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瘋棒球,可是電影人很少拍棒球電影。 閱讀全文 天生好手:棒球電影夢
血汗人生:李安小故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謹以發表在自由時報上的文章,紀念,並慶賀李安導演的勝利。 閱讀全文 血汗人生:李安小故事
東尼瀧谷:導演的手痕
名著翻身:重拍齊瓦哥
挑戰經典,是夢想家愛做的事;超越經典,卻未必是流血流汗就一定能成功的事。上圖為《齊瓦哥醫生》經典舊版,下圖則為俄國電視新版。
美國人拍《藝伎回憶錄》,是不是一定就比日本人拍得好呢?
答案很明顯。美國人拍的《藝伎回憶錄》在商業體制炒做下,肯定賣錢,但是不會在影史上名垂千古,因為形似神不全。
同樣的邏輯,莎士比亞的劇作是不是只有英國人能拍呢?
同樣是《馬克白》的故事,波蘭斯基拍的《森林復活記》很驚人,但是黑澤明的《蜘蛛巢城》,更是影史經典。作品好壞,坦白說,與創作者的國籍沒有必然關係,一切在於心靈,在於才情。
俄羅斯娛樂圈最近有一股文學改編上電視的風潮,分別是:導演Aleksandr Kot改編自杜斯妥也夫斯基名著的《卡拉馬助夫兄弟們(The Brothers Karamazov)》;還有已經拍了無數次的托爾斯泰名著《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 這回換了導演Sergei Solovyov來掌鏡;另外則是Aleksandr Proshkin改斯自巴斯特納克的名著《齊瓦哥醫生(Doctor Zhivago)》。
《卡拉馬助夫兄弟們》曾在1958年搬上銀幕,由在俄羅斯出生的影星尤.勃連納(Yul Brynner)擔綱,多年前曾在台灣演出過,但是評論平平,反而是《戰爭與和平》及《齊瓦哥醫生》都有不錯的票房及評價。
俄國能夠開拍《齊瓦哥醫生》 ,在1990年之前是不可能的任務,原因是巴斯特納克的書批判了蘇聯體制,被列為禁書,不管巴斯特納克有沒有得到諾貝爾獎,意識型態的掌控是蘇聯的第一要務,這也是當年大衛.連要拍《齊瓦哥醫生》 ,根本不可能到蘇聯取景,只能改到西班牙拍攝。但是蘇聯解體十六年後,才有人拍攝《齊瓦哥醫生》 ,畢竟還是個新聞,意味著舊有的禁忌真的已經隨風而逝了,人們真的可以平心靜氣地坐在家中看著文學改編作品了。
《齊瓦哥醫生》 是公認的影史經典,奧瑪.雪瑞夫和茱麗.克莉絲蒂的雪地戀情,讓無數倩人看了心酸垂淚,伊凡.狄霍夫奇尼不認為自己在挑戰經典,但是他說你們看到的《齊瓦哥醫生》 都是外國人的觀點,都是好萊塢的觀點,Aleksandr Proshkin想要拍的是俄國人自己的觀點。
他的特色之一在於全片都在俄羅斯取景,景觀上就絕對勝過原版的《齊瓦哥醫生》 。當然,他要動員人力來拍攝歐戰或紅白軍內戰的規模,也遠比大衛.連容易得多了。
特色之二在於:「電影中強調齊瓦哥戀戀不忘那把媽媽留給他的俄國三角琴,其實在俄國富人家庭階級中,三角琴屬於很平常的樂器,就像薩克斯風一樣。」Aleksandr致力要讓俄國文化的本色還原到最準確的位置。
特色之三在於只有俄國人才讀得懂原著的趣味。以女主角為例吧,《齊瓦哥醫生》 的女主角茱麗.克莉絲蒂飾演的拉娜一角,是大衛.連刻意雕塑的斯拉夫美女,「可是你知道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俄國男人一看到她就為之神魂顛倒嗎?」Aleksandr指出,「因為他的父親是比利時人,母親是法國人,所以她的容貌和長相比起其他一般的俄羅斯女人中是那麼地不一樣,有了出類拔萃的另外魅力。」小說中,拉娜是黑髮美女,大衛.連的電影版本中則成了金髮美女,但在伊凡的版本中,拉娜卻成了紅髮女郎,因為伊凡要刻意突出她的歐洲風韻,要絕對不同於其他版本的俄羅斯女人。
至於齊瓦哥醫生則是由俄羅斯當紅的男星Oleg Menshikov出任,他是米蓋柯夫的愛將,《烈日灼身》和《西伯利亞理髮師》都由他擔綱,到底能不能挑戰或超越奧瑪.雪瑞夫?坦白說,沒看到這套共十一集,總長八小時的影集之前,誰也不知道,我只是好奇,也期待著俄國人拍的《齊瓦哥醫生》,能有完全不一樣的風情, 至少,我想聽聽看,有什麼樣的音樂可以取代墨希斯.賈赫所創造的《齊瓦哥醫生》主題樂章:Somewhere My 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