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排眾議:歷史的剪裁

看完《獨排眾議(Shirley)》,絞盡腦汁回想17歲那年做過哪些事?為什麼50年過去,直到68歲才知道Shirley Chisholm ?

電影前兩分鐘就告訴大家Shirley Chisholm (Regina King飾演)是美國國會第一位黑人女性眾議員。在1968年的時空座標上,她寫下歷史新頁;四年後她又成為首位問鼎白宮的女性黑人,她相信自己可以改變歷史,雖然最後改變未能成真,卻帶動了思考,不管是黑人民權或者女性參政。

不過,《獨排眾議》的中文片名,不知所云,因為她固然有堅持,也有妥協,極少獨排眾議;英文片名《Shirley》同樣避重就輕,全無號召力。一如片中幕僚告訴她:欸沒人知道妳是誰,也不知道妳是女性。」Shirley還不夠女性嗎?幕僚說:「不夠,很多男生也叫Shirley。」片名不響亮,就難吸引人。

《Shirley》也不想細說Shirley Chisholm一生志業,電影重點只在1972年決心參選美國總統,然後在民主黨大會前被迫棄選的那幾個月的奮戰。前因不詳,結果不佳,因為過程才是重點,編導的選擇與剪裁,讓Shirley Chisholm的塑像就像電影總是從模糊前景帶進焦點,看得既吃力又茫然。

電影只短暫駐足在1968年,只強調兩則軼事:首先,白人男議員老吵著她領著相同薪水,被她反唇相譏;其次,菜鳥議員得乖乖聽候議長指派參加委員會,即使來自都市選區,也只能進冷門農業委員會。她抗議,然後呢,沒有然後就直接跳到四年後有人募資達標,所以她就兌現承諾選總統去了。

不是爆發了水門案,連美國人或許都不記得1972年大選尼克森以懸殊差距擊敗麥高文,何況是非美國人,更別說知名度又差了一截的Shirley Chisholm。看電影的好處就是在不到兩小時內補足那短缺的歷史訊息。

《Shirley》另外提醒三個重點:首先,使用公眾頻譜的電視台要公平對待每位參選人,否則告進法院,螞蟻也可以扳倒大象。

其次,就算競爭對手充滿種族歧視偏見,政治立場完全相左,但是遭人開槍半身不遂,妳該去探視他嗎?怕支持者失望的政客一定不去,身為基督徒的Shirley「獨排眾議」去了(真正,也唯一一次的獨排眾議),人性尊嚴是可以超越利害算計的(雖然還是有人會計較那也是鋌而走險的算計,小人之心就讓小人獨享吧)。

第三,團結力量大,主張激進手段的黑豹黨,也可以理性溝通,獲得支持。咆哮絕非正道,蠻橫更不應鼓勵,講理的政客不應該是瀕臨絕種的動物,對照今日台灣,Shirley Chisholm儼然已是保育楷模。

就電影論電影,《獨排眾議》平鋪直敘,無甚神采;就電影論議題,《獨排眾議》留下很多思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