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夢成真:生死見真情

《第六感生死緣》雖然有死神擔綱主演,但是談生死契闊,談死生糾纏的主題,《第六感生死緣》都遠不如《美夢成真(What Dreams May Come)》來得犀利複雜,《美夢成真》雖然這是一部看電腦繪圖表現建築空間的電影,但是男女主角在陰陽兩界經歷的生死掙扎,才是本片最沈重的主題。就因為主題太沈重,才需要靠美術場景和大量的電腦動畫來包裝。

 

人間的愛情到底有多美麗?導演文森.華德(Vincent Ward)透過燈光、化妝和電腦加工,讓我們看到青壯的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和安娜貝.史歐拉(Annabella Sciorra)在詩情畫意的湖濱和山巔相遇而相戀的序幕,配上已故電影音樂大師麥可.凱曼(Michael Kamen)的煽情音樂,所有的觀眾都可以清楚體會這段情愛的感官之美,後來兩人成家,卻先是喪子,再喪夫,再經歷妻子自殺的人間不幸,但就因為這一見鍾情的美甜戀情,打造了一個極可信的感情基礎,才讓已經進入天堂的羅賓不惜冒著神志喪失的危險,要到地獄救回妻子,舊情與真情,理所當然成為人生大事。

dr003.jpg 

不過,本片最有趣的理論基礎在於死亡不是一了百了的事,死後如果餘願未了,你還有機會彌補,還有機會扭轉乾坤。這個理論有些一廂情願,純粹是為了讓劇情能夠走下去,才會有天使願意陪他共赴地獄,才會讓他成功將妻子從地獄的磨難裡獲得救贖。

 

本片所有天堂的美麗動畫場景,和淒厲的地獄場景,基本上都是從希臘羅馬神話和英美文學的天堂地獄篇章裡擷取出來的具像,有渾厚的文史基礎,讓觀眾在認同羅賓下地獄的救妻愛心之外,還有餘力去分享兼具壯觀華麗和詭奇驚怖效果的視覺刺激。真要挑剔的話,則是美術打造的場景太多了,一幕接一幕看下來,新鮮的震撼逐漸淡去,反而讓人有些疲累了。

dr002.jpg 「生命不是到死亡就終結的,死後還有更長的路!」這麼玄,這麼哲學化的主題論述,幾乎是得推翻世人熟知的生死觀念,重新架構一個「今生無憾,來生無悔」的「陰陽感應」對話,而且還要讓觀眾聽得懂,聽得有趣,不會枯燥,實在是一件大工程。特別是羅賓.威廉斯時而把「天使」當「醫生」,時而又當「兒子」的意識狀態變換,邏輯次序,呈現不規則的跳躍,構成相當的觀賞障礙,減低了劇情說服力,相當可惜。

dr004.jpg 《美夢成真》的視覺效果非常強烈,電腦繪圖的美容整型功力也非同小可,羅賓威廉斯年輕二十歲的清純模樣,讓所有的人都嚇了一大跳,對照後來的中年蒼惶,格外有力。相對之下,音樂的處理雖然只像小河流過的溫馨蜜甜,但是音樂大師麥可.凱曼譜寫的戀情音樂,不管是「I Once Met This Beautiful Girl by a Lake/That Was the Last Time We Saw」或者「Beside You」都是動人至極的純情歌曲,至於地獄主題的樂章,則有著讓人心悸的力量,同樣襯托出更迷人的力量。

第六感生死緣:真情癡

生死問題是人生大事,生是喜,死是愁,悲喜哀愁都不是等閒事,在在牽動著我們的情緒,不是當事人,你很難說清楚生死滋味,但是如果生死問題和愛情問題糾纏一氣,輕重自然有別,有的人格外疼惜親人的生死,有的人不捨三生註定的情緣。只要生死情緣都能交代清楚,自成動人邏輯,觀眾自然看得津津有味,Martin Brest執導的《第六感生死緣(Meet Joe Black)》對於死生議題的處理手法,深得人間紅塵的迷人趣味。

joe003.jpg 愛是一種激情,一種執迷,沒有愛人就活不下去的一種感覺,如果愛情不是這樣的開場,後來又何以為繼?找到一個讓人瘋狂愛戀的人,而他也能這樣愛你,你要怎麼找到這種人呢?不要管理智,只問你自己的心吧,要敢冒險,就算受了傷,你還是可以回來的…這一生如果不曾深深墜入情網,坦白說,這一生你就白過了,你一定要敢去嘗試,不試,你根本就不算活過了Love is passion, obsession, someone you can’t live without. If you don’t start with that, what are you going to end up with? Fall head over heels. I say find someone you can love like crazy and who’ll love you the same way back. And how do you find him? Forget your head and listen to your heart. I’m not hearing any heart. Run the risk, if you get hurt, you’ll come back…. Because, the truth is there is no sense living your life without this. To make the journey and not fall deeply in love – well, you haven’t lived a life at all. You have to try. Because if you haven’t tried, you haven’t lived)這是男主角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在飛機上諄諄教誨女兒的人生情愛邏輯,也是全片最具情緒感染力的一段論述。

 

愛情是全片最強力的論述,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安東尼他的女兒並沒有聽進去,事實上,整部電影就是在那番話的基調上進行(一切都因為電影的篇幅有限,劇情對白如果都是廢話,電影就註定鬆散,如果能夠首尾呼應,劇情串成一氣,就是布局嚴密,能夠感動觀眾的好作品)因為連緊隨要來索命的死神,都是聽了他那席話,才決定到人間走一趟。

 

「愛情如此多嬌,引死神也折腰」,要來人間走一回,嘗一遍凡夫俗子難捨的恩愛情緣,堪稱是《第六感生死緣》最有創意的情節設計。

joe001.jpg電影史上,死神不是第一次來到人間,只不過,以前的死神不是穿黑衣,就是披著骷髏頭面具,帶著鐮刀一步步逼近可憐的人們,這回的死神還是動不動就會威脅凡人,有很霸道的本質,但是外表上,這位討人厭的死神,卻換上了一頭金髮的帥哥模樣,不但風度翩翩,還愛偷吃花生醬和餅乾,甚至還成為從來不了解「性愛滋味」的二十世紀最後「處男」……

 

這些出人意料的劇情安排,基本上不再把死神當惡魔,而是不識人間愁滋味的美少年,他的青澀,他的稚嫩,不但讓女主角心碎,觀眾更是心疼,電影史上從來沒有這麼討人喜歡的死神,定位清楚之後,電影的賣座幾乎已經是必然的事了。

 

不過,電影光是這樣還是不夠的,男女的情愛還是最必要的情節。

 

布萊德.彼特(Brad Pitt)和卡萊兒.馥蘭妮(Claire Forlani在咖啡館邂逅,互道平生的初識場面,氣氛經營不輸《當哈利遇上莎莉(When Harry Meet Sally)》,但是全片更厲害的地方在於把兩個人告別之後,又頻頻回首,卻總是緣慳一面的錯失眼神交會的機會,配上湯瑪斯.紐曼(Thomas Newman)的醉人音樂,觀眾很難不心折,觀眾很難不心悸,特別是,最後,竟然一輛車開來,就這樣撞飛了布萊德.彼特(可惜的是,這場戲很突兀,很重要,但是拍得太假了,誰都看得出來,那是一個假人被撞得飛了起來),才剛萌牙的人間情份,擦肩而過,就再難續,誰不傷情?

joe002.jpg還好,銀幕上的生生死死都是刻意製造出來的。若非死神借用了布萊德.彼特的肉身來到人世,也許這兩位未嘗留下姓名和電話的陌生男女,一輩子都不會再相逢。所以,後來的戲雖然是死神在人間度假談交易,但是真正的好戲則是在於他如何面對墜入情網的女主角,然後一步步獻上「死神」的「初吻」和「童貞」。

 

雖然劇情有點扯,但是嚮往癡情的觀眾不會在意的,這時候導演更進一步玩起女性主導情欲的流行主張,於是我們看到癡情又動心的女主角一點一滴地解開心防,先說她喜歡他,再向他求吻,再主動解開他的鈕扣,帶他上床 ……表面上,女主角是安東尼霍普金斯「激情」哲學的實踐者,骨子裡卻是替全天下迷戀布萊德彼特的男女影迷,剝下他的衣裳,欣賞他的肉身,完成影迷「偷窺」金童偶像的暗室儀式,這一場演出,拍得盪氣迴腸,票價再貴,觀眾也不會挑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