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時: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他何時迷上了表演?如何來替《俘虜<》或者《末代皇帝》來配樂?背後有多少折衝與溝通?
其次則是一位愛打籃球而一度放棄鋼琴課的孩子,如何找回自己失落的音樂?他又如何接觸音樂?愛上音樂?愛上巴哈、貝多芬和德布西之後,又如何與披頭四與滾石合唱團相遇,擦撞出豐厚的音樂火花?
談到電影配樂,《音樂使人自由》有點避重就輕,但是有些回答卻已可以滿足很多窺探的讀者了;談到音樂人
使用音樂:《末代皇帝》原聲帶
《遮蔽的天空》原聲帶
《俘虜》原聲帶
《東尼瀧谷》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電影音樂:古典音樂的妙用
古典音樂一直提供很多靈感給電影創作者,但是慧心獨具的創作者亦難從中找到自己的創作座標。
例如:命運交響曲可以用在什麼電影場合?那一部香港片用過?
例如:睡美人可以用在什麼場合?一樣的芭蕾舞,卻不再是夢幻?
例如:柴可夫斯基的《1812》可以用在什麼場合?傳達什麼抗暴理念?
但是以上的開場白,只是想介紹根據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劇《胡桃鉗》,所拍成的真人版本的《魔境冒險》胡桃鉗。
討論《魔境冒險》,首要魅力來自導演康查洛夫斯基,只要你曾看過《滅》和《瑪莉亞的情人》或者《害羞的人》,就可想見他的創作手痕。
其次則是重溫精彩的古典樂和玩具傳奇的舞弄變化(電影也標榜三D),柴可夫斯基在1892年完成了《胡桃鉗》的故事,只是時空有了變化,雖然同樣還是耶誕夜前夕,同樣是9歲女孩收到叔叔送來的神奇禮物,玩具與童心對話的魔法,因此格外有趣,符合三D標榜的魔幻特效。
使用音樂:《胡桃鉗》《1812序曲》《命運交響曲》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最新電影:《性福拉警報(The Kids Are All Right)》
《性福拉警報》曾經獲得2010柏林影展同志單元最佳影片泰迪熊獎,重點就在讓觀眾看見兩位女同志結婚成家,也在人工精子的協力下,順利產下了一對女子,妮可(安娜特班寧)飾演既是主外的「半男人」,卻也曾產下一子的母親;茱莉安.摩爾飾演的茱兒既也是母親,卻在幸福家庭的陰影下,有了外遇的誘惑和離婚的衝動,同志世界、母子代溝的價值觀和幽默互動都讓電影格外發人深省。
關鍵在於曾經人工取精,主動捐精的保羅(馬克.魯法洛)竟然被年輕孩子聯絡上了,於是父子和父女的天倫缺憾必需求全,但是「父權」的威脅和感情的「出軌」構成了拉鋸的劇情趣味。
使用音樂:《性福拉警報》原聲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