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倒數:女性陽剛論

絕對陽剛的電影,女人能有多少呼吸的空間?導演凱薩琳.畢格露(Kathryn Bigelow)用她執導的《危機倒數(The Hurt Locker)》告訴大家:機會無窮大,全看你用不用心。

 

首先,《危機倒數》這麼陽剛的前線戰士電影,就是女導演拍的,不先告訴你畢格露是女性,單純從《危機倒數》的節奏來看,你根本無從判斷導演的性別,最重要的是,性別從來不是議題,拍出戰爭電影的節奏律動,那是好導演的基本功力,畢格露用作品訴說了自己駕馭電影的本事,那是擺放在創作天秤上唯一需要衡量的要素。

the_hurt_locker87.jpg

 

其次,畢格露適時在《危機倒數》中插進了三場有關女性的戲份,每一場都強烈放射出女性的潛在能量,即時女人不在場,威力依舊在,女人不論是聒噪或者只是安靜地在房廚房做菜,亦都強烈影響著男人,每一場戲的選擇,都証明了畢格露懂得如何書寫女性的威力(看不見的那一切,遠勝看得見的一顆顆炸彈)。

 

傑瑞米.雷納(Jeremy Renner)飾演的中士詹姆斯第一回合上場拆除炸彈時,第一個動作就是拔開煙幕彈的卡筍,支援的夥伴看不見他,無法火力支援,但是同樣地,敵人也看不見他,藝高人膽大的他,就是這麼瀟灑自在地處理起男人的大事。

 

詹姆斯的床下有個籃子,裡頭存放著他每一回拆除炸彈後所剪下的引信開關,不同的造型都暗存著敵手巧思,每一個戰利品都標識著他走過的危險歷程,都紀錄著他和死神握手的過程,不時把玩回味,成為戰爭毒癮論最鮮明的印記,偏偏,他的夥伴卻在這堆引信關關中發現了一條鍊子,上面掛勾著一個戒指,「那是我的結婚戒指。」詹姆斯不急不徐地向同袍解釋說,他已經和妻子離婚了,但是大家仍住在一起,「婚姻差點殺了我!」

the_hurt_locker_11.jpg

 這句話不是冷笑話,而是劇力萬鈞的台詞,這話一出,全場觀場都笑了,「婚姻比炸彈更致命?」顯然,物理學和心理學對於「致命」程度的計算,很難用數字量化,但是透過這種象徵語法的說明,原本無從比擬,無法共同算計的事物,突然有了等量齊觀的份量。這就是藝術的力量啊!

 

詹姆斯是公認的拆彈天才,但卻可能是生活白癡,不論你在戰場上有多神勇,來到超級市場,不過是妻子要你去買包麥片,面對滿坑滿谷的各式麥片,詹姆斯茫然了,使不上力了,導演安排的這場戲看似無關輕重,卻是淡而有力的一筆生命側記,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生情味,男女異趣,光這一場戲就遠比千言萬語更有力了。

 

hurt_locker_b7.jpg

詹姆斯的罩門其實真的就在女性身上,他和營區裡販賣DVD的男孩「貝克漢」感情甚篤,還會踢足球,他誤判「貝克漢」成了人肉炸彈的犧牲後,情緒失控,懷疑伊拉克人別有企圖,於是便裝潛入民宅,希望查出真兇,替「貝克漢」復仇,首先遇見的大學教授,用流利的英語和他交談(別小看了伊拉克人,臥虎藏龍的能人,四處都有),要他鎮靜,別開槍,但是旋即遇見了教授夫人,她可不會說英語,也不理男人那一套,家裡闖進了一位持槍外國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她就嘰嘰呱呱地上前理論,國都破了,家亦不保,最後的尊嚴是何等的理直氣壯,平素驍勇善戰的詹姆斯,這回自知理虧,平常對待男人的那一套硬幹本事也完全使不上力了,只能跳牆而出,落荒而逃。

 

hurt-locker-interview-1.jpg

男人做不了的事,女人來做,而且做得比男人更來勁,更有神!《危機倒數》短短的三場女人戲,場場都有畫龍點睛的力量,陽剛需要陰柔配,凱薩琳.畢格露的味覺掌控何等精準,好導演就要有些治大國如烹小鮮的自在功力!

危機倒數:戰爭毒癮論

寫作方式有很多種,破題第一段先引用「詩句」或「名言」,有時候是高深莫測的文化包裝,有時候則可以發揮犀利精準的破題力量,關鍵在於創作者到底想要說什麼,而「詩句」或「名言」是否又恰如其份地發揮了畫龍點睛的效果。

 

導演凱薩琳.畢格露(Kathryn Bigelow)執導的《危機倒數(The Hurt Locker)》電影片頭,就直接引述「紐約時報」記者克里斯.海吉斯(Chris Hedges)寫過的一段話:「戰鬥的衝擊是一種癮,強效而致命!因為戰爭就是種毒品(The rush of battle is often a potent and lethal addiction, for war is a drug)。」其中,「war is a drug(戰爭是種毒品)」更用反白字體特別標示出來,整部《危機倒數》電影其實就是在闡述這句話的精神。

 

《危機倒數》的主題描寫美軍伊拉克戰場上三人一組的缷彈除爆小組的火線驚魂,傑瑞米.雷納(Jeremy Renner)飾演的中士詹姆斯總是身先士卒,以精明幹練的手法逐一拆除地表詭雷、汽車炸彈或者人肉炸彈,他們很少面對槍林彈雨的威脅,也不必在火網掃射中穿梭逃生,相對於戰鬥兵士,他們的戰場,相對沈默又靜肅中,卻藏埋著稍有不慎就會引爆炸彈的殺機,而且多數都有時間限制,必需即時完成任務,否則生死難料,緊張的程度,更讓人汗流浹背,中文片名強調了「危機」與「倒數」,貼切點出了精神與趣味所在。

hl91226.jpg

 

毒品論述其實是《危機倒數》層層積累之後才會浮現而出的綜合意像,面對這種浴血搏命的戰爭陽剛題材,畢格露先是巧妙運用了「速度」技法,塗抹英雄色彩;,繼而運用「時而激昂,時而虛空」的鬆緊心緒,完成沈浸戰爭「癮頭」的立體浮雕,頗有可觀。

 

缷彈除爆小組的成員每天面對的是敵手的詭雷布局,敵手拋出炸彈,目的就是要來傷人,但是炸彈以「詐彈」方式亮相,則是掩人耳目以達奇襲之效,小組成員不夠專精,就無法破解敵手心機,就只能以身殉彈,詹姆斯的前任除爆士官,就是因而往生的成仁戰士。

 

畢格露先讓這位士官穿上厚重的防護衣的緩慢行動與沈重鼻息,顯示任務的艱鉅,以及戒慎恐懼的緊繃心情,但是即使如此小心翼翼,還是無法因應瞬間發生的意外,以致於命喪異邦,於是一位軍士的死難,就完成了全片生死一線間的氣氛鋪陳。

 

但是詹姆斯接手上任後,立刻展現了不一樣的速度,即使穿戴上同樣厚重的衣服與面罩,前人舉步維艱,他卻能健步如飛,快速行向炸彈詭雷所在地,明顯的速度對照,立刻就透露出「藝高人膽大」的訊息,一關比一關難的除爆考驗,不但營造突顯了神奇景觀,更成就英雄傳奇的試煉。

 

hl91232.jpg

他不是不畏死,而是專業讓他大膽,幹練讓他快速,光是「速度」,詹姆斯的英雄風格就已確立無疑,而這一切卻是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滲透進觀眾的意識之中,懂得用節奏來建構英雄方程式,這就是畢格露的導演功力,美國導演公會把年度獎項頒給她,無非就是著眼於她輕描淡寫,就已氣氛畢現的功力。

 

不過,面對多如過江之鯽的同類戰爭電影,《危機倒數》急切需要的是與眾不同的創作位階,黷武好戰的歌德論述,當然不討喜;厭戰反戰的作品卻也比比皆是,難有了無新意,在英雄與凡夫之間,找到切入點,用毒癮的概念來新詮戰場上的生死情緒,因而就有了不落俗套的視野。

 

詹姆斯的速度與無畏精神突顯了他的個人英雄主義,卻因此被同隊戰士怨嫌,有人直接打他一拳,有人受傷遣送回國時還不忘咒罵他,但是對照他的冷靜自若,其他軍士過度緊張引發的聒噪現象,卻坐實了他們的戰爭焦慮,貪生畏死的自然本性流露無遺,卻也使得電影不致淪為英雄主義的歌詠詩篇。

hl791227.jpg

 

更重要的是詹姆斯拆解炸彈時,固然是與敵鬥智鬥力的生死決鬥,每回從鬼門關走回人間的虛脫,不過是重搖滾的調劑、酒精的發酵、肢體的扭打,或者對貝克漢(那位販賣DVD的伊拉克男孩)的莫名情結,都是一種紓解,戰士的無形焦慮有了精準對應的符號,也成就了戴起鋼盔就能往前衝的戰爭毒癮。

 

從帝國主義、英雄主義遊走到個人主義,《危機倒數》的多元解讀,因而粲然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