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電影的音樂處理,理應是強項,但是稍有不慎,動人的音樂卻也可能暴露更多思慮上的盲點,
南韓導演姜大奎執導的《美麗的聲音(Hamoni)》描寫了一隻獄中女子合唱團的傳奇故事,曾經在美國電視影集《LOST檔案》有亮眼表現的南韓女星金允珍就演出了一位因為家暴殺夫,卻在獄中產下一子的苦命女郎,五音不全的她,卻一心一意要組成一隻女子合唱團,只求表演精彩,獲得獄方肯定,日後能夠帶著兒子保外一天,陪著兒子認識監獄外的世界,也安排兒子日後的人生。
《美麗的聲音》的故事架構可以說是《修女也瘋狂(Sister Act)》和《放牛班的春天(Les Choirists)》的變奏曲,故事邏輯很簡單,生命了無希望的受刑人,因為音樂得著了精神寄託,因為音樂中看見了微薄的曙光,金允珍飾演的女主角靜慧原本是音樂災星,因為每回只要她唱起催眠曲,兒子就非常不捧場,肯定嚎啕大哭,原本是母親的愛,兒子卻感受不到任何的母愛,只有噪音不堪入耳的痛苦,不會遮掩情緒的兒子成了最忠實,絕對不說假話的樂評人。
聲音比鴨叫還難聽的靜慧如何搖身一變,成為合唱團台柱,原本是《美麗的聲音》可以媲美《窈窕淑女(My Fair Lady)》的毛毛蟲蛻變曲,可惜導演枝線牽扯太複雜,從樂團指揮、女髙音到女低音,每位相關角色都要細說重頭,把生命悲劇故事重演一遍,以致於備多力分,戲劇空間拉得太大,留給音樂的時間太小,以致於所有的蛻變過程成了導演一廂情願的既定路線(反正雜牌軍最後也能成大器,成為受刑人氣質感化的楷模),少了細節的鋪陳,因此就少了動人的說服力量了。
電影的高潮在於這隻合唱團獲邀參加年終合唱大賽,每個人都能脫下囚衣,穿上雪白禮服,外出參加表演,作曲家李丙雨(Byung-woo Lee)選擇的壓軸名曲就是葛利格(Edvard Grieg)「皮爾金組曲(Peer Gynt Suite)」中的動人歌曲「索維格之歌(Solveig’s’ Song)」,旋律動人,自是不在話下,尤其歌詞翻成中文時:「
冬天不久留,春天要離開,春天要離開。
夏天花會枯,冬天葉要衰,冬天葉要衰。
任時間無情,我相信你會回來,我相信你會回來。」
更是精準地傳唱出受刑人望著窗外藍天時的微妙心聲。更特別的是這群五音不全的女受刑人臨場演出時早已不是昔日菜鳥,真的以美妙合聲傳唱出絕美天籟,也難怪獄方要安排她們四處演出,因為再也找不到更成功的感化案例了。
問題在於合唱團的演出舞台上,只有女獄警擔任的鋼琴伴奏,別無其他樂師在場以管弦樂器伴奏詮釋,偏偏就在演唱進入到副歌階段時,鋼琴聲音不見了,力取而代之的是大型管弦樂的伴奏演出,純粹就音樂聽覺而言,導演的處理目的就是要把觀眾的情緒煽到最高處,要以絕佳的音響煽動人心,逼出觀眾的淚水。可是,為了突顯聽覺效果,往往就顧此失彼,因為太過刻意雕琢動人意境,卻忘了現場沒有樂師,就不可能有管弦樂合奏的音響共鳴,不該出現的音樂卻出現場了,反而失去了原本的寫實震撼,而且最重要的是合唱的魅力在於人體當樂器,彼此的共鳴與默契最是重要,如果要靠其他樂器來拉襯,人聲的美麗就不見了,而且樂器合奏的樂聲出現時,就意謂著著全片最重要的合聲魅力其實是事後對嘴灌錄的樂音,是後來硬加進去的人工效果,合唱演出因此失去了當下演出的現場感,也就失去了最原初、最動人的質樸力量。
刻意求工,反而盡失其趣,《美麗的聲音》的聲音處理提供的是負面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