與懦,劇情張力恐怕就大大遜色,這部電影的主題曲【胭脂扣】,我特別安排了梅豔芳與張國榮演唱的兩個版本,就邀請還記得這部電影的朋友們一起來懷念這兩位不在紅塵的巨星吧。

 g47.png

47【綠島小夜曲】《10+102011      詞:潘英傑 曲:周藍萍 唱:紫薇

46【知道不知道】《天下無賊》2004  詞:姚謙 曲:陝北民謠 唱:劉若英

45【星空】《星空》2011    詞:阿信 曲:石頭 唱:五月天

44【只要為你活一天】《功夫》2004        詞曲唱:劉家昌

43【在水一方】《在水一方》1975    詞:瓊瑤作曲:林家慶 唱:江蕾

42.【幸福進行曲】 《天馬茶房》1999     詞曲:陳明章、曾郁雯

41【癡癡的等】《藍與黑》1965        詞:陶秦 作曲:王福齡 唱:方逸華

40【那些年】《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    曲:木村充利 詞:九把刀 唱:胡夏

39.【胭脂扣】《胭脂扣》1987   曲:黎小田 詞:鄧景生 唱:張國榮/梅豔芳

g42.png

閃亮女聲:時代輕輕過

註記一個時代的方式有很多種,歌聲適合,髮型、裙褲和用色亦都恰當,Wayne Blair執導的《閃亮女聲(The Sapphires)》選擇了金恩博士,倒是有些出人意料。

 

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 1929-1968)是美國著名的黑人民權鬥士,1963年,他領導了華府大遊行,並在林肯紀念堂前發表了著名的「I Have a Dream/我有一個夢」的演說,Martin_Luther_King.2.jpeg激勵了許多弱勢人們;1964年他進一步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196844,他則在田納西州孟斐斯的小旅館遭人槍殺。這個時代背景恰巧就是《閃亮女聲》中四位澳洲原住民女生成長的時光,也是她們到越戰前線為美軍獻唱的時光。

 

在空間的軸線上,她們從未相逢,但在時間的序列上,她們共同走過1960年代。導演閒閒一筆,透過電視新聞,透過當時美國司法部長羅勃.甘迺迪(Robert Francis Kennedy)的死訊發布,1960年代的動亂意像就得著了精準的註解(兩個月後的66,羅勃.甘逎迪同樣遭槍殺身亡,他雖是白人,卻也是聲援非裔美國人爭取民權的先鋒,他的哥哥甘迺迪總統則是1963年遭人狙擊槍殺,那個年代的戰爭意象正是中南半島上如火如荼進行的越戰)。

 

「我有一個夢」的演說內容是呼應1863年林肯總統的「解放黑奴宣言(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強調一百年前的這個宣言雖然讓美國黑奴在漫長黑夜中得見曙光,但是一百年後,美國黑人依舊不自由,依舊在種族隔離的鐐銬與種族歧視的枷鎖下,備受壓榨依舊在自家大地上流離失所。他的夢想無非就是「有一天農奴子弟能和昔日農奴主人的子弟們像兄弟般同餐黑人子女能和白人子女一樣手攜手

 

我在這抄錄輯譯這篇演講的精華,並非炫耀,只是提供一段時光的註解,只因為《閃亮女聲》在帶出金恩博士的死訊時,曾經簡略地重現了這段演講的吉光片羽,關鍵不在他說了什麼,關鍵在於誰在聽?聽了以後又如何?

The_Sapphires_05.jpg 

《閃亮女聲》中真正停在電視前觀看這則新聞報導的是四位女生的大姐Gail(由Deborah Mailman飾演),她的臉上盡是不可置信的訝異與哀傷,下一個鏡頭則是轉到她的老家,家中父老也同樣在看著金恩博士的相關報導,他們沒有哀嚎、痛哭,沈重心情反應在他們遲緩到幾乎不能移動的步履上。

 

點到為止,意境全出,就是《閃亮女聲》最高明的背景書寫了。

 

澳洲原住民是澳洲大地的最早住民,自在度日,白人來了,佔了土地,經濟繁榮了,攘奪了政治和歷史的詮釋權,進而開始支配原住民的命運,用政策改寫他們的生活,用威權界定他們的身份與待遇。《閃亮女聲》從片頭開始就介紹了澳洲原住民備受岐視的歷史,再從Gail姐妹在歌唱比賽中遭人岐視與訕笑的委屈,到了越南的第一唱沒唱好,就得打包返家的際遇,甚至一度沒有美軍護送,得親身涉險越過火線轉換基地獻唱,除了自力奮戰,有誰曾來替他們發聲?有誰為她們挺身而出?甚至在越戰歷史中,那位史家有空關心她們走過的足跡?她們不是被遺忘的身影,而是從來沒有被看見,更別說關心了。

 

The_Sapphires_06.jpg澳洲原住民的血統基因與非裔美國人相距甚遠,外貌上勉強可以扯在一起的大概只有膚色黝黑而已,但是「同為天涯淪落人」的現世邊緣人待遇,卻是極其相近的,金恩博士不曾替澳洲原住民的非人道待遇請命,但是他主張「人類生而平等」的普世民權理念,卻是識與不識的弱勢之人都能感同身受的呼喊,《閃亮女聲》找到一個簡單明白,卻有生猛有力的符號來寄情,電影主題也就躍然銀幕了。

 

是的,《閃亮女聲》最有力的書寫不是透過主角的嘴來哀嚎或控訴他們所受的委屈,歷史只是背景,在歷史的滋潤中,她們用歌聲唱出自己的尊嚴,走出自己的路,才是最有力的生命回應。

 

閃亮女聲:為自己唱歌

表面上,《閃亮女聲(The Sapphires)》是四位20多歲的澳洲女性原住民用歌聲唱出自信與榮耀的故事,實質上,導演Wayne Blair想要呈現的卻是澳洲原住民備受岐視的歷史。歌聲甜美,歷史傷情,《閃亮女聲》因此酸甜俱全。

 

《閃亮女聲》故事主線描寫四位澳洲原住民女生Cynthia(由Miranda Tapsell飾演), Gail(由Deborah Mailman飾演) , Julie(由Jessica Mauboy飾演) and Kay(由Shari Sebbens飾演,在白人經紀人Dave Lovelace(由Chris O’Dowd飾演)率領下,組成了「藍寶石(The Sapphires)」樂團在1968年前往越南為美軍演出的故事。

 

時間點是《閃亮女聲》的第一個前提:1968年的澳洲原住民還不被執政當局當做人看,沒有投票權,白人政府甚至早在1930年代實施「Rabbit Proof Fence」政策,認定澳洲原住民的基因、等級都遠不如歐洲白人,強行把膚色較白的孩子送往白人家庭,接受白人的教育和信仰,以期早日淨化澳洲。留在原住民社區的孩子多數膚色黝黑,雖然也會說英語,文化水準就有落差,合當自生自滅,不見容於白人社會。正因為如此, GailCynthiaJulie三位姐妹一開始要去參加歌唱比賽時,就算歌聲再動人(其他的白人參賽者幾乎全都五音不全),卻是一上台就拚噓,當然也無法奪冠。

 

她們不見容於澳洲,如果越南有機會,那又何妨遠行?1968年,越戰正打得火熱,北越的春節攻勢打得美軍灰頭土臉,美軍剛換指揮官,也提出逐步撤軍承諾,但是前線美軍還是需要康樂娛興節目,因此在各地召募勞軍樂團,「藍寶石」樂團因此得能出國演出,也有了賺美金的機會,雖然,她們完全不知道越戰是什麼?更不知道勞軍演出有多少風險?「富貴險中求」的古訓,就這樣陰錯陽差地成為無知女孩身體力行的生命信念。sapp004.jpg

 

然而,在家鄉唱歌受打壓,出國為自己唱歌,既是自信的展現,又能進賬多多,又有何不可呢?音樂因此成為《閃亮女聲》最核心的噱頭與精神。

 

一開始,Gail家的女孩們討論著要否參加歌唱比賽時,她們的母親就直接以歌聲來撫平女孩的爭論,這場戲看似只是表現這家人很愛唱歌,很能唱歌,歌聲也很迷人,實質卻是呼應了澳洲原住民的文化傳統,因為他們不立文字,而是以歌聲來畫定領土疆域。

 

其次,Gail家的女孩們合聲優美,但是她們擅長的是西部和鄉村歌謠,導演透過男主角Dave的嘴,說出了全片最核心的音樂論述:「Country and western music is about loss. Soul music is also about loss. But the difference is in country and western music, they’ve lost, they’ve given up and they are just all wining about it. In soul music they are struggling to get it back, they haven’t given up./鄉村各西部歌謠的主題是失落,靈魂樂也是有關失落,差別在於鄉村和西部歌謠唱的是他們已經輸了,已經放棄了,只能在那兒哀嚎,靈魂樂則是沒有放棄,還想要贏回失去的那一切。」這句話未必完全精準誰釋鄉村西部歌謠,卻可以說出「勞軍」的音樂需求,不能越唱越哀愁,不能越唱越想家,畢竟,激勵士氣才是勞軍本質。

   

女孩的歌聲唱遍湄公河畔,但是,愛情才是《閃亮女聲》的核心。

sapp007.jpg

閃亮四姐妹各有愛情牽掛,有的人是家鄉戀人不稱頭,不敢挺身而出,毅然出走,有的人則是在越戰前線找到愛戀對象,其中就以大姐頭Gail與經紀人Dave的火花擦撞最為核心,Deborah Mailman演出了大姐必湏兇悍有主見的氣勢(才能據理力爭),但也流露出「刀子口豆腐心」的迷人氣質,她恨男人沒擔當,偏偏也鍾情於辦事不盡牢靠的Dave,她從不近人情到不掩真情,都流露極其動人的母性與女性特質,相對地,CynthiaKay的青春揮霍,則是多了性情,少了真情,也就難以在關鍵時刻匯聚同情與關注。

 

更重要的是GailDave的戀情跨越了種族與膚色。畢竟,「藍寶石」樂團在戰爭前線提供的只有「暫時遺忘」的歡樂,她們得到的愛情,還是同一族類相互取暖的激情(黑人美軍與黝黑的澳洲原住民),「藍寶石」樂團的越南演出固然是她們獨立人格的展示,讓別人看見她(包括陌生人與親友),也讓自己看見自己(那需要實力,也因此有了自信),唯一欠缺的卻是更多來自音樂的共鳴與溫暖。正因為真情難得,因此Dave對樂團的了解,對Gail的迷戀與肯定,才佔有了「相知相惜」的人生高度,也才讓她們爭取種族、膚色與性別平權的努力,有了實質結晶,也才讓《閃亮女聲》不再只是四位女孩的海外冒險,而有了尊嚴與重量。

tss005.jpg 

歐洲電影獎:技術大師

一部電影的完成,不能只靠導演或明星,一部電影要靠一群團隊齊心協力才能完成,但是多數電影獎頒獎時,平凡如我們是不是只關切最佳影片、導演或男女主角得主是誰?又有幾人會關切誰的技術表現呢?

 

第廿六屆歐洲電影獎(26th European Film Awards)接受這個無情的現實,但是另外做了調整,與其讓優秀的幕後工作者被只關切大獎獎落何方的影迷給忽略了,不如提前一個月就宣布技術獎項得主吧,讓他們的成就有更多露臉的機會,適切的專業評語,讓同行可以觀摩,讓影迷可以學習,不是更讓「獎」的意義更加不凡嗎?

 

歐洲電影學院(The European Film Academy )的作法很簡單,他們先在九月九日就公布了46部初選電影名單,那是過去一年歐洲電影的精華,十月廿八日公告六項技術獎得主名單,十一月九日再公布影片和編導演的入圍提名名單,十二月七月才頒獎給最後得主,也就是說從九月到十二月,月月都有焦點,影人的心血都有各自聚焦的空間,這是不是更尊重電影人的一種安排?

 

至於技術獎項則是由歐洲電影學院聘請七位專業人士做評審,從46部初選名單中再挑出「術業有專攻」的頂尖之士,各自書寫他們的得獎成就,即使只有摘要翻譯,其實也都極富參考價值的。

 

以下就是本屆歐洲影的技術獎項得獎名單:

2013歐洲攝影師 European Cinematographer 2013 – Prix Carlo di Palma

得主:Asaf Sudry

得獎作品:《責任與感情(Lemale Et Ha’halal Fill the Void)》以色列

得獎頌詞:寫實與詩意兼具的攝影風格,細膩地鑽研了我們多數人都感陌生的環境與刀色,並以細緻的燈光洞穿了角色的心理與情感。

 

2013歐洲剪接師(European Editor 2013):

得主:Cristiano Travaglioli

得獎作品:《絕美之城《La Grande Bellezza (The Great Beauty))》

得獎頌詞:用剪接持續撩撥感官,創造一張綿密網絡,讓故事的遺韻無窮。

 

2013歐洲美術設計家European Production Designer 2013

得主:Sarah Greenwood

得獎作品:《安娜卡列妮娜(Anna Karenina)》英國

得獎頌詞:讓場景美術也變成像是個角色,對於電影故事與風格提供濃郁的戲劇張力與基礎貢獻。

 

2013歐洲服裝設計European Costume Designer 2013):

得主:Paco Delgado

得獎作品:《卡門( Blancanieves)》

得獎頌詞:深入考據西班牙傳統,卻又能以自由創意表現一個驚悚童話。

 

2013歐洲作曲家European Composer 2013):

得主:Ennio Morricone

得獎作品:《寂寞拍賣師(The Best Offer)》

得獎頌詞:以他的天賦再次更新風格,但又忠於導演與電影風格,他是位全方位作曲家,一位真正的大師。

 

2013歐洲音效設計家European Sound Designer 2013

得主:Matz Müller & Erik Mischijew

得獎作品:《天堂:信(Paradise: Glaube Paradise: Faith)》

得獎頌詞:創造了既純淨又基本的音響,把日常聲音像電影音樂一般串成音樂作品。

 

六部得獎作品中,我只看過三部,確實在得獎項目上都有極其迷人的實力展示,我是衷心認同的,至於其他三部,嗯,就是我接下來要補做的功課了。

寂寞拍賣師:黃昏初戀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為情所困,為情折腰,栽在石榴裙下是不少名流好漢九死無悔的壯舉,但要處理相似題材,得找出新意,開人眼界,即使萬變不離其宗,最後仍得回歸在劫難逃的宿命,多了彎轉,趣味就不俗了,這正是義大利導演Giuseppe Tornatore在《寂寞拍賣師(The Best Offer)》切入愛情主題的破題手法。

 

Tornatore的第一招是打造視覺奇觀。

bo008.jpg 

Geoffrey Rush飾演的男主角Virgil Oldman是知名骨董掮客,自詡眼光過人,更在私人密室中收藏近百幅名畫,特色就是滿室皆紅顏。唐代詩劉禹錫的「陋室銘」,形容自家私宅雖然只是「草色入簾青」的小房子,但是既無白丁擾人,又「惟吾德馨」,所以「何陋之有」!Virgil滿屋紅顏的收藏,任何人乍見之下,都會驚歎,繼而就會發現其中意義,其實層次繁複!

 

首先,那是個人癖好與財富實力。從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的微笑」、維梅爾(Jan Vermeer)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到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筆下的眾多裸女,畫家用筆留住了他眼前的紅顏丰彩,唯獨Virgil能夠左擁右抱,像不像有三千後宮佳麗的小皇帝?問題在於:女人是上帝精心打造的藝術品,Virgil對女人的知識全都來自畫冊書頁,不論他對畫家的筆力與刀法有多少體會,其實他不懂活色生香的女人究竟有多少立體層次與心靈彎轉,參得透人工,參不透天工,這是凡人的極限。

 

Tornatore的第二招是神秘面紗。關鍵在於越是得不到,你越心癢。

 

bo010.jpeg《寂寞拍賣師》的女主角Claire(由Sylvia Hoeks飾演)是位神秘兮兮的女人,越是搞神秘,Virgil就越想拆穿她的底牌,那是名畫鑑賞家的專業特質,但是先只聞其聲未見其人,就有一種咬牙切齒的心癢;既而卻是只能隔牆對話,頂多只能從門縫中窺見一二,近天咫尺,卻欠臨門一腳,豈不是癢上加癢,而且越搔越癢?Virgil的揭密過程,其實就像是鑑賞一幅名畫的過程,從有限的資料中逐一拼湊解碼,終於得見廬山真面目,那是何等快意?

 

見到門後佳麗,只是第一層快感,兩人怪癖相當,就有我見猶憐的疼惜感,想要濟弱,想要治病,循循善誘之下,原本堅持不亮相的美女,一步步開放心鎖,那又是何等快意?人到病除,自己儼然成了救世主,那又是多少層的快感?

 

Tornatore的劇本洞悉了男人的自大心理,一旦成了可以旋乾轉坤的超人,忘記了「不疑處有疑」的專業堅持,陷進「有疑處不疑」的愛情盲點,也就一點都不意外了。

bo002.jpg 

Tornatore的第三招是讓愛情承受所有的罪。

 

不論義大利文(La migliore offerta)或英文(The Best Offer),原始片名皆無「寂寞」一詞,原意只是拍賣市場上最高價得標的術語,台灣片商以Virgil的職業身份《拍賣師》命名,稍嫌畫蛇添足了些,但是外加的「寂寞」一詞卻有畫龍點睛之效。

bo007.jpg

 

只能坐推平面美女,不敢面對美女實體,這樣的Virgil當然屬於「愛無能」的標準個案,一旦進入到愛戀層次,他就成了任人擺布的棋子,美女以退為進,他就比誰都焦慮;美女略示小惠,他就掏心掏肺。不知情愛為何物的他,即使衣食無慮,名聲顯赫,但是蒼白貧血的「無」情人生,卻也是「無處話淒涼」,正因為寂寞如此,一旦得嘗禁果,也就心甘情願做起「直教人生死相許」的癡漢,他罹患的重症叫做「愛情免疫不全症候群」。

 

不過,正也因為他癡得可愛,也癡得可憐,即使他最後只能靠360度旋轉的多軸運動儀,希望看清這個是非錯亂,真假難分的顛倒世界,但是看著他的淒淒惶惶模樣,你反而沒有幸災樂禍之心,而是多了三分唏噓。

 

是的,癡,就成了天下情種的最後救贖了。何況,世人的初戀不都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的嗎?關鍵不在你是幾歲才談了初戀,關鍵在於那是你毫無心防的初戀。

 

愛在櫻花紛飛時:緩慢

慢,是《愛在櫻花紛飛時(桜並木の満開の下に/Cold Bloom)》的罩門;慢,卻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從慢下手,從慢發酵,就是導演舩橋淳最不俗的美學眼光與功力。

 

《愛在櫻花紛飛時》其實是一部日本311地震的症候群作品,只不過焦點不在受創最深的福島縣,而在同屬關東,卻在福島南方的茨城縣日立市。福島是地震與海嘯重災區,媒體關切的自是瘡痍滿目的災情,相對地,鄰近縣市就少人關切,殊不知餘波盪漾的鄰縣,另有不為人知的創傷。

 

舩橋淳看到的是「窒息」與「絕望」。震災看得見,看不見的卻是隨後而來的景氣停滯,電影的主體選在日立市的一座鐵工廠裡,震災當時是屋毀人傷的「當下」震驚,震災後,市況低迷,訂單少了,生計堪慮,卻是看不見「明天」的隱憂,因此有迫人的窒息感覺,員工因此有怨言,動作腳步因而遲緩,就算早點名的精神喊話,都有氣無力,有如虛應故事一般……停滯又哀怨的氣氛,成為舩橋淳打造電影基調時,緊握在手的美學選擇。

 

舩橋淳的開場戲是緊捉空間中,讓人喘不過氣來的低氣壓,既而是用影像捕捉到「吞噬」的絕望感,兩場戲,兩個場景的選擇,電影的低調美學工程就此奠基完成。

 

第二場戲是研次下工後,騎乘妻子栞(由臼田麻美飾演,台灣上映時採音譯,譯成詩織)的摩托車沿著濱海公路前行,傍晚時間,天色已暗,陰霾沈沈,似有不祥意味,以卡車高度緊隨摩托車後的攝影機所拍到的濱海公路風景,卻有如公路即將吞沒入海的「錯覺」,渺小的摩托車奔馳得越快,隨著道路的彎轉坡度,不祥的機率,不祥的氣味就更強烈地溢散開來。

cb0016.jpg 

第三場戲則描寫栞與研次去觀看日立市的櫻花林,日立市和平通的櫻花林曾被選為日本100大觀櫻名地之一,震災重創日本關東各縣,賞櫻美景也乏人問津,重振日立市昔日風光正是舩橋淳拍攝本片的動機之一,但他也要利用這場戲來為自己的片名《Cold Bloom》做破題解說,他透過研次的嘴述說著櫻花的特性:「櫻花象徵純潔,但是猶疑不決,一年只開一次,花期稍縱即逝,櫻花一定在等待時機,猶豫又猶豫,時間一到就全面盛開。」這不是研次賞櫻的感性台詞而已,整部電影其實就在呼籲著櫻花春寒才綻開的性格。

 

工廠的唯一希望在於高橋洋飾演的佐生研次,他懂得創新,也會設計,有他,工廠才能爭取到訂單,正因為有了訂單,可望加薪,他才告訴詩織他們該生小孩了,或許也可以扭轉爸媽嫌詩織只是工廠女作業員的身份岐視。但是他帶著得力助手森工(由三浦貴大飾演)前往大廠出差時,卻因森工操控堆高機失當,導致鐵桶滾落,研次不幸往生。僅有的希望火把都滅了,這間工廠要如何繼續下去呢?好不容易才要盼得春天的詩識又該如何因應喪偶的人生呢?

 

cb0023.jpg雙重絕望的戲劇條件,讓《愛在櫻花紛飛時》跌落進櫻花枯枝的枯槁情境中。肇禍的森工成為眾矢之的,面對研次遺孀詩織,他除了奉上薪資,表達願意盡一切力量來彌補的誠意,詩織自然不肯接受,只要他從眼前消失。不過,那是森工唯一做不到的事,一切只因當初他與信研次有過約定,要拚回工廠的生機,逃避,讓他虧欠更多,更難贖罪了。

 

森工的奮鬥很難看到成績,他不但時時要受同仁羞辱,更為了趕即時出貨而累倒,工廠先是裁員,既而連廠長都請辭了,一直被公公婆婆接受的詩織,即使撥出一半的身故賠償金給夫家,最後還是收到斷絕關係的通知書…人間絕望的窒息氛圍此刻來到了最高點。

 

cb003.jpg電影以櫻花為名,以櫻花破題,終究要回到櫻花來,舩橋淳選擇了詩織來代表櫻花,在幽愁暗恨的歲月中,她目睹了森工的含悲憤志,聽聞了其他人對意外事件的現場描述,見証了森工篤守諾言的誠志,也明白了森工成為工廠扭轉頹勢的再生關鍵,她的身心經歷了冬盡春來的淬煉,也發覺了只有森工是和她一樣記憶丈夫研次的人,兩人的關係從對立先轉了並肩,再從並肩進展了促膝,終於在森工告白說他不得不請辭的原因是他愛上了詩織。

 

是的,害死丈夫的人,卻愛上了她。詩織也只到此刻才發覺,不知從何時開始,她已經不再準備研次的餐食了,她接受了研次的規畫,協力要拚回公司的轉機,研次悄悄成為她的生命重心…《愛在櫻花紛飛時》最後的五分之一好戲就在於詩織的百轉回腸,要不要?能不能?是不是?對不對?她要如何面對情義的,道德的,世俗的計較眼光?她要如何面對自己心中喊不出口的渴望聲音?

 

cb0015.jpg是的,詩織的猶豫,一如揀選花期的櫻花,偶而前行,卻又駐足,幾度悍然,卻又悔惱,天人交戰,難以抉擇的百般為難,準確地呼應了研次在片頭對櫻花的描述,但是舩橋淳最高明的一招卻在於花開終有期,詩織確實目擊了繁花滿林的櫻開盛時,但是她的愛情呢?是初萌而臻極盛?還是飄零卻又無憾?進退踟躕,每一個決定都極其艱難,因此步履緩慢,好不容易邁出的腳步,卻又未必心想事就成的圓融自然,分離未必就是分開,握手未必就是攜手,沒有答案的答案,不也是「無計留春住」的人生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