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盜城:高潮擦肩而過

同樣是主角被警察圍困了,《竊盜城(The Town)》的Jeremy Renner同樣換穿上警察衣服,混居警察行列中,走出了層層埋伏。

 

這一幕,像不像法國導演盧.貝松(Luc Besson)的《終極追殺令(Leon)》?差別在於盧.貝松提煉了高密度的懸疑膠囊,《竊盜城》的導演班.艾佛列克(Ben Affleck)則多添了點水,拉長也稀釋了瞬間張力。

 

盧.貝松的高明之處有三:

 

首先,尚.雷諾(Jean Reno)的變裝脫身奇計,很有說服力。

gang36101.jpg 

其次,他先讓尚.雷諾看見了戶外風景,有了陽光,有了希望,還來不及興奮,他就中槍倒地了。

 

第三,敗了,死了,卻不一定就輸了,尚.雷諾最後拉動的手榴彈卡筍,釋放了觀眾的悲情。

 

班.艾佛列克找來Jon Hamm扮演FBI幹員亞當,雖然還是有獵犬嗅覺,但是內心黑暗面,知彼知己的功力卻遠不如壞到骨子裡的蓋瑞.歐曼(Gary Oldman),純粹靠著運氣與眼尖,即時在街頭上瞧見了Jeremy Renner的背影,即時尾隨,喝令停下腳步,卻也讓他有了迴身射擊的駁火空間,多了點街頭對峙的戲碼。

 

好戲加了水,味道難免就淡了。盧.貝松要的是來不及驚歎與惋惜的決然,但我能理解班.艾佛列克的為難,照抄伏襲手法,行家一看就明白,必遭揶揄;多一點變化,或許就有了新的生命詮釋。

 

於是他不但拖長了Jon HammJeremy Renner的「螳螂捕蟬」戲,也讓自已飾演的Doug,剛巧發覺,也目擊了這個追捕場面,好友走進了陷阱,他是不是可能扮演起即時救援的「黃雀」(一方面是報昔日相挺義氣,一方面是提開解開僵局的另一種選項)呢?

 

可能歸可能,現實歸現實,黃雀最後還是只能袖手旁觀,最後還是在槍聲大作後,悄悄開著警車走了,只與Jon Hamm的眼神擦肩而過。

 

不想重複前輩手法,或許是班.艾佛列克的刻意選擇,但是高潮因此淡化,卻也是不爭的事實,也讓人看見了他還不能把握臨門一腳的說戲功力。

gang6124.jpg 

《竊盜城》裡的關鍵人物是Rebecca Hall飾演的銀行經理克萊兒,她在歹徒威脅下開了金庫,但也目擊了Jeremy Renner頸背上的刺青,偏偏,他們同為波士頓Charlestown的鄰居,隨時可能相遇,而且歹徒一度擄她做人質,最後卻又在海邊放了她,讓她有機會成為警方倚重的破案証人,所以歹徒想要一探虛實,如有必要,就予滅口;偏偏,攬下探底重任的Doug卻愛上了受驚的克萊兒。

 

Jeremy Renner的刺青是編劇安排的高潮爆點,克萊兒一定會從刺青中發現Doug這一幫人的秘密,劇本的安排是Doug與克萊兒的街頭咖啡約會,被Jeremy Renner撞見,在驚訝與不解中,三人終於走到了即將攤牌的高潮臨界點,但是就在Jeremy Renner起身閃人,刺青即將撞入克萊兒眼簾的剎那,唯一知情的Doug(因為克萊兒曾向他透露心事,也坦承自己保留了一手,沒有向FBI揭露全部訊息)即時伸出手遮住了那個刺青,消除了攤牌壓力。

 

問題是真相壓力並未因此化消,只是把克萊兒自己發現的「不敢置信」,變成了最後由FBI告知的「不得不信」。

 

驚爆點不一樣了,戲劇滋味也就完全不同了,克萊兒是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犯罪的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傾向的受害人,如果她是「自覺」中產生偏袒情懷,戲劇矛盾性會不會更強猛?惆悵與煎熬的痛苦會不會更強?班.艾佛列克的選擇讓我歎了口氣。

竊盜城:風景似曾相識

《竊盜城(The Town)》堪稱是好萊塢的《艋舺》。

 

相似之處有以下五點:

 

一,導演都是演員出身:《竊盜城》是好萊塢影星班.艾佛列克執導的第二部劇情長片;《艋舺》則是台灣影星鈕承澤執導的第二部劇情片。而且兩個人都很愛演,卻也都演得還算稱職。

 

二,兩片故事地點都是古老城市的高犯罪區,《竊盜城》是美國波士頓的Charlestown《艋舺》是台灣台北的萬華。gang116.jpg

 

三,兩片都描述家族犯罪的宿命沈淪,《竊盜城》找來硬漢影星Chris Cooper飾演班.艾佛列克的老父,一場兒子探監戲,揭露了家族恩怨,也述說了無解的黑道枷鎖《艋舺》的王識賢同樣在監牢裡承擔了黑幫人生的罪惡包袱。

 

四,兩片都有著兄弟情義不得背離的羈絆,《竊盜城》裡的Jeremy Renner有著難以控制的暴力傾向《艋舺》裡的鳳小岳也有著同樣程度的任性與狂妄;《竊盜城》裡的Jeremy Renner曾為班.艾佛列克殺人,《艋舺》的阮經天與趙又廷同樣有著小命一條為兄弟的血性。

 

五,兩片老大都有著不同流俗的生命副業:《竊盜城》的黑道老大Pete Postlethwaite是花店老闆,平常就愛蒒花弄草,渾然不似心狠手辣之人《艋舺》老大馬如龍則是最愛戴越浴帽,炒菜供養手下。

gang6150.jpg

 

六,男人不能改變女人的命運,但是男人的深情留給女人永遠的思念:《竊盜城》的Rebecca Hall看見愛情,原諒了犯罪,用一句睛朗天空,回應摰愛;《艋舺》的柯佳嬿則在「Making Love Out Of Nothing At All」的歌聲中回味著曾經有過的青春殘夢。

 

相異之處有以下三點:

 

一,夢有陰睛圓缺,人有旦夕禍福:《竊盜城》的班.艾佛列克一心想要退出江湖閃人,而且最後得能趁了心,《艋舺》裡的兄弟們則在血花中,留下櫻花夢缺的遺憾。

 

二,對酒當歌,唱腔不同:人生都有傷口,《竊盜城》偏愛娓娓細述,採用的語法是讓班.艾佛列克用最恬靜的語氣,逐一細述心田舊傷《艋舺》的語法是大聲嚷嚷,心中塊壘,不喊不快。細述,難免沈鬱;喧譁,難免呱噪。gang6121.jpg

 

三,罪惡手法不同:《竊盜城》直接搶銀行,以強大火力的武裝犯罪挑戰社會秩序《艋舺》則是地盤爭奪的利益攘奪;不過,《竊盜城》裡的FBI就算積極辦案,總是技遜一籌,未能甕中捉鱉,聊備一格《艋舺》裡的掃黑同樣也只是時代的背景印痕,無法著力,亦不想著力。

 

高度相似的巧合,讓我驚訝,必定有的劇情出入,則反應出兩人不同的美學偏好。班.艾佛列克與鈕承澤都很努力想要在幕後創作上穩佔一席之地,事實証明:努力是有成績,但還有更多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