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月08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電影的書:《音樂使人自由》日本音樂家坂本龍一的授權中文傳記1009.jpg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他何時迷上了表演?如何來替《俘虜<》或者《末代皇帝》來配樂?背後有多少折衝與溝通?

 

其次則是一位愛打籃球而一度放棄鋼琴課的孩子,如何找回自己失落的音樂?他又如何接觸音樂?愛上音樂?愛上巴哈、貝多芬和德布西之後,又如何與披頭四與滾石合唱團相遇,擦撞出豐厚的音樂火花?

 

談到電影配樂,《音樂使人自由》有點避重就輕,但是有些回答卻已可以滿足很多窺探的讀者了;談到音樂人saka.jpg生,樂比苦多,確定的東西比迷惑的東西多,難免就少了點扼腕的歎息。

 

使用音樂:《末代皇帝》原聲帶

《遮蔽的天空》原聲帶

《俘虜》原聲帶

《東尼瀧谷》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電影音樂:古典音樂的妙用

 

古典音樂一直提供很多靈感給電影創作者,但是慧心獨具的創作者亦難從中找到自己的創作座標。

 

例如:命運交響曲可以用在什麼電影場合?那一部香港片用過?

例如:睡美人可以用在什麼場合?一樣的芭蕾舞,卻不再是夢幻?

例如:柴可夫斯基的《1812》可以用在什麼場合?傳達什麼抗暴理念?

 

但是以上的開場白,只是想介紹根據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劇《胡桃鉗》,所拍成的真人版本的《魔境冒險》胡桃鉗。

 

討論《魔境冒險》,首要魅力來自導演康查洛夫斯基,只要你曾看過《滅》和《瑪莉亞的情人》或者《害羞的人》,就可想見他的創作手痕。nut1311048.jpg

 

其次則是重溫精彩的古典樂和玩具傳奇的舞弄變化(電影也標榜三D),柴可夫斯基在1892年完成了《胡桃鉗》的故事,只是時空有了變化,雖然同樣還是耶誕夜前夕,同樣是9歲女孩收到叔叔送來的神奇禮物,玩具與童心對話的魔法,因此格外有趣,符合三D標榜的魔幻特效。

 

使用音樂:《胡桃鉗》《1812序曲》《命運交響曲》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最新電影:《性福拉警報(The Kids Are All Right)》

 

《性福拉警報》曾經獲得2010柏林影展同志單元最佳影片泰迪熊獎,重點就在讓觀眾看見兩位女同志結婚成家,也在人工精子的協力下,順利產下了一對女子,妮可(安娜特班寧)飾演既是主外的「半男人」,卻也曾產下一子的母親;茱莉安.摩爾飾演的茱兒既也是母親,卻在幸福家庭的陰影下,有了外遇的誘惑和離婚的衝動,同志世界、母子代溝的價值觀和幽默互動都讓電影格外發人深省。

kar2605.jpg 

關鍵在於曾經人工取精,主動捐精的保羅(馬克.魯法洛)竟然被年輕孩子聯絡上了,於是父子和父女的天倫缺憾必需求全,但是「父權」的威脅和感情的「出軌」構成了拉鋸的劇情趣味。

 

使用音樂:《性福拉警報》原聲帶

錐子彼特:硬裡子好手

人才擺在那裡,都會是人才,高手就是困在布袋裡也依舊鋒芒畢露。真正的好演員不論戲份多寡,只要鏡頭對到他,他就會是最耀眼的一顆星。

 

英國性格男星彼特.波士托史威特(Pete Postlethwaite)一月二日因為癌症病逝英 格蘭Shropshire醫院,得年六十四歲。他就是錐子理論最佳明証,因為只要有他亮相的演出,就算剎那,都有萬千光華。

 

「錐子」理論源自《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門下的毛遂要自荐隨行護主,於是平原君說出了一句名言:「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意思就是賢能之士才華洋溢,就像錐馬一般,一旦放在囊袋中,尖錐就會穿破囊而出,怎麼也擋不住的。pete006.jpg

 

例如,艾佛列克(Ben Affleck)自導自演的《竊盜城(The Town)》中,友情客串演出的彼特飾演就愛蒒花弄草的花店老闆,說話慢條斯理,渾然不似心狠手辣之人,反而頗有憐香惜玉愛花心,他的兇悍酷霸,全有爪牙代行,不必粗聲粗氣,就讓人不寒而慄,深得黑道老大的狠辣神髓。

 

例如,《刺激驚爆點(The Usual Suspects)》中的那位名叫Kobayashi的律師角色,一句:「沒有手下,就不會被人背叛。」就很有黑道行話的風情,即使語帶威脅,總是踩在事理關鍵的錆準拿捏,都讓精靈古怪的幾位歹徒不能不乖乖聽他指揮卻搶劫毒品。

 

當然,提起彼特的表演,絕對不能不提《以父之名(The Name Of The Father)》,這部獲得柏林影展金熊獎最佳影片的作品,足堪列名影史上十大父愛作品,只因為愛子莫名捲進北愛共和軍的爆破行動,被毒打誣陷坐牢,飾演父親的彼特既然不能在法律上替兒子平反罪名,更擔心兒子在牢中受人凌虐,別無他法的他就乾脆自己也犯法入監吧,兒子出不來,老爸就入監照顧吧,人生的癡情,父親的癡情,似乎隱藏在他那張看似面無表情,卻已滄桑無限的容顏縐紋之中了。pete005.jpg

 

去年,彼特曾經接受英國衛報的QA訪問,以簡答方式回應了一些人生話題,頗有興味,例如:

Q:你希望自己的葬禮上放什麼歌?

A:John Lennon的那首Imagine.(我想,彼特的家人應會依照他的心願安排吧?)

 

Q:講一個笑話給我們聽吧!

A:美國小布希總統。

 

Q:愛情像什麼?

A:溫暖的手套。

 

Q:你最討厭別人對你說什麼?

A:彼特,那不是表演!

 

Q::什麼是最罪惡的樂趣?

A:抽菸,那是最蠢的習慣。

 

Q::你最想向誰說對不起?

A:一位國中同學,我踢了他的屁股,害他哭了。pete2009.jpg

 

彼特的快人快語,可以從以上的問答中清楚窺見,晚年的他除了積極反對美英出兵伊拉克之外,也很熱中環保議題,不計酬勞演出了一部環保紀錄片《愚蠢年代(The Age of Stupid)》,那是一部寓言式的紀錄片,導演Franny Armstrong假設西元2055年地球將因暖化而毀滅,彼特就飾演一位預見未來的先知,回頭檢視2010年時出現在全球各地的各種災難警訊,嚴厲地責問大家:「你還來得及的時候,為什麼沒有採取行動,來解救地球?」

 

他不只是拍紀錄片而已,他還身體力行,自己家中就裝設了零污染的風力發電機,他相信人人都盡一點力,地球會更好的。只可惜,這麼一位好人,就在2011年初撒手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