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偷奶爸2:愛情迷航

續集電影往往得面臨兩個選擇:第一集的賣點如何繼續發揚光大?第二集得如何再創新猷?

 

《神偷奶爸2Despicable Me 2)》在第一點上,勉強保持住了《神偷奶爸》的「奶娃」趣味,第二點則是新增「奶媽」Lucy的出場。但是核心人物:改邪歸正的超級壞蛋Gru,卻失去了原本的叛逆玩世性格,更少了遊移於正邪兩極間的戲劇矛盾,重點錯亂,選材迷航,導致Gru失去了神偷風采,也沒有餘力多經營親情趣味,如果不是小小兵(Mininon)繼續保持瘋狂搞笑的傻憨趣味,《神偷奶爸2》就像失去重心的陀螺,徒然白轉。dis16.jpg

 

《神偷奶爸》最大的魅力就在於孤女三姐妹毛毛(Margo)、蒂蒂(Edith)、安安(Agnes)實在太可愛,從造型、眼神到互動回應,純真又直樸,堪稱《神偷奶爸》的重頭戲,《神偷奶爸2》從安安的生日派對做開場,Gru既要實踐諾言,還要討女兒歡心,不惜扮起女裝,成為特大號的仙女zinkerbell,摔得狗吃屎不說,還要被小朋友質疑:仙子怎麼會這麼胖?彩衣娛親的廿四孝如今有了全新的彩衣娛女版本,著實逗趣莞爾,快速讓人憶拾起《神偷奶爸》的華彩。

 

Gru另外一個有趣點在於他也陷進了「吾家有女初長成」的父親焦慮,看見毛毛情竇初開,要與心儀男生Antonio約會,偏偏對方卻是人生最大願望就是一輩子打電動,稚氣的語言,偏偏就是能夠蠱惑少女的心,焦急的Gru想盡方法破壞,卻只會更堅定毛毛的心,把這種不捨女兒的父親症候群放進一個蓋世梟雄體內,觀眾其實會對Gru更添幾分憐惜之心。

 

《神偷奶爸2》的最大困境則在於愛錯人,做錯事。

dis13.jpg

 

就在那個生日派對上,親友忙著替Gru介紹女伴,稱職的「家庭主夫」怎麼只有單親?問題是他做得不夠好嗎?電影透過女兒的願望帶出了他不得不「妥協」相親,甚至願意戴上假髮,英雄好漢如此委屈自己,真的是因為女娃們少一個母親?或者他這麼缺個伴嗎?還是他有中年危機,從良後,人也變得保守,願意接受世俗規範?這時候的Gru還是當年那位叱咤風雲,不可一世的神偷嗎?

 

Gru第一次遇見Lucy,沒交手兩手就被活逮,這場「不打不相識」的安排,可以解讀成「命中註定」他要拜倒石榴裙下,後來兩人潛入杯子蛋糕店,秘密偵查誰才是在北極圈用磁鐵偷走整個實驗室的幕後高手,其實是「大才小用」,一位連月亮都能偷的大盗,竟然得像一般小混混一般去喬裝探底,格局太低了,也眨低了對手的能耐(大奸大惡何需隱於市?)。但編導如此硬要「送做堆」,無非也是讓他們在並肩作戰,才能有更多認識,才能從磨擦轉交心,劇情如此圍繞著Gru的桃花情結上,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也就不復當年的神偷氣概了。

 

更可議的是Gru明顯有恨烏及屋情意結。他認定墨西哥餐廳老闆就是傳奇高手猛老大,固然有些第六感直覺,但是鐵口直斷的咬定猛老大,卻因為Antonio是猛老大的兒子,做父親的承受不起女兒心中有情郎的事實,視為情敵,因此移恨,這要讓神偷的情緒誤導了理性與「專業」。此外,劇情也有「歹竹出爛筍」的偏見,猛老大不是好傢伙,Antonio也註定不是,因此來個急轉彎,以Antonio的花心來終結毛毛的初戀,此舉固然簡單化消了Gru的焦慮,卻也讓反派人物掉入了太過扁平的造型框架中了。

 

很多事,冥冥中都有定數,《神偷奶爸2》有一段情節描寫Gru金盆洗手後,決心發展果醬與果凍事業,他的得力助手Dr. Nefario採用各種配方,調出的口味卻是讓人聞了都想要吐,他受不了這種安份守己的正派人生,所以投靠猛老大去了,這次從良果醬的無趣與失敗,不就剛巧呼應了《神偷奶爸2》戲路急轉彎的失策與失算?至於Dr. Nefario最後棄暗投明的理由是:「誰也不能傷害我的家人!」他卻忘了是誰到Gru家把眾多小兵兵全都吸走去做紫毛怪獸的實驗?dis15.jpg

 

我曾在《神偷奶爸》中提到小兵兵有如《笑傲江湖》中的桃谷六仙,第二集也都全靠他們的搞笑來帶動高潮,不管是圓滾滾,肥嘟嘟的造型,或者沒頭沒腦的各式反應,還有精心設計的兩場歌舞秀,從把「I Swear」中的經典歌詞「 And I swear」唱成了「underwear」,大玩諧音遊戲,再把「Y.M.C.A.」唱成「Tu Pues Des Bras」,他們散播的歡樂不但是《神偷奶爸》系列的資產,更是最美的回憶了。

實習大叔:置入的格調

只要看見Google的標誌,大樓、餐廳和滑梯,《實習大叔(The Internship)》確實容易給人Google置入行銷的印象,但是一如《浩劫重生(Cast Away)》一般,原本是講究時間與效率的快遞行業(簡單來說就是聯邦快遞/FedEx的置入),隨著主角空難落居荒島,時間和效率頓時成了莫大笑話,你必需重新思考時間的定義與意義,反而從FedEx的迷思中徹底解放出來了。

 

有置入之實,卻無置入包袱,好萊塢需要置入,卻不致被置人綁架與降級,編導的因應拿捏之道,或許更值得台灣創作者思考(是的,我指的就是諸如《犀利人妻最終回:幸福男.不難》的置入風波)

 

《實習大叔》描述的是兩位推銷員Billy(由Vince Vaughn飾演)與Nick (由Owen Wilson飾演)中年困頓,來到網路巨人Google的人才夏令營尋找轉業機會,中年轉業的艱難不只在年紀與體力(大叔的片名翻譯就簡單有力點出了年齡與世代差異),更在專業的無知與關切議題的代溝上。Google是網路產業,與電腦密切關連,兩位大叔不習慣上網(借用圖書館上網就意味著他們完全沒有個人電腦,更不習慣行動裝置),不習慣迷你攝影機的鏡位與音量控制,簡單來說就是外行菜鳥,這種人還奢想與內行人競爭?癡人說夢的生命冒險,就提供了文化落差的喜劇元素。

goo004.jpg

 

電影算是流行文化的領頭羊,拿知名電影來開大叔玩笑,其實也是旗幟鮮明的手法,從他們根本沒聽過《X-Men》,聽到了X教授之名,卻聽不到暗諷他們落伍的尋人提示,煞有介事地找上了Google企業中那位光頭坐輪椅職員,自以為得計了,卻渾然不知「X教授」的笑話,卻是對這位身障者的干擾與諷刺,自然就賞以老拳,類似一旦陷入「連這個你都不知道」的代溝,就「活該」被揶揄修理的文化,在網路世代中尤其尖銳明顯(其他諸如《哈利波特(Harry Potter)》中的「魁地奇Quidditch)」比賽,分不清「飛天掃帚」的工具角色,也同樣型塑了文化代溝的笑料),但是《實習大叔》比較有趣的點並不是一面倒地消遣跟不上時代腳步的老頭,而是從「其人之道」,找到「還治其人」的趣味。goo006.jpg

 

大叔可以不懂21世紀的電影趣味,可以對漫畫或者奇幻小說完全陌生(其實也不是每位當代年輕人都這麼熟悉《哈利波特》,只是流行文化很像另一種霸權,跟不上流行,就容易換來鄙視或嘲弄的眼神),但是年輕人不也同樣搞不懂80年代的電影,大叔們可以從《閃舞(Flash Dance)》找到青春勵志的素材,侃侃而談,說出一番大道理,照樣可以讓不知昨日典故的年輕人聽得若有所悟,《實習大叔》試圖替老一代的人找到平反能量,更精準點出了「經典」的意義:不在鮮度或潮度,而在如何活化,說得好,用得巧,褪色的昨日流行同樣有了新的甦活空間。

 

《實習大叔》真正犀利的文化觀察並不在於大叔如何引導他們的菜鳥團隊創造逆轉勝的奇蹟(電影的細節描寫並不能突顯他們究竟有多優秀或特殊,反而突顯了競爭對手的粗糙與傲慢),而是透過他們完全沒有社交能力(多數是不被同儕接納的宅男宅女),只會把青春與精力全都限縮在電腦和手機螢幕空間的閉鎖人生,來呈現他們已經人味漸失的蒼白人生,特別是這群年輕孩子只知道從電腦網頁或者照片圖檔上去認識舊金山金門大橋,只用手指滑過,就以為已經親自走過一趟的虛擬人生,等到他們真的能夠來到大橋旁,人生不再只是螢幕世界的二維空間,有了風,有了車聲,有了凹凸縱深,直接挺進了多維空間,立體人生頓時讓他們流連(那場Disco熱舞的活色生香,也是「實觸」與「實感」的同理論述)。goo001.jpg

 

《實習大叔》確實大量運用了Google背景,大肆宣揚了Google文化,但是沒有被Google全然宰制,還能夠提出走出網路,擁抱真實人生的論述(雖然,這一切還都是在電影銀幕的二維空間上完成),讓電影不致淪為廉價的商品代言,這種迂迴突圍法,當然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