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電影似乎越來越少了……會賺錢的電影似乎越來越少了……電影走過了一百年,未來還會有一百年的好風景嗎?這些都是好萊塢電影市場上最近經常出現的討論議題。
法國大導演高達也曾在《十分鐘後》提出他對這個問題的省思:一塊銀幕在風雨中飄奔搖幌,你幾乎可以預言它已經撐不住太久了。
夏天都快要過去了,今夏好萊塢真正賣座的電影只有盧卡斯的《星際大戰三部曲》和史匹柏的《世界大戰》,一個賣出三億七千八百萬美金,一個賣出二億二千八百萬美金,其他的《蝙蝠俠:開戰時刻》、《王者天下》和《機戰未來》都賠得鼻青臉腫。
電影不景氣的原因很多,史匹柏的解讀很有趣:「我還記得第一架747波音巨無霸客機首航洛杉磯機場時,人心多雀躍興奮啊,大家都盼望著翱翔天際的浪漫情懷,可是,如今還有幾個人會多看波音747兩眼嗎?」
史匹柏說:「如果三年才出現一部你非看不可的電影,大家一定興高采烈地搶著看,如今我們卻是每三個月就得出現一部超級大製作不可,每家電影公司都拚命製造幻景,誇稱說他們的電影有多好看,觀眾接受業者的行銷概念,抱著可以見到前所未見場景心的態走進電影院時,最後卻只有幻滅感覺時,就會抱怨自己錢丟到水裡去了。」
說不出好故事,大概就是電影事業最大的危機。
義大利新寫實電影誕生時,製片環境惡劣,拍攝器材粗糙,但是至少他們有一個曲折又感人的故事,所以時隔六十年之後,你還是會覺得《單車失竊記》溫馨感人;當年,我們以同樣的心情接納台灣新電影的樸拙與誠懇,包容了導演往往說不清,也說不好一個故事的缺失,可是,一旦觀眾無法在戲院裡找到讓他歡喜,讓他流淚,讓他思考的元素時,他就不想再玩了。
娛樂不是胡鬧,娛樂就是讓人開心,讓人窩心,只要你的心房有觸電的感覺,這部電影你就不會忘記它了,我看過好幾千部的電影,可是能夠如數家珍的電影不到十分之一,快速看過,然後就快速遺忘,留下的作品通常就是個人記憶資料庫裡的經典。
史匹柏的《大白鯊》和《侏儸紀公園》的創作主軸很近似:人與自然巨獸的抗爭。他知道怎麼來嚇觀眾,大白鯊是突如其來地從海底咬噬泳客,大恐龍則是猛然一口就把你吞進肚中,人獸對抗的傳奇其實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你在戲院裡驚聲尖叫,你叫得越大聲,越能和杜比音效抗衡,你就越覺得電影票錢花得一點都不冤枉。
正因為深諳觀眾心理學,史匹柏認為電影不會滅亡的,「因為人們都渴望娛樂,只要人們想要娛樂,電影就不會滅亡,就像文明再怎麼發達演進,劇場和家庭娛樂都同樣存在。」他甚至樂觀地預見在三十年之內,科技會有驚人的大躍進,會發生類似「喬治歐威爾式(『1984』和『動物農莊』的作者)」的大突破:「將來將會一種技術直接把故事和表演,透過影像結合的方式直接輸入到你的小腦中,帶給你一種完全新穎的感官經驗。」
史匹柏的預言真確嗎?只有時間才能回答這個問題,虛擬實境的科技確實改變了電影的敘事邏輯和表現形式,就像互動式電視可能改寫每一部電影的結局與綜合印像,但是前提還是在除了新式科技外,還有什麼可以讓你動心的元素?不能動心,一切只是華麗的噱頭,不能動心,就像鏡花水月,畢竟總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