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普照:經典再相逢

經典修復的意義就在於美麗與缺憾一視同仁,盡皆收容,回復原初模樣。

從錄影帶時期就看過René Clément 執導的《陽光普照(Plein Soleil)》,見證過Alain Delon的年輕邪氣,領教過原著小說Patricia Highsmith的人性透視及犯罪細節描寫,一直困擾我的是尖銳刺耳的對白聲音。今天在金馬影展看到4K修復的《陽光普照》,美麗如昔,缺憾亦如昔,有些扼腕,卻也輕嘆收納。

關鍵在於Maurice Ronet飾演的富家少爺Phillippe Greenleaf 驕縱任性,動輒叫喊鬧事,音頻高亢,聲聲刺耳,這款表現符合角色性格,卻超越日常標竿,幾近破音。mono 年代的收音本來就呆板平滯,欠缺層次,修復也只是恢復原初模樣,無法增益或者柔化滑潤。多年來的針刺感受,絲毫未減。

1960年問世的《陽光普照》在2012年完成的4K修復成績平平,底片的色彩與影像銳利都不如預期,可能受限於年代久遠,加上底片保存環境不佳所致。

不過,René Clément 真的捉得住亞蘭.德倫的魅力,俊帥歸俊帥,電影中他是黏蹭Philippe的吸血鬼,Philippe吃的、穿的、用的、愛的,他都要沾一點、分一點,Philippe想甩開他的厭憎心情很有感染力。被Philippe設計,棄置小艇上的身心受創,也讓未來殺機埋下可信鋪排。

亞蘭.德倫的眼神會放電,穿上Philippe的衣服,對著鏡子模仿他的談話神采,最後乾脆親吻上鏡中自己,可以解釋是自戀,也可以是同志,也可能是變身幻化,比起《天才雷普利》的麥特.戴蒙,亞蘭.德倫的詮釋更有魅力,一部《陽光普照》讓他成為天王巨星,絲毫不是偶然僥倖。

透過投影機模仿簽名,用膠膜偽造官方鋼印,製造假護照的犯罪手法,以及製造不在場證明的直球對決,放在今天依舊很有說服力。即使最後他志得意滿享受日光浴的時候,卻也是真相揭曉的時刻,都說明了René Clément 駕馭這個題材,以及營造明星的本事(即使只是逛菜市場的買菜戲,都在百般無聊中,另有巨星韻味)。

《陽光普照》的音樂出自大師Nino Rota 之手,先是義大利民謠曲風的主題,然後再幻化出輕重緩急,情貌特殊的變奏樂章,萬變不離其宗,形塑了綿密的包覆力量,首尾呼應,極盡巧思,也是適合電影音樂愛好者深入研究的範本。

經典就是經典,重逢《陽光普照》,我的電影記憶重新梳理一回,獲益良多。

海史密斯:作家談電影

只要她簽了版權合約,小說就成了導演的孩子,「愛怎麼改就怎麼改!」

乍聽之下,好像她很愛錢,收到版權費就好,其實她還是在乎的。

法國導演René Clément找來大帥哥Alain Delon在《陽光普照(Plein Soleil)》詮釋她一手打造的Ripley,她就讚不絕口,但是電影結尾,Ripley被警方逮捕,她就會忍不住說:「那不是我的版本。」

她欣賞德國導演文.溫德斯(Wim Wnders)的才氣,對《美國朋友(The American Friend)》唯一的抱怨是溫德斯只買了一本小說「Ripley’s Game」的版權,卻偷偷溶入了另一本小說的內容。老太太對自家智慧財產權極為珍惜。

雖然Patricia Highsmith宣稱自己很少看電影,卻擔任過1978年第28屆柏林影展的評審團主席,帶領大導演塞吉奧李昂尼(Sergio Leone)和安哲羅普洛斯(Theodoros Angelopoulos)等國際知名影人,一口氣頒出三只金熊獎給三部西部牙電影,品味與決斷果然與眾不同。那年的開幕片是John Cassavetes執導的《開幕夜(Opening Night),導演愛妻兼女主角珍娜.羅蘭(Gena Rowlands)當選影后,閉幕片則是史匹柏的《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

那一年的柏林影展首度從六月移往二月,成為每年率先登場的A級影展,Patricia Highsmith坦承自己不適合當評審團主席,既無法揮鞭決斷,更無法忍受評審團裡的政治角力,因為有一位來自第三世界的評審,一直替某部共產國家的電影護航要獎,「那部電影根本是垃圾!」Patricia Highsmith沒點名,究竟垃圾電影最後有沒有得獎,我無法瞎猜。那一年只有來自保加利亞的導演Georgi Djulgerov 因為《Advantage》拿下最佳導演獎。

Patricia Highsmith很會寫小說,也試過編劇,然而隔行如隔山,試過幾次都失敗後,就不再嘗試了。她寧願高價賣出小說版權,絕不試著自己改寫劇本。她對電影的態度就是各走各的獨木橋,她不想認識電影導演,「我不過問你們的作品,你們也別來干預我的作品。」

有人問Patricia Highsmith最喜歡哪一部電影?她的答案很有趣,不是大國民(Citizen Kane)》,也不是《北非諜影(Casablanca)》,真要選,她會選《亂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因為電影不錯,小說也不錯。

是吧,Patricia Highsmith就是Patricia Highsmith,獨一無二的Patricia Highsmith。

坎城之最:金棕櫚排名

2016年的法國坎城影展已經來到第69屆了,評審們每年都會選出金棕櫚獎得主,評審品味不同,參賽作品亦不同,誰勝誰敗其實見仁見智。

得獎有時靠運氣,有時還要看你和評審來不來電?得了獎或許影史能夠留名,但是唯有影迷願意不時重看,才是最實在的勝利,因此,時間才是最後的評判。 

美國媒體「好萊塢報導者(The Hollywood Reporter)」日前動員旗下的影評人重新審視過去六十九屆的金棕櫚獎得主,選出他們心中的最愛,重新排序(也就是金棕櫚獎得主也有輕重之別)。

所有的評比都反映著評審的品味或者偏見,因此這種名單,坦白說,參考就好,不是真理,亦不是一錘定音的影史排名。不過,這種英雄榜的重新排名,很有噱頭,也會引起討論,於是我譯出了前廿名的得主,提供大家參考。 

認可也好,不認可亦好,至少,因為這份名單,我又重看了《浩氣蓋山河(The Leopard)》,看到年輕氣盛的Alain Delon,聽見了風華正茂的Nino Rota氣勢磅礡的配樂,1960年代還真是美麗的黃金年代。

至於其他名單,請大家點選這個連結嘍: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lists/cannes-palme-dor-winners-ranked-891143/item/padre-padrone-palme-dor-winners-891089

20.《馬泰事件(The Mattei Affair)》 (1972) 導演:Francesco Rosi

19《木鞋樹(The Tree of Wooden Clogs)》 (1978) 導演:Ermanno Olmi

18《美麗蘿賽塔(Rosetta)》 (1999) 導演:Jean-Pierre and Luc Dardenne

17《撒旦天空下(Under the Sun of Satan)》 (1987) 導演:Maurice Pialat

16《爵士春秋(All That Jazz)》 (1980) 導演:Bob Fosse

15《假如…(If …)》 (1969)  導演:Lindsay Anderson

14《我父我主(Padre Padrone)》 (1977)  導演:Paolo and Vittorio Taviani

13《拒絕長大的男孩(The Tin Drum)》 (1979) 導演:Volker Schlondorff

12《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1994)  導演:Quentin Tarantino

11《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1979) 導演:Francis Ford Coppola

10《影武者》(1980)  導演:黑澤明

9《櫻桃的滋味(Taste of Cherry)》 (1997) 導演:Abbas Kiarostami

8《對話(The Conversation)》 (1974) 導演:Francis Ford Coppola

7《薇麗狄雅娜(Viridiana)》 (1961)  導演: Luis Bunuel

6《雁南飛(The Cranes Are Flying)》 (1958)  導演:Mikhail Kalatozov

5《秋水伊人(The Umbrellas of Cherbourg)》 (1964) 導演:Jacques Demy

4《春光乍現(Blow-Up)》 (1966)  導演:Michelangelo Antonioni

3《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 (1976)  導演:Martin Scorsese

2《生活的甜蜜(La Dolce Vita)》 (1960)  導演:Federico Fellini

1《浩氣蓋山河(The Leopard)》 (1963) 導演: Luchino Visco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