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法國:一個旅人

2012年的初冬,我第一次認識了Raymond Depardon此人,渾然不知,雷蒙.德帕東早已是知名的法國攝影家,從平面攝影到電影紀錄,早已被人尊為大師;2012年的初冬,我慶幸自己看到了最新法國電影《如果在法國。一個旅人(Journal de France)》,即時認識一位大師,認識一種生命態度,認識一種創作理念。

 電影的主線在記錄德帕東從2006年開始,花了四年時間,遊遍全法國的大小城鄉,尋找有歷史風味的建築小屋及人們,拍攝完成的「法蘭西(La France)攝影展,在數位攝影當道的今天,在隨手隨處可拍攝,影像創作已然氾濫的年代中,他沈穩地踩著腳步,扛著沈甸甸的木質腳架,背著他的老式影棚相機,慢條斯理地選好場景,調好光圈與焦距,送上底片匣,再好整以暇地與取景對象「對話」,然後輕輕按下快門,看似古老的技法與心靈,看似貌不驚人的平凡建物,甚至有些斑駁與陳舊了,卻因為他的片刻停駐,在他選取的角度下,那些不會說話的建物似乎都悠悠甦活了起來……

journal-006.jpg

 

建築與人生密不可分,不管是雜貨店,小咖啡館或者就只是一幢單純的住屋吧,每座建築都因人而設,都收載著人的記憶,同時也反射著人的活動能量,但是多數時候,我們都讓這些風景等閒就從眼前溜走,唯有藝術家不然,他們的慧眼讓平凡變得不凡,《如果在法國。一個旅人》就讓一位老人家孤單行駛在法國大道上的身影,給予法蘭西土地上的人文風景塗上了不凡的色彩。

 

《如果在法國。一個旅人》的法文原名《Journal de France》,直譯應是法蘭西日誌,從主線來看,那是一位旅人的風土日誌,但從電影的副線來看,則成為一位攝影記者直擊過去半世紀來法國歷史的人生縮影,德帕東的收音師Claudine Nougaret此時扮演著重要的觀點輪述補充角色,她一方面從德帕東的資料室裡,挖出了他過去的採訪影片與相片,回顧他走過的採訪人生,從法蘭西帝國的外交到內政,從司法到影藝,他完成的法蘭西近代史拼圖,不盡然是歷史的全貌,卻也提供了極其有力的現場直擊見証,從布拉格之春的蘇聯坦克,中非共和國的統治者卜卡薩(Jean-Bedel Bokassa,此人在1970年代還是台灣的重要盟邦,在聯合國協力捍衛中華民國席位,還曾來台訪問,蔣中正還親自接機)從政變當上總統再成為皇帝的轉變,以及他如何讓查德反抗軍接納,得到採訪人質的機會……做一位記者,能有他如此機緣與膽識,就已經不虛此生了

 journal-009.jpg

但是他的鏡頭不只關注國際,對法國國內事務都同樣關心,從高達到亞蘭.德倫(Alain Delon),1960年代的法國影壇風雲人物,他亦曾站在第一線上採訪,甚至還是最早把鏡頭轉向拍攝者,關切起總在影展和名流社交場合前大聲叫嚷的攝影師(或者狗仔隊),那是一位充滿自覺意識的創作者才能兼及的採訪角度。

 

至於他後來關切的法國司法與農村議題,從《第十區法庭,審訊時刻(The 10th District Court: Moments of Trials)》到《我在法國南部有間小屋(La vie moderne)》,旺盛的創作力與深情的人間關懷,都讓他的選材與表現技法得到更多的討論。journal-003.jpg

 

一如《如果在法國。一個旅人》這樣詩意的片名,電影的步調優雅,德帕東記錄的屋宇人生,就是他對法蘭西的人與土地的深情謳歌,更迷人的是透過這麼安靜的腳步與深情的凝視,配合動人的音樂註解,每個畫面都有如一首小詩,吟唱著紅塵之美,他的攝影機總是緩慢移動,總是沈默地捕捉下他所見証的人間風景,不用燈光,沒有解說,他所捕捉的,所呈現的就已說明一切,用感性點撥感性,《如果在法國。一個旅人》就是如此動人的生命日誌。

 

捍衛聯盟:童話的溫度

明明什麼都沒看見,卻深信不疑,這是宗教信仰的動人力量;然而,凡夫俗子卻需要神蹟,如果能親眼見証,信仰就會更加堅定。Peter Ramsey執導的夢工廠動畫長片《捍衛聯盟(Rise of the Guardians)》,探討的無非就是童話人物如何守住這一塊活躍在兒童心靈的傳奇世界。

 

對於在歐美文化圈中成長的孩子,《捍衛聯盟》是一次童話總複習,從究竟有沒有聖誕老人(多應景的季節議題?多精準的商業操作?)?真有幫小朋牙拔牙的牙仙子嗎?還有復活節兔?睡人?以及象徵嚴冬冰雪的傑克凍人(Jack Frost)?透過《捍衛聯盟》的號召,熟悉童話故事的人,可以從新詮的人物造型(從睡人到Jack Frost)找到新詮的樂趣;不熟悉歐美童話的人,則可以從這款新版「封神榜」(這是我的謔稱註解)中,理解更多歐美民俗節慶的背後故事。

 

《捍衛聯盟》的故事描寫象徵恐懼的Pitch透過噩夢洗腦,要讓天下孩子再無童趣信仰,徹底接收及佔領以聖誕老人為首的童話聯盟勢力,聖誕幫雖然道高一尺,然而Pitch魔高一丈,若非傑克的適時醒悟,即時反撲,舊勢力已然不堪一擊,守住最後命脈的小男孩Jamie,則是傑克曾經童心大發的一次冬日冒險所播下的善信種子,正因為Jamie Jamie曾經親歷「如有神助」的美麗經驗,才讓信仰與希望得以繼續蔓延。

gua0026.jpg 

童話世界是成人世界的迷你縮影,亦是人生真相的具體象徵,童話雖然以童趣夢幻為主力訴求,但並非一塵不染的無菌室,各種不同的黑暗勢力都是催動童話夢想的主要動源(從大野狼與白雪公主的後母巫婆),《捍衛聯盟》對於黑暗勢力的營造,極具氣勢(不如此,亦不足以呈現毀滅勢力之可怕);但是對於光明世界的刻畫亦極其有力,黑暗與光明的對話就此相互拔河,增添了不少視覺奇觀:從牙仙子的翅膀鼓動,復活節蛋的塗繪流程到聖誕老公公的禮物工廠生產線,童話世界的重建工程,確實動人,那是專屬卡通電影的夢境工程,也順利達成「寧可信其有,不願盡成灰」的基本主題論述(這正是《捍衛聯盟》的主軸訴求)。

 

觀看《捍衛聯盟》時,無可避免會面臨這麼多童話人物《捍衛聯盟》,你最認同誰的趣味選項,我的選擇是金色澄澄,又胖嘟可愛的「睡人」,他不會言語,只能在頭上擠出各種符號,提醒注意,奇特的溝通方式何等誘人?至於被金色光芒掃到就酣然入睡的法力,亦有趣味橫生;甚至被Pitch侵襲,不得不冬眠的決然,亦有失敗英雄的尊嚴,別具深意。

gua009.jpg 

至於主角當然非傑克莫屬,他被月光之神召喚顯現在冰湖之上,拿著一根樹棍可以騰雲駕霧(總讓我想起孫悟空),亦可以隨手寫下雪花,他先是懊惱自己的透明(世人看不見他,動輒就穿越他的身而過),既而又不解自己的身世謎團,Pitch為了拉他做盟友,把記憶匣子還給他,有著「不合作,就毀掉你」的陰謀覬觎,從淘氣的練家子蛻變為捍衛戰士的人生選擇,固然是《捍衛聯盟》的基調,不過傑克的醒轉經歷,卻也符合了英雄崛起的洗淨過程,最重要的是他終於能被孩子「看見」,得以觸摸,亦有了溫度,再也不是寂寞英雄了。傑克的心聲,就我的解讀,已然道盡了所有英雄人物(或者創作),無法說與人知的基本心願了。gua002.jpg

 

人生真的有聖誕老公公嗎?帶來春天希望的復活節彩蛋,真的是免子Bunny送來的嗎?只有小孩才會問的問題,得由成人來提供答案。守護兒童這幾位童話英雄是童話世界的守護神,問題在於他們若不顯靈,還有多少人會相信童話裡的神話呢?答案,同樣得由成人來填寫。《捍衛聯盟》再度實踐了一場童話期約,屬於神話世界的燭火,確實需要有心人努力呵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