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圍城:群星難為戲

選角是《十月圍城》的強力噱頭;選角亦是《十月圍城》最大的敗筆。有人話多,聲聲刺耳;有人硬塞戲份,聊備一格,選角得失,極為鮮明。

 

《十月圍城》的成功角色多數是幾乎沒講個一句話的演員,包括驚鴻一瞥,驀然回首,那人卻在階梯深處,深情凝眸的李嘉欣。她在片中是黎明爸爸的女人,卻和黎明有了一段不可能有結果的逆倫戀情,李嘉欣因而自殺,黎明因而消沈頹靡,但在最後黎明成了捍衛孫文與孫媽媽見面的守護神,人是殉道了,但亦在彌留之際,彷彿終於得能與李嘉欣再相逢。李嘉欣一句對白都沒有,但是遺憾還諸天地,生前無緣的深情,死後終得圓的相視一笑,卻成了意在言外的驚歎號了!

bd024.jpg

 同樣的情況出現在周韻飾演的「照相館西施」阿純身上,謝霆鋒飾演的車伕阿四,每回上街繞經照相館總會搖搖把手上的鈴鐺,她則是鈴聲回眸,深情一笑,小兒女就用這種彼此心領神會的招呼方式,傳寫著眉來眼去的感情,阿純每回亮相總是不發一語,總是嫣然一笑,那種甜美,不但酥軟了阿四的心,連觀眾也醉了。

 

王學圻飾演的東家李玉堂則是在此時示範了一招收攬人心的高招,他知道阿四有情,想要提親,想到阿四即將浴血拚戰,生死難料,於是就在用人之際,先許他一個未來,立刻登門提親,了卻他的心事,讓阿四能夠心無旁鶩地殊死奮戰,不管李玉堂是不是機關算盡,做人東家能夠如此貼心用心,做夥計的自是全力以赴,卻也是人情義理上的必然結果了。

 

bd0232.jpg

當然,也就在此時,李玉堂才發現阿純另有殘疾,如此嬌美,如此憾缺,任誰都會心頭一緊的,於是唯一的一張家族照,既是盟約,亦是紀念,只是想到「明天就要娶親」的阿四寧為東家所託,以身相殉的情義,你反而會替阿純抱不平了,阿四成就了俠義美名?她呢?在那個以千秋大業為重的時代裡,多少婦女的命運就如阿純一般,連半晌貪歡都沒有,男人把青春和生命捐給了空家,就只剩她們獨守空閨度餘生?革命先烈林覺民與她妻子意映的那段訣別情,那種萬般難捨的心疼與寂寞,映照著在阿純臉上那種恬淡滿足的笑容,歷史的無情與人間的癡情,猛然間就有了濃烈的對比。

bd0237.jpg

 話少的,絕美;話多的,就容易露餡了。

 

首先,梁家輝會演戲,大家都知道,他的一口廣東腔國語,幾乎亦成了他的身份記號,演起陳少白,講起那口廣東腔國語,也許亦不離譜,問題在於他的聲音沒有感情,不像是肺腑之言,就像演戲,如果他能熟練說母語,也許就更有感染力了。

bd0296.jpg

 同樣的問題出現在曾志偉飾演的香港警司,造型模彷黃興、黎元洪等民國初年男兒的八字鬍模樣,造型做了歷史考據,不算離譜,問題在於這副模樣兜在曾志偉身上就讓人想笑,搞笑效應大過時代風尚。他沙啞尖細的嗓音,或許適合黑道老大的陰陽難測,就是不適合騎在馬背上發號施令,以致於每一回的開口,看不出政治人物的縱橫捭闔,只如小丑跳樑,反而攪亂了全片氛圍。

bd0297.jpg

 選角的另外弊病則是因人設戲,硬要加戲湊興。例如黎明的乞丐劉郁明,蓬頭垢面的造型,沈迷煙館的墮落,一時之間確有吸睛效應,但是怎麼都無法解釋他如何在一夕之間,只因李玉堂贖回了家傳鐵扇,然後洗個澡就能煥然一新,成為萬夫莫敵的俠客,轉折欠缺邏輯理性,亦無任何事証可以佐証他是大隱隱於市的英雄(畢竟他是哀莫大於心死的殘念死灰之人)。

 

bd0238.jpg

至於籃球巨人巴特爾飾演的「臭豆腐」,任達華飾演的對抗八國聯軍失意將軍,雖然都有烈士戲份,卻也都看不到有與眾不同的血肉戲份細部描寫,夠讓他們發揮演技。尤其是巴特爾路上遇伏,多少人拿刀刺他,剁他,兇殘的程度已非清廷鷹爪在排除異己,而是幾近於血海深仇的必報之憤了,問題在於前因不詳,他的脫身亦不明了。

 

bd0299.jpg

新人李宇春眉目清秀,男兒串扮的造型亦有說服力,拳腳身手亦稱俐落,但是戲份轉變全無意外,換誰來演都差不多;《九降風》捧紅的新人王柏傑演出年僅十七的熱血青年,表現不差,但是同樣亦沒有真正動人的戲份,從熱血到悲情,一切都太可預期。

bd0298.jpg 

 

挑三揀四了半天,《十月圍城》的群星戲並非一無可取,最稱職的演員應屬盡得打仔本色的甄子丹與康李;膚色蠟黃,讓人不識真面目的胡軍有其忠君報國的官僚思想,從陰沈低悶到散髮紅眼的轉折亦深得反派神髓;謝霆鋒收斂鋒芒,死纏活打的本性特質,不圖另創長工神話,亦能在平凡中得見其魅力;另外則是王學圻飾演的富商東家李玉堂徘徊在親情與良知之間,猶疑於私情與大愛的分際,亦算是規規矩矩的私情臨彷,有其功力,惜因劇本新意不多,只能算是不辱角色所需了。

 

十月圍城:中環追趕殺

向經典取經,未必是壞事,從經典中找尋靈感,同樣也可以締創新猷,陳可辛監製,陳德森執導的《十月圍城》就參考了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的《教父續集(The Godfather: Part II)》和艾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的《波坦金戰艦(Броненосец Потёмкин(The Battleship Potemkin))》,在舊瓶中釀出了新酒。

 

《十月圍城》最大的美術噱頭就是重建1905的香港情貌,特別是還原一百年前的香港中環實景,有了往日街景,電影才可能順著保衛孫文和暗殺孫文的主題旋轉,重建若不到味,《十月圍城》就欠缺了說服力。

 

bd029.jpg

這個情況和柯波拉在1972年試圖於《教父續集》中搭建舊紐約街景的企圖心是一樣的,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 )飾演的維多.柯里昂.Vito Corleone)從義大利亡命到了紐約落戶,追求的無非就是求溫飽的正常人生,但是黑幫猖獗,警察更公然收取保護費,地頭蛇吃人不吐骨頭的囂張嘴臉,這位西西里島的血性男兒自然看不下去,於是暗謀報復之道。

 

gd03.jpg

曼哈頓鬧區中的小義大利,顧名思義就是義大利人群居生活的圈子,白天有攤位,偶而亦有節慶,熙來攘往的街景能早期開發的都市景觀有了相當寫實的說服力,膽大心細的維多就利用街頭慶典的喧鬧雜遝時節,爬上屋簷,潛入民宅,進行他神不知鬼不覺的暗殺行徑。屋頂與街頭的平行敘述,慶典樂音與暗殺槍聲交響共鳴的處理手法,讓《教父續集》的這場開疆闢土,排除強敵,鞏固地盤的暗殺戲有如一場既浪漫又華麗的血祭。

 

gd04.JPG

 陳德森執導的《十月圍城》則是利用中環街景來進行一小時的浴血搏鬥,坦白說,孫文革命有成,《十月圍城》設定的劇情內容,其實是結果早已底定,不可能新詮,亦不可能改寫,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拍得熱鬧華麗,既要有曩昔風情,還要有動作節奏,用史實來包裹拳腳動作,用史事來渲染兒女情義就是《十月圍城》真正要做的事,前者交由甄子丹來執行,後者則有謝霆峰、王柏傑和李宇春等人來攜手,但是真正能夠玩出新意的卻還是只有甄子丹。

 

甄子丹飾演的角色沈重陽原本是位功夫高手,卻因嗜賭成性,導致妻離子散,他也甘為滿清鷹犬,專門跟監打探孫文黨羽陳少白的下落,帶給同盟會極大傷亡,後來意外發現妻子替他育有一位女兒,才改變陣營,沿路保護同盟會人,也因此行跡敗露,被越南出生,美國長大的拳王康李飾演的滿清頭領釘上,就在中環街上一路要追殺修理這位叛徒。

 

這場戲其實是為甄子丹與康李量身訂製的打鬥戲,有了這場戲,《十月圍城》的拳打戲才不至於淪為繡花枕頭,有了這場戲,《十月圍城》才有了足以讓戲迷討論的焦點。

ba211.JPG

 

部屬不一定打得過頭領,況且平常就靠頭領的銀兩過日子的沈重陽,發現頭領追上來算賬,自忖勝算不高,只能先轉身逃命,在人潮洶湧的中環街頭上一個逃,一個追,武術指導董瑋安排的是讓甄子丹在走廊上逃,康李則是在街上追,如何超越擋路的人群和路障,就是全片的高潮所在。

 

《十月圍城》的這場動作戲就採天地雙線進行,攝影指導黃岳泰坐在活動車上,順著路軌平行拍攝,康李則是踩在道路的遮雨蓬上狂追,要呈現出「草上飛」的具體動感;甄子丹則是既跑要跳,踩踏著走廊的路攤小桌狂奔,康李的動作像飛鳶,甄子丹的肢體則既像猿躍,又像豹行,兩人的真功夫身形都展現了一氣呵成的速度與美學,看來賞心悅目,動作戲能有如此新格局,新視野,誠屬不易。

bd022.jpg

 

雖然《十月圍城》的這場動作戲一直喚起我對《教父續集》的記憶,但是速度美感確為《十月圍城》的獨家印記。

 

至於《十月圍城》壓軸的胡軍報效朝廷狙殺戲,其實就是《波坦金戰艦》中階梯屠殺戲的翻版,王柏傑坐的黃包車一路沿著石板台階往下滑去,即使他手上有槍,但是下行顛簸的車勢也讓他分寸大亂,無力抵抗,這場戲只是將原本的嬰兒推車改成了黃包車,母親的叫聲,破碎的鏡片,則是換成了梁家輝飾演的陳少白,開槍的沙皇軍隊換成了慈禧太后的親信胡軍,至於王柏傑則就成了那位嬰兒嘍!雖然整個橋段是經典翻版,畢竟編劇前頭全力鋪陳了富商李玉堂與陳少白之間的保護李家血脈的情義承諾,以及王柏傑不願獨享豁免權的堅持,以致於生死一線間的情感碰撞,還是處理得極其煽情動人。

 

參考經典,再發揚光大,果然,就更有說服力。《十月圍城》虧得有這兩場戲,才有懾人之功,幕後團隊究竟如何舊瓶釀新酒?其實是頗值得愛電影人好好去比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