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1212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第一部份   

經典電影:《當櫻花盛開》

 

這是2008年的電影,我卻是因為先聽到了音樂,驚為天人,才知道自己錯過一部溫馨至極的深情電影。

 

首先,父母對子女的愛,只能做,不必期待。

 

ch005.jpg

其次,丈夫對亡妻的遺憾,卻是得在黃昏時光全力彌補的。

男主角魯迪(艾瑪魏波飾)患了絕症,擔心受怕的妻子杜莉(娜蘿蕾艾爾斯納飾)決定安排丈夫探視子女,順道到柏林和波羅的海旅遊,希望人生了無遺憾,不料,先走的卻是杜莉,單身的魯迪直到失去了妻子,才明白自己虧欠有多深,決心以餘年彌補。

 

於是他穿著妻子的衣服到櫻花林,到富士山去學舞踏,開了眼界,也學起妻子的烹飪技藝,讓兒子都澘然落淚。

 

情深,不分年紀,全看用心,全片最讓人動容的論述無非如此。

 

本段音樂:  《當櫻花盛開》原聲帶

 

第一小時

第二部份    經典電影:《當櫻花盛開》

 

ch001.jpg

過慣了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人生,只有在換位置做了主廚,才明白其間辛苦,

也只有體會愛人曾經迷戀的舞踏,去實踐愛人夢想的願望,人才的憾缺才得以稍解,

文化的岐異,只是表相,世間男女的親子代溝一直是殘酷至極的人生現象,所有對親情代溝的描寫,都只能讓人輕歎,小津安二郎的家族鏡觸並非第一人,Doris Dörrie也不會是最後一人,情真,自然動人。再加上動聽的音樂,構成了絕美的饗宴。

 

本段音樂:  《當櫻花盛開》原聲帶

《日本傳統歌謠演奏版》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2009經典回顧:《橫山家之味》是枝裕和導演的最新作品

首先,我們要來看媽媽的料理:家人的腸胃/家人的心/炸玉米丸子

其次,我們要來探索太太的心緒:丈夫的一舉一動/瞭若指掌; 她又如何因應先生的外遇事件呢?

 

Still 001.jpg

第三,則是要看量測母親的心機:家族團圓選在長子的喪祭/捨身所救的小胖子總是要如期赴約,死胖子的不成材,對照兒子的殞逝,那是永遠無解的的恨。

 

但是爸爸亦有心事的:長子短命。次子不成材/不做醫生,寧做畫作修復家/孫子能接衣缽嗎?

電影的日語原名歩いても、歩いても” (一直走著, 走著), 來自 石田良子 (いしだあゆみ) 六十年代名曲ブルー・ライト・ヨコハマ” (Bluelight 橫濱) 一句歌詞, 也就是片中母親從黑膠唱片播放的老歌~ 這兩句歌詞放在電影

歲月悠悠/生命傳承/黃斑蝶/白斑蝶的飛舞

 

本段音樂:  《幻之影》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消失的旅客》

 

以西伯利亞鐵路為背景的懸疑推理電影。

景觀是迷人要素之一;

ts0112.jpg

同一個臥室中的男女關係是其二,

真的有人消失了,卻未必是你所想的那一人,

謊言是生存的必要,但是謊言卻也暴露了你的心虛

本段音樂:  《我在KGB的日子( The Inner Circle)》原聲帶

西伯利亞理髮師 (情留西伯利亞). 》原聲帶

女人出走:世間恩情義

以前做不成情人,只能做朋友,在對方最苦難的低潮相逢,受挫的情人如果還試著想做情人,究竟是癡情?還是傻蛋?

 

導演Benoît Jacquot執導的《女人出走(Villa Amalia)》,顧(中文)名思義,自是為女主角伊莎貝.雨蓓(Isabelle Huppert)量身訂做的電影,雨蓓要詮釋的是獨力過自已生活的女鋼琴師珍妮,男人只是陪襯,不管你是丈夫、情人或者路人甲乙,無一例外。

 

va07.jpg

然而尚.胡.安格拉(Jean-Hugues Anglade)飾演的青梅竹馬喬治卻不甘心如此只做朋友,他在珍妮感情受重創的時機伸出援手,陪伴她度過低潮,幫她處理各種複雜的資產轉移,然而,私心自問,就算有人會說他是乘人之危,只要珍妮願意接納他,他根本不在乎別人怎麼說,能夠擁有珍妮,才是他的真心祈願。

 

喬治是珍妮視的青春玩伴,認識早,也信得過,在患難時期接獲的溫暖,更讓珍妮願意傾心相吐,把一切的身後事都一一交付給他,就在她勾著喬治的手走過一處樹林時,喬治忍不住轉身抱了她,要親她。

 

這一吻,說明了喬治的心願,但是珍妮毫不留情地喬治給推開了,他是知已,但不是情人,已經不相信愛情的她,何必再為自己不曾動心的男人再消磨青春或再耗費力氣呢?這一推,珍妮的心態也非常清楚,愛情與友情的分界,她拿捏得非常精準,沒有灰色地帶,不允許任何的假想。

 

va013.jpg

喬治如果再不識趣,做不成情人的他們,或許是連朋友都做不成了,喬治雖然驚愕也有小小的受傷,但是成熟男女彼此都很清楚,表態一次即已足夠,強求不來的,就不必一試再試,否則就會傷心也傷了和氣,珍妮嫣然一笑,前嫌盡釋地繼續勾著喬治的手,其實是最平順自如的動作,顧全了彼此,更顧全了情誼,不管喬治心中有多少不情願,他們的道路就只能如此並肩前進,看似女強男弱的交手戲,就在尚.胡.安格拉若有氣,卻也只能坦然順應的表情與肢體下,讓觀眾看到了他一切情緒強壓而下的努力,強弱鮮明的對手戲卻一點都不擔憂會被雨蓓把戲分吃光,同樣也讓人看見了尚.胡.安格拉的對抗實力。

 

不過,尚.胡.安格拉在《女人出走》中的戲份少得可憐,他只是在所有略而不談的過場戲中,卻厚植自己的心緒與壓力,例如千里迢迢從法國趕到義大利的艾美利亞別莊,卻也撞見了珍妮與女友裘拉同居的親密互動,愛人從異性戀變成了同志,只被定位成知己好友的他能置一詞嗎?導演全沒交代他內心的騷動,只安排了他趁黑夜出走,再亮相時,卻是渾身帶傷,踉蹌而歸的悽慘模樣。

 

喬治去了那裡?發生了什麼事?怎麼會打成這副模樣?過程一點都不重要,他的出走,說明了一切,他的回頭求救,亦說明了一切,默默替喬治消毒敷藥的珍妮明白他的心情,也看到了結果,過程就不必細問了,她唯一能做的只是替外傷療痛,心裡的遺憾,她亦愛莫能助,她很早就表白了自己的心情。

 

va01.jpg

人生情愛,確實很多相生相剋的無奈,有緣相守,自然能磨磳出一段刻骨銘心情,卻不一定是照自己設定的方向前進,在《女人出走》的情愛羅網中,男人踟躕難定的悵惘,確實讓人痛心,但是他們最後衍生的生死情義,卻也超越了男歡女愛的表相歡愉,《女人出走》最後的劇情逆轉,託附的人卻成了要照顧的人,這種生命伴侶的人生情緣,是不是更讓人低迴?

女人出走:速度決定論

有伊莎貝.雨蓓(Isabelle Huppert)主演的電影,幾乎就全看她的個人秀,《鋼琴教師(La pianiste)》她示範了人生的愛無能,新作《女人出走(Villa Amalia)》中,她則是示範了女人的意志與行動力。

 

《女人出走》的趣味在於選擇了有點陳腔的主題:男人有了外遇,女人該怎麼?但是即使太陽每天升起,雨蓓的表演還是能夠另創新局,關鍵在於速度。

 

va05.jpg

電影開場是飾演鋼琴演奏家珍妮的雨蓓開車跟蹤老公,發覺他走向另一位女人的寓所,而且在女人開門時就熱吻起來時,她沒有哭,沒有怨,看了一眼,轉身就走,展現了一旦確定了,立刻就行動,乾淨俐落,絕不含糊的人生態度。

 

即使這樣決絕,強度還不夠明確,就在珍乍然轉身的剎那,她撞到了人,不管對方是不是陌生人,她都不想解釋,閃人是她唯一的念頭,其他的火花擦撞一點都不重要,但是導演Benoît Jacquot不這麼想,導演請她多留一下,她撞到的那個人不是一般陌生人,是她的青梅竹馬喬治(由Jean-Hugues Anglade/尚胡安格拉飾演),差別在於她沒理人家,喬治卻是一眼就認出了她。

 

va03.jpg

街頭驚見多年不見的老友,喬治當然想留人,珍妮卻只瞄了一眼,繼續往前走去,喬治正在扼腕,珍妮卻又急轉身回來,想走想留全在她一念之間,雨蓓在這場開場戲展現的動能與速度,就是她在整部電影中的生命力,有了這款自己作主的能量,她才有斷然出走的本錢。

 

愛情幻滅是珍妮決心更換新人生的行動扳機,愛情沒有人,又何必維持一個虛假的家?或者不相往來交談的夫妻關係?找不出彈琴的動機,沒有了那種與音樂對話的熱情,又何必硬做作呢?於是珍妮會吃飯吃一半,眼見話不投機,立刻就離席;演奏會才彈幾個音,感覺不對,她也轉身就走,不想道歉,也不再擔憂以後的演奏會還有沒有人要來聽,心都死了,過去的浮名虛榮,也就隨手可拋了,雨蓓用她的身體與行動,從燒照片到賣鋼琴,即使工程進行不挺順利,但是她沒有任何遲疑,強烈的意志指揮著她的所有行動,也讓觀眾清楚感受到珍妮急於要和過去一刀兩斷的心緒浮動。

 

前半段的《女人出走》都在詮釋她告別的急切,後半段則在她的尋覓,分水嶺在於她選擇阿爾卑斯山山路告別法國,行向義大利,山頭清冷,只有她踽踽獨行,迎面而來的兩個軍官,映照之下,更顯得她的孤寂瞿然,卻慨然有了「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的堅決。

 

va02.jpg

到了義大利之後,一切陌生,一切騰空,她經常就跳進河海中隨波飄流,那是「縱浪大化中,不憂亦不懼」的灑脫,飄到那就到那,滅頂就滅頂吧,了無牽掛的她才能抬頭見到崖邊上的紅尾,找到自己願意棲身的艾美利亞別莊(電影片名《Villa Amalia》的始意),也在大吵一架後,化消誤解,安身了下來。然而即使如此,她還是隨意泅泳,也才會暈厥獲救後,與伸出援手的裘拉(Maya Sansa飾演)結成莫逆,嘗試了人生的另類情欲可能。

 

《女人出走》的每一個決定都是痛苦的,工程都極浩大,但是只有下定決心,才可能舉重若輕,珍妮的速度意謂著她的覺醒,也只有那種速度才能拋除往昔的枷鎖與包袱。伊莎貝.雨蓓用了一種罕見的人生速度,替角色的內心壓力找到了軀殼的對話空間,也從而主導了全片的節奏,那是明星演員才有的魅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