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狐狸先生:兄弟情

誰說虎父無犬子?面對著超級強悍的父親,孩子的有形無形壓力都是超級龐大的,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執導的《超級狐狸先生(Fantastic Mr. Fox)》在父子關係的這一點上,可以和Dean DeBloisChris Sanders合導的《馴龍高手(How to Train Your Dragon)》對照來看。

 

傳統的北歐維京人都是虎臂熊腰的壯漢,《馴龍高手》的男主角「小嗝嗝(Hiccup)」卻是個頭嬌小,而且手無縛雞之力的小鬼,父親那一代只懂得以武力對抗來犯惡龍,屢戰屢敗,「小嗝嗝」卻在偶然之間救了受傷的龍族「無牙」,不但化消了世仇成見,也在「無牙」協助下,找到了自己的生命價值尊嚴。

 

《超級狐狸先生》的小狐狸艾許(Ash)則和《馴龍高手》的「小嗝嗝」同樣是家中獨子,卻另外多了家中地位保衛戰的身心壓力。艾許既是家中獨子,就算體力和能力都無法與超級老爸相比,也還能穩佔接班人的位子,能以「期待自己長大」後就能繼承衣缽的藉口,不疾不徐地等待生命轉機。但是家中突然來了體力強,技術好,會坐禪,還懂得空手道的表哥克里斯托佛森(Kristofferson)之後,情況全都改觀了,上一代給他難以超越的壓力,表哥的出現,則讓他立刻遭遇另一波「表哥都可以,何以你不能」的同輩競爭力。fan0125.jpg

 

危機才有轉機,表哥的出現先分散了父母親的關切,也出現了許多他不曾聽過的讚美詞,然後,表哥還要來共享他的房間,那一場我睡床上,你睡地上,完全沒好氣的對話,就把小艾許的嫉妒與失落性格做了最不露痕跡的刻畫。

 

 問題在於艾許的長處始終尚未浮現,一旦教養不同,能力與興趣也不同的表哥出場之後,就快速掠奪了各界注目,成為既尖銳又刺激的戲劇趣味,一場複雜到沒有人搞得清楚規則與結果的Whack-bat球賽(狐狸版的改良棒球賽),一無是處的艾許,對照表哥強棒出擊的攻城達陣,以及父親雄姿英發的獎杯造型,似乎就意味著表哥才是超級老爸衣缽傳人,那種看不見的心情暗潮,當場就讓艾許的「接班人」危機意識快速高漲,因而就有了爭著要跟父親去犯案,早點學會傳家本領的獨子焦慮了(私心自問:傳子不傳賢,總比傳賢不傳子要好得多吧?)。fantastico-sr-fox-foto1.jpg

 

家門內鬥往往就是悲劇或災難的開端,還好,《超級狐狸先生》的敘事主線放在狐狸老爸尼克身上,無意在子侄矛盾上多做文章,尼克有著羅賓漢似的冒險基因與智慧謀略,也有著否極泰來的福星,即使因為羞辱了農夫,而遇上抄家毀屋的禍事,還是得能在地底世界找到對抗方式,原本有心結的一對表兄弟也在家族滅絕的生存危機下得以聯手出擊,再由表哥的失手被擒,讓九死一生的艾許得到必要的成長激勵。fantastico-sr-fox-foto6.jpg

 

這樣的「王子成長記」,雖然有點老套,但因為只是背景伴奏,倒也無傷大雅,兩個小鬼的基本功能就是在不算激烈的明爭暗鬥中,提供一點娛樂元素,比較殘忍的反而是表哥被捉時,尼克不為所動,艾許卻會挺身反擊說:「你們捉錯人了!」一副只有嫡子才算人質,表親就無足輕重的模樣,那當然是欺敵,擺脫威脅勒索的策略之一,什麼叫有情?什麼是無情?在人類與狐狸的戰爭中,同樣有著耐人尋思的回味空間。 

 

超級狐狸先生:衣冠獸

想看不一樣的卡通片嗎?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執導的《超級狐狸先生(Fantastic Mr. Fox)》可以提供全新的視聽享受。

 

趣味之一在於風格齊一的視覺。

 

《超級狐狸先生》採用傳統的停格手法(stop-motion)拍攝,攝製組要一格一格去製作完成,幾乎是又回到最原初的「手工業」了,表情和動作的流暢度雖然不盡自如,卻另有動畫的「脫離(現實)」美感;也因為擺脫了寫實的追求,反而可以誇張及趣味化地呈現出動物的手足韻律(例如狐狸家族的狼吞虎嚥或著辛勤扒土挖洞)。

 

至於暈黃的底色基調,不但成功標記出田野(呼應狐狸生活場域的地理特質)和古典夢幻的特色,更和有如童話繪本般的每一格畫面構圖,形成了童話與傳奇的互動效應。

the-fantastic-mr-fox-489090l-imagine.jpg 趣味之二在於充滿撩撥性格的聽覺。

 

聽覺的特色,在《超級狐狸先生》中包含了配音人聲和樂器人聲兩類。動畫片都仰賴演員的聲音演出,本片找到了喬治.庫隆尼(George Clooney)和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來替男女主角尼克與擔綱,聽見喬治.庫隆尼的嗓音,再配合電影的「行竊」主題時,視覺上似乎重現了「俠盜羅賓漢」的風采(雖然他偷的只是幾隻雞),但是聽覺上卻已悄悄與《瞞天過海(Oceam’s Eleven)》系列的神偷電影精準地搭上了線,低調沈穩,總是能夠風雨不驚地度過生命中的所有考驗。

fantasticmrfox2.jpg 

其次則是戴斯培(Alexandre Desplat)的配樂了。就像宮崎駿如果少了久石讓,就味道全失一般,戴斯培的配樂一向有強烈的節奏感,帶動輝煌的浪漫氣勢,即使每段音樂都只有一分多鐘長,卻已適時替電影的冒險性格完成了「增色」和「生香」的配樂功能,添增了極多觀賞的愉悅樂趣。

 

趣味之三在於既保守又顛覆道德的劇情論述。《超級狐狸先生》中的男主角尼克一如狐狸給人的感覺,狡滑又精明,開場的行竊失風,讓他向妻子立誓若能生還,從此洗心革面,事實上他也果然金盆洗手,成了報社專欄作家,只是即使已然安居立業,依舊本性難移,以採訪為由,就與負鼠搭檔,繼續到農莊偷雞和果汁,那種外表衣冠楚楚,內心依舊獸性不改的矛盾特質,就在他每天早上用餐時,會頓時從君子變成窮兇惡極的虎狼模樣,他一方面是顧家的「男人」,另一方面卻也是會去侵門踏戶的大盜。慈父與大盜的矛盾詭異,就此畢現無遺。

fmf424268.jpg 

《超級狐狸先生》更強力,更挑戰道德教條的主力論述之一則是歌頌「偷竊好過癮」的基本人性,就像facebook上的「開心農場」遊戲一樣,好好種菜不如偷菜來的有趣;就像偷情就是比規矩談戀愛更惹人蠢動一樣…所有的社會與道德制約,在電影世界中暫時獲得了鬆綁與寬恕,那種無傷大雅的逸逃樂趣,只是暫時的出格,卻滿足了逾越禮教的私心憧憬。

 

導演魏斯.安德森當然懂得如何在踩上道德紅線之前,先買保險。《超級狐狸先生》的正方就是狐狸家族,明明被偷的,受害的是人類,但是名為「Boggis, Bunce and Bean」的三位人類大老闆,卻從亮相之初就被定位為最「刻薄、討厭和醜陋(the meanest, nastiest, ugliest)」的農夫(企業家?),不但外表醜,而且心狠手辣,一旦受到狐狸挑戰,就是要把狐狸老窩給連根挖除,相對之下,掠奪者就可愛得多,而且輕易就從可恨之人變成了可憐之人,那是戲劇世界最愛玩的顛覆遊戲,未必合乎正義公理,卻合乎私心期待。

fmf424269.jpg 

至於所謂的三位壞人「Boggis, Bunce and Bean」,原著作者Roald Dahl和導演魏德.安德森都深諳說唱文學的口語魅力,先用「B」字來押頭韻,再用「the meanest, nastiest, ugliest」的「est」來押尾韻,頭尾韻交疊的音響作用,更添全片的傳奇趣味,則是另外一種觀影的聽覺樂趣了。

尖峰時刻:明星的困局

龐德女郎有兩種:一種是既美豔又性感,身手更是矯健,《明日帝國》裡的楊紫瓊就是箇中翹楚; 另一種則是少了她,劇情也依然連貫的純粹花瓶。

 

成龍女郎有兩種:一種是總是需要他保護的可憐反派女郎,如《警察故事》裡的林青霞和《特務迷城》裡的徐若瑄。另一種則是絮絮叨叨的跟班,往往即也是扭轉劇情的關鍵:如《警察故事》裡的阿美張曼玉和《玻璃樽》裡的舒淇。

 

《尖峰時刻2(Rush Hour 2)》裡的章子怡就像007系列裡的葛瑞絲.瓊斯(Grace Jones,那位肌肉永遠比007發達,頭髮剃得像鋼鋸的黑人女星),不論她能帶給男主角多大的困擾(例如克里斯.塔克(Chris Tucker)老讓她以前抬腳或過肩踢踢中下巴),最後還是輕易地就毀在男主角的手上。

rh23.jpg 

自從在成名作《我的父親母親》中飾演那位大膽追老師的鄉下丫頭,再到《臥虎藏龍」中敢愛敢恨的玉嬌龍,章子怡的表現原來是值得期待的,可惜的是她市俗得太快了,經紀人接下的片型基本上都只有架子,卻沒有裡子,不論是《蜀山傳》裡莫名其妙拜師學劍的蜀國將軍,以及《尖峰時刻2》裡從頭打殺到尾,髒話沒斷過的反派角色(臨終前,抱著炸彈咬牙切齒地說:王八蛋!),慕她名而去看電影的人除了失望,還是失望。後來的《藝伎回憶錄(Memoirs of a Geisha)》雖有起色,撐起了半邊天,但到了《天啟四騎士(The Horsemen)》卻又回復東方女郎的刻板印像中了。

 

其實,這就是中國男女影星走進國際市場最大的困境,章子怡其實不是打仔,卻被塑造成武打好手模樣,打起來活靈活現,問題是替身五官幾度穿幫,完全沒有說服力。華裔影星除了張曼玉可以堅持文藝愛情路線之外,其他如早期的關家倩到近期的陳沖、白靈和劉玉玲,外國人看中的不是演技,而是東方風情的美色。

rh05.jpg 

女星很辛苦,男星亦苦,就像走上國際影視男明星一樣,不會打就是紅不了,從成龍、李連杰洪金寶到周潤發,誰不是在中國功夫掛帥的《英雄本色》漩渦中打轉?誰要來看他們含情脈脈地談愛?發哥與茱蒂.福斯特幾近不來電的互動效應,註定讓《安娜與國王》成為雷聲大雨點小的作品。(尊龍是少數的例外,但是近年來他聲勢大跌,片約銳減,在《尖鋒時刻2》裡也只能演一個絲毫看不出個性的反派角色。)

 

說穿了,語言能力其實是中國影星「國際化」的最大門檻,《龍吻》中的李連杰以沈默裝酷,關鍵在於他的英語還不夠流暢,還不如裝酷藏拙。《尖峰時刻2》的製片組卻是最知道如何擷長補短,所以創造了一黃一黑雙頭鳥的搭檔結構,需要動手動腳的戲,就由成龍的黃頭鳥出面,需要耍嘴皮子的時候,就由克里斯.塔克的黑頭鳥出面,兩人就這麼一文一武,交相出擊,動作和口白都達到擾敵和擾人(觀眾)的效果,類似這種公式,日後仍會持續被成龍擔綱的好萊塢電影所抄用的,為什麼?因為好用。

rh09.jpg 

他們代表的黃種人和黑種人都是美國社會裡的弱勢民族,所以言詞間不論是開白人玩笑,或者是拿金恩博士「我有的個夢想…」壯膽,甚至消遣香港的飲食或情色文化與用全年無休的「7─11」來調侃克里斯.塔克的喋喋不休,都揮灑自如,極盡調侃能事,盛況直追二十年間艾迪.墨菲崛起時的《四十八小時(48 hours)》,成龍雖然依舊賣力,從竹竿戲到飛身而入收錢孔,都有他一定水準,可惜克里斯配合不來,只能裝模作樣,點到為止,因而全片嘴皮子功夫就遠比拳腳功夫更有可看性,所以,成龍的節制,讓我們有點失落,但是克里斯.塔克的狂飆卻又能讓人捧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