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拍賣師:黃昏初戀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為情所困,為情折腰,栽在石榴裙下是不少名流好漢九死無悔的壯舉,但要處理相似題材,得找出新意,開人眼界,即使萬變不離其宗,最後仍得回歸在劫難逃的宿命,多了彎轉,趣味就不俗了,這正是義大利導演Giuseppe Tornatore在《寂寞拍賣師(The Best Offer)》切入愛情主題的破題手法。

 

Tornatore的第一招是打造視覺奇觀。

bo008.jpg 

Geoffrey Rush飾演的男主角Virgil Oldman是知名骨董掮客,自詡眼光過人,更在私人密室中收藏近百幅名畫,特色就是滿室皆紅顏。唐代詩劉禹錫的「陋室銘」,形容自家私宅雖然只是「草色入簾青」的小房子,但是既無白丁擾人,又「惟吾德馨」,所以「何陋之有」!Virgil滿屋紅顏的收藏,任何人乍見之下,都會驚歎,繼而就會發現其中意義,其實層次繁複!

 

首先,那是個人癖好與財富實力。從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的微笑」、維梅爾(Jan Vermeer)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到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筆下的眾多裸女,畫家用筆留住了他眼前的紅顏丰彩,唯獨Virgil能夠左擁右抱,像不像有三千後宮佳麗的小皇帝?問題在於:女人是上帝精心打造的藝術品,Virgil對女人的知識全都來自畫冊書頁,不論他對畫家的筆力與刀法有多少體會,其實他不懂活色生香的女人究竟有多少立體層次與心靈彎轉,參得透人工,參不透天工,這是凡人的極限。

 

Tornatore的第二招是神秘面紗。關鍵在於越是得不到,你越心癢。

 

bo010.jpeg《寂寞拍賣師》的女主角Claire(由Sylvia Hoeks飾演)是位神秘兮兮的女人,越是搞神秘,Virgil就越想拆穿她的底牌,那是名畫鑑賞家的專業特質,但是先只聞其聲未見其人,就有一種咬牙切齒的心癢;既而卻是只能隔牆對話,頂多只能從門縫中窺見一二,近天咫尺,卻欠臨門一腳,豈不是癢上加癢,而且越搔越癢?Virgil的揭密過程,其實就像是鑑賞一幅名畫的過程,從有限的資料中逐一拼湊解碼,終於得見廬山真面目,那是何等快意?

 

見到門後佳麗,只是第一層快感,兩人怪癖相當,就有我見猶憐的疼惜感,想要濟弱,想要治病,循循善誘之下,原本堅持不亮相的美女,一步步開放心鎖,那又是何等快意?人到病除,自己儼然成了救世主,那又是多少層的快感?

 

Tornatore的劇本洞悉了男人的自大心理,一旦成了可以旋乾轉坤的超人,忘記了「不疑處有疑」的專業堅持,陷進「有疑處不疑」的愛情盲點,也就一點都不意外了。

bo002.jpg 

Tornatore的第三招是讓愛情承受所有的罪。

 

不論義大利文(La migliore offerta)或英文(The Best Offer),原始片名皆無「寂寞」一詞,原意只是拍賣市場上最高價得標的術語,台灣片商以Virgil的職業身份《拍賣師》命名,稍嫌畫蛇添足了些,但是外加的「寂寞」一詞卻有畫龍點睛之效。

bo007.jpg

 

只能坐推平面美女,不敢面對美女實體,這樣的Virgil當然屬於「愛無能」的標準個案,一旦進入到愛戀層次,他就成了任人擺布的棋子,美女以退為進,他就比誰都焦慮;美女略示小惠,他就掏心掏肺。不知情愛為何物的他,即使衣食無慮,名聲顯赫,但是蒼白貧血的「無」情人生,卻也是「無處話淒涼」,正因為寂寞如此,一旦得嘗禁果,也就心甘情願做起「直教人生死相許」的癡漢,他罹患的重症叫做「愛情免疫不全症候群」。

 

不過,正也因為他癡得可愛,也癡得可憐,即使他最後只能靠360度旋轉的多軸運動儀,希望看清這個是非錯亂,真假難分的顛倒世界,但是看著他的淒淒惶惶模樣,你反而沒有幸災樂禍之心,而是多了三分唏噓。

 

是的,癡,就成了天下情種的最後救贖了。何況,世人的初戀不都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的嗎?關鍵不在你是幾歲才談了初戀,關鍵在於那是你毫無心防的初戀。

 

愛在櫻花紛飛時:緩慢

慢,是《愛在櫻花紛飛時(桜並木の満開の下に/Cold Bloom)》的罩門;慢,卻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從慢下手,從慢發酵,就是導演舩橋淳最不俗的美學眼光與功力。

 

《愛在櫻花紛飛時》其實是一部日本311地震的症候群作品,只不過焦點不在受創最深的福島縣,而在同屬關東,卻在福島南方的茨城縣日立市。福島是地震與海嘯重災區,媒體關切的自是瘡痍滿目的災情,相對地,鄰近縣市就少人關切,殊不知餘波盪漾的鄰縣,另有不為人知的創傷。

 

舩橋淳看到的是「窒息」與「絕望」。震災看得見,看不見的卻是隨後而來的景氣停滯,電影的主體選在日立市的一座鐵工廠裡,震災當時是屋毀人傷的「當下」震驚,震災後,市況低迷,訂單少了,生計堪慮,卻是看不見「明天」的隱憂,因此有迫人的窒息感覺,員工因此有怨言,動作腳步因而遲緩,就算早點名的精神喊話,都有氣無力,有如虛應故事一般……停滯又哀怨的氣氛,成為舩橋淳打造電影基調時,緊握在手的美學選擇。

 

舩橋淳的開場戲是緊捉空間中,讓人喘不過氣來的低氣壓,既而是用影像捕捉到「吞噬」的絕望感,兩場戲,兩個場景的選擇,電影的低調美學工程就此奠基完成。

 

第二場戲是研次下工後,騎乘妻子栞(由臼田麻美飾演,台灣上映時採音譯,譯成詩織)的摩托車沿著濱海公路前行,傍晚時間,天色已暗,陰霾沈沈,似有不祥意味,以卡車高度緊隨摩托車後的攝影機所拍到的濱海公路風景,卻有如公路即將吞沒入海的「錯覺」,渺小的摩托車奔馳得越快,隨著道路的彎轉坡度,不祥的機率,不祥的氣味就更強烈地溢散開來。

cb0016.jpg 

第三場戲則描寫栞與研次去觀看日立市的櫻花林,日立市和平通的櫻花林曾被選為日本100大觀櫻名地之一,震災重創日本關東各縣,賞櫻美景也乏人問津,重振日立市昔日風光正是舩橋淳拍攝本片的動機之一,但他也要利用這場戲來為自己的片名《Cold Bloom》做破題解說,他透過研次的嘴述說著櫻花的特性:「櫻花象徵純潔,但是猶疑不決,一年只開一次,花期稍縱即逝,櫻花一定在等待時機,猶豫又猶豫,時間一到就全面盛開。」這不是研次賞櫻的感性台詞而已,整部電影其實就在呼籲著櫻花春寒才綻開的性格。

 

工廠的唯一希望在於高橋洋飾演的佐生研次,他懂得創新,也會設計,有他,工廠才能爭取到訂單,正因為有了訂單,可望加薪,他才告訴詩織他們該生小孩了,或許也可以扭轉爸媽嫌詩織只是工廠女作業員的身份岐視。但是他帶著得力助手森工(由三浦貴大飾演)前往大廠出差時,卻因森工操控堆高機失當,導致鐵桶滾落,研次不幸往生。僅有的希望火把都滅了,這間工廠要如何繼續下去呢?好不容易才要盼得春天的詩識又該如何因應喪偶的人生呢?

 

cb0023.jpg雙重絕望的戲劇條件,讓《愛在櫻花紛飛時》跌落進櫻花枯枝的枯槁情境中。肇禍的森工成為眾矢之的,面對研次遺孀詩織,他除了奉上薪資,表達願意盡一切力量來彌補的誠意,詩織自然不肯接受,只要他從眼前消失。不過,那是森工唯一做不到的事,一切只因當初他與信研次有過約定,要拚回工廠的生機,逃避,讓他虧欠更多,更難贖罪了。

 

森工的奮鬥很難看到成績,他不但時時要受同仁羞辱,更為了趕即時出貨而累倒,工廠先是裁員,既而連廠長都請辭了,一直被公公婆婆接受的詩織,即使撥出一半的身故賠償金給夫家,最後還是收到斷絕關係的通知書…人間絕望的窒息氛圍此刻來到了最高點。

 

cb003.jpg電影以櫻花為名,以櫻花破題,終究要回到櫻花來,舩橋淳選擇了詩織來代表櫻花,在幽愁暗恨的歲月中,她目睹了森工的含悲憤志,聽聞了其他人對意外事件的現場描述,見証了森工篤守諾言的誠志,也明白了森工成為工廠扭轉頹勢的再生關鍵,她的身心經歷了冬盡春來的淬煉,也發覺了只有森工是和她一樣記憶丈夫研次的人,兩人的關係從對立先轉了並肩,再從並肩進展了促膝,終於在森工告白說他不得不請辭的原因是他愛上了詩織。

 

是的,害死丈夫的人,卻愛上了她。詩織也只到此刻才發覺,不知從何時開始,她已經不再準備研次的餐食了,她接受了研次的規畫,協力要拚回公司的轉機,研次悄悄成為她的生命重心…《愛在櫻花紛飛時》最後的五分之一好戲就在於詩織的百轉回腸,要不要?能不能?是不是?對不對?她要如何面對情義的,道德的,世俗的計較眼光?她要如何面對自己心中喊不出口的渴望聲音?

 

cb0015.jpg是的,詩織的猶豫,一如揀選花期的櫻花,偶而前行,卻又駐足,幾度悍然,卻又悔惱,天人交戰,難以抉擇的百般為難,準確地呼應了研次在片頭對櫻花的描述,但是舩橋淳最高明的一招卻在於花開終有期,詩織確實目擊了繁花滿林的櫻開盛時,但是她的愛情呢?是初萌而臻極盛?還是飄零卻又無憾?進退踟躕,每一個決定都極其艱難,因此步履緩慢,好不容易邁出的腳步,卻又未必心想事就成的圓融自然,分離未必就是分開,握手未必就是攜手,沒有答案的答案,不也是「無計留春住」的人生歎息?

我的意外爸爸:赤子心

人有雙手,誰願割捨左右?人手十指,雖有長短,缺一怎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作品《我的意外爸爸》探索手心手背都是肉的親情故事,電影中絕大部份都是大人的眼光來衡量親情的重量,但是大人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孩子,是枝裕和最後用孩子的行動來指點大人迷津,堪稱神來一筆。

 

意外,確實是電影劇情的動力,福山雅治飾演的野野宮良多,意外多了一個親生骨肉,意外要去接受別人的價值觀與教育理念;飾演他兒子慶多的二宮慶多,同樣意外多了一對爸媽和一對弟妹,同樣也意外地接受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

 

意外,讓良多找不到更合適的藉口告知孩子真相,只好以「出任務」的親子遊戲術語,說服慶多去寄住齋木家,並且委婉暗示慶多,中山雅也(即Lily Franky)飾演的齋木雄大也非常喜歡他,但是慶多問了一句:「比你還喜歡我?」卻立時打中良多的內心罩門:承認,等於否定了自己過去六年的親情,否認,卻讓他也好覺心虛,言不由衷。啞口無言,是他迴避良心與良知的唯一避風港。

 

是枝裕和給孩童的戲不是很多,卻極關鍵。剛開場時,良多要送慶多進貴族學校,畢躬畢敬,如逢大考,遇到答不上來的關鍵問題,慶多卻自己掰了個露營故事,那是謊言,卻極動人,孩子知道父親心意,全力配合演出,即使不盡妥當,做父親的卻也欣然接受。

lfls012.jpg 

是的,赤子心,玲瓏剔透,不明白的,往往是大人。

 

良多被意外伏擊時,其實是滿心不悅的。抱錯了孩子,他心頭第一個嘀咕的是母親野野宮綠(由尾野真千子飾演),不是骨肉連心嗎?六年來,綠都是全職母親,不必賺錢養家,何以察覺不出兒子的不對勁。但是,做父親的他,不也不覺有異嗎?況且產後的綠,體力不支,經常暈厥,是要多大男人的大男人才會一切的錯,都要老婆承擔?

 

良多確實是偏心的,看著齊木家撫養長大的琉晴(黃升炫飾演),他似乎得著了「望子成龍」之心可以重新來過的契機,但他的那一套訓練,不但慶多始終達不到他的期許,原本開朗活潑的雄大也變得愁眉苦臉起來。嫡子雄大用不受拘泥的本性點出了他的盲點,睽違多時的庶子慶多,則用閃躲,迴避了他撲空的擁抱。孩子的行為語言,在在都是沈重一擊。

lfls013.jpg 

是的,赤子心,晶瑩剔透,看見孩子,就看見了自己。

 

《我的意外爸爸》其實是一部爸爸覺醒日記。血緣重要,親情難忘,手心手背都是肉,不管命運之神如何擺設陷阱,唯有疼惜所有機緣,才能得到福報。電影終場前,慶多終於盼到了「昔日」爸爸出現眼前,但他早已看破爸爸的謊言,早已放棄了自己的「任務」,於是他選擇了出走。慶多的背影喚醒了良多,但是他只能尾隨,找不到合適的話語,父子兩人隔著一上一下的山徑小路前行,那個空間,呼應著父子的距離,然而小徑其實是相連的,良多緩緩陪伴,試著緩頰,好不容易有了些溫度時,父子倆剛好走到小徑的圓合點,平行線有了交集,後悔的,傷心的,啜泣的,黯然的,都終於要再相會。

lfls016.jpg 

相逢應相識,前塵俱如夢。這段山路,讓赤子心有了下山的機會,讓赤子心得到了補償的機會,是枝裕和此時落下的休止符,在觀眾的心田留下了綿長的極弱音。

全面鎖定:以國家之名

面對一個略嫌乾澀的劇本,導演John Crowley替《全面鎖定(Closed Circuit)》做到的就是找出一個圖像來點睛,讓他的龍還能騰飛。

 

他的安排是讓男主角Eric Bana飾演的律師Martin Rose獨自一人划著雙漿獨木舟在空曠的泰晤士河上前行,著名地標大笨鐘和英國國會大樓就在不遠處當背景,這不是隨便的一個地標空景,亦不是隨興的主角出場方式,《全面鎖定》描寫的是他受命接任市集爆炸案的辯護律師,前任律師在開庭前「自殺」,他受命後才明白自己不是去尋找真相,為在押被告釐清刑責,而是只能依照英國情報機關MI5規畫的方向前進,否則他也會「自殺」。

 

正因為劇情主軸如此,Martin Rose的獨自行舟就有了象徵意味,政客可以在國會中高談闊論,奢言人權與正義,但是只追查真相的期間,他只是獨行俠,一旦沒頂,沒人關切,半途而廢,亦不會有人扼腕,看著他氣喘吁吁地划漿前行,個人身影就如此精準地呼應著電影主題。

closec04.jpg 

英國司法制度比較奇特,Martin Rose只是爆炸案公訴庭的辯護律師,他的前任女友Claudia(由Rebecca Hall飾演)則是秘密庭的特別訴訟人,可以審閱秘密文件,可以訊問秘密証人(這亦是片名《Closed Circuit》指涉的情境之一),唯一的限制是不得與公訴庭的辯護律師談話溝通。MartinClaudia雖為分手情人,公私究竟該如何拿捏?成為劇情的另一筆副線了。

 

不過,《全面鎖定》雖然設定為發掘真相,捍衛人權的司法正義電影,實質上卻是情報機構胡作非為的驚悚劇,想要引蛇出洞,卻反被蛇咬的MI5,只想遮掩真相,於是以國家安全之名,逐行各種「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防禦手段,個人面對情報公權力的孤單身影,讓Martin的划舟身影,又有了更多層次的漣漪盪漾了。

closec08.jpg 

壞人要夠壞,驚悚電影的肅殺氣氛才夠力,《全面鎖定》的第一個困局就在於MI5夠狠,但不夠力。

 

MI5雖然到處都有監視器,還搭配電話監聽與跟監密探,甚至還有神秘的臥底內線,情報網何等綿密,但是恐怖爆炸會突槌,嚴密看守的秘密證人,不僅會鑽空檔洩露情報,甚至還懂得用斷電脫困,以保住自己小命……不論是螳臂擋車或者小大衛對抗大巨人,原本都是符合觀眾期待,創造戲劇高潮的動人設計,但是連手無寸鐵的平民小老百姓都掌控不住,這又是什麼神通?什麼能耐?神通不靈,肅殺壓力就也頓失威力了。

closec02.jpg 

《全面鎖定》的第二個困局則於角色平板。

 

私情上,MartinClaudia究竟有何愛恨瓜葛?編劇少了這些著墨,後來「剪不斷」的互動,就真的有「理還亂」的錯覺。公事上,Claudia又有多幹練?Martin又有多精明?除了線民爆料,他們又如何展現不凡的洞察力?少了這些血肉細節,MartinClaudia的信念與抗爭,同樣就顯得蒼白無力了。

closec06.jpg 

不過,《全面鎖定》對於情報特務與司法正義的論述還是有其貢獻的,英國是民主先鋒,但在國家安全的前提下,人權還是可以隨意踐踏的,司法是為國家或者人民服務?誰又代表國家?誰又能照顧小民的基本權益?司法總長看到的案件本質為何就是與一般律師不同?這些細節內容,不都正以不同的方式在台灣,嗯,或者其他國家上演著嗎?是的,電影不能改變現實,但是電影描繪與透露的事實,依舊扮演著當代啟示錄的功能。

我的意外爸爸:人比人

人人生而平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是美麗的政治祈願,現實上卻是有人含金湯匙出生,坐享榮華富貴,有人卻是天天得為稻粱謀,惶惶不可終日。

 

正因為實質不平等,所以就容易起比較心,人比人,往往容易氣死人,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獲得坎城影展評審獎的《我的意外爸爸》,迷人的趣味在於「比較」,讓人深思低迴的空間,亦在「比較」。

 

《我的意外爸爸》選擇的比較點包括:身份、管教方法和親情。前兩者都是傳統戲劇不時探討的主題,唯有親情究竟該怎麼比?又能怎麼比?才是《我的意外爸爸》最不俗的論述。

 

電影從福山雅治飾演的「富爸爸」野野宮良多出發,他不惜血本,要送獨子慶多去念最貴的貴族學校,早早就送孩子去學鋼琴,忙了六年,醫院才告知他:「對不起,當初抱錯了孩子。」

 

錯誤是醫院護士惡意造成的,無辜受害的良多卻從天降橫禍中得到審視自己錯誤的機會,是枝裕和的功力就在於成功地連結了這兩個完全不搭軋的生命經驗。

 

lfls0008.jpg良多的第一個考驗是:血緣重要,還是真心重要?養育了六年的兒子,豈能因是別人家的骨肉,就此翻臉不認人?人之異於禽獸者,不就在「情」嗎?生育是事實,養育難道就不是?生育和養育,在人生天平上的砝碼真的同質等重嗎?

 

良多的第二個考驗是:黃金打造真的就比草莽打造來得勁氣有力嗎?他的競爭對手是Lily Franky飾演的「窮爸爸」齋木雄大。兩位原本在路上相逢都不會打招呼的爸爸,如今卻被迫坐在同一個板凳上,比較各自調教出來的孩子,齋木如果優秀勝出,「獲利」的其實是野野宮(畢竟,骨肉高人一等),但是良多卻一點都不開心,因為慶多如果弱了或者輸了,不就代表他的投資與調教是失敗的嗎?

 

更微妙的是:「富爸爸」怎能輸給「窮爸爸」?財富代表著人生奮鬥的實力,良多就是靠著一再打敗對手才有今天的社會地位,如今不但輸在自己「過去」的耕耘,連「未來」的收成都要仰人鼻息,這麼殘酷的現實,好勝心強的良多如何接受?他會選擇用金錢來解決爭子問題,其實一點都不教人意外了。

lfls0004.jpg 

良多與雄大第一次見面時,雄大遲到了,一頭亂髮,衣著簡陋,沒有時間觀念,不懂禮儀修飾,社會地位嚴重傾斜的兩個家庭,如何站在同一個天平上論斤秤兩談教養?良多說不出口的無奈,全顯露在他的眼神與談吐之中,Lily Franky越是從容自在,福山雅治就越顯得侷促難安,他們的較勁是人性,亦有私欲,兩位爸爸的表演都教人難忘。

 

良多的第三個考驗是:怎樣的爸爸才是好爸爸?

 

Lily Franky有個本事,所有電器的疑難雜症,他都能手到擒來,輕鬆修復,偏偏福山雅治卻是生活白癡,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在這種「工匠」細節上,被徹底擊潰。而且,良多相信「鐵杵終能磨成繡花針」,他習慣扮演嚴父,沒空陪兒子嬉戲,更別說共浴戲水了,異子而教後,原本會笑的齋木疏晴,終日愁眉苦臉,原本謹言慎行的野野宮慶多,卻開始有了笑容……孩子的笑聲,不就是「父親會考」的終極成績單嗎?

lfls0007.jpg 

《我的意外爸爸》最迷人的魅力來自於所有的細節,都取材自尋常生活,看起來像是平淡無奇的日常歲月,卻足以觸動多數觀眾的心弦,是枝裕和充份發揮「烹小鮮」的功力,讓《我的意外爸爸》成了一齣動人的生命詩篇。

2013世界電影音樂獎:頒獎

世界電影音樂學院(The World Soundtrack Academy 十月十九日在第四十屆比利時根特影展的閉幕典禮上頒獎了。今年的得獎名單精準呼應了奧斯卡獎的品味,由《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包辦了年度作曲家和年度原創電影音樂兩項大獎,至於最佳電影歌曲則擦肩而過,讓英國女歌手Adele能以007:空降危機(Skyfall)》的主題曲Skyfall」另外分享榮耀,否則《少年PI拿下大滿貫,其他音樂人一定悶斃了,電影競賽有時比實力,有時比運氣,大家參考就好。

 

以下就是今年的得獎名單:

 

年度電影作曲家(Film Composer of the Year

麥可.唐納Mychael Danna/代表作品:

《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

 

最佳年度電影原創音樂(Best Original Film Score of the Year

 《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作曲家:Mychael Danna

 

最佳電影原創歌曲(Best Original Song Written Directly For a Film

Skyfall」《007:空降危機(Skyfall)》

詞曲:Adele & Paul Epworth

演唱:Adele

 

 年度新人獎(Discovery of the Year

《南方野獸公園(‘Beasts of the Southern Wild’)》的Dan Romer Benh Zeitlin

 

大眾票選獎(Public Choice Award

描寫兩位印度詩人出版詩集的電影《蝴蝶夢(The Butterfly’s Dream’ (Kelebeğin Rüyası)),作曲家為:Rahman Altin

 

歐洲新秀作曲家獎Sabam Award for Best Young European Composer

曾替2012年紀錄片《Le sexe de mon identité》配樂的法國作曲家Gilles Alonzo               

 

終身成就獎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Riz Ortolani

手機有鬼:科技焦慮症

email剛時興的時候,好萊塢搶鮮在1998就拍了部《電子情書(You’ve Got Mail)》,在偷情與冒名之間,偷渡了「知情」與「不知情」的資訊落差趣味故事(當然,街角小書店打不過連鎖書店的時代變遷,則是另外一個主題)。

 

在幾乎人人有手機的年代裡,從《駭客任務(The Matrix)》到《絕命連線(The Call)》,手機都扮演了關鍵角色,但是以應用軟體做主角的電影還未現身,倒是有些讓人不解,荷蘭導演巴比.布爾曼斯(Bobby Boermans)執導的《手機有鬼(App)》,算是應景的小品,因為沾了流行商品之光,又掰進了緊悚元素,倒也為流行科技提供了不少反思趣味。

 

《手機有鬼》的主題無非就是不要隨便下載應用軟體,也不要相信即使下載了軟體,隨時都可以移除,因為APP有時會像病毒,自行滋生,從「宿主」身上奪取養分,進而佔地為王,反害了宿主性命。

app974.jpg 

女主角安娜(由Hannah Hoekstra飾演)就是因為下載了一款名為IRISAPP,從此人生再無寧日,先是讓她成了背叛好友的罪人(順手拍下的親密圖像都被IRIS公布上網,光這一點,或許也道盡了網路科技侵犯人生私領域的共同恐懼:多少名人毀於私密圖像的曝光?全民狗仔或者人肉搜索的鄉民正義,不也正是當下科技人生的寫照?),既而左右她的人生,甚至危及家人和好友小命(最後這一點真的跡近狂想曲了,但是靈異電影最愛鑽這種「怎麼可能」的牛角尖,觀眾也吃這一套,不是嗎?

 

《手機有鬼》的主題跡近人類的科技恐懼症,電腦會叛變,每天貼身陪著你的手機,為什麼就不會?更有趣的是安娜在大學裡攻讀的笛卡兒哲學,一再強調:「我思故我在。」會思考的電腦就容易想要做主當家,會互動,也會思考的APP何嘗不會?這種科技焦慮,並非《手機有鬼》所獨創,但是用在此處,有了人工智慧,好的沒學到,貪婪和殺戮的壞心眼卻都齊備了,倒也算是合乎人心臆想了。

 

但是,《手機有鬼》無法自圓其說的是:雖然IRIS可以靠著藍芽技術入侵鄰近電腦,你真想耍脫它,不是只要拔掉電池,把手機砸爛,就此一刀兩斷,再無瓜葛了?讓APP通靈,甚至成為惡靈,嗯,那就真的有點扯太遠了。

app977.jpg 

雖然劇情的合理性禁不起檢驗,不過,《手機有鬼》對於生活中的手機突槌學,倒是有幾點巧思:第一,上課時,一旦手機鈴聲響起,就代表你違反了禁聲班規,二話不說,主動離堂去買零食請同學吃吧,踩了紅線,就自請處分,以示對教授與同學的尊重,不也讓人莞爾一笑嗎?

 

第二,安娜教授的電腦裡有不可告人的私密檔案,卻因為一度沒收了安娜的手機,結果被IRIS給駭了進去,甚至主動轉而成為課堂播出的素材,教授糗到無容身之地。惡人自有惡人磨,或許有人覺得大快人心,但是這個插曲的本質,卻是人生從此再無隱私,這不正是世人共同的恐懼嗎?

 

《手機有鬼》成本不高,科技新意亦不多,只因為選材與切身生活相關,很能在年輕族群產生一些話題議論,畢竟很多人會問:有沒有續集啊?

阿米爾罕之大搜索

多數印度電影繽紛熱鬧,Reema Kagti執導的《阿米爾罕之大搜索(Talaash )》一如電影開場的孟買街道的黑夜場景,有些沈重,有些陰鬱。

 

這是一部有關三個死者的電影,開場就是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疾馳在濱河大道上的汽車,突然來個急轉彎,就衝落海洋,出事前,大道旁只有一位遊民,一位騎單車的路人,快車何以疾轉墜海呢?

 

第一位死者是位大明星,拍戲收工的回家路上出了岔,這場戲的目的只是要帶出男主角Aamir Khan 出場。他飾演的警長Surjan是辦案高手,但是眉頭卻和他的八字鬍一樣,糾結得化不開,一方面是因為他遇上了離奇懸案,另一方面則是他因為八歲兒子在海上發生事故而往生,他和妻子都深感自責,因此陷入冷戰中,公私兩困的Surjan此時遇上了妓女Rosie(由《三個憁瓜(Three Idiots)》的女主角Kareena Kapoor飾演),才揭開了第三位死者的陰暗往事。

tal011.jpg 

一如片名《大搜索》所暗示的,電影核心屬於警方追查真相的懸疑片,事業如日中天的大明星,好端端地怎會急轉彎行車就衝進大海,不幸溺斃?這是科學辦案解決不了的懸案,導演Reema Kagti只是透過這般離奇的劇情結構,悄悄帶出印度社會底層色情交易與金錢剝削的黑暗面,所有的細節,其實與一般警匪電影關懷與觀察到的內容出入不大(我的意思是新意不多,一切都可預期),反而是悄悄滲透進來的靈異色彩,最後接受了全部電影。這個轉折,才是《阿米爾罕之大搜索》最出人意料的奇兵。

 

關鍵在於講究邏輯與證據,擅長科學辦案的Surjan,偏偏有一位依賴靈媒,希望能與死亡愛子再搭上線的癡情妻子Roshni (由 Rani Mukherjee飾演),思子心切的Roshni 不問蒼生問鬼神的行為,完全違背了他的專業法則,但是Roshni含淚訴說愛子死後,夫妻早已失聯的悲情控訴,卻已足夠交代何以Surjan遠離家庭,全心辦案的心病。他救不回愛子,只能在紅塵蒼生中用工作療傷。

 

不過,《大搜索》卻也在Surjan最抗拒,也最脆弱的鬼神點上,徹底擊敗了Surjan。因為妻子不信他,他也不信自己,但若無鬼神相助,Surjan卻也做不成神探。tal014.jpg

 

無法面對妻子的Surjan在辦案過程中遇見了美麗的妓女Rosie,她不但知情,而且貼心,就在觀眾開始擔心Surjan因為迷戀而失控時,Rosie卻也體察出Surjan的孤獨與忠貞,完全不像那些貪戀美色,始亂終棄的男人,Surjan不但因此終能睡了一覺,也在Rosie的指引下找到答案。

 

《大搜索》的最大奧妙就在於叫嚷得越大聲的主張,往往反映著你的心虛;越不想碰觸的,往往就是讓你不至滅頂的最後一根浮木,緊握住這個原則,主角的理性與感性才有了往返拔河的張力,也才能呼應善惡終有報的輪迴主題。但也因為原則如此清晰明白,你或許也會嫌導演何必繞了那麼一個大彎才來到終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