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車站:巴西風情畫

 華特.沙勒斯(Walter Salles)執導的《中央車站(Central do Brasil)》是一部巴西人民困苦生活的實況寫真,也是一部孤子萬里尋父的親情倫理劇,更是一部寂寞婦人洗盡心靈塵埃的救贖劇。

 

 這部兼具紀錄片和煽情特質的電影,站在人間的最底層,追尋人生的夢想和希望,雖然坎坷又渺小,但是讓人動容。關鍵在於編導沒有刻意打造空中樓閣,所有的夢想都貼近凡人的脈博和呼吸,濃郁的寫實色彩,使得因而幻化出來的戲劇張力更有說服力。

cs002.png 

  正因為是凡人血淚,所以男女主角都有致命的缺點和弱點。女主角朵拉(Fernanda Montenegro飾演)在車站替文盲寫信寫家書,本來是很有愛心的善行,但是她會A人家的錢,寫好了信卻不寄出,虧她還做過小學教師,甚至她還動心把賣小孩的錢用來買電視,陪著孤兒Josue (Vincius de Oliveira飾演)萬里尋父的這趟旅旅,還一路想把小男孩給耍了。

 

編導一開始就讓我們看到朵拉的「壞」,再透過劇情轉折,讓她的美善天良逐步復甦。這是很厲害的觀眾心理學,因為從壞變好,觀眾容易同情,由好變壞,就讓人皺眉搖頭了。

 

更厲害的是,朵拉很寂寞,遇上一位談得來的卡車司機,就想捉住短暫的春天,但是春夢難久長,很快就夢碎了。她被人拋棄的那一幕,我們很難再嘲笑她,有的只是同情,因為人的悲哀就在於不知道自己的斤兩,但是觀眾知道,既明白又體諒,所以觀眾同情。

brazil_central_station_1.jpg 

  至於Josue小男孩的尋父之旅,表面上是一則從來不認識父親的小孩的親情故事,不論是男孩的夢想,還是小孩哥哥一覺醒來老爸就不見了的悲情,所有的悲情際遇,訴說的都是城鄉生活水平的嚴動落差,與勞動人民任憑命運之神擺布的無奈。

 

華特.沙勒斯透過一則城市裡不時可見的生命故事,讓我們直接看見了巴西的苦情世界,電影有時候無力撼動現況,只能紀錄,再加上戲劇的暈染後,社會改革的種子也許就悄悄植入人心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