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車站:巴西風情畫

 華特.沙勒斯(Walter Salles)執導的《中央車站(Central do Brasil)》是一部巴西人民困苦生活的實況寫真,也是一部孤子萬里尋父的親情倫理劇,更是一部寂寞婦人洗盡心靈塵埃的救贖劇。

 

 這部兼具紀錄片和煽情特質的電影,站在人間的最底層,追尋人生的夢想和希望,雖然坎坷又渺小,但是讓人動容。關鍵在於編導沒有刻意打造空中樓閣,所有的夢想都貼近凡人的脈博和呼吸,濃郁的寫實色彩,使得因而幻化出來的戲劇張力更有說服力。

cs002.png 

  正因為是凡人血淚,所以男女主角都有致命的缺點和弱點。女主角朵拉(Fernanda Montenegro飾演)在車站替文盲寫信寫家書,本來是很有愛心的善行,但是她會A人家的錢,寫好了信卻不寄出,虧她還做過小學教師,甚至她還動心把賣小孩的錢用來買電視,陪著孤兒Josue (Vincius de Oliveira飾演)萬里尋父的這趟旅旅,還一路想把小男孩給耍了。

 

編導一開始就讓我們看到朵拉的「壞」,再透過劇情轉折,讓她的美善天良逐步復甦。這是很厲害的觀眾心理學,因為從壞變好,觀眾容易同情,由好變壞,就讓人皺眉搖頭了。

 

更厲害的是,朵拉很寂寞,遇上一位談得來的卡車司機,就想捉住短暫的春天,但是春夢難久長,很快就夢碎了。她被人拋棄的那一幕,我們很難再嘲笑她,有的只是同情,因為人的悲哀就在於不知道自己的斤兩,但是觀眾知道,既明白又體諒,所以觀眾同情。

brazil_central_station_1.jpg 

  至於Josue小男孩的尋父之旅,表面上是一則從來不認識父親的小孩的親情故事,不論是男孩的夢想,還是小孩哥哥一覺醒來老爸就不見了的悲情,所有的悲情際遇,訴說的都是城鄉生活水平的嚴動落差,與勞動人民任憑命運之神擺布的無奈。

 

華特.沙勒斯透過一則城市裡不時可見的生命故事,讓我們直接看見了巴西的苦情世界,電影有時候無力撼動現況,只能紀錄,再加上戲劇的暈染後,社會改革的種子也許就悄悄植入人心了。

電子情書:喜劇的密訣

艾拉.諾弗蘭(Nora Ephron)執導的《電子情書(You’ve Got Mail)》是一部偷情電影,因為好萊塢的人都知道:偷情最迷人。

 

淡淡的不貞,淺淺的出軌,只要不造成永恆悲劇,不但好萊塢可以接受,凡夫俗子也不會覺得面子無光,有傷倫理教化。而且,或許,也勇於一試。

 

現代人最流行的偷情方式,不再像羅密歐那樣辛苦地去爬陽台,只要敲幾下鍵盤,靠著魔電傳送密碼,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在網路上完成偷情儀式,而且,通常不會有後遺症─只要你「想」,不要「行動」,就不會有後遺症,不會有愛滋,也不會有離婚之後壓得你喘不過氣的贍養費。好萊塢的愛情電影,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他永遠知道觀眾在想什麼,在期待什麼,他所刻畫勾勒的愛情世界,就是絕大多數人夢想期待的夢幻王國。you001.jpg

 

當然,這部電影的好看在於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和梅格.萊恩(Meg Ryan)這兩位男女主角在銀幕上真的好像起了一點化學效應,喜劇電影的對白和表演是最重要的兩個要素,本片將這兩個要素發揮得淋漓盡致,不管是消遣連鎖咖啡店「星巴克(Starbucks)」的客戶基本都是那些「平常很不會,很不懂做決定的人,在「大、小杯」、「濃或淡」、「高低咖啡因」、「低脂或無脂」之間做出選擇,只要花兩塊九毛五,就能擁有一杯好像很有內容的咖啡了……The whole purpose of places like Starbucks is for people with no decision-making ability whatsoever to make six decisions just to buy one cup of coffee. Short, tall, light, dark, caf, decaf, low-fat, non-fat, etc. So people who don’t know what the hell they’re doing or who on earth they are can, for only $2.95, get not just a cup of coffee but an absolutely defining sense of self: Tall. Decaf. Cappuccino.;或者是梅格在電子郵件寫下自己的人格弱點:我過著很卑微,但是很有價值的生活,但是有時候我會問自己,我會這麼做,是真的因為我很喜歡這種生活,還是只是因為我不夠勇敢?Sometimes I wonder about my life. I lead a small life – well, valuable, but small – and sometimes I wonder, do I do it because I like it, or because I haven’t been brave?),不管是犀利的人生嘲諷,或是細緻的心靈反省,都能夠引發觀眾會心一笑,就算是成功舞動起高級喜劇的動人大旗了。

 

原著Miklós László打造的架構,以及編導Nora Ephron的高明聰慧在於用網路寫他們靈魂的契合,卻用肉體寫他們的誤會和仇恨。

 

一位大書店小開和一位小書店女老闆,只有事業的競爭和仇視,很難想像他們還容得下彼此的愛情夢幻。劇情的安排,讓湯姆.漢克和梅格.萊恩的外貌「距離」有了合理的解釋,也使得真相大白之後的愛情追逐戰,得以脫離鍵盤,走向真實人生。

 

看完電影之後,觀眾清楚明白,鍵盤上敲打的電子愛情,來電來得飛快,走下鍵盤卻是舉步蹣跚,咫尺若天涯。網路拉近了人們的距離,但那是幻夢的距離,真實人生的商業鬥爭,卻註定了資金雄厚連鎖店,以大量進貨降低成本的方式,對傳統產業的鯨吞重擊,梅格.萊恩黯然鎖門,再回首凝視的那一幕,其實是好萊塢最煽情的個人主義進行式了。

you002.jpg 

在狠心拆穿了這個事實之後,卻又很大男人主義地給了女主角和觀眾一塊糖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那一場在創新版《Over the rainbow》的歌聲中於公園相會的大結局,確實是好夢得圓的芳美糖衣)只要觀眾嘗到了蜜糖,而且吃得開心,沒有人會計較好萊塢真正在賣什麼膏藥(包括一向都是知情的湯姆在操控一切,真相大白後的梅格不會有其他的情緒或者覺悟嗎?這種糖衣能夠維持多久呢?)。好萊塢不想回答的,我們亦很難回答,但是提出質疑,就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事嘍。

you00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