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伊莎貝拉》,一定會問誰是伊莎貝拉?
通常,你的答案是:「一定是女主角的名字。」
聰明的人會從八卦下手,「女主角梁洛施的英文名字就叫Isabella,所以一定指的就是梁洛施。」
然而,梁洛施在電影中的角色叫做張碧欣,無關伊莎貝拉。
正確答案是:「伊莎貝拉是梁洛施在電影中養的狗。」
伊莎貝拉走丟了,梁洛施除了四處張貼尋狗啟事外,還央著父親杜汶澤動用警界關係,四處幫她找狗。然而,伊莎貝拉到底找到了沒有?根本不是重點,電影真正的重點在於梁洛施找到了她的父親,杜汶澤找回了他失落的純真。
電影從狗出發,從人收場,人狗可以一家親,但是人和人之間,明明近在咫尺,卻有天涯之遙。彭浩翔的聰明與巧思,在伊莎貝拉的一語雙關中,充分顯現。
《伊莎貝拉》的主軸在於父女情,一個不負責任的父親,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兒,他們的矛盾和火花,具備了超乎尋常邏輯的趣味和轉折,因而好看,因而耐人尋思。
首先,看到《伊莎貝拉》的杜汶澤,你一定會感歎,中年肥胖真是醜;看到《伊莎貝拉》的梁洛施,你則是一定會讚歎,苗條娉婷真是美!
人會變胖,通常是生理、年紀和運動量不足使然,基本上,杜汶澤的角色得整天泡在啤酒和欲望中,體態的醜,讓角色的沈淪有了鮮明的形象和說服力。
梁洛施的瘦則是青春的見証,一個等待扶持的新生命。如果太過豐潤,是不是就欠缺實質的感動?
形體有了說服力之後,接下來則是眼神。
杜汶澤不相信自己有一天會蹦出來一個女兒,他的醉與驚,不算太誇張;坐在青春時光的迴廊裡,想見舊情人曾在生死邊緣的掙扎,那種感歎,不算太離譜;但是真正的好戲卻在於終於在酒酣耳熱之際,看到女兒瘋狂模彷著梅豔芳的歌聲與舞姿,那種眼神就是吾家有女初長成的得意,那是浪子很難想見的慈父光芒。
同樣地,梁洛施的眼神則是青春的慧黠。老爸縱欲,她就關冷氣;有女人上門糾纏,她就可以編織各種理由,「驅逐韃虜」;但是老爸要她戒菸,她就戒;老爸教她擊酒瓶,她就雙瓶齊飛,一個是心悅誠服地讓人管,一個是神采飛揚地玩瘋天,層層積累下來,學會騎摩托車的她終於戴著老頭去監獄報到的眼神,沒有傷感,而是希望在明天的和風譪譪。那是女兒信服老爹,期待再相逢的光芒。
沒有梁洛施,杜汶澤還是個痞子;沒有杜汶澤,梁洛施只是古惑女,一對父女在街燈下相逢,激盪出驚人光芒,這就是《伊莎貝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