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鎖:去年今日此門中

古往今來,我們看過多少納粹德國迫害猶太人的電影?一聽到大屠殺的議題,還有多少人願意好好坐下來看一部這樣的作品?或許這就是很多人錯過法國電影《心鎖(Sarah’s Key)》的原因了,其實,Sarah99.jpg就這樣擦肩而過,應該是觀眾的遺憾。

 

《心鎖》改編自法國作家Tatiana De Rosnay的暢銷小說,這位1961年出生的女作家長得與女明星Kristin Scott Thomas還有幾絲相似,找Kristin來詮釋演出她的小說,還別添了幾分作家與演員對話的魅力。

 

《心鎖》描寫納粹佔領法國的1942年初春,法國警方和公務員在纳粹主導的「春風行動(Opération Vent printanier)」下,把一萬三千多位猶太人先送進巴黎市中心的冬季自由車競技場(又名冬賽館/Vélodrome d’Hiver中,然後再逐批送往Auschwitz集中營的故事。電影的女主角Sarah幸運脫逃了,可是她一輩子都無法原諒自己,因為納粹害她手上沾了血。

 

門,是《心鎖》最讓人感傷的意像。那一天,法國警方來敲門,要求Sarah一家四口備妥三天衣物,接受集中動員,Sarah隱隱覺得有災難發生,於是把弟弟藏進壁櫥裡,給他一瓶水,叮嚀弟弟千萬不能出聲,承諾他一定會再回來,然後,特意上了鎖。Sarah98.jpg

 

門關上的那一刻,Sarah完全不知道自己會離開多久,不知道自己再也見不到弟弟了,基於愛,她把弟弟關進門內;基於愛,她卻陷弟弟於呼天不應叫地不靈的絕境中。

 

接下來的一個小時,電影主戲都在描寫Sarah未嘗忘記對弟弟的承諾,急著想要逃出集中營,回家救弟弟。但是劇情此時帶出了21世紀的女記者Julia(由Kristin Scott Thomas飾演),她一方面積極追尋冬賽館事件的真相,另一方面卻也搬進了昔日Sarah的老家,準備把老屋重新翻修裝潢,看著壁紙依舊的那面牆,此時的觀眾就會不由自主思索起那片牆門後的神秘往事……

 

《心鎖》最動人的時刻無非就是Sarah得著鄉下老農夫婦的協助,重返巴黎故居,推開沈甸甸的公寓大門時,Sarah以飛快的速度奔跑上樓,一面叫著弟弟的名字,一面拿出她始終不離身的那把鐵鑰匙,弟弟呢?弟弟還在嗎?……六十年後,換成Julia走過那道門,那條長廊,她已經調查清楚Sarah的際遇,面對著已然奐然一新的老厝,唯一搞清楚真相的Julia似乎還可以在屋宇空間中聽見Sarah的哭聲……sarah006.jpg

 

那道門的後面,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但是多數法國人都已忘記了(或者是根本不知道),知情的人(她的丈夫一家人,就是後來搬進Sarah家的新房客,就是聽見Sarah嚎啕聲的見証者)卻也不願意再回憶那段噬心舊夢,Julia只能算是半個外人,但是透過她的鍥而不捨,遺忘的往事才又甦活了過來,觀眾看見了Sarah的後半生,看見納粹暴政如何在她的心靈中烙下深不見底的傷痕,看見她如何折磨自己,卻始終走不出罪與罰的煎熬。

 

歷史與記憶的辯証拔河,是《心鎖》最深情的人性描寫。「冬賽館」事件後來有法國總統席哈克出面向昔日受害的猶太人致歉(因為敗戰下的法國公僕,曾經是殺人與迫害共犯),但是走過巴黎街道的當代人,誰還記得或者在意那段黑夜往事?誰又聽見了Sarah尖叫的高頻?老房子翻新之後,舊傷痕也跟著消失了嗎?誰容青史成灰?誰讓記憶成灰?sarah009.jpg

 

《心鎖》是2010年的電影,台灣直到2012年五月才演,我更是直到2013年的九月才從圖書館裡借到,緣份不在早晚,而在共鳴。深夜看完電影,輾轉反側,再難成眠了。

 

忘不了 Sarah(小童星Mélusine Mayance演得真是傳神)逃出集中營的時候,攝影機跟著她一路穿越麥田,黃澄澄的麥田世界似是生機無限,斑爛的色彩理應承諾著無限美好的期約?但是重獲自由就是救贖嗎?上帝是疼惜這位猶太女孩?還是給她更無止盡的折磨呢?死的人,誠屬不幸,活的人呢?真的就好過了嗎?《心鎖》的每個彎轉都有深意,從門到麥田,從大海到巴黎街頭,從Sarah的弟弟到的Julia女兒,人生蛛網,千絲萬縷,盡成唏噓!Sarah97.jpg

心鎖:眾裡尋她千百度

給受害人一個名字,一張照片,古往今來的災難事件紀念碑,都不忘利用名字或圖像的方式表達哀思,但若這樣還不夠,說一回他的故事吧,故事可以補足空白,可以讓想像力有更多著色的空間,雖然受害者的故事難免感傷或者唏噓,卻有如輕輕地舔一回傷口,可以讓血漬淡去,讓傷口癒合。

Sarah656.png 

說故事的方式很多,故事本身是其一,說故事的人是其二,第三則是說的方法。《心鎖(Elle s’appelait SarahSarah’s Key)》說的是二次大戰時,法國猶太人受到納粹和法國公僕的迫害的悲劇往事。

 

大難來時,人命如芻狗,法國1942冬賽館事件究竟有多悲慘?觀眾曾經看到軍警不讓猶太人上廁所,屎尿都得在運動場內拉撒,電影隔了一個小時候後,才透過主角的現場重建,找到當年冬賽館對家住戶,描述當年必需緊閉門窗,因為對面「臭不可聞」……從現場到回憶,同一事件透過影像和敘事的對比,事件情貌就此完成了立體雕塑。sarah002.jpg

 

不過,無知與冷漠才是全片批判的真正重點。納粹要消滅猶太人,有誰站在人的立場,對於種族滅絕的暴行高聲喊不可!迫於納粹淫威,有的法國人落井下石,有的則是選擇了冷漠與無情,原著Tatiana De Rosnay導演Gilles Paquet-Brenner則是讓Kristin Scott Thomas飾演的女主角Julia成為一位法國媳婦,她是美國人,嫁到法國來,卻對這段冬賽館的慘劇鑽研極深,相對地,雜誌社的年輕法國伙伴對此主題卻完全陌生,一熱一冷的對比,既精簡又犀利扡批判了法國人對歷史的無知與冷漠。當年就是如此,如今呢?歷史還在用不同的身段重複過去的軌跡嗎?

 

sarah010.jpg冷漠亦有不同層次。少女Sarah逃出集中營後,來到Niels Arestrup飾演的杜佛農家門外,杜佛第一眼就看穿她的猶太身份,毫不留情地趕她離開,但是第二天清早卻發現Sarah的同行女伴已經奄奄一息,不忍之心,終於讓他出手相救,甚至後來還陪她千里尋弟,還把Sarah收若己出,是的,杜佛提供的親情關照,夠讓人動容,但是再大的奉獻與關心,也熨平不了Sarah的自責懊惱。Sarah悄然出走的那一天,杜佛老夫婦只能沈默相對,無法出門相送的無奈,則是用一個巨大的碎心來映照更巨大的Sarah碎心了!

 

同理心的刻描,則是《心鎖》極其深意的平行論述,少女Sarah一直懸念著弟弟的安危,那是一條生命的流逝,那是想救卻救不得的無奈;Julia卻是中年意外懷孕,偏偏老公只想安穩度日,不想再重溫過去那種半夜起床把尿餵奶的「老」爸生活,極力要求她墮脫,Sarah保不住困在壁櫃裡的弟弟,Julia保得住肚子裡的胎兒嗎?兩位女人尊重生命,捍衛生命的態度,又是多麼沈重的生命啟示錄?sarah003.jpg

 

追尋Sarah的蹤跡,悄悄成為Julia的志業,為了真相,為了完成這個採訪的圓,從法國到紐約,再到佛羅倫斯,再回到紐約,眾裡尋她千百度,只為了見証世紀孤鴻的血淚蹤影,先是「尋隱者不遇」的挫敗,既而才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欣喜,少了Julia的堅持,Sarah的故事就蒼白又殘缺了;少了Julia的追尋,Sarah的故事就少了歲月的斑駁震撼了。

 

《心鎖》不但說出了一則動人的故事,也示範了說故事的技法。

 

2槍斃命:意外不意外

Baltasar Kormákur執導的《2槍斃命(Two Guns)》是一部輕鬆小品,是的,明明是一部臥底警探周旋毒販和腐敗官員的賣命作品,兩位主角即使被槍頂著頭,即使倒吊懸垂,甚至肩膀中彈,依舊談笑自若,依舊從容破敵,是的,主角都不緊張了,觀眾也不必揪著心看電影了。

 

《2槍斃命》是一部喜趣動作片,電影玩的第一個技法是:騙別人,卻也騙了自己。

 

影星Denzel Washington飾演美國緝毒局探員Bobby,一心一意想要拿下墨西哥毒梟Papi Greco(由 Edward James Olmos飾演),所以自己找了一位口沒遮攔,但是槍法神準的青年 Stig(由Mark Wahlberg飾演)搭檔,沒有料到 Stig竟然也是美國海軍派出來的臥底情報員。

2g010.jpg 

騙毒梟,他們很在行,但是毒梟生存有道,他們就是交易不到毒品,決定鋌而走險:何不劫走毒梟的銀行存款,出口鳥氣?

 

騙人者,人恆騙之。他們自以為摸透了毒梟的底,搶了小銀行才發現:哇,那可是小金庫,隨便就撈到了四千萬美金。於是幕後的大黑手CIA被釣了出來,貪婪的主管也都現了原形,甚至兄弟一場,曾經槍林彈雨走過的他們也發覺彼此各有隱瞞,「騙中騙」,「假中假」……就這樣滾出了連環套。

 

《2槍斃命》玩的第二個技法是:情義都是假,臥底的下場就是白白犧牲。

 

BobbyStig分別都被以道義期許和愛情牽繫的長官出賣了,但是導演不想拍成《無間道》那樣血肉相搏,錯愕來得快,適應來得更快,曾經愚忠,並不代表永遠是笨蛋,用槍也不必神經兮兮緊繃著臉,Baltasar Kormákur主控的電影節奏相當快速,絲毫不拖泥帶水,省去過場細節,沒有等待,不用思索更無需布局,每場戲的使命都很清楚,直接進入核心,直接進入結果,碰碰碰的槍聲中,該死的死,該爆的爆,就算理應腎上腺素高度噴發的「俄羅斯輪盤」遊戲,也完全不想玩成《越戰獵鹿人(The Deer Hunter)》那樣血脈賁張……

 

為什麼?只因為Baltasar Kormákur拍的其實是以動作為名的輕喜劇,有點爆破,有點飛車,真正要玩的卻是「談笑間,強虜飛灰湮滅」的笑傲江湖,所以也就不會有人去計較黑道老大門口隨便就可以釘梢,甚至隨意行搶綁票?也就不會有人去計算,電影中的黑白幹員,究竟要花多少力氣才能把那四千萬美金,搬來弄去的細節了。

 2g004.jpg

正因為不想故弄玄疑,電影間的人物關係與反應都是早早就可預期的,喜沒有狂喜,悲沒有大悲,甚至連意外都不算意外,難免會讓人不耐,若非節奏有如行雲流水,轉折亦很流暢,Denzel WashingtonMark Wahlberg之間,有嘴皮子,還有一槍還一槍的「假兄弟,明算賬」的互動恩怨,亦還算幽默,不至於讓追求娛樂的觀眾想要「一槍斃命」,也算是成功了。

11月02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馬勒,獻給妻子的柔板(Mahler auf der CouchMahler on the Couch)》

 

作曲家馬勒的名號,我早已聞名,但是他的人生傳奇卻是完全陌生的,不曾好好聽過他的音樂作品,反而是從電影中才有了一知半覺。

 

最早是義大利導演威斯康堤(Luchino Visconti)的《魂斷威尼斯(Death In Venice)》,馬勒的第五號交響曲從片頭開始就書寫著黃昏音樂家的惶恐與踟躕,既而是東歐大師István Szabó的電影《父親(Apa)》讓我聽見了他的第一號交響曲,至於肯羅素(Ken Russell)的《馬勒傳(Mahler)》則是受限於錄影帶的畫質太差,始終不曾看完。一直到今年看了《馬勒,獻給妻子的柔板》,才從電影開始去翻了一些馬勒的傳記書,想見他的昔日神采。

mahler004.jpg 

是的,電影院好像教室,可以增廣見聞,可以打開視野。

 

這部《馬勒,獻給妻子的柔板》至少告訴我我四件我不知道的馬勒故事:

第一,他是個大男人,他熱愛妻子Alma,妻子也曾帶給他無數的創作靈感,但要求妻子放棄作曲,一心意服伺他。

第二,Alma的年齡差了他十九歲,從少女時期,Alma就很有男人緣,追求者無數,但是直到嫁做馬勒妻子後的第八年,Alma有了外遇,馬勒也知道了。

第三,綠帽的威脅,讓馬勒尋求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伊德的治療,這就是本片英文片名的由來,音樂大師在躺椅上接受治療的故事,也因為是回憶,所以場景有些跳動,並非單純的編年體例。

第四,圍繞在Alma身旁的男人個個都有嚮亮名號,從畫家、音樂家到建築師都有,觀看本片其實是一場近代歐洲名人錄的大閱兵。

 

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告訴自己要好好來聽馬勒的音樂了。

 

使用音樂: 馬勒作品原聲帶

 

第一小時: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愛在櫻花紛飛時》

cb001.jpg

 

這是一部美學手法讓我驚歎的作品,但是我也知道電影的緩慢與沈重,並非一般人能夠細細體會。

 

關鍵在於這是一部地震症候群的電影,這是經濟萎迷下的人心迷失電影,這是命運之神開了世人玩笑的一部電影。

 

日本關東大地震的傷害,我們從新聞上看到許多,但是真正的心靈創傷卻只有生活中的絕望才能夠體會一二,導演從櫻花中看到了絕望與枯槁,也從櫻花等待花期的猶疑,找到了人生愛情的代名詞。

 

《愛在櫻花紛飛時》是一部不想媚俗,而以是藝術手法與心靈來洞察人生的良心作品,它期待有緣的觀眾來共鳴,來歎息。

 

使用音樂: 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原聲帶

 

第二小時:

電影音樂《金馬五十,金曲一百》

 

金馬五十意謂著五十個春秋,在今天的第一小段中我試圖以六首歌曲,把華語電影從1960年代到2013年的歌曲創作做一次時間編年的回顧,有香港片,有台灣電影,我亦沒有忽略中國電影,這款配菜,就請大家多指教了。

gm058.jpg

 

58【藥十樣】《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 曲:周藍萍 詞:李雋青 唱:靜婷

57【自己跌倒自己爬】《愛的天地》1973        詞曲:劉家昌 唱:翁倩玉

56【女兒歌】《黃土地》1984 曲:趙季平 詞:陳凱歌 唱:馮健雪

55【滾滾紅塵】《滾滾紅塵》1990    詞曲 :羅大佑 陳淑樺

54【流水艷光】《豔光四射歌舞團》2004        詞:周美玲 曲:陳建騏、張見宇 唱:陳煜明、馬翊航、賴昱錡

53【三八阿花吹喇叭】《總舖師》2013    詞曲:馬念先  唱:糯米團

52【十字街頭】 《如果•愛》2005  詞:岑偉宗 曲:高世章 唱:金城武、周迅

51【道道道】《倩女幽魂》1987  曲詞唱:黃霑

50【未來的未來】《超級市民》1985        曲:李壽全  詞:張大春  

49【梅花】《梅花》1975    詞曲:劉家昌 唱:鄧麗君

48【海上花】 《海上花》1998 詞曲 :雷光夏 莫文蔚

 

gm052.jpg

 

10月26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我的意外爸爸》

 

福山雅治沒有偷情,沒有第三者,但是卻平空多出一位親骨肉,他要如何是好?這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設定的第一個戲劇點。

 

多了一位骨肉,難免就要比較,究竟是別的家庭比較會教?還是他所信仰的嚴管嚴學才是人間大道?導演是枝裕和很清楚,人生難免比較,有了比較,就有得失心,這就是電影好看的第二個戲劇點。

 

lfls011.jpg福山雅治面臨的比較在於錢賺得比他少,社會地位不如他,生活態度比較輕鬆悠閒,但是得到的家庭溫暖卻比他多上好幾倍的Lily Franky,福山雅治打心眼裡瞧不起對方,卻也不能不承認,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他必需更認真去做爸爸,才符合孩子的心。

 

是的,福山雅治到最後才明白他真正要在乎的是孩子的心,生育,是血緣傳承;養育,則是朝夕相處的情緣。易子而教,可以証明基因的優秀,卻更可以証明教育的成敗,福山雅治的體悟,正是觀眾感同身骨的生命啟示錄。

 

使用音樂: 幸運的蘋果原聲帶

 

第一小時:

第二部份:

電影音樂:世界電影音樂獎頒獎

 

世界電影音樂獎十九日頒獎,《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作曲家Mychael Danna包辦了年度電影音樂作曲家和年度電影音樂兩項大獎(只可惜,歌曲沒得獎),得悉得獎名單時,我曾以從年頭得獎到年尾,形容他的風光成就。今天節目中,我要做的是以很少在節目中播出的其他片段,來聆賞他的作曲功力:pi211.jpg

 

第一,印度樂風:少年PI是印度人,選擇印度的民族樂風,符合他的出身,也讓電影中探討的東方哲學,有了合理的音樂註解。

 

第二,民族樂器:不管是蕭或者西塔琴,西方世界少用的樂器,在Mychael Danna的處理下,都能與西方樂器達到合諧的效果,西洋為體,印度為用,調和有成,毫不扞格,那就是功力。

 

第三,大海飄泊,只剩一虎為伴,天地之大,無人談心,少年PI的心事該如何表達?作曲家適時安排的人聲吟唱,是心聲,就是仰求天神撫慰賜福的祈願,細膩處別有深情相當動人。

 

 

使用音樂:《少年PI的奇幻漂流》原聲帶

 

第二小時

電影音樂專題《金馬五十,金曲一百》

 

電影歌曲基本上有兩類:新創量裁與舊曲新用。

新創的歌曲就是特別針對電影主題或人物,量身訂製的音樂,取其新,取其合身;舊曲新用則是把一些昔日歌曲擺放在合適的位置,創造溫故知新或全新的感動。

那一種比較好呢?沒有標準答案,看曲子,也看效果。

這次選的十一首曲子中,有老歌新用,有新曲新創,各有巧妙,先求驚豔或震撼,既而是能傳唱,這是我的選曲標準。

 

c69.JPG以下是本集節目的歌曲排序 :

69【似水流年】《似水流年》1984 曲:喜多郎 詞:鄭國江 唱:梅豔芳

68【我用所有報答愛】《夜宴》2006 曲:譚盾 詞:范學宜 唱:張靚穎

67【海上花】《海上花》1986曲詞:羅大佑  大合唱

66【彩雲飛】《彩雲飛》1973      詞:瓊瑤 曲:古月

65.【都達爾與瑪麗亞】 《小城之春》1948《何日君再來》1966 哈薩克民謠  詞:王洛賓

64.【好春宵】《愛神─手》曲:徐朗  詞:陳棟蓀

63【大清早】《山歌戀》1969年曲:周藍萍,靜婷主唱

62【好像在我耳旁】《三更─回家》2002        曲:比才 詞:唱:黎明

61【賣湯圓】《風雨桃花村》1957《豔鬼發狂》1984    曲:姚敏  詞:陳蝶衣

60【生龍活虎打衝鋒】《迷你特攻隊》1982    曲詞唱:陶大偉

59【今天不回家】《今天不回家》19691996 詞曲:左宏元 唱:姚蘇蓉

c64.JPG 

一般聴友未必熟悉「似水流年」這首歌,加上又是梅豔芳所唱的廣東歌,我既然選了該曲,就把歌詞附加於後,供大家聆賞時比較了。

 

望著海一片 滿懷倦 無淚也無言

望著天一片 只感到情懷亂

我的心又似小木船  遠景不見 但仍向著前

 

誰在命裡主宰我 每天掙扎 人海裡面

心中感嘆 似水流年  不可以留住昨天

留下只有思念 一串串永遠纏

 

浩瀚煙波裡我懷念 懷念往年

外貌早改變 處境都變 情懷未變

10月19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看見台灣》

 

高度不同,看到的世界(或者說視界)就不同了,多數人只能站在土地上看著我們生活的世界,空中攝影師齊柏林多年來一直坐著飛機,飛到不同的高度來看台灣。

 

《看 見台灣》是一部很特別的紀錄片,因為電影中呈現的台灣影像,絕大多數,你很難在其他電影中看見,電影的第一個魅力在於你會急著去猜眼前的風景究竟是那裡?這是你所熟悉的台灣嗎?是與不是,你都先會美麗給震攝,答案如果為是,所以更要珍惜;答案如果不是,或許你就會更想去體會與擁抱。

ltaiwan05.jpg 

看見台灣的美麗,其實只是《看見台灣》一個誘人的餌,齊柏林真想提醒觀眾的是:這些美麗是否正在逐步改變中?關鍵在於人們基於各種不同理由進行的開發,正在逐步侵蝕這種美麗,請容許我將杜甫的名句「國破山河在」改成「國在山河破」,齊柏林的鏡頭下讓觀眾看見破碎的台灣,傷心的台灣,每一幅撞入眼簾的景觀,都讓人不忍卒睹。但也正因為齊柏林飛得夠高,所以夠讓大家看得更加清楚,就在驚愕與哀痛之餘,《看見台灣》留在觀眾心中的問號就是:我能為台灣做什麼事?

 

節目中,我選播了歌手吳志寧根據他的詩人父親吳晟的作品改編的歌曲「全心全意愛你」,一方面是旋律動人,另一方面是歌詞非常精準呼應了《看見台灣》的基調:

你不過是廣大的世界中小小的一個島嶼
在你懷中長大的我們,從未忘記
我要用全部的力氣唱出對你的深情
歌聲中,不只是真心的讚美
也有感謝和依戀 疼惜與憂煩

我們全心全意的愛你
有如愛自己的母親
並非你的土地特別芬芳
只因你的懷抱這麼溫暖

 

使用音樂:「鬼湖之戀」,「祝福歌」,「全心全意愛你」,「息燈後」,「拍手歌」,青春無悔原聲帶,超級大國民原聲帶

 

第一小時: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私法爭鋒prisoners)》prisoner011.jpg

好電影都會誘導觀眾進入一種情境,創造一種設身處地的情思,進而帶動觀眾思考,私法爭鋒的主要論述在於:公權力緩不濟急時,可不可以自力救濟?

 

故事描寫感恩節當天,兩戶人家的女兒不見了,做父親的人,會有多焦慮?會不會比警方更急切?警方的所有保証都無法破案,卻又必需依法縱放嫌犯時,做父親的,該當如何自救?

 

因此我們是否就許可做父親的自行綁架嫌犯,私設牢房與刑堂,來拷打嫌犯,來逼問真相?明知這麼做是違法的,面對父女親情,我們如何苛責?看著焦慮的父母親都不能不鋌而走險,只求早早救回愛女,私法爭鋒》想問大家的是:道德與法律該如何切割?親情與正義,如何取得平衡?

 

使用音樂:《時尚女王香奈兒原聲帶

 

第二小時 

電影音樂《金馬五十,金曲一百》         

 

時間容易讓人變老,讓照片泛黃,讓記憶斑駁,但是歌曲卻有著喚醒的功能,邀一些朋友,回顧從1960-2010年代的歌曲吧,熟悉的旋律,就會讓你的唇齒有著跟著唱和的功能,那就是一種喚醒吧。

 

為 了製作《金馬五十,金曲一百》這個專題,我得先花一番功夫來選歌,首先得挑出曾採用動人歌曲的電影,其次,要評估這些歌曲的影響,既而還要思考電影類型的分布。至於排名先後,則純屬自己的價值與喜好判斷了。正因為自己有偏見,亦有盲點,所以曲目單一直在變動,試圖更完整重建一份屬於電影的歌曲地圖。

 

其次,則是要找歌。有些老歌已經不知何處尋覓了。

第三,則是割愛。過去觀影時光有些難忘歌曲,有些是年代久遠,屬於1963年前的名曲,如果後來的電影未再採用,就只能先割捨了(如「我要飛上青天」、「桃花江」或「卡門」等)

c79.JPG

 

79【天堂夢鄉】《香江花月夜》1967        曲:服部良一 詞:蕭篁 唱:靜婷

78【月光小夜曲】《練習曲》2007    曲:古賀政男  詞:西条八十

77【庭院深深】《庭院深深》1971  詞:瓊瑤 曲:劉家昌 歸亞蕾

76【偶然】《秋霞》1976      詞:徐志摩 曲唱:陳秋霞

75【跳舞時代】《跳舞時代》2003    詞:陳君玉 曲:鄧雨賢 

74【追夢人】【天若有情】《天若有情》1990 曲:羅大佑 詞:李健達、李默 唱:袁鳳瑛

73【泡泡】《花吃了那女孩》2008    曲:陳建騏 詞唱:魏如萱

72【少年吔。安啦】《少年吔。安啦》1992    曲:伍佰  詞:陳世杰

71【永遠不回頭】《七匹狼》1989    曲:陳志遠 詞:陳樂融 

70【如果情歌都一樣】《甜.秘密》2012 曲詞:舒米恩‧魯碧/隋棠

c74.JPG

10月12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地心引力Gravity

 

墨西哥導演Alfonso Cuarón是一位很強調視覺衝突的導演,他執導的《地心引力(Gravity)》在視覺上讓我們看見了演員如何在無重力狀態下演戲,當然,我更好奇地是攝影師如何帶著他的攝影機一起在無重力狀態下自由遊走。我們的眼睛,究竟有沒有辦法分辨那些是實拍的場景,那些又是數位特效所致的奇觀呢?grav013.jpg

 

因為是廣播,所以在節目中我選用了作曲家Steven Price打造的主題樂章,有一些空間的幽微,有一些機械的嘈雜,還有一些意外狀況出現時的情緒回響,但是我也同樣選擇了Alfonso Cuarón特意安排的鄉村歌曲「Angels Are Hard To Find」,太空中沒有介質,即使發生大爆炸,太空人亦聽不見任何聲響,所以太空人需要不時以無線電通話聯絡彼此,用音樂填補空檔亦是可行的做法,重點就在於你在外太空聽見這些鄉村歌謠時,對照蒼茫宇宙的世界,你的心靈和感受會起了什麼樣的孤寂震盪?會拍電影的導演都懂得用聲音來打造意境(不論是聽見或聽不見)。Alfonso Cuarón深得箇中三味。

 

地心引力》的觀賞點有三:

第一,看Sandra Bullock如何獨挑大梁,要有太空人的智慧和勇氣,還要有傷心母親的心事,更重要的是在無重力狀態下翻滾,究竟如何演戲?

grav015.jpg 

第二:太空那麼安靜,地球那麼美麗,在太空就不再有紅塵的煩囂,遙看美麗的地球,你會不會重新評估自己人生計較的那些瑣事。

 

第三,安靜的太空其實也是危機四伏,有時是莫名星體的飄降,有時則是人為殘駭的暗襲?自然的,難以對抗,人為的呢?

 

使用音樂: 《地心引力》原聲帶

 

第一小時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日落真相Emperor

 

看電影的好處之一是很多歷史事,我們來不及仔細審視與面對,但是電影編導和演員都做足了功課,透過一兩小時的搬演,讓我們有了清楚的輪廓,日後如果還有興趣,就請大家自行去蒐集資料再鑽研吧。

 

日落真相》選擇了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的前半年做時間點,焦點有三:美軍如何以征服者姿態,進駐日本;日本如何以戰敗之姿,守住自己的尊嚴;日本天皇會不會當成戰犯審判或處決?

emperor024.jpg 

當代人都已知道日本戰敗重生的歷史,卻未必知道當時的美軍最高指揮官麥克阿瑟將軍是在什麼心態下做出他維護日本天皇制度,但是另建日式民主的決定,日落真相》以歷史事件做背景,加進了麥帥幕僚的日本情人故事,加進了這位幕僚接觸日本高官探索天皇責任的傳奇,六分真實,四分虛構,虛虛實實之間,我們對歷史和戲劇都有了體會。

 

日落真相》的觀賞點有三:

第一,歷史人物像不像?答案是飾演麥帥的Tommy Lee Jones果然有幾分形似,至於他愛在媒體前擺姿態的心態,則添了幾分神似了。至於其他日本人物,坦白說,應對有節,表現亦不俗。

 

emperor027.jpg第二,政治哲學的趣味。征服者可以用暴力治國,但是暴力往往只會帶來混亂,治絲益棼,麥帥順勢而為的政治智慧,可以給世人極多啟示。

 

第三,人生難免有私情,無緣的愛情讓人惆悵,但是無憾的追尋,不也是更美麗的人生情懷嗎?

 

使用音樂:日落真相原聲帶

 

第二小時 《金馬50,金曲100

 

金馬獎今年邁入第五十屆了,用歌曲回顧過去五十年的電影風華,其實是很便捷的一種時光穿梭,我先選歌,再配圖,看網頁的朋友或能從照片中想見一二,聽廣播的朋友,另外可以從一些許久不曾聽見的歌曲或者我的簡介中,想見昔日風華。

 

《金馬50,金曲100》的選曲有多重考量:

兼容並包是第一原則。

各個時代都能有代表作品為第二原則;

至於第三原則是希望能夠包含多種類型。

第一原則,是台語、客語、粤語和國語都能兼及,但我沒選英語歌。

第二原則,我把每部電影和每首歌曲的年代都附在曲單之後,應有參考意義。

第三原則,武俠片會選,驚悚片亦不例外,民謠亦然,紀錄片不忽略,創作短片也列入考慮,更別說曾經流行的愛情歌曲了。

 

gold90.JPG 

以下是本周播出的曲目:

90    【船歌】《衣錦還鄉》 1989      曲詞:羅大佑  唱:齊豫

89    【月光愛人】《臥虎藏龍》2000        詞:易家揚 曲:譚盾 唱:李玟

88    【天堂口】《天堂口》2007        曲:梁翹柏 詞:李焯雄 唱:舒淇

87    【夢中人】《重慶森林》1994    小紅莓 周禮茂填詞,唱:王菲

86    【夜半路燈】《孤戀花》2005    曲:許石   詞:周添旺 蕭淑慎

85    【最愛】《最愛》1986 曲:李宗盛 詞:鍾曉陽張艾嘉

84    【妹妹妳大膽地往前走】《紅高粱》1988  曲:趙季平 詞:莫言

83    【諾諾的手語歌】《穿牆人》2007    曲詞:劉季陵

82    【山歌】《好男好女》1995       曲詞:顏志文侯孝賢

81    【不了情】《小雲雀》1965  曲:王福齡 詞:陶秦 唱:顧媚

80    【思慕的人】《阿嬤的初戀情人》2013;《阿爸》2012        曲:洪一峰 詞:葉俊麟

 

gold84.JPG 

10月05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最新電影:《決戰終點線(Rush)》

 

《決戰終點線》是一部賽車電影,因此就會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想像中的賽車選手會是什麼模樣?是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還是認真以赴,從不苟且的人?不管是那一種人,只要賽車,就要和技術與機器拚搏,勝利不會天上掉下來,勝利靠天賦,同樣靠努力。

 

既然是比賽,既然要爭冠軍,《決戰終點線》接著問大家的是:一個人要拿過幾次冠軍才算冠軍?一次就算?還是要十次才算?不同的選擇,反應著不同的生命態度,《決戰終點線》此時就變成了一部哲學電影。

rush013.jpgrush012.jpg 

《決戰終點線》讓我們看到賽車選手的風光,同樣讓我們看見了他們的壓力,有人被火焚身,有人被名利綑綁,那一種人比較幸運?同樣也是電影拋給觀眾的議題。

 

節目要送出最新電影《日落真相(Emperor)》十張電影票給五位聽眾朋友,答案就在節目中,請準時搶答。

 

《日落真相》是描寫日本天皇與麥克阿瑟將軍的互動故事,因為導演拍過《戴珍珠耳環的女人》,所以我才格外期待。

 

使用音樂:《決戰終點線》原聲帶

                    《日落真相》原聲帶

 

第二小時  

 

電影音樂專題:金馬五十,金曲一百

 

金馬獎今年適逢五十周年,有當下的欣慶:今年的入圍名單已於十月一日宣布;亦有昨日的回顧,甄珍獲頒終身成就獎,似乎亦讓我們看見了一九七0年代的華語電影情貌。

 

歷史告訴我們,都是先有電影,才有獎,華人電影的歷史遠比這五十年悠久,得獎的風光都是一時的,能夠讓人記憶的才是經典,回顧過去五十年的電影歷史有多種方式,唯獨音樂有獨特的召魂力量,重聽音樂人打造的藝術才情,時代記憶也就滾滾而來了。

 

《金馬五十,金曲一百》專題基本上就是透過過去時光曾經讓我們感動與留戀的華人創作音樂,來回味昔日電影風華。我選擇的標準有三:第一,曾經得獎,或者公認的國民歌聲,已然成為時代記憶的歌曲;第二,在電影中發揮畫龍點睛的動人力量(未必流行,卻讓電影得著特殊能量的歌曲);第三,記憶中曾讓自己感動的歌曲(很私人,很唯心的選擇)。至於排序,則純屬是個人的主觀與偏見了。

 

其中,有幾首歌曲是取材其他國家的音樂作品,有的通俗,有的流行,有的古典,我選擇的主要都是另外填寫了中文歌詞的歌曲,主要還是這些借位過來的音樂,在中文歌詞的註解下,發揮了點題和讓人懷思的功能。

 

從十月開始,每一集的節目中,且容我以十首曲子左右的篇幅,來回味過去的燦爛歌謠時光。當然,有評選,就難免有遺珠,我自己挑揀的曲目單中,其實將近一百二十首歌曲(其實,我相信自己還有盲點,還有疏漏),限於百首框架,未能盡皆涵蓋其中,自已都覺得悵然若失,日後再做公布了。

c100.jpg 

100【我家在那裡】/《晚秋》1972/曲詞唱:劉家昌

99【隨緣】/《太極張三豐》1993/曲:羅大佑 詞:林夕

 

c98.jpg98【煞戲】/《戲夢人生》1993/曲:詹宏達 詞:路寒袖 唱:李靜美

97【薔薇處處開】/《孤戀花》2005  /曲詞:陳歌辛 唱:李心潔

96【黎明不要來】/《倩女幽魂》1987/曲詞:黃霑   唱:葉蒨文

95【張三的歌】/《父子關係》1986/曲詞:張子石   唱:李壽全

 

c94.jpg94【當愛已成往事】/《霸王別姬》1993 /曲詞:李宗盛 唱:李宗盛林憶蓮

93【越人歌】/《夜宴》2006/曲:譚盾 詞:佚名(古詞) 唱:周迅

c92.jpg92【天涯歌女】/《馬路天使》1937

                           /《色.戒》2007    曲:賀綠汀 詞:田漢 唱:周璇

91【紅豆詞】/《金玉良緣紅樓夢》1977

                      /《特務迷城》2001/曲:劉雪庵   詞:曹雪芹

91【送別】/《苦戀》1982

          /《城南舊事》1983

          /《讓子彈飛》/曲:John Pond Ordway 詞:李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