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424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第一部份: 

電影介紹:外慾殺機

 

平常的愛情故事,不適合搬上銀幕,傳奇又熱鬧的才合適,李察.艾爾(Richard Eyre)執導的《外慾殺機 The Other Man)》以男女外遇的通俗故事做主題,卻不是一男兩女的傷心故事,而是一女兩男的憤怒與傷情。

 

改編自德國小說家徐林克(Bernhard Schlink)的短篇小說,徐林克深諳女性心理,但是卻不愛平鋪直敘,總是轉彎繞一大圈之後,再從男人身上回頭檢視女性的神秘,《為愛朗讀》如此,《外慾殺機》則是更上層樓了。

picx_foen4097461320.jpg

 

 連恩.尼遜飾演的彼得原本事業成功,家庭幸福,自以為美麗的妻子麗莎(蘿拉琳妮/Laura Linney)一輩子只愛他一人,直到妻子因為癌症去世,才意外發現妻子另有隱情,不但手機上有陌生男人的留言,電子郵件中亦接到了一位署名雷夫的男子來信,電腦硬碟中還有個加密的「愛情」檔案,收集了妻子和情郎雷夫的電子郵件與歡情私密合照,不甘綠帽罩頂,是天下男人的私人禁地遭人硬闖之後,必然會有的激烈反應,羞愧又憤怒的彼得因而就被復仇的妒火驅策前進,死命要找出雷夫,想要殺了他。人比人氣死人,女人如此,男人亦然,特別是外遇受創的世間男女。

7CCD09.jpg

 

本段音樂:

愛爾蘭歌手《Orla – The Water Is Wide

01.Siuil A Ran

02.Down By the sally Garden

03.Raglan Road

義大利歌手《Patrizio Buanne- The very best of

01.Che non Vio

心靈歌手Amici Defined

01.  Nostalgia

02. Core’ngarto

03. Adagio

 

第一小時   第二部份:    電影話題:外慾殺機

生死期約。我們相愛,所以相知,亦有人因為相知所以相愛,但是我們永遠不知道人心有多深,有多少陰暗角落,有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

the-other-man-200100l-imagine.jpg

 

愛人病重時,來,寫一個我們最熱愛,最想去的地方,讓我們舊地重遊吧。

但是答案如果不如預期,我們能夠容忍或接受嗎?

 

義大利的第三大湖科莫湖(Lago di Como)確實極美,坐著汽艇往前駛去時,波浪水紋,何等迷人,但是景色雖美,最美的卻是相伴的人,不是嗎?不但心念舊愛的女主角想要重遊舊地,旁觀的我們亦會心生一遊之念。

 

本段音樂:

長路將盡原聲帶

 

 

第二小時   

最新電影:乘著光影旅行專訪導演姜秀瓊

 

要介紹攝影師李屏賓之前,先要謝謝一位寧可早早結束家族聚會,要趕回家聽廣播的牧師朋友,你們的支持,讓我備感窩心,也是繼續衝刺的能量。

w75671.jpg

 

然後就要在《戀戀風塵》的吉他聲中,憶想起二十年前,台灣人在南特影展所帶出的熱情,以及動人的光影聲音紀錄,《戀戀風塵》的光影刻痕,正是驅使姜秀瓊持志要拍攝這部紀錄片的動機。

 

什麼叫做創作?有劇本的算不算?即興的算不算?一部電影人的紀錄片到底要讓你看到什麼?

 

第二小時的最後要送出十張《乘著光影旅行》的電影票

TMCD-329.jpg

,方法:就在《電影最前線》的部落格上留言,寫些什麼呢,請聽節目的最後內容。

 

本段音樂:

《戀戀風塵》原聲帶

《女歌樂集》凱瑟琳迪拉薩 Catherine Delasalle「季節」和「記憶」

外慾殺機:最美的回憶

世界不大,但是更小的是我們的視界,在能力和體力都有限的情況下,從電影認識世界,打開視界,是既經濟和實用的追尋。

 

英國導演李察.艾爾(Richard Eyre)執導的《外慾殺機(The Other Man)》中的開場戲就選擇了義大利的第三大湖科莫湖(Lago di Como),攝影機對著遊艇的船尾拍攝,強力的引擎噴浪把水道畫成兩鼓風浪,湖心反射的山光映著水紋,簡單的構圖,卻散發著神秘的氣息,讓人有著一見鍾情的惑迷。

 

picx_foen40974613197.jpg

《外慾殺機》男主角連恩.尼遜(Liam Neeson)飾演的丈夫彼得,為了要討好重病的妻子麗莎(蘿拉琳妮/Laura Linney)開心,於是央著她一起玩個寫字條的遊戲,「來,寫下你最難忘的場景,」彼得說:「我敢打賭,我們的答案都是一樣的。」

 

這是一位充滿自信的男人對著自己愛情的背書,彼得深愛麗莎,全力全意照顧也愛著她,彼得相信讓麗莎最難忘的旅遊場景,就是他曾帶著麗莎出遊的場景,他們因為相愛,所以相知,當然,也或許是因為相知,所以才相愛。彼得最愛的旅遊場景都有麗莎相伴,所以他沒有絲毫懷疑,他堅信,曾經讓他動容的記憶,麗莎也會感受到同樣強度與濃度的震動。

 

但是麗莎太虛弱了,來不及當場回應,病榻上稍微喘了口氣後,她才勉強在紙條上寫下了「Lake Como(科莫湖)」幾個字,然後交代女兒,放進她鍾愛的紅鞋裡,「等我死後,妳爸爸會發現的。」

picx_foen4097461313.jpg

 

那張紙條算是她的回應,也算是她的遺書,更是解開她心事的金鑰。彼得沒看到字條,而著看而不懂,就讓秘密永埋吧,看懂了,也算是不虛此生的回應吧。

 

問題在於:彼得從來不曾和麗莎去遊過科莫湖。那是麗莎與外遇男人雷夫春風一度,一晌貪歡的歡情之地。彼得拿到字條時,怎麼也參不透這張字條的背後玄機,他理應擁有妻子的全部,何以妻子還有些他完全不能觸碰的私密呢?

 

麗莎把自己的愛情心事都鎖在電腦中一個名叫「愛情」的加密檔案裡,檔案的密碼就是「科莫湖」,彼得用盡了他和麗莎曾經有過交集的密碼代號,都破解不了,顯然,那個愛情是麗莎最私密的心靈角落,連彼得都不能與聞的角落,然而,也就在彼得輸入「科莫湖」而告解密之際,雷夫的肖像浮現了,他也親眼看見了麗莎與雷夫裸裎互拍的親密照片,那時,他的下巴是張開的,眼睛是直視的,心是悸動的,腦門只覺暈眩,他其實根本分不清自己是恨還是嫉妒了。

 

妻子一輩子最懷念的旅遊場景,竟然是與外遇男子共遊的科莫湖,既沒有彼得,亦不需要彼得,雖然,麗莎依舊深愛著彼得,也從來沒有想過要離開彼得,但是她的心夠大,除了丈夫的愛,還容得下情郎的愛,兩者都真,但是真要比較,伴隨丈夫而來的恆常幸福固然是她一直在珍惜與維護的,然而來自情郎的瞬間激情,卻更讓她刻骨銘心。

 

臨終前,她對自己,對愛情的選擇,做了誠實的告白,她就像行駛於科莫湖上的那艘汽艇,引擎激浪,一左一右兩道水花,恰是她生命裡兩位男人帶給她的歡愉記憶。彼得從來沒有獨佔麗莎,只是他也從來不知道麗莎的生命裡另外有個男人,彼得的愛情是二重奏,但是麗莎的愛情卻是三重奏,麗莎不想失去任何一段情,彼得能夠擁有的是他那一份的全部與純粹,雷夫的亦然,兩個男人在她死後才相逢,才各持一分甜美記憶完成完整的麗莎拼圖,面對著科莫湖的清風水波,癡情的人兒還要計較什麼?

picx_foen4097461315.jpg

 

多數的外遇電影,都陷入同性的仇視與報復之中,《外慾殺機》剛開始確實套用了傳統框架,但是最後還讓愛情取得了終極審判的位階,正因為有這款角度,迴旋空間就開闊了,格局就大了,愛一個人無非就是希望對方幸福快樂,有沒有自己的存在有那麼重要嗎?寬容的愛,無私的愛,祝福的愛,才是更大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