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訪時:音樂隧道

首先,我們要確定枯木的定義?

 

枯木是老朽?僵硬?腐爛?死板?了無生趣?還是…

 

李察.堅金斯(Richard Jenkins)在《幸福來訪時(The Visitor )》中飾演二十年來只教一門課的大學教授華特,平日教學除了重複,已無熱情;妻子過世後,更成了孤單老人。

 

但是他請了家教來學鋼琴,他的亡妻是鋼琴老師,如果他能學會彈琴,也許可以備增懷思,當然,登門授課的女老師,也潛藏著讓他尋訪愛妻身影的一些幽微心思。

 

vi102.jpg只是,他欠缺彈琴細胞,「手指要彎得像隧道一樣。」女老師做出示範動作給華特看,華特的背脊和手指都僵硬無比,就是放鬆不來,「要讓火車通過…」

 

手指僵硬,隧道無法成形,火車就通不過,這不是一句平常的習琴對白,而是生命寓言的變奏曲,華特學琴學得身心俱疲,導演Thomas McCarthy利用這場開場戲,不但完成了角色定義,也帶出了他生命困頓的癥結所在:隧道垮了,火車就無法通行了。華特的坍塌人生還同樣顯現於他對遲交報告的學生,毫無耐心,亦無同情,冷漠無情,了無生趣的呆板,與他的寂寞形成了交響樂。

 

Thomas McCarthy的精細在於他在突顯華特的枯槁人生時,不忘開發新的出口,華特琴彈不好,已經換過四個老師,第五位也同樣不能滿意,藉口是練習時間沒空,實質卻是想再換一個老師,但是這回老師直接告訴他:「中老年才想彈琴,確實很難,如果沒有天份的人彈這麼好的琴,真是浪費的,我可以跟你買琴嗎?」

 

琴是華特妻子的遺忘,也是他對妻子的深情記憶,但是彈琴不能給他任何安慰與快樂,又何苦一再糾纏於彈不彈琴呢?

 

賣琴的提議,正是《幸福來訪時》推動劇情運轉的解謎鑰匙。但是,不急,導演和華特都不急著賣琴,等到他重回紐約寓所,遇見了愛彈非洲鼓的敘利亞青年塔立克(由Haaz Sleiman飾演),從非洲鼓的律動中他自然會跟著搖頭幌腦起來,音樂的樹苗才正式從他心頭重生抬頭了起來,上帝關了一扇門,卻也同時開了另一扇門,關鍵在於你懂不懂得去開門。

 

vi04.jpg

學音樂的目的是什麼?讓自己快樂?讓別人快樂?華特的故事其實說的是:先讓自己快樂了,別人才會快樂。不能敞開心房學音樂,音樂只像是隔窗相望的陌生人,看著華特終於同意賣出鋼琴,看著他穿著西裝打領帶,背起色彩豔麗的非洲鼓袋穿梭於紐約地下鐵及中央公園的模樣,《幸福來訪時》極其簡明有力的地用音樂註記了他的新生。

 

音樂曾經讓的人生充滿受困受挫的死亡氣息,音樂卻也讓他找回來了再生的能量,如果《幸福來訪時》的結構如此簡單,坦白說,難免太老梗了。Thomas McCarthy最精明的算計就在於讓華特的音樂人生因為塔立克的出現而逆轉,更讓塔立克母親夢娜(由女星Hiam Abbass飾演)的出現,讓華特的第二春也綻放了新芽。

 

vi07.jpg

塔立克熱中非洲鼓,但是夢娜卻鍾愛鋼琴,她在清掃房間的時候,就刻意播放了華特前妻的錄音,琴聲優美,差別其實在於聽音樂的人究竟懷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夢娜對鋼琴樂聲的喜愛,當然就是同一族類的同頻共振,華特不能圓的心願,悄悄卻在夢娜的身上得圓,華特的冰山人生也就快速溶解了。

 

彈琴也好,擊鼓也好,音樂不曾排斥任何人,音樂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電影音樂獎:入圍名單

比利時根特影展(Ghen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的重頭好戲,第九屆世界電影音樂獎(9th World Soundtrack Awards)的入圍名單已經宣布一陣子了,十月十七日就會產生得主。

 

今年的影展有三大特色,首先是日本作曲家梅林茂(Shigeru Umebayashi)將會於十月十六日舉行一場特別的音樂講座,分享他的作曲理念,以及電影中的音效處理。

 

news_874.jpg

歐美影人會注意到梅林茂的名字,主要是受到王家衛的影響,他的《花樣年華》、《2046》和《我的藍莓夜(My Blueberry Nights)》都用了梅林茂的音樂旋律做配樂,當然,張藝謀的《十面埋伏》和于仁泰的《霍元甲》也請了他來配樂,影展中主要就是介紹梅林茂替中國和香港電影配樂的成績。近年來,梅林茂也多次應邀替歐美電影配樂,作品包括了《人魔崛起Hannibal Rising》、《魔幻女兒國(Tears for Sale)》、《黑海(Mare nero)》、《荒誕主義者(Absurdistan)》和《燃燒彈(Incendiary)》,質量都相當可觀。

 

第二個重點則是終身成就獎頒給了《往日情懷(The Way We Were)》的作曲家馬文.漢立許(Marvin Hamlisch)。由芭芭拉.史翠珊(Barbara Streisand)唱紅的「The Way We Were」,堪稱是1970年代最動人的電影情歌了,

marvin-hamlisch.jpg

至於電影《刺激(The Sting)》和《蘇菲的選擇(Sophie’s Choice)的音樂亦都寫出了時代氛圍和劇情對應的拔河力量。

 

六十五歲的馬文或許最近作品不多,但是成名甚早的他,得到終身成就獎也算實至名歸了。

 

第三個重點則是曾以《色,戒》拿過金馬獎的法國作曲家亞歷山大.戴斯培(Alexandre Desplat)應主辦單位之邀,要在十月十四日晚上與「交通五重奏(Traffic Quintet)」合作一個名叫「神聖女性(Divine Féminin)」的音樂會,要向銀幕上知名的偶像女星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珍妮.李(Janet Leigh),莎朗.史東(Sharon Stone)、珍妮.摩露(Jeanne Moreau)和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等女星致敬,主要是這些女星過去在銀幕上綻放的光與熱不知風靡了多少影迷,重溫舊作的音樂旋律,其實也是宛如舊夢重溫。戴斯培去年曾經灌錄了一張法國經典電影配樂的新詮版唱片,舊曲重生,另有風情。


最後還是要看2009年的電影音樂創作,誰能獨領風騷了,本屆入圍名單如下:
年度電影作曲家FILM COMPOSER OF THE YEAR

卡特.布威爾(CARTER BURWELL作品有:《布萊德彼特之即刻毀滅Burn After Reading)》和《暮光之城(Twilight)》

 

亞歷山大.戴斯培(ALEXANDRE DESPLAT作品有:《班傑明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時尚女王香奈兒(Coco Avant Chanel)》,神鬼獵殺Largo Winch)》,情不自禁愛上你(Cheri)


丹尼.葉夫曼(DANNY ELFMAN作品有:《自由大道 (Milk), 《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和《東岸饒舌傳奇:聲名狼籍先生(Notorious)》


麥可.賈奇諾(MICHAEL GIACCHINO作品有:《星艦爭霸戰(Star Trek)》,《天外奇蹟(Up)》, 《失落之地(Land of the Lost)》


漢斯.季默(HANS ZIMMER作品有:《請問,總統先生(FROST/NIXON)》,《天使與魔鬼(Angels & Demons)》和《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

年度最佳電影音樂(BEST ORIGINAL SCORE OF THE YEAR

布萊德彼特之即刻毀滅BURN AFTER READING)》Carter Burwell


《班傑明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Alexandre Desplat


《請問,總統先生FROST/NIXON)》Hans Zimmer


《黑暗金控THE INTERNATIONAL)》Reinhold Heil, Tom Tykwer, Johnny Klimek


《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A.R. Rahman


年度最佳電影歌曲(BEST ORIGINAL SONG WRITTEN DIRECTLY FOR A FILM


“GRAN TORINO”《經典老爺車(Gran Torino)》
詞與曲: Jamie Cullum, Clint Eastwood, Kyle Eastwood and Michael Stevens
“JAI HO”《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

作曲:A.R. Rahman 作詞:Gulzar and Tanvi Shah
“O SAYA” 《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

作曲:A.R. Rahman 作詞:
Mathangi Arulpragasam
 
“RUN & HIDE”《我曾經愛過(Je l’aimais)》

詞與曲:
Anna Chalon
 
“THE WRESTLER” 《力挽狂瀾(The Wrestler)》

詞與曲:
Bruce Springst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