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爆危城:狗仔的眼睛

《驚爆危城(Broken City)》的開場還滿吸引人的,略帶三分正義感的警員Billy(由Mark Wahlberg飾演)開槍射殺了涉嫌強暴幼女的歹徒(被害人是他女友的妹妹,Billy是替天行道?還是公報私仇?),被控謀殺,但是在市長(由Russell Crowe飾演)和警察局長卡爾(由Jeffrey Wright飾演)的包庇下,無罪開釋,Billy隨即被召進了市長室。「你是我的英雄。」市長請Billy坐下,先盛讚他以私刑懲治不法的行徑,也委婉透露了私下暗助的心情,隨即要他離開警界。

 

從畫面來看,這場慰勉戲,市長和局長都是站姿,唯獨Billy坐著,高度有別,氣勢有差,主客之分,清楚鮮明,誰是棋子?誰是下棋人?一清二楚,導演Allen Hughes能用這麼簡單的構圖,說明權力的主從關係,已然不俗。bc203.jpg

 

從劇情來看,市長知法玩法,許可私刑,亦暗示著他有走偏門的習性,他日有事,亦會鑽法律漏洞,私了恩怨。這是日後才能驗收的伏筆。

 

從轉折來看,市長收買了Billy的心(至少欠下一個人情),卻不談如何報恩,反而是強迫他轉業離職,不亦可薄得美名:雖然法律無罪,畢竟還是殺了人,退職亦算是交代。顯然,市長不僅懂得如何唬細舆論,城府亦夠深,不要求你立刻還償人情,看似不求回報的施捨,是否更讓人銘感五內,日後必得湧泉相報?白道的駕御操控手段顯然比黑道更陰沈。

 

但在開場戲之後,《驚爆危城》就掉進了通俗劇的老套,時隔七年後,Billy已是幹練的私家偵探,正在忙著市長大選的市長卻找上了他:找出我老婆的姘頭,代價五萬美元。於私,他欠市長一份情;於公,一位戴綠帽的男人,只求找出姘頭,不算壞事。加上代價不斐,Billy坦然接下工作。

 

Billy的辦案邏輯很簡單,市長指稱夫人有外遇,他先是目睹夫人與名貴轎車車主相會,既而又從手機裡查出男方竟然是敵對陣營的競選總幹事,兩條線索一連,市長內外交迫的焦慮不言可喻,加上他真的拍到了兩人躲進郊區別墅的照片,所有的問號都得到驚歎號的印証,縱然他的狗仔身份很快敗洩,縱使他隱約感覺不妥,卻也還是只能把乖乖履約,交出照片。不多時,姘頭就被人在街頭射殺了。

 

bc205.jpg

《驚爆危城》的劇本對Billy角色的描寫採用雙線交叉刻畫,Billy的女友醉心表演,好不容易拍了電影,首演時卻見有大量的情色性愛畫面,原本就擔心女友變心的Billy,被親眼目擊的畫面給擊垮了信心,開始酗酒鬧事。這條線目的就在刻畫Billy的人格特質:看到表相,就信以為真。對女友如此,對市長夫人的研判,何嘗不是如此。縱使夫人親口告訴他絕非如此,但人已往生,再難迴天。

 

狗仔世界的重要邏輯是「有圖有真相」,《驚爆危城》的邏輯則是「看圖未必就看到了真相」,問是在於不但Billy識人不明,連觀眾也看得一頭霧水,關鍵在於涉案的各個當事人,都欠缺明確的性格刻畫,想看卻看不見,看到的都是只見皮毛的魅影,又如何跟隨劇情拼組真相?

 

例如,貌合神離的市長夫婦看不出藕斷絲連的矛盾所在,夫人想要離婚的動機為何?既然不屑夫君,何以又願意虛與委蛇,出入各式應酬場合?她想逃離什麼?她又畏懼什麼?不曾琢磨這些細節,不就浪費了夫人這個角色?

 

例如,一件都更弊案,需要賠上人命,賭上自己的政治前途嗎?太過膚淺的政治黑幕,不但看不見金主之子憤而爆料的心理糾結,連夫人的真正外遇對象也像是亂點鴛鴦譜一般,最後乾脆由真姘頭自己招認了事(唯一的線索只是那通來自大飯店的電話)……看到的人物影像都是如此虛浮,自然就難以創造更多的認同與感動了。bc202.jpg

 

Russell Crowe最精彩的一場戲就是選舉辯論的大屠殺,那是一場貓戲老鼠的小把戲,問題就在他太強勢了,他的焦慮就顯得毫無必要了;Mark Wahlberg的困難在於角色本身,並非那麼絕對正義凜然(當年,明明就是當街槍殺,何以還是心存僥倖,得能逃脫司法制裁,也不禁狂喜),雖然,劇本安排他的逆轉關鍵在於他回到都更社區,找回昔日的魯莽血性,所以決心一搏。這個轉折証明市長看錯了他,但是觀眾何嘗不也看錯了他?眾人皆錯,只成全了編導的自說自話,明星的光彩,無法跳閃,何等可惜(Catherine Zeta-Jones的夫人戲份如此單薄,換 誰來演,差別不大,對她或觀眾而言,不也同樣掃興)!

浩劫奇蹟:痛快的眼淚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Khalil Gibran)曾在「眼淚與微笑(A Tear And A Smile)」一詩中如此寫著:

I would that my life remain a tear and a smile.

我寧願讓我的生命保持一顆眼淚和一朵微笑……

Khalil_Gibran02.jpgA tear to purify my heart and give me understanding

Of life’s secrets and hidden things.

一顆眼淚滌清我的心,讓我更了解生命的私密;

A smile to draw me nigh to the sons of my kind and

To be a symbol of my glorification of the gods.

;一朵微笑讓我更親近同類,成為我榮耀神的象徵。

A tear to unite me with those of broken heart;

一顆眼淚使我和那些心碎的人連在一起;

A smile to be a sign of my joy in existence.

一朵微笑成為我歡心存在的印記。

 

用紀伯倫的詩句來詮釋西班牙導演Juan Antonio Bayona的作品《浩劫奇蹟(Lo imposible /The Impossible)》 ,或許是個美麗的註記,因為觀看《浩劫奇蹟》時,你的淚水必定就在眼眶打轉,但是你卻也會帶著微笑走出影院。

 

《浩劫奇蹟》完成了四個動人的成就。首先是災難重現。

 

《浩劫奇蹟》的故事背景是20041226發生的南亞海嘯,芮氏規模8.99.0的海底強震引發滔天巨浪,奪走了29萬多人性命,無數家庭因而破碎,重建海嘯景觀和摧枯拉杇的自然力量,成為電影的第一個挑戰,所有的演員都得忍受人造巨浪衝撞,並在濁浪中漂流做戲,美術與攝影團隊的執行功力確實創造了極具說服力的視覺衝擊。impo1923.jpg

 

其次,則是化妝。

 

女主角娜歐蜜.華茲(Naomi Watts),好歹也算是好萊塢絕色佳麗之一, 但在《浩劫奇蹟》中,她先被海嘯巨浪衝撞得鼻青臉腫,四肢更被漂流木給刮傷及刺傷,大難來襲,佳人不再,從臉蛋到身子,時而浮腫,時而烏紫,層次分明的化妝術搭配她的氣若遊絲,精準呈現了她垂死掙扎的歷程。傷愈重,她對兒子的叮嚀就更有催淚效果。

 

第三則是潰堤的情緒。關鍵人物在於飾演亨利爸爸的影星伊旺.麥奎格(Ewan McGregor)。

 

從《猜火車(Trainspotting)》開始,伊旺.麥奎格的帥,可稱世所公認,但是作品雖多,真正精彩動人的戲究竟要算那一部?可能很多人搔白了頭,也無法立刻舉出一部讓人服氣的作品,《浩劫奇蹟》或許是滿好的選擇,雖然只有一場戲。

 

電影中他帶著妻子和三位兒子到泰國普吉島渡假,才剛過完耶誕,放過天燈,就遇上了世紀海嘯。浩劫的主戲在妻子身上,他再出場時,氣氛有些詭異,走過殘垣斷瓦,竟然摔了一跤,癱跌在床墊上,此時,破了個洞的屋頂竄出個人頭,問候他有沒有事,兩位小兒子很快也探出頭來探視老爸,神思恍惚之間,給人一種「何似在人間」的驚懼感,太過虛幻,但卻也是真實,他掙扎起身,急著要再去找尋失聯的妻子與長子盧卡斯,陰錯陽差之間,卻又與兩個小孩失聯了,無助的他,勉強與其他難免相聚取暖。骨肉不知下落的悲傷,賺得了一位陌生男子的同情,讓他終於得能取得手機,接通了萬里之外的焦慮岳父,講沒兩句,提到下落不明的孩子時,原本還算平靜的人,猛然崩潰,瞬間就哭嚎了起來……impo116.jpg

 

是的,男兒有淚不輕強,只緣未到傷心處,伊旺的淚水潰堤,充份說明了他在身心巨創下承受的壓力,只有在與親人通電的剎那,才真的找到了出口,卻又是充滿絕望的出口,他哭泣著向岳父表示:「我保証,我一定會找到他們…」然後還要急著掛掉電話,以免耗磨了僅存的一點電力,讓手機主人再也等不到家人的呼喚。傷心癡心還能好心顧慮別人,觀眾的心和淚水就這樣被伊旺給全偷走了。

 

最後則是尋覓,好戲全在飾演長子盧卡斯的童星Tom Holland身上。

 

苦難讓人成長,這句略帶俗氣的老話完全應驗在《浩劫奇蹟》的盧卡斯身上,剛開始,盧卡斯是對弟弟沒啥耐心的兄長;捲入海嘯狂流時,掙扎求生,成為他唯一的信念,自顧且不暇,自是不願聞聲救苦,替別家小孩伸出援手;好不容易陪著母親到了醫院,才在母親勸說下,開始去幫助其他難民尋人…他成就了尋人功德,卻走失了母親,他的堅強與脆弱,成為最動人的生命啟示錄。

impo1908.jpg

 

《浩劫奇蹟》的故事是悲劇,過程頻頻催人熱淚,但是所有的眼淚都在清洗我們的心靈,我們隨著盧卡斯一起成長,一起蛻變,也認同他的價值變化,當淚水與微笑同時掛在我們的唇角邊時,紀伯倫的詩句文字,就如此深情地熨燙過我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