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月28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第一部份:

電影中的動人歌曲:

 

每年六月都是畢業季節,傳唱過很多動人的畢業歌曲,有些是前輩人才會唱的,例如「青青校樹」就改編自日文歌曲「仰げば尊し」(維基百科說出處是蘇格蘭民謠「Song for the Close of School」),總之呢,中文歌詞雋永文雅:

青青校樹 萋萋庭草 欣霑化雨如膏
筆硯相親 晨昏歡笑 奈何離別今朝
世路多歧 人海遼闊 揚帆待發清曉
誨我諄諄 南針在抱 仰瞻師道山高

讓人一聽就難忘,頓時成為永恆的記憶

 

另外,有些則是今人持續傳唱不歇的,李叔同的「送別」就是其中之一。

 

請問:那一部華人電影用過「送別」呢?答案至少有三部:

1982年,王童導演的《苦戀》

1982年,吳貽弓導演的《城南舊事》

2010年,姜文執導的《讓子彈飛》

0628.JPG 

弘一大師李叔同在1914年填寫的《送别》歌詞,其實脫胎自美國作曲家J.P.Ordway的作品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夢見家鄉與母親

Dreaming of homeDear old home! 我夢見家,親愛的老家

Home of my childhood and mother; 那是童年依附母親的家

Oft when I wake ’tis sweet to find,能夠家鄉與母親

I’ve been 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醒覺亦感歡喜

 

HomeDear homechildhood happy home,親愛的家,歡樂童年的家

When I played with sister and with brother,能與兄弟姐妹嬉戲

‘There’s the sweetest joy when we did roam,能夠翻山越嶺舊地重遊

Over hill and thro’ dale with mother 那是最甜蜜的喜悅了。

把思鄉的英文轉成以下的中文,還真是別有巧思,功力非凡: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苦戀》的「送別」是今不如昔的傷歎

《城南舊事》的「送別」是美好昨日的回顧

《讓子彈飛》的「送別」則是動亂時代的音樂符號。burmaharp162.jpg

 

不過,今天的節目中還不忘紹日本導演市川崑在1956年所拍的《緬甸的豎琴》,日本兵被長官派往前線殺敵,雙血盡是血腥,但是躲在戰壕或牆角邊,他們依舊是思念家鄉與母親的男子,在前線唱這首曲子,多了幾份淒涼與無奈的反戰情緒。

 

第一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詭異訊(The Signal)》

 

signal8011.jpg一開始的感覺像是大學生電影,是好友相互淬勵的故事,但是男主角雙腳不能行動,愛情也隨著女友的即將遠行求學而生變,就在他們沿著公路前行,要去尋訪沙漠地帶的駭客住家時,卻陷進了一個意想不到的陷阱之中。

 

詭異的是:他們被綁架了。男主角躺在手術檯,女友則是昏迷不醒。

 

詭異的是:對方問他的第一句話:你來自地球嗎?

 

詭異的是:對方都穿著氣密防護衣,實驗室裡有暴力威脅。

 

詭異的是:男主角發覺自己的腳能動了,但是血肉不見了,只剩金屬鋼架。

 

一切只因為他們接受了駭客的挑戰,自投羅網。

 

一切只因為他們的人生有些遺憾,卻只能放在心中,現實是夢境?還是真實?

 

使用音樂:《詭異訊》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一條大路通羅馬(Sacro GRA)》

 

每個影展都有不同的標籤:柏林影展強調性與暴力;坎城影展強調大師新作;威尼斯影展強調藝術新意。sacrog012.jpg

 

《一條大路通羅馬》獲得2013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也是威尼斯影展70年來首次將金獅獎頒給紀錄片。電影透過一條環繞羅馬的大環型高速公路(GRA)來追蹤沿路的居民情貌。

 

人生有諸多巧合,去年最轟動的義大利電影《絕美之城(La grande bellezzaThe Great Beauty)》透過知識份子的眼睛觀察著光怪陸離的奢華與藝術人生;《一條大路通羅馬》則像是平民版本的羅馬浮世繪。兩相對照,羅馬有了立體感。

 

平常人生因此成為《一條大路通羅馬》的取材重點,打探測樹木寄生蟲的老人;有釣撈鰻魚的漁夫;有出賣肉體的女郎;有困居公寓,只能憑窗絮唸的人們,有忙著奔波於意外現場的救護車司機;有家中供佛像,中間擺金色浴缸的奇人;有靠著簡單手工藝維生的老婦…電影受到卡爾維諾的名著《看不見的城市(Le città invisibiliInvisible Cities)》的啟發,試圖從記憶、慾望、符號、名字、眼睛、天空和死亡等觀點來解讀羅馬這個城市。

 

是的,那是一個非觀光的羅馬,那是一個真正踩在土地上生活的羅馬,看不到戲劇焦點,或許拉遠了觀眾的感動焦點,卻也透過距離,讓羅馬浮雕有了不同視野。

 

使用音樂:《絕美之城》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人生話題:世界盃足球賽

 

2014年,台灣人打開電視,徹夜不眠,就能收看世足賽的實況。

fifa2014.jpeg 

1970年,台灣沒做世足賽電視轉播,電視上唯一的足球節目是台視在星期六下午的「足球大賽」節目,我們看著兵工廠與曼聯的比賽,想像著曾經有過一位球王李惠堂,他的勁射飛球,可把人踢飛(那是加油添醋的傳說)。

 

但是1970年的電影街上曾經演上演過一部紀錄片《世界盃足球賽》,把當年的世界盃足球賽的進球、戰績和歷史清楚留下紀錄,讓15歲的我驚訝於世界如此遼闊,足球如此迷人。那一年,我的國中同學也組成了小小足球隊,跑不快的我,只能守門,身材卻又不高,經常守不到球……

 

足球是用踢的,踢過,才會難忘;但是絕大多數的我們只能「看」球,曾經在電影院看足球賽,一起歡呼,一起驚歎的特殊經驗,相信相近於當今球迷,集體圍在電視牆前觀賞王健民或陳偉殷投球時的感動,只是,哈,我們那時的銀幕還大一些。

 

使用音樂:南美音樂輯

06月21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最新電影:輝耀姬物語

 

動畫大師高畑勳的最新作品《輝耀姬物語》有三個動人的元素:畫風、音樂和童年。

KAGUYA015.jpg 

先談童年,《輝耀姬物語》取材自日本古典文學《竹取物語》,描寫竹林裡一道神秘光芒吸引了種竹子的農夫注意,發現了在竹節中成長的小公主,捧回家撫養後,一口氣大一吋,長得非常快,從長大、爬行到嬉戲田間,所有小公主成長的細節,都讓人看得唇角上揚,迷人極了,那是高畑勳童心不老的功力。

 

其次則是讓人賞心悅目的美術功力。電影採取的水墨畫風,非常東方,完全不受好萊塢影響,而且取得了可以與好萊塢抗衡的美術高度,青菜豆腐有時完全不輸大魚大肉的,尤其是一格又一格的田園景觀,如詩如畫,更如視覺饗宴。難怪高畑勳要花上八年時間,才畫完這部作品。

 

KAGUYA014.jpg第三,作曲家久石讓也示範了最關鍵的配樂元素:要言不繁,卻能緊緊勾住記憶。 電影主題經過鋪陳後,不時還會再湧現一小段,非常簡單,卻有提神醒腦的功能,讓觀眾浸泡在音樂的喜悅與記憶之中。

 

《輝耀姬物語》也嚴厲批判了現實:做一位山林公主有何不好?何必一定要到京城享受王公貴族的阿諛與追求?何必一定要做王妃才算匹配。人生一定要變得這麼勢利與現實嗎?貴族的承諾不也都是虛假的泡沫嗎?連皇帝都是急色男人時,小公主對人間還有什麼好戀棧的呢?

 

我個人最迷戀輝耀姬的內容在於這位來自月球的公主,竟然會唱人間的童謠,那是上輩子的記憶,那是她前世做謫仙時的紅塵眷顧,我們的人生中是否也有類似的經驗呢?

 

使用音樂: 《輝耀姬物語》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電影中的歌曲妙用:

 

01.斷腸紅

 

電影資料館今年四月重新整理了名導演張英在1964年的名作《天字第一號》,雖然是台語版本,卻採用了名曲「斷腸紅」,那年我九歲,卻是看完了電影之後就再也忘不了這首歌曲,雖然已經不太記得了這部諜報電影的內容了,歌曲卻能琅琅上口,歌曲比電影更容易記憶,還真是神奇。

number1.003.jpg 

作曲:莊宏

作詞:張生 莊宏

主唱:吳鶯鶯

電影使用:《天字第一號》張英執導/白虹、柯俊雄主演

 

歌詞如下:

陣陣的春風,吹開了斷腸紅,

片片的甜蜜記憶,重回到我心中。

陣陣的春風,撩起了舊時夢,

喚回那逝去青春,只有這斷腸紅。

以前的衣香鬢影,如今是一片淒清、

恁教那春花如錦,只剩下寂寞空庭。

陣陣的春風,撩起了舊時夢,

喚回那逝去青春,只有這斷腸紅。

 

number1.002.jpgnumber1.001.jpg以前的衣香鬢影,如今是一片淒清、

恁教那春花如錦,只剩下寂寞空庭。

陣陣的春風,撩起了舊時夢,

喚回那逝去青春,只有這斷腸紅。

 

 一首歌能夠喚回多少舊時記憶?唯有走過那個時代,才能聞歌興歎的!

 

02.How Can You Mend a Broken Heart

 

同樣是酒入愁腸化做相思淚的情歌,台灣有過「斷腸紅」,好萊塢的「How Can You Mend a Broken Heart」有異曲同功之妙,而且還有更上層樓的註解。

 

詞曲唱:Barry GibbRobin GibbMaurice Gibb

電影使用:《新娘百分百(Notting Hill)》和《奪天書(Book Of Eli)》

 

notting.jpg關鍵歌詞如下:

And how can you mend a broken heart?你如何治療一顆破碎的心?

How can you stop the rain from falling down?如何讓雨別再下了?

How can you stop the sun from shining?如何讓陽光不再那麼刺眼?

What makes the world go round? 讓世界停止旋轉?

How can you mend this broken man?你如何治療這個受傷的人

How can a loser ever win? 輸家那有贏面?

Please help me mend my broken heart and let me live again.請療癒我破碎的心,讓我重生!

eli090.jpg 

《新娘百分百》中這首歌是「斷腸人在天涯」的自哀自憐,

 

《奪天書》中這首歌則是世界已然崩毀,但是我仍然抱持希望,等待重生契機。

 

同樣一首歌,情趣卻各不相同,一切就看使用者有多用心了。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經典電影:《三島由紀夫:人間四幕(Mishima: A Life in Four Chapters)》

 

《三島由紀夫:人間四幕》是美國文人導演保羅.許瑞德(Paul Schrader1985年執導的作品,以前在台灣映演時的名字叫做《三島由紀夫》,六月底即將重映。

mishima15.jpg 

本片有三大魅力:01.三島由紀夫  02.導演:Paul Schrader 3.作曲家:Phillip Glass.

 

三島由紀夫得年45歲,卻完成了40本小說,18個劇本與20篇短篇小說,他在19701125日,為了說服東京自衛隊成員擁護天皇,廢棄憲法,闖進了東京自衛隊總部,但是事與願違,革命未能成功,於是先切腹,繼而斬首,結束櫻花般的短暫人生。

 

這麼特別的人物,Paul Schrader以革命這一天為主軸,用個章節來串連起三島由紀夫的人生與作品,並用劇場演劇方式,逐一呈現他在小說《金閣寺》、《奔馬》和《禁色》中探索的主題與情節內容,並重現三島由紀夫的美學依戀 

 

mishima14.pngPhillip Glass則是先讀了三島的書,再到東京一遊,尋訪他的寫作與美學風格,才低限音樂風格譜寫出小說意境和「三島」精神。今天節目特別找出該片的配樂,讓大家聽聽看美國音樂家用什麼手法處理日本的陽剛血性。

 

使用音樂: 三島由紀夫傳》原聲帶

 

06月14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第一部份:

動人的音樂處理:

一,Raindrops keep falling on my head

 

眾所周知,這首歌曲替《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發揮了煽情浪漫力量,即使Paul Newman在表演他的單車絕技時,老天並沒有下雨,感覺不到雨滴不斷打在我頭上的連結效果,但是歌曲動人,也成為大家樂於觀影後順便打包帶走的觀影記憶了。

butchcassidy-420x0.jpg 

這首歌曲流行的是B.J.Thomas的演唱版,今天我們則會播出《虎豹小霸王》的電影中版本,即是最後有著小喇叭伴奏的絕技展示片段。不過,今天的重點卻是要問大家:你知道那一部電影曾經也用過這首歌當主題曲嗎?

01.  提示一:漫畫電影

02.  提示二:系列電影

03.  提示三:主角與昆蟲有關。

你猜到了嗎?

 

答案是《蜘蛛人第二集(Spider-Man 2)》。男主角Tobey Maguire心生疲累,不想再做蜘蛛人,希望愛情、學業與工作都能兼顧,除了向瑪麗珍告白,也向梅嬸坦白真相,「洗心革面」的他,腳上踩踏的音樂旋律正是這首

作詞:Hal David 作曲:Burt Bacharach

年代:1969

主唱:B. J. Thomas

關鍵歌詞:

Raindrops keep fallin’ on my head 

雨滴不斷打在我頭上

And just like the guy whose feet are too big for his bed

就像腳太長床太短的人

Nothin’ seems to fit 

百般不適

Those raindrops are fallin’ on my head, they keep fallin’

雨滴不斷打在我頭上,還在下

 

So I just did me some talkin’ to the sun

於是我對太陽說話了

And I said I didn’t like the way he got things done

我說我不喜歡他的做事方法

Sleepin’ on the job  根本沒做好該做的事

Those raindrops are fallin’ on my head, they keep fallin’

才會讓雨滴一直打在我頭上

 

But there’s one thing I know

但我確知一件事

The blues they send to meet me won’t defeat me 

這些煩人的事擊不倒我

It won’t be long till happiness steps up to greet me

幸福很快就會來擁抱我了

 

Raindrops keep fallin’ on my head

雨滴不斷打在我頭上

But that doesn’t mean my eyes will soon be turnin’ red

我不會因此發火

Cryin’s not for me 

更不會因此哭泣

‘Cause I’m never gonna stop the rain by complainin’

我不靠嘮叨來停雨

Because I’m free

我是自由人

Nothin’s worryin’ me

無事掛心煩

 

是的,就是這句「無事掛心煩」,《蜘蛛人》的心情顯然遠比《虎豹小霸王》更適合在歌曲高昂中飛舞了。

 

二,再見我的愛人鄧麗

填詞︰文采/

作曲︰平尾昌晃

出現:1998年電影《甜蜜蜜》

Goodbye My Love我的愛人再見

Goodbye My Love從此和你分離

我把一切給了你希望你要珍惜

不要辜負我的真情

Goodbye My Love我的愛人再見

Goodbye My Love相見不知哪一天

我會永遠永遠愛你在心裡

希望你不要把我忘記

我永遠懷念你

 

一首歌,不只是一首歌,有變化,有多元情貌,格局就不凡。

 

Goodbye My Love出現在《甜蜜蜜》中的男女分別時,原本是舊情人的張曼玉和黎明,因為黎明的未婚妻赴港,即將結婚,張曼玉也另有情郎了,兩人最後再同車而行時,打開收音機,恰巧播放的就是,是的,這是用歌曲來點出他們的心境。很淺顯明白。

 

sweet002.png導演陳可辛的安排是先呈現收音機的「音響」,那代表環境聲響,外在的樂音;隨後,黎明看到鄧麗君就在街角,急著下車要明星簽名,此時,音樂不再是車內音響,而是全音播出的身歷聲效果,意即歌曲中的「Goodbye My Love我的愛人再見/Goodbye My Love從此和你分離/我永遠懷念你」恰恰就是張曼玉的告別心聲。

 

她目送著黎明離去,黯然在駕駛座上低頭垂淚時,頭誤觸喇叭,喚得了黎明的回頭,看到了她的不捨,頓時明白誰才是她的最愛,就在喇叭聲響時,Goodbye My Love的歌聲突然就中斷了,意即不再Goodbye了,他們用熱吻宣示了彼此的心志。

 

sweet001.png音樂有了層次,情緒有了轉折,同樣一首歌,情味就更綢繆了。

 

第一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黑魔女:沉睡魔咒(Maleficient)》

 

童話往往世代相傳,因而古老。

 

既然童話不再年輕,就有人積極開拓新世代的新詮釋,但是不管我們多努力賦予新意,我們還是會回到故事源,細細比較。《黑魔女:沉睡魔咒》與以前我們認知的《睡美人》究竟差別在哪裡?

Maleficent016.png 

答案在於魔咒因何而生?答案在於可惡之人,可有可憐心事?

 

另外,如果主題曲能帶有點古意,好像從童話王國的長廊溢瀉出來的歌曲,會否更迷人?觀看《黑魔女:沉睡魔咒》時,我一直看到壓軸的主題曲「Once upon a dream昔時舊夢」出現時,就感受到這種動人的復古力量。

 

I know you, I walked with you once upon a dream

malef008.jpg在夢裡 我們相識,我們同行

I know you, that look in your eyes is so familiar a gleam

我們相知,你的雙眸有著相熟的光芒

Yet I know it’s true that visions are seldom all they seem

但我知道 意像未必就如眼前所見

But if I know you, I know what you’ll do

如果我真懂你  就知你會如何做

You’ll love me at once, the way you did once upon a dream

你會一見鍾情,立刻愛上我

But if I know you, I know what you do

如果我真懂你 就知你會如何做

You love me at once

你會一見鍾情

The way you did once upon a dream

一如昔時夢境

 

使用音樂:《黑魔女:沉睡魔咒》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明日邊界(The Edge Of Tomorrow)》

 

時間卡住了,對有心人會有什麼好處?

 

Bill Murray在《今天暫時停止》中學會了彈奏「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第18號」,追到了他心愛的女人。因為時間可以重來,可以學習,得以改善能力,就能圓夢。

 

《博士熱愛的算式》中的女管家因為知道博士的記憶只有80分鐘,屆時一切歸零,重新來過,於是她學會了如何相處,賓主盡歡。

edget012.jpg 

Tom Cruise的《明日邊界》則像是電玩高手,天天重練,輸了或死了,就砍掉重練,一試再試,就知道如何趨吉避兇了。

 

如果你知道今年是諾曼地登陸70周年,就更能明白何以《明日邊界》會有類似的空降搶灘?記憶一如歷史,時時重溫,都在幫助我們前進。

 

使用音樂:《明日邊界》原聲帶tar007.jpg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電影人物: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與他的雕刻時光

 

今天會從他的雕刻時光》談劇本與表演。

 

劇本是電影的骨架,但是塔科夫斯基卻不願意他的演員知道太多的劇情,他相信,未知,才會有更真實的反應。演員因此要有悟性,要能一點就透,更要相信導演,經過充份的溝通,才可能進入導演設想的情境之中。

 

今天會介紹拍戲時把主場景的房子燒掉了,才發現攝影機壞了,該怎麼辦?

 

他的雕刻時光》中提到他是詩意導演,會把某些意境處理得有點曖昧模糊,前提在於他不是不懂,而是選擇了藝術的表現手法,但他亦有責任以不同的方式讓自己的創意得能讓更多人理解。

tar008.jpg 

 

從一個人的品味,可以看出他的人格與高度,塔科夫斯基生前曾經列出他個人鍾愛的十大電影,相信可以幫助電影迷參考這份片單,更加充實自己,

《鄉村牧師日記(Diary of a Country Priest)》

《慕雪德( Mouchette Robert Bresson;

《冬之光(Winter Light)》

《野草莓(Wild Strawberries)》

《假面(Persona)》 Ingmar Bergman;

娜薩琳Nazarín)》Luis Buñuel;

《城市之光(City Lights)》卓別林 Charlie Chaplin;

《雨夜物語(Ugetsu)》溝口健二 Kenji Mizoguchi;

《七武士(Seven Samurai)黑澤明, by Akira Kurosawa, and

《沙丘之女(Woman in the Dunes)》敕使河原宏(Hiroshi Teshigahara.

 

使用音樂: 《浮生一世情》原聲帶

06月07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第一部份:

動人的音樂處理:電影用影像與故事創造感動,用音樂召喚記憶,用文字記錄感慨,在電影最前線邁向第十九年的此刻,一直想著要怎麼讓節目做得更不一樣,更接近看電影的感動,更記得電影的美麗,我的選擇就是從一些大家熟悉的歌曲著手。

 

在電影中聽見熟悉歌曲,往往有兩種功能:第一,喚起你與歌曲的連結,第二,創造讓你驚歎的意外效果。前者讓你更親近電影,後者讓你更激賞電影的創意。結果都是讓電影更讓人難忘。

 

曲名:White Christmas

作者: Irving Berlin

時間:1940

演唱:平.克勞斯貝Bing Crosby

銷路:超過一億張

意外現身:香港導演林超賢執導的2010年作品《線人》

 

wit69.jpg歌詞:I’m dreaming of a white Christmas  我夢著一個銀色聖誕

Just like the ones I used to know  就像以往

Where the treetops glisten,  樹梢閃閃發光

and children listen      孩子們聆聽著

To hear sleigh bells in the snow  雪中傳來的雪橇鈴聲

 

I’m dreaming of a white Christmas  我夢著一個銀色聖誕

With every Christmas card I write    寫下每一張耶誕卡

May your days be merry and bright  願你的歲月美好

And may all your Christmases be white  有個銀白耶誕

 

妙用:在香港那個不下雪城市,癡想著銀色耶誕,是多荒謬不真實的嘲諷,但是有夢最美不是嗎?也許我不能擁有,但是我能夢想。

wit66.jpg 

於是這首歌就成了一首祈願之夢,讓夢想可以起飛,於是我在香港街頭飆車,小人物面對沒有前途的人生,就哼起這首不合時宜的情歌吧。

 

我們習慣快樂時聽快板,悲傷時聽慢板。不合時宜的反諷,反而讓我們更願停下腳步回味其間的深意。

 

曲名:「當我變幻時」

其實就是周藍萍的「月光小夜曲」,也是古賀政藍的「莎韻之鐘」,只是跨海到了香港,重新填詞,另外有了不俗的意境,例如歌詞中提到的:

過去,一半樂事,一半令人流淚

夢如人生,快樂永記取,悲苦深刻藏骨髓,

 

適用於白雲蒼狗的人生變化,很多人走錯了一步,生命就此完全變了調,歷經滄桑後,聽見這麼一首歌,惆悵唏噓之情就更濃烈了。同樣地,熟悉「月光小夜曲」或者「莎韻之鐘」的你,會不會因此激盪起其他與電影無關的歲月記憶呢?

 

第一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到不了的地方》

 

這是一部旅遊電影,亦是一部美食電影,更是一部療傷電影。

 

兩位男主角結伴騎著重型機車前往奇特的旅遊點,一位要找尋幼年時曾和父親一起喝過的金針湯;一位則是在婚禮前夕離開了愛人,等待著對方召他返家,他們都是心口有創作的人。

 

電影直接問了觀眾:你和父親的感情有多深?你對父親了解多少?思念父親的最好方式是什麼?

 

電影明白告訴大家:人生往往來不及了,才想彌補;來不及了,才想返鄉陪伴,年輕氣盛只想往前衝的人的,什麼時候才肯回頭?asn010.jpg

 

另外,電影拍出了極美的台灣風景,挑戰你:台灣有多少好地方你不曾去過?去了,是匆匆走馬看花?還是真的能夠停留下來?當然,台灣也在劇變中,以前有過神木的合影,如今呢?如果透過魔幻寫實的手法,是否可以讓往事和當下在一格畫面中重現呢?平常唯有腦波可以做到的事,電影其實都辦得到。

 

使用音樂: 到不了的地方》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為愛璀璨:永遠的葛麗絲Grace of Monaco

 

上星期的節目中,選用了《心塵往事》的主題音樂來詮釋,這是我找不到電影原聲帶的從權策略,主要是電影上映在即,值得介紹的作品,總想早點讓大家聽見,我的配樂選擇就是從自己的解讀觀點來潤色電影。前兩天來電台錄音時,剛巧有讀者打電話來洽詢電影片名和音樂,知道我的音樂安排有了共鳴,好開心。

 

grace016.jpg今天則是因為取得了《為愛璀璨》的原聲帶,所以再談一次沒有談完的相關議題。

 

首先是Grace Kelly究竟主演過什麼經典電影?我選擇了《日正當中(High Noon)》,雖然她的戲不多,卻是那部陽剛電影不可缺少的綠葉,有了她的柔情與期待,男主角Gary Cooper忠於警長崗位的精神才更動人,關鍵在於電影主題曲「Do not forsake me, My Darling」,男人往前衝,期望女人做他後盾,不離不棄的心思,只能寫在背脊上,不宜當面對人說的。

 

這份心思用來詮釋摩納哥親王雷尼爾面臨法國總統戴高樂的併吞威脅時,最精準的詮釋,Guillaume RousselChristopher Gunnin兩位作曲家打造的主題樂章,讓我們聞樂即可想見「絕代有佳人」的雍容華貴神采,同時也用了驚悚迫人的音感覺,把她曾經想要重回影壇,卻又被有心人故意走漏風聲的心理糾結做了註解;至於她想做好王妃角色,善用她的明星光芒,贏得人民信賴,就得先認識摩納哥的歷史,認同往昔,也讓人民認同,才能上下齊心對抗強敵,這段艱辛歷程,也在音符的幫襯下,做了非常細緻的詮釋。

grace004.jpg 

飾演Grace KellyNicole Kidman,也許氣質上遠不如Grace Kelly,但是她很努力詮釋這麼一位角色,因為她,世人又重新認識一回Grace Kelly,倒是不爭的事實,這不也是電影的力量嗎?

 

使用音樂: 為愛璀璨》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閱讀電影:值得讀的電影書:俄國名導演塔可夫斯基的「雕刻時光」

tar001.jpg 

19962014,「電影最前線」已經製播了第十九個年頭,說長不長,卻也不短,十九年來不知談過多少電影,但有多少電影話題還沒有觸及呢?

 

其中之一就是閱讀電影,介紹值得讀的電影書。認識電影的最佳方式,當然是去看電影,事後想要回味,音樂是最佳媒介,事後想要鑽研,文字是最佳觸媒。台灣每年都出版了不少電影書,且讓我從本周起開始介紹一些值得讀的電影書吧,首先介紹的是俄國名導演塔可夫斯基的「雕刻時光」。

 

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只在人世走過五十四年時光(從193244日到19861229日),只拍了七部長半,三部短片,並稱八部半,剛巧與費里尼導演的經典作品「八又二分之一」形成有趣對話。

 

tar002.jpg想在台灣看見塔科夫斯基的電影並不容易,偶而會有影展放映,DVD作品亦不易找到,正因為如此稀少,從文字上來認識他,亦是一種策略,包括他愛用極長的長鏡頭、常有倒影或飄浮騰空的場景,取景亦都有難忘的絕美鏡頭…至於經常出現的主題:夢、回憶、童年,流水、火,漏水的房子,不時穿梭來去的人影,更是創造詩夢空間的絕佳手段。

 

「雕刻時光」吸引我的地方首先是書名,其次是他從「雕刻時光」的概念來解讀電影的功能,在在充滿了靈光,閱讀他的書,會對電影文化有更深的體認,電影從來不只是娛樂而己,古往今來,各方才子前企後繼擴充電影的定義與疆界,閱讀電影,提供了我們入門的管道。

 

使用音樂: 《潛行者》、《為愛起程》原聲帶

明日邊界:戀戀昨日情

道格.萊門(Doug Liman)執導的《明日邊界(Edge of Tomorrow)》是部大拼盤電影,考驗著觀眾的觀影數量和記憶質量。

 

首先,你一定要知道的是哈洛.雷米斯(Harold Ramis)的經典之作《今天暫時停止(Groundhog Day)》,因為他早在1993年就完成了時間可以重來,回到定點,讓男主角Bill Murray得能調整步伐,修正錯誤,完成追求夢中女神Andie MacDowell的心願。

 

其次,你不會忘記鄧肯.瓊斯(Duncan Jones)的《啟動原始碼(Source Code)》, Jake Gyllenhaal飾演的探員必湏透過腦波原始碼的計畫,回到火車爆炸案目擊遇難者的腦海,重返爆炸前八分鐘的時空現場,找出兇手,一次八分鐘,他得一次強過一次,繞過所有的錯誤,找出答案。

 

最好,你若能想起日本導演小泉堯史所拍的《博士熱愛的算式》就更棒了,因為寺尾聰飾演的數學天才,車禍後記憶能量只剩八十分鐘的,時間一到,一切歸零,但是照顧他的管家深津繪里卻因此得能理出頭緒,知道怎樣讓博士活得自在快樂,而且每天都能新進度,不必為重覆所苦。

 

《明日邊界》玩的同樣是時間輪迴的遊戲,Tom Cruise飾演的痞子軍官Cage得到了重設時間的不死能力,得能與Emily Blunt飾演的英勇女將Rita,一再重來,修正錯誤,終能逼近外星人指揮樞紐Omega的老巢。

edget014.jpg 

同樣是時間可以重設,事件得能重來的把戲,不管名字叫做《今天暫時停止》、《啟動原始碼》、《博士熱愛的算式》或《明日邊界》,目的都是讓你藉著時光不老,每日循環的重生機制,人生得以精進,不再有憾。不過,《明日邊界》其實另外還有一個電玩迷最熟悉不過的公式了:打不過,就死吧,反正,死了之後還可以重來再玩,熟能生巧,熟門熟路,舊習能改,保證你一定就能過關斬將。

 

Again, again and again(一而再,再而三)固然是《明日邊界》這套電影的趣味機制,卻也是它的冷感罩門,例如Emily Blunt前兩回拔槍射殺Tom Cruise時,還有些驚惶趣味,曾幾何時,死,不但輕如鴻毛,反而成了避難捷徑,在這款遊戲公式下,死亡不再可怕,人命亦不足惜,既然如此,主角的拚死奮鬥,不就模糊其意義了嗎?

 

生死抉擇,處理得不夠有力,或許真是受限於電玩凡事皆可reset/重來的概念,有些投機,卻廣為世人接受,還好,既然題材是電玩概念,美術就有伸展空間。

 

坦白說,Tom Cruise穿越厚重戰甲,記取死亡經驗,終能在外星人祭出必殺絕招之前,制敵機先的靈巧身手,一點都不笨重,更不沉重,比起《異形續集(Aliens)》、《阿凡達(Avatar)》的機械手臂概念,或者《環太平洋Pacific Rim》與《新世紀福音戰士》那種「人機合一」的實踐,都可以說是成功的進化版了。

edget007.jpg 

轉變,則是《明日邊界》的第二道難題。

 

Tom Cruise得知將軍要派他上戰場時,公刻招供說當初選擇政戰,投身國防公關,目的就是想避開沙場,如此貪生怕死之徒,最後則搖身一變為人類救星,編導都得回答觀眾一個基本問題:為什麼?為什麼一個痞子會變英雄?

 

《明日邊界》試圖給予一個愛情方程式做答:能夠再見到Emily Blunt一面,Tom Cruise九死無悔。

 

是的,Emily Blunt是豔光四射的女英雌,Tom Cruise一見鍾情,合理,但是她完全符合日本原著櫻坂洋(Hiroshi Sakurazaka)所寫的「All You Need Is Kill」一般,只想殺敵救人,跟本沒空玩這種男女來電遊戲。edget006.jpg

 

為了心頭那股說不出口的單相思,痞子不辭辛勞,一再重回初相逢的那一刻,就為了一場「傾城之戀」(還記得張愛玲的名言嗎?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這不可理喻的世界裏,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誰知道呢,也許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成千上萬的人死去,成千上萬的人痛苦著……)?確實,動機不足,愛情很虛的《明日邊界》,就少了那點讓人盪氣迴腸的感動能量,就算Tom Cruise死過千百回,終能好好讓Emily Blunt有機會好好來認識Tom Cruise時,誰也不知道Tom Cruise會不會痞性再發,再死一次,就可以一切重來?凡人做不到的,換到痞子手上,一切都有可能。

edget016.jpg 

《明日邊界》玩了不少時事與史事拼盤,有的是舊瓶裡裝了新酒,有的則只是讓人溫故知故,效果有限。例如:外星人侵略戰其實就是歐戰翻版,差別在於諾曼地登陸成功,但是電影的登陸戰卻成了大屠殺(別忘了,電影中的廣播一再播著倫敦已被攻陷的快報,二次大戰的關鍵點就在於納粹未能拿下edget019.jpg英國);至於Brendan Gleeson飾演的聯合大軍指揮官則是美軍中東戰爭指揮官Norman Schwarzkopf的再版;至於Omega的老巢設在羅浮宮的地下室,當然就會讓人想起希特勒的最後時光了。

 

真正有力的則是Emily Blunt手拿屠龍刀的募兵廣告,上面的「To Victory….Join The UDF」幾個大字,簡潔有力,頗有英雌當家,有為者亦若是的氣派;但進到指揮官的辦公室裡,同樣是募兵廣告,廣告詞卻換成了「I want you」,那可是美軍在越戰時期急募新兵的動人口號,吸引無數青年投身那一場一開始就不想打贏的戰爭之中。《明日邊界》是一款打敗入侵外星人的戰爭遊戲,程式設計師是嫻熟往日戰史的老玩家,把歐戰和越戰記憶滲透其中,不也是省時省力又容易起共鳴的噱頭嗎?

 

原來,《明日邊界》的邊界,就在昨日。edget00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