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就是世界末日:酷

習慣的手痕很難遺忘,更難清除,但是可以進化,可以更加自然,有了自覺,才會成熟,Xavier Dolan的2016年作品《不過就是世界末日(Juste la fin du monde)》,就註記著他的大躍進。

家庭分崩離析,家人似親實遠,母子曾有血脈親,最終如隔山,都是Xavier Dolan過去最常書寫的電影內容,《不過就是世界末日》雖非他的原創劇本(改編自Jean-Luc Lagarce的舞台劇),但是能獲青睞,就代表他從舞台劇中得到靈感,有共鳴,有啟示,能夠再添加兄弟姐妹話不投機的「多人」元素,Xavier Dolan念茲在茲,一再辯證的當代家庭傳奇,就有了更寬廣的,卻也更糾纏的洞見。

《不過就是世界末日》的劇情概要就是離家十一年的Louis-Jean Knipper(由Gaspard Ulliel飾演),但是只待了不到一天,他又離開了,原本打算傾吐的話,終究都沒說出口,單身回家,孤獨離家,脖子上淌流的夏汗,有著淚水的鹹味。

當初,Louis為何離家?如今,又為何返家?Xavier Dolan無意提供一清二楚的答案,只是在家人各自表述的空間中,建構真相拼圖,然而,含糊的,依舊含糊;曖昧的,依舊隱晦。真正讓人省思的是,這個家對於Louis究竟有什麼意義?

電影答案寄託給那一張又一張的明信片。這是全片最富文學趣味的象徵。

離家多年的Louis不曾忘記家人的重要日子,不論人在天涯何處,他都會寄明信片給家人?為什麼是明信片?篇幅有限,字不多,書寫不難,此其一;明信片若是風景名勝,就通報了浪子行程,若是文物圖片,則另有借圖抒懷的情趣,此其二。

然而,明信片另有附加效應:一切公開,無私無密,郵差可讀,眾親友可讀,雖然方便閱讀,只不過一切「無不可告人之事」,不也意味著寄信人無意透過明信片來剖心掏肺,細數內心點滴?少了一點親,少了幾分近,收信人的喜悅其實還帶有些許遺憾。Louis與家人的距離,不論是形式或實質,透過明信片的書寫與投寄,得著了清楚的座標,也難怪Louis一旦返家,家人不忘找他算賬。過往的家族矛盾,就在小小的明信片上找到爆發點,這不是小題大做,而是只有纖細與敏感才能察覺的生活暗流。

無片不歌的這次亦不例外,破題的第一首歌「Home is where it hurts」簡直就把所有想說的話都已做了預告:

整齣《不過就是世界末日》其實就是在回答這首歌提問的:何以家是傷心地?只不過,這回Xavier Dolan另外邀請《巴黎野玫瑰》的作曲家Gabriel Yared譜寫了主題樂音,透過大提琴與小提琴的弦樂對話,進入到Xavier Dolan遵循古典架構完成的戲劇核心。

電影的剪接節奏其實是踩著Gabriel Yared的樂音緩步進行的,Louis從一開始的獨白,再在客廳面對全家,既而再進入到個別房間,與各個家人對話,再轉到餐廳進行再一次的團圓對話,整部電影就依循著:「單打」、「群戲」、「單打」、「雙打」、「群戲」、「雙打」再「單打」的節奏進行著,至親反而遠,從未見過面的嫂子(Marion Cotillard飾演)其實最懂他的心,卻又最怕自己失了分寸,明白太多,於事無補,反而更惹大哥生氣,徒添滋擾。然而,最懂他的人,卻把他拒於門外,高牆森嚴,Louis能不傷心嗎?

Marion Cotillard自從《玫瑰人生》奧斯卡封后後,接演過太多不知所云的電影,只有這部電影才讓人看見她如何顫抖抖地爬梳自己的心弦,有時語塞、有時忐忑、有時婉拒,有時直拒,「弦弦掩抑聲聲思」或許最足以形容她如何來詮釋一個受傷的靈魂了。

《不過就是世界末日》的演員陣容堪稱法國一時俊彥,Nathalie Baye已然是Xavier Dolan最信賴的典型母親模式,浪子返家,不願提舊恨,新愁卻又如哽在喉,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的無力感,註定她無法以親情撫慰浪子。

飾演哥哥的Vincent Cassel或許是唯一知道何以父親暴怒,Louis又為何離家的人,雖然他曾經是Louis曾經敬佩的大哥。但他終究只是生命的魯蛇,那些虛幻的大哥崇拜,他極不適應,不想面對的真相,當年就都解決不了了,如今更是無解,所以一再急著要送弟弟上路。他的父權霸道,卻也剛好提供了小么妹Lea Seydoux的反撲能量,兩回家族群戲都砲火四射,有如世界大戰,當然就是最火辣的戲劇高潮了。

以前,Xavier Dolan是任意揮灑的浪子,也很愛自己軋上一腳,這一回,從音樂到鏡頭到剪接,其實是夠節制又低調了,用一天的相聚說出一輩子的憾恨,只做點狀的針刺,而非大塊轟擊,一如他的歌曲處理,只是暫時的解放,只是用來召喚Louis逝去的青春,只想點出終究還是無法與家人嵌合的內心感受,無意再更多暈染,一切恰到好處,一切適可而止,他的粉絲或許還拿著昔日的標準來期待他,殊不知,縱使兩岸猿聲啼不住,Xavier Dolan的輕舟早已飄過萬重山了。

他不再是明日之星,他是今日之星。

神鬼認證5:線性運動

動作電影的行動魅力主要就在動作場景上的線性運動,劇情夠不夠緊張或精彩,就看鏡頭或場面調度的運動方式有無新意,《神鬼認證:傑森包恩(Jason Bourne)》設計了「十字穿越」和「後發先至」兩種模式,創造出目不暇給的動人能量。

兼任編劇的導演Paul Greengrass這次選擇了兩個主要動作戲場景,都有時代感,首先是希臘的反政府抗爭,那是動盪人生的現實新聞事件;其次,拉斯維加斯的科技發表會,則是要呼應電影的個資外洩主題,參考了曾經一手揭露美國政府監聽全民的史諾登(Edward Snowden)事件。

確有其事的新聞事件連結,一方面可以讓《神鬼認證5》更增加真實感,另一方面則考驗著導演的場面調度功力。

面臨財政破產的希臘局勢究竟有多混亂?警民之間的對峙有多火辣血腥?其實都只是創造一種「混亂」環境,麥特.戴蒙(Matt Damon)飾演的Jason要與Julia Stiles飾演的Nicky取得聯繫,透過這種天下大亂的場景,正好可以避人耳目,場面越亂,越能看出他們的冷靜,那是一種保護色。

相對之下,Tommy Lee Jones 飾演的CIA杜威局長與Alicia Vikander飾演的資訊處長Heather Lee,同樣要在火光、水柱、瓦斯槍和汽油彈中鎖定目標,剛好藉此展示Heather的「過人」目光與決斷能力(那種神乎其技的眼力,確實有些匪夷所思,卻符合了英雄造神技法)。

另外,杜威局長的強勢追拿,甚至派出Vincent Cassel 飾演的殺手Asset直接拿人頭來見,同樣讓人看見了他的陰狠與無情。

透過CIA超強的衛星與電腦遙控設備,觀眾不但看到了主要角色的個性與能力,也看到了他們的不同運動模式。Jason是用混亂來欺敵,所以混入人群隨人潮做橫向移動,但是CIA的幹員則是要長驅直入,不但要切斷那條橫線攔下他們要的Jason,同時還有Asset不顧一切地逆行運動,追拿Jason的力量既有直線的攔截,另外還有逆向的破衝,兩股力量像麻花一樣交纏著Jason,就有了波濤洶湧的張力。

至於利用賭城做為科技新產品的展示會,一方面是科技界的流行現況,另一方面則是電影的核心主題就是CIA的監控能力與野心,CIA連遠在希臘和倫敦都能夠像自家後院一般自由來去,那是多駭人的資訊怪獸?CIA看上網路大亨,要脅繼續提供個資,已經直接揭示了網路大亨必須配合國家安全的現實壓力。

動作電影少不了飛車追逐場面,年年有人在飛車,究竟還能飛出多少新意?相這這個問題一定也曾困擾過導演Paul Greengrass,他提出的「裝甲車」解決方案雖然花費不貲,卻也達到爽度破百的效果。

好玩的是,原本是殺手Asset奉命要幹掉Jason,真相大白後卻成了Jason追,Asset逃,亡命之徒本來就氣急敗壞,所以把鎮暴警察的悍馬車當成裝甲車來開,擋我者撞、輾、壓,不再是昔日飛車場景的閃、撞、翻,噪音指數和火花指數都更勝一籌,不是拿舊公式來如數複製,也算是進化版的飛車戲了。

動作電影的線性運動形塑了電影的節奏,形塑了一種觀賞氛圍,觀眾陷進了線性運動的磁場後,就在其中兜著轉,一如作曲家David Buckley和John Powell打造的主題旋律一般,它沒有明顯可以辨識的旋律節奏,大都只是轟隆隆的樂音,不時在鞭打著人物、腳步、車輛與槍聲,用音符緊緊地包裹著劇中人,就像把水果放進瑞士巧克力或起士火鍋中一般,熱騰騰的巧克力或起士濃湯,起了一種既冷又熱,既甘又甜的混合效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