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擊陌生人:文字遊戲

頭腦受到巨大外力衝擊,細胞就會死亡,腦組織因而產生變化,心靈與記憶都會明顯改變,這是世人共同認知的醫學常識,也是導演喬梅.寇萊塞拉( Jaume Collet-Serra)創作《狙擊陌生人(UnKnown)》的前提,偏偏,導演卻在常識名詞上玩起了文字遊戲。

 

連恩.尼遜(Liam Neeson飾演的馬汀.哈里斯博士就因為發生車禍,計程車墜河,他的頭腦也因為重撞車窗,暈厥了過去,四天後才醒來,好不容易才想起了自己身份,以及來柏林開會的任務,急忙趕去會場,終於見到了失聯四天的妻子伊莉莎白(由January Jones飾演),偏偏妻子已經不認識他了,不但成了陌生人,更慘的是,妻子身旁另外有個男人,他也叫馬汀.哈里斯博士(由Aidan Quinn飾演)。unk25.jpg

 

如果是頭部創傷引發的失憶症,事情好辦,畢竟只是遺忘了部份事實,只要細心、耐心和愛心,終究會康復的,《狙擊陌生人》的劇情設計卻超越了經驗法則,因此引人關切,卻也因此引此邏輯爭議。

 

《狙擊陌生人》基本上是一部懸疑推理電影,而非如《即刻救援(Taken)》那種情報動作電影。推理電影的遊戲規則就是事先提供一定的線索,讓觀眾參與推理和解謎,在抽絲剝繭中得到「原來如此」的歡暢與快慰。於是我們從《狙擊陌生人》一開場就看到馬汀.哈里斯夫婦搭機前往柏林的恩愛模樣,馬汀還告訴德國海關,他要在農業會議上發表論文(出關後,伊莉莎白消遣他的論文發表說,一時還讓人覺得莫名其妙,不知何以有此一笑,直到後來才成了事後解謎的重要線索之一),但是馬汀卻把放有自己所有身份証件的手提箱遺留在機場的行李架上,到達旅館後發現遺失後,才又緊急搭車想要趕回機場找回手提箱,不料手機一時失靈,計程車也為了閃躲前頭卡車掉落的重物,失速衝破橋墩,摔進了河中,若非Diane Kruger飾演的計程車司機救了他,馬汀早就魂歸西天了。

 

但是這些前提,都無法解答為何會有兩位哈里斯博士的謎團,更無法解釋曾經恩愛相擁的妻子竟然木然得有如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沒有任何驚喜,沒有不安情緒,一切恍如乍逢初識。不可思議的回應,讓連恩.尼遜同樣陷進了焦慮與困惑的困境中,因此觀眾積極了參與連恩尋找答案的解謎工程。

unk04.jpg 

就戲劇鋪陳的功力而言,《狙擊陌生人》的前提是很有誘惑力的議題設計,連恩.尼遜亦給人木訥忠厚的印像,不相信他會騙人,更同情他不但失去了記憶,就連身份、地位、妻子和愛情都同時失落的挫折際遇,但是隨著竟然有殺手要來解決這位失憶教授,急轉直下的劇情這才告訴我們:連恩.尼遜確實因為腦部重創,喪失了部份記憶,他忘記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唯一記得的是刻意要來掩飾他殺手身份的學者資訊,亦即《狙擊陌生人》一開始就讓所有人都接受了假情報,再從所有的不合情理反推出糧農企業不願科技新發明斷送財路的暗殺行動。

 

換言之,《狙擊陌生人》一開始訂定的遊戲規則全是錯的,全是假的,再精明的觀眾也猜不出結局。問題是,玩弄觀眾於股掌上的編導,就真的能夠編出一個更高明的謊言嗎?

 

ukn85l.jpg

 

《狙擊陌生人》玩弄的文字遊戲其實只有一句話:男主角確實得了失憶症,差別在於他是雙面人,忘記的部份是真實的自己,記住的部份是自己的假貌。可是《狙擊陌生人》的矛盾漏隙也在此時浮現:根深蒂固的殺手本性,竟然不敵死裡逃生才萌生的的良心血性?組織很容易就可以解釋清楚的事(神通廣大到隨時可以更改校園網頁資訊,變造各式護照),何以非要殺他滅口?何以不能在大老闆Frank Langella都得親自出馬告知真相時,另外賦予昔日同志其他任務,解除他的心防,卻一定要搞到玉石俱焚?一連串的錯誤,讓這個始終披著謎樣外衣的M15組織,只像是個三個貓機構,光憑一位失憶的殺手和計程車司機就能將其徹底顛覆瓦解?

 

《狙擊陌生人》最有趣的對比在於兩只手提箱,連恩.尼遜的手提箱裝有他的身份秘密,他竟然可以隨手放置,遺忘在機場,就算他身手幹練,顯然也只能算是個粗心殺手;發明了革命性農業科技的布雷斯勒博士(Sebastian Koch飾演) ,總是隨身攜帶著藏有所有研發檔案的手提包,卻也被伊莉莎白連哄帶騙地掛上了衣帽架,而且還塞進了搖控竊錄器,就算他真的是目不轉睛地監看自己的手提包,卻也給人太過兒戲的感受(重大發明,有必要隨身攜帶嗎?就憑他赤手空拳,甚至還要照顧兩個小孩的忙碌勁,他真的有能力捍衛覬覦匪徒嗎?)。

unk104.jpg

 

更笨的是M15,教授的發明才是重點,真要強搶,M15直接找他下手不就好了,何需如此大費周章,花了幾個月時間去布局?還要牽動政治謀殺來掩人耳目?甚至機密都到手了,本可一走了之的殺手卻又要回頭去拆除炸彈…原本一件極其簡易的商業機密爭奪戰,就讓一群糊塗賊搞得天下大亂,原本一部推理猜謎電影,也就在謊言越扯越大,漏洞越來越不堪收拾之下,只能靠著一聲爆炸來解決了。

 

《狙擊陌生人》的失憶症,其實只能算是語意學上的文字遊戲,但全片格局也就因此局限在文字遊戲中,難見新意了。

 

藍色情人節:癡情傻事

《藍色情人節(Blue Valentine)》有些情節適合用羅大佑的歌聲來詮釋。

 

例如,《光陰的故事》歌詞中,有一句「年輕時為你寫的歌,恐怕你早已忘了吧」,或許是羅大佑與情人之間的傷心密碼,卻極容易在世間情人之間得到共鳴,《藍色情人節》中則有一首看似極其清淡原始的歌聲「You and Me」,就是男主角Dean(雷恩.葛斯林/Ryan Gosling飾演)與女主角Cindy(由蜜雪兒.威廉絲/Michelle Williams飾演)相戀時最愛的歌,Dean在決定與CindyMotel找回昔日激情感覺時,就又重新找出了這張CD,用心極其清楚:年輕時喜歡的歌,恐怕你早已忘了吧?只要記得昔日美好,或許就能彌補當下遺憾與缺殘?

bv10.jpg

 

小小的情人心願,是否已道盡了歲月催人老,「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同樣是《光陰的故事》的歌詞)」的愛情傷逝?

 

其實,《藍色情人節》中另外還有一首更關鍵的點題情歌「You Always Hurt The Ones You Love」,熱戀中的DeanCindy就駐足在街角商店前的前廊上,Dean先是Cindy會不會跳舞?然後就主動說我雖然不太會唱歌,但是我願意彈唱一首笨歌來伴和,於是Dean開著撥動起單調的木吉他琴弦,青春稚嫩的Cindy就踩著樂音旋律即興地舞跳起來,那首笨情歌的歌詞主要就是表達情人的懊惱與癡傻

You always hurt the one you love你(我)們總是傷害著最愛的人,
The one you shouldn’t hurt at all
總是去傷害你(我)們最不該傷害的人,
You always take the sweetest rose
總是去摘取最甜美的玫瑰
And crush it till the petals fall
然後摧折它,使之花瓣盡落;
You always break the kindest heart
總是用最不堪的話語
With a hasty word you can’t recall
去破碎了最溫柔的心
So If I broke your heart last night
如果昨夜我不慎傷了你的心
It’s because I love you most of all
 那是因為我最愛的是你」

 

bv98509.jpg

女人跳舞,男人彈琴,甜美的愛情就在你跳我唱聲中留下最美麗的記憶,但是歌詞中透露的悲歡情緒,卻也非常精準地詮釋出世間情人總是「相愛容易相處難」的殘酷現實,或許這正是導演Derek Cianfrance會選擇這場戲的樂聲,做為《藍色情人節》的宣傳片的主軸,先是癡情歡娛的舞唱,既而帶出他們有過的生命與情愛起伏,昔日粉彩,而今鬱藍,恰是世間愛情必定經歷過的光譜色移啊!

 

《藍色情人節》的Dean是個細緻多情的男人,即使只是做搬家粗活,卻也懂得撫一位寂寞老人的心,幫他從私宅搬進老人院時,還不忘替他把昔日住家的照片和傢俱逐一陳列好(多數搬家工人不是只管搬箱移貨,完全不理如何拆穿的嗎?),他也懂得怎麼樣以體貼Cindy奶奶的細心,贏得Cindy的好感,看著他哄弄女兒的模樣時,沒有人會否認他其實是一位顧家男人,但或許也因為太顧家了,沒有鴻鵠大志的他,慢慢也就與Cindy的生活節奏越走越遠了。bv8504.jpg

 

羅大佑的《戀曲1980》,有一句適用詮釋人間愛情的永恆歌詞:「妳曾經對我說妳永遠愛著我/愛情這東西我明白,但永遠是甚麼…」 《藍色情人節》的愛情不是什麼偉大的愛情,而是普遍人都可能遇上的愛情滋味,所以,隨手撿拾一些普世情歌也能恰如其份地做出詮釋,極平凡,卻也極浪漫,尤其是當Cindy憂心忡忡,不知該向誰訴說自己懷孕的消息,不知該如何向情人解釋:「我懷孕了,但是應該不是你的孩子。」Cindy滿腹心事的模樣,情人當然不忍,可是又問不出個所以然來,於是Dean竟然就爬到鐵橋橋柱上,揚言:「妳再不說,我就跳河給妳看!」

 

是的,那是癡情傻漢才會做的傻事,但是Cindy比誰都清楚Dean的癡傻個性,面對跳河威脅,她也無可奈何地向情人說出自己左右為難的真相心情,是的,一旦真相大白之後,一切就看Dean是真情人或是假情人了,Cindy的轉身就走,獨留Dean狠命搥著橋柱,其實也正是《藍色情人節》最核心的一場戲,因為情人的癡傻最動人,也最迷人,但是即使曾經那樣無怨無悔地承擔下所有生命的逆流,誰又能保証日後的愛情不會變色或變質呢?

 

沒有答案的答案,其實是《藍色情人節》最深長的一聲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