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1024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第一部份   

2009世界電影音樂獎得獎作品介紹:看到你喜愛的創作者終於獲得了遲來的肯定,你還是會替他喝采,而且吆喝得更大聲。比利時根特影展專門聚焦在電影音樂之上,九年下來,已經成為電影作曲家最關切的一項電影競賽了,而今年的大贏家,實至名歸地給了法國作曲家亞歷山大.戴斯培。

 

●年度電影作曲家FILM COMPOSER OF THE YEAR

 ▲亞歷山大.戴斯培(Alexandre Desplat

●年度最佳電影音樂(BEST ORIGINAL SCORE OF THE YEAR

▲《班傑明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年度最佳電影歌曲(BEST ORIGINAL SONG WRITTEN DIRECTLY FOR A FILM

“Jai Ho”《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     作曲:A.R. Rahman

●年度新人獎(DISCOVERY OF THE YEAR

《為愛朗讀(The Reader)》的Nico Muhly

●觀眾票選獎PUBLIC CHOICE AWARD

《暮光之城(Twilight)》的卡特.布威爾(Carter Burwell

 

本段音樂:

 

《暮光之城》原聲帶

《為愛朗讀原聲帶

《貧民百萬富翁原聲帶      

 班傑明奇幻旅程》原聲帶

 

ad88.jpg第一小時

第二部份

2009世界電影音樂獎得獎作品介紹:

 

ad22.jpg

在《班傑明奇幻旅程》電影中,戴斯培曾經創作過一首名叫:「It’s nice to have met you.」意思就是「能夠認識你,真好」,對於電影迷而言,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對戴斯培身上,有了他的音樂,二十一世紀的電影風情更加迷人多彩。

 

本段音樂: 

時尚女王香奈兒原聲帶

 班傑明奇幻旅程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me806109.jpg

最新電影:《風聲

陳國富導演繼《雙瞳》後又完成了最新作品《風聲》

 

一聽到這個片名,你想起的成語會是什麼?

風聲太緊,是黑社會人士的警愓之語。

風聲鶴唳,是大難來時,草木皆兵的緊張心情。

把風聲鶴唳的成語切成兩半,不就是希望創造大家的互動反應嗎?

《風聲》劇情設定在中日戰爭時期汪精衛政府:

同樣的國父/同樣的三民主義/差別在於一個對戰日本,一個服從日本

《風聲》趣味設定在中日戰爭時期情報人士所玩的密碼傳奇:

鋤奸團利用城堭廟公告/傳送行動情報/語文遊戲因此好玩。

 

節目中我們簡單介紹一下迴文詩/捲簾格等文字遊戲,因為電影中玩的是一般人不懂的摩斯密碼

例如:菩薩蠻 (金朝詩人 李晏)倒過來唸會變成什麼味道?

斷腸人去春將半,半將春去人腸斷。     歸客倦花飛,飛花倦客歸。

小窗寒夢曉,曉夢寒窗小。             誰與畫愁眉,眉愁畫與誰。

 

節目中我們還舉了四個例子與大家一起分享:

1、揮手告別---軍

2十(猜一台灣地名)田中

3繡花枕頭 (猜一句俗語) 草包

4反比---北        

 

本段音樂:   風聲》原聲帶

 

第一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聽說》

 

hm03.jpg

一個送便當的陽光小子/送飯過程中認識了聽障游泳選手的姐妹花

一個全心照顧妹妹的善心姐姐/如何超越聽障瓶頸找到真愛?

一部可以把對白降到最低,一部全部用手語和字幕來傳達情意的電影

一部當溝通到了瓶頸,只能靠自言自語和msn即時通的手法來傳達的論述。

真正的問題是:聽人能不能與聾人共結連理?能夠找到愛情,但是能不能找到幸福?

 

本段音樂:   

《聽說》原聲帶

美味關係:美食不滿足

香港人把《Julie & Julia》譯成《茱莉對茱莉亞-隔代廚神》,前半段是音譯,後半段是意譯,前半段忠實,但是不會吸引人;後半段有趣,雖然未必貼合實情,卻是比較好行銷。

 

台灣人則是把《Julie & Julia》譯成《美味關係》,前半段含蓄地點出美食的誘人力量,後半則是貼切地點出了名廚與丈夫,朋友,以及食物之間的關係,同時也因為曾有一齣連續劇就叫做《美味關係》,綜合計算起來,行銷似亦不難。

 

但是,整部《Julie & Julia》或許試圖勾勒出廚神的人生丰采,但想探討的卻是人人生風景,美食不是焦點,人際關係才是,心繫美食的觀眾,看了難免意猶未盡,會油生若有憾焉的失落感,但是從人際關係中看見不變的人性,或許才更有意思。

 

jj14.jpg

茱莉亞身高六呎二吋,大約185公分高,本人只有168公分的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努力穿上三吋高跟鞋,以及墊肩襯裡來加大尺碼,以求形似,但是她真正的本事還是靠著如假包換的千變嗓音與樂天逍遙的生命態度,再度顛倒眾生,塑造出一個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看到她,難免就會想起1950年代美國肥皂劇系列《我愛露西(I Love Lucy)》的女主角露西.鮑兒(Lucille Ball),那個年代的美國婦女就是那般豪爽,口沒遮攔,橫衝直撞,卻總是傻人有傻福,總是能夠逢兇化吉。

 

jj86.jpg

至於戲中的茱莉則是由年紀和時代相差了五十年以上的艾美.亞當絲(Amy Adams)擔綱,她的目標是要來具現當代職業婦女,不甘只為混口飯吃,碌碌過一生的矛盾心理,為了追尋,她捨得奉獻,也懂得付出,卻也無可避免地在爭吵、崩潰的情緒壓力下掙扎起伏。

 

《美味關係》明明就是以兩代美國女廚師為主軸的電影,但是,導演諾拉.艾佛隆(Nora Ephron)或許在不經意之下,卻讓我們驗証了「成功的女人背後必定有不凡的男人」。一位是飾演茱莉亞外交官老公的保羅(由Stanley Tucci飾演),以及由Chris Messina飾演的茱莉考古雜誌編輯老公艾瑞克。

 

jj09.jpg

職業或許不同,年代亦相差懸殊,但是他們卻都是老婆夢想的熱情擁護者,保羅給了茱莉最大空間和金錢去學遍法國菜,並且狂喜分享著老婆的出書成就;艾瑞克則是美食部落格的發想者,也願意陪她一起觀看「茱莉亞時間」的電視烹飪教學(如今有多少男人有此耐心?),更是每一道佳餚的第一位食客…保羅與艾瑞克的共同特質就在於他們是最忠誠的信徒,有了他們的陪伴,兩位廚師的烹飪旅程才能如魚得水。差別在於,保羅沒有脾氣,幾近逆來順受,完美到不近人情,艾瑞克雖然會生氣出走,但也很快回頭,沒有讓意氣口舌之爭成為難以解開的疙瘩,也幾乎堪稱是當代完人,正因為兩人的相似度幾近百分百,以致於本來想要透過半世紀的時光落差,來探索美食當前,誘惑難擋的人性對照,卻因此成了同質性太高的同志俱樂部,只像是平行線,少了火花燦閃的交錯力量。

 

jj10.jpg

我相信導演並不想把《美味關係》中的美食感覺,像《料理東西軍》那樣透過特寫鏡位,拍出淌油、滾泡、煙騰等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滋味,導演只是重現了食譜中許多經典料理的成品,然後再搭配所有食客高歎:「yummy好吃!」的絕倒表情,她忘了,這種拍法,所有美味只在演員嘴中翻騰,觀眾全然參與不到,不知道食材好壞的差別何在,料理手法的等級高下關鍵為何,美食當前,卻全然使不上力,觀眾的焦慮油然而生,觀眾的失落也油然而生。

 

美食電影不能讓人滴下口水,基本上不能算成功,《美味關係》的最後一道名菜是去骨鴨,做工繁瑣,但是最後端上桌送進演員口中之際,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想得出精彩形容詞來形容那種入口美味,只留下無可名狀的快感表情,觀眾會不會因而覺得很悶?《美味關係》強調了關係,弱化了美味,正是其創作上的致命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