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樂獎:實至名歸

第九屆世界電影音樂獎星期天在比利時的根特影展上舉行了頒獎典禮,曾經在2009年的奧斯卡獎頒獎典禮上鎩羽而歸的法國作曲家亞歷山大.戴斯培(Alexandre Desplat)終於報了一箭之仇,一舉抱回了年度電影作曲家和年度最佳電影音樂的兩項大獎,至於在奧斯卡獎上大勝的印度作曲家A.R. Rahman,這回只能以《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的主題歌曲(Jai Ho),獲得了年度最佳電影歌曲。

CULT1_G292GN09C_1+FC_desplat_jpg_275.jpg

 

得獎名單如下:

●年度電影作曲家FILM COMPOSER OF THE YEAR

 ▲亞歷山大.戴斯培(Alexandre Desplat

 

●年度最佳電影音樂(BEST ORIGINAL SCORE OF THE YEAR

▲《班傑明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年度最佳電影歌曲(BEST ORIGINAL SONG WRITTEN DIRECTLY FOR A FILM

“Jai Ho”《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

作曲:A.R. Rahman 作詞:Gulzar and Tanvi Shah

 

●終身成就獎(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往日情懷(The Way We Were)》和《刺激(Sting)》的作曲家馬文.漢立許(Marvin Hamlisch)。

 

●年度新人獎(DISCOVERY OF THE YEAR

《為愛朗讀(The Reader)》的Nico Muhly

“”

●觀眾票選獎PUBLIC CHOICE AWARD

《暮光之城(Twilight)》的卡特.布威爾(Carter Burwell

 

亞歷山大.戴斯培的得獎真的是實至名歸,他除了一口氣在2008年完成了《班傑明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時尚女王香奈兒(Coco Avant Chanel)》,《神鬼獵殺(Largo Winch)》,《情不自禁愛上你(Cheri))四部電影的配樂,最近還有《美味關係(Julie & Julia)》、Robert Guédiguian執導的《犯罪兵團(L’Armée du Crime)》,賈克․歐迪亞 (Jacques Audiard) 執導的《預言先知(Un prophète)》、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執導的《超級狐狸先生(The Fantastic Mr. Fox)》、《暮光之城》續集《新月(New Moon)》和泰倫斯.馬力克(Terrence Malick)執導的《生命之樹(Tree of Life)》原聲帶陸續要推出,光從這份片單,你可以清楚看見,好萊塢或歐陸的知名導演幾乎全都看中了戴斯培的才氣,希望他的音符與旋律能替電影加分。

 

ad87.jpg然而,就在世界音樂獎頒獎的同時,戴斯培的名字卻和另外一位身陷囹圄的名導演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有了巧妙的連結,波蘭斯基被關進瑞士看守所之前,正在拍攝根據小說家Robert Harris的原著改編的新片《鬼魅(The Ghost)》,預計明年二月要在柏林影展上做世界首映,變生肘腋,投資人和工作成員都很頭疼,但是Robert Harris卻對英國媒體透露,人在牢中的波蘭斯基雖然不能打電話給外頭的朋友,但還是有辦法能夠傳出他的訊息,所以,他就把自己對《鬼魅》音樂想法傳報給了戴斯培,希望他能夠根據這一丁點的訊息完成音樂創作。

 

沒有人知道波蘭斯基要關多久,沒有人確知波蘭斯基能否趕得及出席明年柏林影展的首映會,但是把未完成的孩子託交給外面的朋友養育成人,說「託孤」也許言重了些,卻也很貼切地顯示波蘭斯基有看重與信任戴斯培的音樂才情。

 

此外,第十三屆好萊塢獎也定於十月二十六日在洛杉磯的比佛利希爾頓酒店頒發年度電影技術獎,你猜年度的好萊塢電影作曲家(Hollywood Film Composer Award)得主是誰?不用猜啦,答案就是亞歷山大.戴斯培!接二連三的訊息都和戴斯培有關,我因此也格外懷念起他在2008年來到台北時,曾經做過的短暫十五分鐘採訪,那是和世界級作曲家相遇的美麗回憶啊!

美味關係:癡傻過一生

我不懂《美味關係(Julie & Julia)》的美食究竟是怎麼做出來的,但是我明白《美味關係》中的部落格寫作焦慮。

 

《美味關係》的源頭來自網路作家茱莉.鮑爾(Julie Powell)的美食書「Julie & Julia: 365 Days, 524 Recipes, 1 Tiny Apartment Kitchen」,茱莉在網路上花了一年的時間,根據前輩廚神茱莉亞(Julia Child)的美食食譜和烹調法,完成了五百二十四道法式美食的過程。

 

咬著牙,全年無休地來寫作部落格,這種心身折磨或者見到善意回應的喜悅等諸多歷程,我因為有過類似的全年無休寫作經驗,其實對於茱莉亞的遭遇,是很有共鳴的,差別在於茱莉除了寫部落格,同時還要親自下廚,把所有的烹調心得轉換成文字,我做的只是多看電影,一年能看上兩百多部電影,才能找出想寫或能寫的一些觀點,看到精彩動人的電影,那種喜樂的心情其實和面對食譜終能得嘗美味的興奮之情,應該相差無幾。

 

jj03.jpg

茱莉的文筆究竟好不好?我很難從電影的片段書寫得窺一二,確定的是她加進去了很多生活細節與感言,一方面分享烹調心得,一方面摻進了生活點滴,平凡中的堅持創造了網路族追求的那種「可望亦可即」的人生嚮往。一開始,她真的不知道,網路上是否有人關心她的部落格文字,不知道誰會願意來看她的文字和心情分享,但是「涓涓細流,終成江河」的傳奇,畢竟就讓她的部落格文字集結成書,甚至拍成了電影。

 

我很好奇,如果電影多了一點茱莉面對文字創作上的修飾與迷,會不會更貼近部落格創作的真實情境(即使發表了,隨時還是可以修改,包括她的丈夫要求她別把他的心情寫進去一般);至於部落格上如果用數位相機拍下一幀幀的美食烹煮過程照片,會不會更迷人更有說服力?

 

還好,茱莉的寫作歷程也許著墨不多,但是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飾演的前輩廚神茱莉亞就有了一場「旋乾轉坤」的轉變戲。

 

jj01.jpg

一開始,她只是閒不下來的美國駐法國大使館官員的妻子,學製帽和打橋牌都無法滿足她,一般的法國料理課程,她也看不上眼,她要學的是專業等級的藍帶廚師課。只是她面對的不但是性別上的岐視(從老師到學生,全是男性),另外還有技藝等級的落差(其他學員全是術業有專攻的高手了,她卻是業餘玩家而已)。

 

「你不知道他們看我的眼神有多不屑!」導演諾拉.艾佛隆(Nora Ephron)透過茱莉亞的這句對白,發揮了臨門一腳的力量,清楚註解了茱莉亞不甘雌伏的關鍵心理。

 

不能見笑於專家,不能在行家面對露餡,其實是很多菜鳥在專業職場上都共同經歷過的心理夢魘,別人是「沒有三兩三,焉敢上梁山」,你卻是「沒有三兩三,已經在梁山」,人生有很多機緣是無法回頭的,既然上了梁山,就只能奮力去做英雄好漢才是,不夠不足不能之處,只有苦練充電,別無他法。

 

茱莉亞不會握刀,亦不會切洋葱,確實是笨到不行的菜鳥,但是她不服輸,於是回家苦練切洋葱,整個料理檯上堆了半山高的洋葱碎末,她還不肯鬆手,剛進家門的丈夫都要被洋葱薰到落荒而逃之際,只有她繼續奮戰,磨刀霍霍向洋葱…

 

熱情與夢想,往往與傻勁與癡情脫離不了關係,茱莉會每天清晨起床就開始寫作,當然就是癡傻;茱莉亞不想被人笑魯鈍,所以勤練刀功,同樣也是癡傻。事先,她們並不確知能否成功,癡傻只是一種生命態度,堅持下去,人生的風景就不同了,整齣《美味關係》講的其實不是人間美食究竟如何料理,《美味關係》講的是人間癡傻。

 

親愛的朋友,你生命中最癡傻的選擇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