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女幽魂2011:新意何在

重拍經典,不管是致敬,或者挑戰,都是吃力不討好的血汗工程。

 

1987年程小東執導的《倩女幽魂》得力於三項元素:第一,引進了好萊塢特效工程,提昇了港片視覺奇觀;第二,張國榮、王祖賢和午馬激化的演技效應;第三,黃霑的音樂。

 

2011年葉偉信重拍了《倩女幽魂》,更名為《倩女幽魂2011》,片尾特別加註獻給永遠的張國榮,究其用心,顯然致敬遠勝挑戰,但是亦還是得從以上三個重點來檢視《倩女幽魂2011》的成績。

 

《倩女幽魂2011》最的挑戰在於《倩女幽魂》玩過的技法,有那些是可以再用?有那些得更新?既要尊重傳統,又要超越傳統,難免有時進退失據,例如劉兆銘飾演黑山老妖的髮髻,以及時男忽女的變腔聲調,該用什麼方式讓惠英紅來新詮?葉偉信的選擇是髮髻依舊在,只是花樣變少(畢竟,連柯波拉執導的《吸血鬼》都曾經參考了《倩女幽魂》的美術造型,避開髮髻,似乎就與記憶中的樹妖美學有了脫鉤的斷層遺憾了),而且隨著姥姥功力的變化,改成了白髮魔女的混合版。至於陰陽合體的奇怪嗓音則只有在最後決戰時刻,姥姥吸入了燕赤霞,兩人在體內爭奪主權時,轉變成為視效魔法的爭奪戰,多少視效,少了性別論述。葉偉信的選擇顯然是避開經典鋒芒,不去硬碰硬。

cgs006.jpg 

美術可以迂迴,人物卻難,《倩女幽魂2011》找來了名編劇張炭要在經典之外另闢新路,確實煞費苦心,既然燕赤霞、聶小倩、甯釆臣三位主角缺一不可,換誰擔綱,都會面臨品頭論足的計較挑剔,更大的問題在於如果劇情了無新意,也就更欠缺吸引新世代影迷的魅力。與其重複劇情,不如另起爐灶,其實是重拍工程之前就已想妥的藍圖,於是《倩女幽魂2011》邁向了重拍版的最大變動:聶小倩和甯釆臣依舊是癡情男女,但是燕赤霞和聶小倩其實另有一段情。亦即,燕赤霞從捉妖道士變成了為妖所惑的癡情中人。

 

《倩女幽魂2011》把聶小倩定位成狐狸精(不再是不得投胎的荒塜女鬼),因此敢見天日,不畏天光(卻也少了時間的限制與壓迫感),劉亦菲詮釋的聶小倩就得到這個狐媚真傳,從迫近青年燕赤霞(古天樂飾),到誘惑甯采臣(余少群),身體的解放度更勝昔日王祖賢,胴體的熱度與嫵媚的氣息,充份散發出男性難以抗拒的魅力,只是編導強調她的野性,卻也因此失去了倩女不忍加害甯采臣的理性掙扎,以致於等到前塵往事盡皆憶拾之際,她的愛情抉擇,就顯得草率含糊了。

cgs0015.jpg 

燕赤霞志在除妖,卻因不忍殺了聶小倩,選擇讓她失去記憶,忘記這段情,一個繼續在黑山做妖,一個則是繼續在黑山獵妖,獨自承受情傷的燕赤霞於是從玉樹臨風的清俊模樣,變成了滿面鬍髭的中年漢子。《倩女幽魂2011》的最大失算就在於少了對燕赤霞的更深關懷,要用風霜滿面的造型來突顯他的癡情守候,其實需要更多的戲劇骨肉安排,而非在蘭若寺裡撞見聶小倩時,才一副恍若隔世的驚豔,因為他是唯一知情的人,他的繼續守候黑山,固然可以解釋是想繼續伏妖,但是更美麗的解釋毋寧是不忍聶小倩被其他法師擒伏,因而以獵妖之名,暗行守護之實,也唯其如此,當他撞見聶小倩和甯釆臣又有了一段情之際,才會百感交集,想要拈走甯釆臣,一方面是提醒他不要被妖所惑,另一方面則又兼具了驅趕情敵的目的了,不管是假公濟私,或者是以私害公,燕赤霞的煎熬才更引人同情。編導錯失了一條可以創造動人愛情故事的路徑,真是教人扼腕。

 

只可惜,《倩女幽魂》少了甯釆臣就不叫《倩女幽魂》了,葉偉信找來余少群飾演甯采臣,堪稱用心良苦,畢竟兩人都有青澀純真模樣,余少群在《梅蘭芳》中飾演少年梅蘭芳的神采,對照《霸王別姬》中的張國榮(名為程蝶衣,實則同為梅蘭芳的化身),堪稱不相上下,只可惜葉偉信在處理甯采臣面對黑山村民的神經喜劇功力上,遠不如徐克(《倩女幽魂》的監製)那般瀟灑自在,至於余少群在生死關頭對聶小倩由懼生愛的歷程,更像蜻蜓點水,著墨太少,難以服人,只讓一顆甜嘴糖果,就來成就狐狸與凡人的戀情,就顯得太過一廂情願了。

cgs991.jpg 

《倩女幽魂2011最重要的戲劇高潮並不在於他們三人能否擊敗黑山老妖,而是在於奪去小倩記憶的那把靈劍成為擊敗姥姥的關鍵,但是記憶恢復後的小倩如何面對自己的兩段情,《倩女幽魂2011》顯然重視那段走過生死關的往日情,於是割捨了從糖果遊戲中萌發真情的當下情,一個不可能有未來,一個可能有餘生,但是大火成就了往日情,留下有憾難得圓的當下情,又是一個教影迷難以著力的幽迷深谷:該祝福燕赤霞?還是同情甯采臣?

cgs009.jpg 

電影中不時可以聽見黃霑創作的「黎明不要求」一曲,原本那是只容於黑夜的地下情的呢喃情歌,有其時光魔法,如今的小倩不但能夠見日光,還可以在森林裡飛來跑去,歌曲的韻味依舊迷人,但是少了與劇情的對話功能,只能讓人想起往日,卻不能替當下加分,亦是經典在前,難以超越的一大瓶頸。

11月19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電影音樂大師: 《莫利柯奈:50年一瞬的魔幻時刻

 

本周節目仍是繼續介紹義大利音樂大師莫利柯奈的往事回憶訪談錄,除了聆聽他的最新配樂作品:風之門:情繫西西里島(Baaria》之外,也要根據他在訪談中提到的最愛,節目中亦會再送出一本書。

 

電影大師創作一輩子,完成近五百部的影視音樂作品,難免會被人家問到:「你喜歡的三部作品是什麼?」題目很庸俗,卻符合凡夫俗子最想知道的創作秘密。

morri006.jpg 

我替大師回答的答案其實與大師自己的選擇很接近:《教會》、《四海兄弟》和《荒野大鏢客》,但是大師沒有選《荒野大鏢客》,他雖然以西部電影配樂揚名,但是臨老回顧時,西部電影配樂不是他的最愛,他另外提出了《例行公事》、《海上鋼琴師》和《風之門:情繫西西里島》三部電影。

 

所以我們今天的節目就要讓大家聽到這六部電影的音樂,重新想見大師創作時的心路歷程,特別是他提醒大家:人的耳朵很分辨兩種以上的聲音,所以電影配樂的基本精神就要簡單,明瞭。聽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的事。

 

使用音樂:馬友友的《電影琴緣》、《荒野大鏢客》、《教會》原聲帶、莫利柯奈精選集。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電影話題:《金馬獎入圍》

看電影遭遇突襲,其實是很有趣的觀影經驗,突襲難免意外,但也處處驚喜。cgs001.jpg

 

金馬獎前夕,我照例要緊急補充一些電影內容,看到了由葉偉信執導,獲得了女配角和視效兩項提名的倩女幽魂2011》,卻意外聽見了原本由黃霑先生在1987年版本的《倩女幽魂》中使用過的「黎明不要來」、「路隨人茫茫」等音樂,猛然一驚。

 

是的,24年的光陰彈指即過,張國榮往生了,還有人記得他,重拍倩女幽魂2011獻給他,但是張國榮不能再生,變成《梅蘭芳》裡的余少群接棒,黃霑同樣不能復生,但是他的音樂卻又換了形式重生。人生機緣,何等奇妙。

 

倩女幽魂2011有些巧思,原本只是寧采臣與聶小倩的戀情,在張炭的劇本下,卻變成了燕赤霞亦有一段情,只是獵妖的法師割斷了情緣,卻又不離不棄地守候,人與妖的愛情故事,因而多了耐人回味的餘韻。

 

使用音樂:《倩女幽魂》原聲帶─「黎明」、「黎明不要來」、「路隨人茫茫」

來自紅花阪》中一首動人的老歌─坂本九唱紅的「昂首前行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來自紅花坂   Kokuriko-zaka kara (2011)

 

用歌曲來記憶一個時代,表現一個時代,其實是最便捷的手法之一,1962年日本歌手坂本九在電影《昂首前行(上を向いて歩こう)》中與吉永小百合曾經合唱過「昂首前行」,宮崎駿父子合作的《來自紅花坂》,時空背景設定在1963年,用「昂首前行來呼應那個年代,也透過那樣的歌詞來陳述日本從戰後殘骸中逐漸站穩腳步的時代記憶。

rfh011.jpg 

別忘了,2011年日本發生了驚人的東日本大地震,曾有飲料商三得利動員了71名演藝人員合唱了「昂首前行,來振奮日本民心,此時再看《來自紅花坂》,rfh012.jpg體會這首我們童年時光亦曾聽過的日本歌曲,真的有一種清純歲月歷歷在現的美麗氛圍。

 

《來自紅花坂》是宮崎吾朗執導的第二部動畫長片,他也找來了曾在《地海戰紀》中唱紅主題曲的手嶌葵再度演唱了「再會吧夏天(さよならの夏)」,堪稱是2011年最動人的電影歌曲,也是本集節目中播放的音樂重點了。

 

《來自紅花坂》其實有點像日本的「未央歌」,一群高中生參與了社團,也捍衛了學生社團活動中心的大樓,男生與女生的好感,清純自然又美好,人與人的關係能夠如此單純,也是極美的人間風景了。

 

使用音樂:《來自紅花坂》原聲帶Satoshi Takebe  武部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