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儸紀孑遺:紀錄山椒魚

a37_thumb
動人的紀錄片,背後都有動人的故事。

每回看到動物生態記錄片,我常會驚歎,不知道紀錄片導演或攝影師到底如何突破動物「心防」,建立共識,放手讓人類來拍攝他們的生活實況?

日前專訪專訪了《尋找侏儸紀孑遺─觀霧山椒魚的故事》的導演陳進發,透過導演的親自說明,才總解開了我一直無法理解的謎團。

a38 訪問之前,理應先看片,《尋找侏儸紀孑遺─觀霧山椒魚的故事》吸引我的地方不在於該片獲得了第40屆美國休士頓影展「自然與野生生態類」最高榮譽白金牌獎談,而是我從來沒聽過山椒魚,更不知道台灣擁有可以上溯自侏儸紀時代的「活化石」山椒魚。

開啟觀眾的視野,原本即是紀錄片的重要功能之一,《尋》片中最迷人的一場戲是這隻看起來像壁虎,生活形態卻像青蛙,喜歡在清水和巨石下生活的兩生類生物,竟然讓陳進發捕捉到身上明顯露出繁殖斑的雄雌山椒魚進入水中繁衍後代的場景,而且還有母魚產下一對形狀像豆夾的膠質囊卵夾,內含大約有四到十五顆卵。

「你是怎麼拍到的?山椒魚不怕生?不怕人嗎?」長相斯文,說話也斯文的陳進發告訴我,生態紀錄片的第一年通常是不能驚動主角的,「我在發現魚蹤外,就降低自己的姿態,」陳進發說山椒魚的長度大約只有十公分,人類出現在它的棲地簡直就像是龐然怪獸,「動作稍大,或者粗魯莽撞,就可能把魚給嚇跑了。」

陳進發的策略是和山椒魚做朋友,每回來到棲地他就以趴姿前進,先不要讓山椒魚感受到巨大身影的威脅,再降低自己身上的異味,多吃素,多淨身,而且不要一開始緊釘著山椒魚不放,「久而久之,山椒魚認同你是生態環境的一部份了,不覺得你有威脅了,才適合開始拍攝。」a39

接下來,陳進發就把攝影機埋進山椒魚經常出沒的洞穴旁,「讓攝影機也成為它棲息環境的一部份,沒有威脅,沒有妨礙,山椒魚可以安心出沒,你就可以捉到山椒魚最自然的游蹤了。」陳進發說。

《尋》片中另外一段不可思議的戲是主角山椒魚遇到了天敵─蛇,它唯一的避兇方式就是「裝死」,陳進發的鏡頭完整呈現了蛇一路追隨山椒魚的行動路線,潛進它的洞穴,山椒魚眼見已無退路,於是就屏息凝神裝死,鏡頭直接拍到了蛇在山椒魚身上聞來嗅去,跑過來繞過去的動作,很會裝死的山椒魚真的就像活化石一樣,逃過了敏銳的蛇嗅覺,免於一死。

「山椒魚不是快絕種的稀世國寶嗎?你不想出面打蛇,搶救珍貴的山椒魚嗎?」我相信很多人看到《尋》片時都會油生這樣的疑問。

「我真的是面臨天人交戰。」陳進發坦承,那一天,他真的猶疑著要不要出手相救?但是後來想到弱肉強食本來就是自然生態的自然食物鏈,拍攝紀錄片就是呈現人生真相,不必試圖改變大自然的自然運作,「我只能在心裡面祈禱著,希望山椒魚能夠死裡逃生。」

陳進發前後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完成了《尋找侏儸紀孑遺─觀霧山椒魚的故事》,「承擔和堅持是我拍生態紀錄片的兩大信念。」陳進發相信人生在世應該自我有些期許,做一些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拍攝生態紀錄片,讓大家都知道山林間的美麗故事,進而珍惜自然一切,就是他的「承擔與堅持」,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點選觀霧山椒魚生態教育月資訊網http://www.see-pa.org.tw/    的網址,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