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張雨田:典範日遠

早晨到台灣大學對面的基督教浸信會懷恩堂,參加了張雨田先生的安息禮拜,再度聽聞了醇厚的影人掌故。

 

安息禮拜的儀式簡單隆重,與張雨田互動密切的前電影處長廖雄祥導演,前中影總經理明驥、江奉琪等人都早早趕來送老友最後一程,日本東映公司特別派了國外部長福中修來台追悼,東映老闆岡田茂的花籃也擺在教堂外側,人與花,已經說明了日本影人對張先生的懷念。

 

我認識福中修,全是因為張先生的引見(生平第一回吃到河豚沙西米,在銀座的小巷子裡吃到的燒烤小雞飯,其實亦都經張先生的熱情安排,才有了難忘的美食回憶)後來多次到日本採訪,或者是其他國際影展上也幾度相逢,他都很,熱情地招呼我,今天台北再相逢,沒想到卻是在老朋友的喪禮上,他緊緊再握住我的手,我們都已老了,在這個場合亦不知道能再說些什麼,只能彼此互道祝福。

 

福中修上台用日語致詞,幾度哽咽,朋友情義,讓人動容。福中修特別提及六十年前為了東映電影公司的作品如何進軍東南亞的華人市場,專程拜訪張先生,得到大力指引,就此相交一甲子,日本電影能夠重新進入台灣電市場更要感謝張先生的出錢出力,多方奔走。如今台灣人看日片的管道非常多元,很難想像二十五年前日本片得靠配額才能進入台灣的年代。

 

安息禮拜上印有張先生的生平事略,其中特別提及日本巨星三船敏郎的代表作品《宮本武藏》、《大鏢客》和《大劍客》當年都是張先生引進台灣的,這亦說明了他當年在發行《二0三高地》時,何以能夠請到三船敏郎來台宣傳,同時,還安排我做專訪的原因了。

 

李行導演上台追思他心中的張大哥時,特別找出了一張風景明信片,那是張雨田先生在紐約的金都戲院站著看完李行執導的《養鴨人家》時,滿懷激動地寫下一封鼓勵他繼續拍片的信,「他看我還是個人才,所以多方鼓勵。」面對故人情誼,李行感念良多,隨即又掏出一封兩頁的信,那是李行在中影拍攝《碾玉觀音》時,張雨田錯過了開鏡典禮,所以另外寫了信,提出了一些對李行電影拍攝手法的建議,論語中所謂「益者三友:直、諒、多聞」的氣度與行事,可以說是具體落實在張雨田的為人處事上了。

 

張雨田曾經投資李行拍攝了《貞節牌坊》,結果電影賠錢,李行特地登門致歉,不料張雨田反過來安慰他說:「你拍片時非常辛苦,大家都看見了,你已經盡了力,電影不賣錢,是我們做的不夠,不怪你的。」投資老闆的大度與豁達,更讓李行銘刻在心。

 

後來,李行和張雨田等人合資成立了天下公司,拍攝了《玉卿嫂》,原定導演是但漢章,不過他的構想與原著作家白先勇相去甚遠,白先勇要求換導演,不然就要收回版權,張雨田和李行為此大傷腦筋,最後換成張毅才算完成了叫好又叫座的電影。但也因為台灣製片業的細節非常複雜,以致於天下公司在拍完《玉卿嫂》之後就收了,未再投資其他台灣電影,殊為可惜。

 

瞻仰過張先生最後儀容,走出懷恩堂時,台北的陽光正豔麗,昨夜的雷電風雨已然將整個城市清洗了一番,但我知道前輩的典範,已成空谷足音,謹以本文追記一路照顧我甚多的這位前輩影人。

 

亞瑟潘:我倆沒有明天

即使是43年前的電影了,重看亞瑟.潘(Arthur Penn)執導的《我倆沒有明天(Bonnie and Clyde)》,依舊可以感受到當年撼動江湖的威力。

 

首先是女主角費.唐娜薇(Faye Dunaway)的開場全裸戲。

 

沒有人會用「絕色」來形容費.唐娜薇,她的魅力來自於顴骨高聳的她,總能從外表與肢體,就讓人看見她的內心焦慮與悸動。

faye-dunaway-bonnie-and-clyde.jpg 

《我倆沒有明天》開場所見到的她是一位閒居無聊,無所是事的女孩,一絲不掛地在床上翻來滾去,然後起身照鏡,或者面對衣架,明明全裸,肉香四溢的身材卻也能三點不露的巧妙鏡位,讓人看見了一顆焦燥不安的靈魂。

 

隨後,她在窗台邊看到了意圖偷車的華倫.比提(Warren Beattyfaye-dunaway-bonnie-and-clyde03.JPG,先是大聲喝斥,但是全裸的肉身也立時吸引了華倫的好奇,於是有了對談與回應,於是開啟了他們的生命冒險之旅。

 

最初,飾演Bonnie Parker費.唐娜薇原本只當飾演Clyde Barrow華倫.比提是個少不更事的小混混,可以玩玩,不必認真,沒想到他竟然露出藏在腰間的小手槍,這把槍對於只能在餐廳當服務生的Bonnie當然是極新奇的刺激,於是亞瑟.潘安排了第二個極犀利的畫面:Bonnie伸出手,一把就握住了這柄槍的槍桿。

 

這個握住槍桿的手勢,像極了《臥虎藏龍》裡,玉嬌龍當著俞秀蓮的面,用手指滑過青冥劍的「主權宣示」意味,只是《我倆沒有明天》比《臥虎藏龍》早了卅二年想出這種比方:槍或刀,在心理學中的隱喻解讀中,其實是男性性器的象徵,女人的手勢,既是性的接觸,亦是認同的標示,多元涵意,任人解讀了。但在《我倆沒有明天》中,這一握,就代表了Bonnie從此成為Clyde的女人。

 

至於後來Clyde帶著去Bonni試槍,Bonni瞄著廢輪胎直射而去視覺場面,兼具了雄性「武力」與雌性「性器官」的暗示力量,也算是極其高明的神來一筆了。bac02.jpg

 

好玩的是,Bonnie遠比Clyde狂猛與主動,當她們第一次打劫成功時,臉紅氣喘,冒險得逞的她,血衝腦門,意興遄飛,就如餓虎撲羊般撲向Clyde身上,狂吻緊抱起來,不料,Clyde卻一把了推開了她,這對鴛鴦大盜的性向論述,突然就又多添了多元的可能性,至於費.唐娜薇氣極敗壞,覺得備受羞辱的表情,則是她最有名的演技標記了。

 

《我倆沒有明天》第三個有趣點是「名人」與媒體間的互動關係。打劫之前,德州或全美國,誰聽過BonnieClyde之名?誰在乎他們是誰?可是惡名傳播開來之後,他們開始對媒體的報導內容有意見,開始計較起媒體寫的報導實不實在,最後甚至可以即興寫詩,把他的犯罪人生寫成詩作,而且投稿媒體,讓報紙如獲至寶,全文刊出這對鴛鴦大盜的手稿創作。

 

這對匪徒提供了媒體無數報導素材,但是他們也操控了媒體,如願以償地以自己想要的英雄形象來亮相,搏得世人目光,這和當年「白曉燕命案」的歹徒在落網前,逐一接受電視台主播電話叩應的「互相利用」心態多麼相似?媒體需要歹徒,歹徒則是利用媒體,各取所需的「名人」與媒體生態,多少年來,一直以不同形式,反覆上演著。bac07143.jpg

 

《我倆沒有明天》最後的壓軸精華則是槍林彈雨的暴力經典,BonnieClyde最後踏進警方安排的陷阱後,被亂槍射殺的場景,原本大約只有七八秒鐘的長度,亞瑟.潘卻用了慢動作攝影和抽格減格的剪輯手法,讓這場槍戰戲拉長到了二十一秒鐘左右,亂槍穿身時的肢體抖動在這樣的手法表現下,有如一場迎風飄抖的舞蹈,讓「現場直播」式的血腥暴力,變成了一場血之祭典,而非單純的暴力相向了,因此也啟發了後世電影人爭相模彷的先河。

 

 

 

 

湯尼寇蒂斯:熱情如火

流星雨是天文奇觀,一旦銀河發生了流星雨,夠讓新聞工作者手忙腳亂了。曾與瑪麗蓮.夢露合作過喜劇經典《熱情如火》的影星湯尼.寇蒂斯,九月二十九日辭世,看他在電影中的年輕模樣,可以想見1960年代當紅奶油小生的風采。

閱讀全文 湯尼寇蒂斯:熱情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