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0凌晨密令:職場選擇

電影最神奇的功能之一就是:同一個畫面,卻許可多元解讀,只要言之成理,就算超越原創思維,誰曰不宜?!

 

凱薩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執導的《00:30凌晨密令(Zero Dark Thirty)》當然是一部結合了中情局與美軍的軍事行動電影,但是最迷人的細節卻在於其中的職場心理學。

 

核心關鍵在於Jessica Chastain飾演的女主角Maya。趣味奧妙之一在於:什麼樣的公司許可十年交不出成績的專業職員?

 

Maya自從被CIA召募後,十年來只負責做一件事:找出賓拉登(Osama bin Laden)的下落。《00:30凌晨密令》明白告訴大家:如果不是她十年只做這件事,不是她堅持出兵,賓拉登也許目前還在巴基斯坦指揮號令蓋達組織成員。

ZERO003.jpg 

養兵千日,所為何來?答案當然是:用在一時。有用,而且堪用,才算角色。但是如果公司不夠大,斤斤計較業績表現,十年無所成,一般企業早就被視為冗員開除了。大公司要容得下看似無用的閒人,需要精準眼光,更需要擔當與勇氣。

 

最重要的是做為職員的你,究竟是無所事事在坐領乾薪瞎鬼混?還是有如潛水艇一般,默默在水底下前行,伺機出擊?正因為Maya是找出賓拉登的頭號功臣,上述的投資(或者揮霍),就得著了「高瞻遠矚」的美名。等待與勝利之間的等號關係,其實是一條極其曖昧的曲線。

 

趣味奧妙之二在於:會議不斷,卻始終議而不決的公司,註定難成大器,什麼樣的公司許可員工講真話?什麼樣的公司文化許可員工悍然挑戰老闆?

 

CIA花了幾十億美金,追緝十年,始終無法鎖定賓拉登下落,「十年生死兩茫茫」,簡直就是糗斃了,好不容易和大老闆開會,要聽的無非就是具體答案:賓拉登究竟在不在那間屋子裡?訊息不夠明確,會議等於白開,Maya的長官個個能言善道,但是有人評估機率是一半一半(這其實是廢話,說了等於沒說);就算改口加碼,說有六七八成把握,其實也還是空話一堆。

ZERO002.jpg 

好不容易輪到Maya開口,她直接就說:「百分之百,賓拉登就在屋子裡。」面對眾人的驚愕眼光,她才稍稍收斂說:「如果你們受不了百分百,那就九成五吧。」斬釘截鐵有時是虛張聲勢,有時則是專業堅持,信或不信,就看長官英明了。

 

會議上清楚明白表達意見,其實是並不聰明的躁進(除了會突顯長官的短視與無能,亦會陷自己於退無可退的困境),進可攻,退可守,曖昧其辭,才是明哲保身的職場生存哲學。問題是公司徜若盡皆此類精英,還有啥前途?何況是負責國士安全的CIA

 

Maya或許是初生之犢,才敢在會議上沒大沒小說真話,她第一次向局長簡報時,就以一句「mother-fucker」打響了自己敢言的招牌,後來再演出「百分百」的保証說,當然也就讓老闆移樽就教,當面問個明白。唐朝詩人孟浩然以一句「不才明主棄」惹禍,Maya有才有識,又遇上個「明主」,還真是創造了職場美譚。

 

ZERO004.jpg00:30凌晨密令》為Jessica Chastain設計了一些簡單明白,卻很有煽動力的細節。其中最關鍵的一場戲是CIA在中東始終搞不出個頭緒,疾言厲色的新任主管於是當著大家的面怒拍桌子,狠刮大家鬍子。行動不力,話該挨罵,但若是長官延誤軍機,又該怎麼辦?換成Maya拍長官桌子,逾越了職場倫理,她可以理直氣壯去做的事則是拿著馬克筆,每天在長官的窗子上寫下日期天數(都幾天了,你還不行動?),再配上橫眉冷對,意思到了,壓力也自然形成,長官莫可奈何,觀眾卻有會心一笑,Jessica Chastain能靠00:30凌晨密令》金球摘后,甚至問鼎奧斯卡,無法就是她在詮釋職場心理學時,拿捏得當,妙趣橫生。

00:30凌晨密令:美學選擇

00:30凌晨密令(Zero Dark Thirty)》告訴世人三件事:第一,沒有女性的堅持與嗅覺,男人查不到911事件發動者賓拉登(Osama bin Laden)的下落;第二,沒有男人的行動,美軍無法擊斃賓拉登,女人的心願難以得圓;第三,獵殺賓拉登其實算不得英雄行徑,只是一場豪賭,美軍賭對了,成敗結果決定了誰是英雄。

 

比多數男導演還會拍戰爭戲,其實是《危機倒數(The Hurt Locker)》導演凱薩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的天賦之一,《00:30凌晨密令》的時空背景與《危機倒數》相近,但在戲劇的稠密度與氣氛掌握上,《00:30凌晨密令》其實更接近於一部新聞事件電影,「重現」賓拉登末日的始末,既是電影的高潮,亦是拍片的始意,但是《危機倒數》的Mark Boal選擇用編年體與大事紀的方式來「重現」歷時十年的獵殺始末,難免就讓人覺得漫長又折磨了(畢竟電影長達157分鐘,兩個半小時多的觀影過程,呼應著Jessica Chastain飾演的女主角CIA探員Maya十年守候的心路歷程)。

dark8522.jpg 

00:30凌晨密令》的故事主軸在於CIA究竟怎麼鎖定賓拉登的行蹤?又如何下令攻堅?奧妙在於前頭線索皆錯,歷經十年抽絲剝繭,才完成拼圖,在這個主軸上,Maya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她進入CIA後的唯一工作就是要找出賓拉登,她就憑著毅力、直覺和鍥而不捨的決心,才完成使命,這符合著好萊塢電影的造神品味。

 

Jessica Chastain的表現也確實可圈可點,齊備了所有造神運動的元素:獨居、沒有親人,沒有朋友,除了工作,還是工作,擁有完全獻身的純美理念。工作上,從旁觀拷問到主審用刑,她的「進化」有著「專業」的狠勁;從餐廳爆破、同仁捐軀到車庫遇伏,整個人浸泡在血海中的情仇,亦為她的堅持,添加了不少柴薪能源;從簡報的口吐髒話到在窗玻璃上塗寫「猶豫」時程,鞭策長官行動的眼神與姿態,同樣有著巾幗不讓鬚眉的趣味。

 

dark8518.jpg

 有她在場,電影不致太過陽剛;有她調味,男人的豬頭濁氣益鮮明,雖然最後非經她認屍不可(其實,她又何嘗見過賓拉登?)的劇情設計,屬於太煽情的好萊塢造神術(驗DNA更有說服力吧),但是導演讓她走出軍營,獨對蒼茫大地時,精神與氣力幾近崩毀的唏噓,卻也是極動人的真情流露(當然,最後的一架大軍機就只接她一人返國的場面,又是另一款的美國愛國主義的虛榮極致了)。

 

00:30凌晨密令》的真正困局在於導演的美學選擇。獵殺賓拉登是美國近代史上的大事,但若拍成約翰.韋恩的牛仔式勝利或布魯斯.威利的終極警探式勝利,只不過是好萊塢又多了一部配著爆米花吃食的愛國主義電影。凱薩琳.畢格羅最後選擇了類新聞紀錄片的「寫實」手法,她敢做如此抉擇,膽識確實不凡,只可惜最後只做到了「反英雄」的美學選擇:行動前,眾家男兒總要奚落女性的線索與判斷;半夜展開行動,先是直昇機迫降,既是喝叱,又是爆破炸門,都已經鬧得乒乒乓乓了,賓拉登的手下還不知應變?不近情理的「事實重現」,固然可以說一切帶有三分僥倖(畢竟美軍非神),但也確實削弱了觀眾的期待與震動。dark8503.jpg

 

正因為《00:30凌晨密令》的調性一直緊守著新聞紀錄片的「寫實」風格,讓導演凱薩琳.畢格羅得能揮灑的戲劇空間其實有限,因此很難出現扣人心弦的高潮戲。但是她還是極其用心地用了「對比」手法來探索「重現」的藝術可能,例如:片頭的911事件原音剪輯,藏有多少美國受難者臨終前的吶喊與驚恐,隨後的審問虐囚戲,同樣是呻吟,但是角色換成了中東人,苦難的因果,在聲音的對比下,有了脈絡相傳的連結點。

 

至於CIA明明用了毆打與灌水等刑罰來逼供,但是美國總統歐巴馬卻高舉道德大旗,在電視上宣稱美軍絕不會虐囚,個個都是刑求高手的CIA幹員,看著總統在電視上大放厥詞,政治騙術與人間現實的曖昧性,就昭然若揭,凱薩琳.畢格羅無需聲嘶力竭找人批判,她讓觀眾目睹矛盾,自行解讀的「並列」處理手法,有些機巧,但仍不失聰明,只是雕琢刀法明顯了些。

 

從選材到執行,《00:30凌晨密令》反應著美國人的911情意結,但從藝術表現上來審視,《00:30凌晨密令》就顯得單薄且乏力了,美國奧斯卡獎最給予劇情片、編劇、女主角、剪接和音效提名,忽略了導演,或許也反應著如此觀點。

花漾:人間自是有情癡

愛情故事難寫,難在新意有限;歌伎的愛情故事更難寫,因為難得有情郎。周美玲的《花漾》挑戰了歌伎的愛情故事,卻意外在茶莊主婦身上開了花,雖然有情和無情,往往只有一線之隔。

 

《花漾》描述四段碎心的愛情故事,三段都和歌伎有關,老闆花月娘(吳君如飾演)閱人多矣,一顆心卻放在海盗頭子海鸢(任達華飾演)身上,她旗下有兩位紅歌伎小雪(陳妍希飾演)與小霜(陳意涵飾演),小雪對琴師文秀(鄭元暢飾演)有情,小霜卻鍾情小海盜刀疤(言承旭飾演),小雪與小霜面對的人生試煉是:一旦惡疾纏身,愛情如何堅持?又能得到什麼樣的愛情。

 

惡疾指是的麻瘋,驟然面對麻瘋,有多少情人能夠承受得住呢?坊間流傳,只要肌膚相親,就可以把麻瘋過給男人,為了自保,你會做出什麼選擇?《花漾》的戲劇核心就在愛情的選擇。ripple719.jpg

 

首先發病的小雪,先選擇了隱密真相,伺機贖身隱退,但她只對琴師有情,不願輕易賣身,問題就轉成了不知情的琴師終究要得知真相,他會如何承受。

 

麻瘋已入身的小霜則是先拒絕了愛人刀疤的需索(不能把毒過給愛人,即使不知情的愛人會因此碎心),既而則是委身給富商李二少(芽子俊飾演)。多情變絕情,自然傷人;無情又負情,其實更慘烈。

 

小雪與小霜的愛情際遇其實不脫傳統歌伎「所遇非人」的框架,周美玲的原著與劇本其實完全不理睬清朝作家魏秀仁所寫的《花月痕》那種文人一廂情願的制式思維,《花月痕》對歌伎是極端讚美的,不是色藝雙全,難成歌伎,只是有人贏得秀才傾慕,一夕之盟,終身不改;有人則是橫遭挫折,賫恨千秋,黃泉相見。幸或不幸,都只是命,無涉虛情假意,《花漾》的無情則在於透過惡疾,多了人心算計,秤知了人生情愛的斤兩與真偽。ripple743.jpg

 

不過,《花漾》愛情試驗,大致還是通俗劇的範疇之中,尤其是李二少的癡心貪慕更是通俗劇的樣版,李二少被小霜才色所迷,不惜謊稱自己被海盗綁做人質,誆騙妻子甄芙蓉(李小冉飾演)拿錢來贖,實則要拿錢來替小霜贖身,娶為妻妾,卻又看不出小霜虛與委蛇的假意,就這樣一頭栽了進去,既辜負了元配,又錯亂了假愛,最後的床第驚魂,其實引不來太多的同情,卻讓人看見了小霜雖有不忍害人的真情,其實亦有得理不饒人的狠絕(用你不是說愛我一輩子的話語,質問驚見麻瘋的情人)。

 

《花漾》真正不俗的轉折在於「山窮水盡」的真性情,關鍵人物就在甄芙蓉。她不惜萬里尋夫,拿著銀兩要來贖夫,卻被誆得團團轉,得知真相,只能心碎投海,但是她的癡情卻撼動了只有血汗,沒有眼淚的海鳶,心疼她的癡傻,起了護花之心,不惜背叛兄弟,嘗遍傷心滋味的甄芙蓉此時亦能明白海鳶的癡,亦願意捨身相挺,同為天涯淪落人的他們,有了相知相惜之情,那是他們的生命劇本中最意外的章節,也第一次明白了人生的愛情可以如此壯烈。皇帝的愛情,可以用傾國傾城來陪嫁,凡夫俗子的愛情,無非就以身來殉吧。

 ripple748.jpg

脫軌的愛情,多半有著動人的火花,只可惜火花不長久,回到現實的甄芙蓉,立刻得面臨更艱難的富貴抉擇,那場只有一牆之遙,卻是天人永隔的激情哭喊,一邊是不信愛情喚不回的癡情吶喊,一邊則有不甘做個負心人,卻又不能不接受現實勸慰的掙扎,圓滿未必善了,殘缺未必不美,《花漾》的這場生死訣別戲,每一個選擇都極盡了情字的纏綿意境,愛恨圓缺都耐人回味。

花漾:選錯卡斯說錯話

不會演戲,造型不對,基本上都不是演員的錯,關鍵在於你何以要找上這些演員來演出?是創作上的堅持?還是商業上的妥協?

 

《花漾》中的陳妍希初亮相時,先是觸目一驚,既而就是掩嘴一笑:「天啊,她是怎麼通過試鏡的?」

 

陳妍希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中,曾經是風靡眾生的女神,她的笑容駐記著多少人春春的夢想,但在《花漾》中,她化身成為明朝末年的歌伎時,小胖圓臉戴上髮髻,穿起古裝,搔首款擺,怎麼看都不對勁,怎麼看就是彆扭。

ripple05.jpg 

型不對的關鍵在於型不合,她只飾合當代角色,《花漾》的美術與造型設計並未能捉準她的氣質,給予合適的裝扮或者烘托,以致於原本應該撼動人心的角色,變成了障礙,悲情成了笑場。

 

但是,型不對,問題不在陳妍希,她可以爭取演出,接不接納?點頭的關鍵在於製片和導演。製片或許希望眾星雲集,能有票房魅力,導演當然也希望有明星加持,創作能夠吸引更多人觀賞,產生共鳴。問題在於:導演難道不知道選錯了角色,反而燃點了反作用力嗎?

 

《花漾》是台灣政府集資上億協助電影拍攝的先鋒作品,希望能夠拍出叫好叫座的商業電影,從劇本來看,《花漾》的「流嶼」核心確實有其天涯孤子的邊陲流放特質,可以拍出台灣早期移民的生活特質,也可以盡情在天涯淪落人的傷情主題上,打造迷人的海島文明;從執行來看,《花漾》顯然買了很多「商業保險」,試圖透過名牌大集合的方式來營造夢幻,偏偏空有美好始意,執行上卻有嚴重落差,給人力不從心的浩歎。ripple720.jpg

 

角色往往就是電影主視角的核心,選錯了角,自必韻味全失。《花漾》動用了言承敘、陳妍希、陳意涵和鄭元暢的新生代偶象,用心不言可喻,只可惜,除了陳意涵還算稱職外,其他一無可取。

 

言承敘先是武打身手不夠矯捷,船上決鬥戲亦太過呆板,茶莊中伏戲更是無處可以使力;既而在感情戲上,亦少了敢於挑戰妓院的癡情壯志,就算最後成了海盜幽靈船(戲院裡傳出的暴笑聲,或許就是對創作者最無情的打擊了),亦完全無法成就一個纏綿悱惻的傷情傳奇。言承敘原本就以型取勝,《花漾》為他打造的戲型其實有模有樣,問題是戲到了他身上就消失了,看不見他的內心,更別無靈魂了,只剩英挺的影子在銀幕浮動。

 

《花漾》的第二張商業保單來自於香港影星任達華和吳君如,一位是海盗頭子海鳶,一位是妓院老闆娘花月娘,電影的原始藍圖是想讓久經風塵的兩人彼此有著眼神一看就能穿心入腸的默契深情,偏偏,《花漾》就少了這段織錦,無法精確傳達最後海鳶另有新歡,花月娘悵然失落的痛,情不深,痛就不長,《花漾》只顧著寫少女情懷,反而忘了中年之愛的綠葉功能,以致於讓商業保險同樣失去了保險力道。

ripple09.jpg 

不過,任達華和吳君如在片中強要說國語的處理,更是《花漾》創作陷入迷航困境的主要關鍵。明朝末年的人究竟說什麼話?確難查考,沿海流嶼的人三教九流都有,理應各種腔調都有,《花漾》若求寫實,就理應讓來自四面八方的角色各自說起他們的母語,這是寫實的第一道關卡。

 

其次,誰握有經濟實權,誰就有話語權,任達華和吳君如一個管海上男丁,一個管妓院女兒,一切事務他們說了算,他們講什麼母語,徒眾們誰敢不從?誰敢不學?反過來,強要他們在賣座商業機制下,強要他們說國語,靈光少了,生趣沒了,就完全失去了戲劇寫實的根基,《花漾》從選角上的視覺失當,到話白間的聽覺失利,意味著導演在美學掌控上,被背後的商業黑手給完全扭曲失力了。

 

02月02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最新電影:《浩劫奇蹟(Lo imposible /The Impossible

 

年節已到,今天首先要介紹一部適合全家一起觀賞的好看電影。

 

這是根據2004年發生在南亞的世紀大海嘯,確有其人其事的電影《浩劫奇蹟》,是的,奪走廿九萬條人命的大海嘯是悲劇,但是看到得能團圓的主角家庭,你又不能不說這是奇蹟,因此,你的淚水,不再是單純的悲傷,另外有了慶生的歎息了。幸福的淚水,其實更有滋味在心頭。

impo1910.jpg 

浩劫奇蹟》有些動人的成績:

首先,是海嘯與災區的重現。因為導演說要讓演員真的有被大浪衝刷的感覺,所以擬真的場面,就讓人看得呆傻了;

 

其次,則是化妝。大難來襲,倖生的人誰不是千創百孔?時而浮腫,時而烏紫的化妝術搭配表演,就更有說服力了;

 

第三則是潰堤的情緒。真情流露的時刻,就會讓人想起自己最悲傷的往事,感受身受下,就有更多的共鳴。

 

第四則是失落與尋覓。家人不見了,誰不心疼,如果尋覓不得,會多傷心?如果能圓,那是何等快慰。

 

最後,動人的地方在於詩。浩劫奇蹟》探討的是死亡與人生,電影僅有的一場「出軌」戲,交由默片大師卓別林的女兒吉拉汀.卓別林,看著天上的星空,向劫後餘生的孩子說著星光與人生的互動關係,有些星星或許都已經死了,但是光芒依然穿越時空,星光如此,人生不亦如此嗎?

impo1906.jpg 

但是,聆聽今天的節目,千萬別忘了《浩劫奇蹟》的音樂成績亦讓人動容,西班牙作曲家Fernando Velázquez原本是位大提琴家,他創作的音樂,同樣有著勾動人心的動人力量,值得你特別留意。

 

使用音樂:浩劫奇蹟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其次也是一部適合大家一起觀賞的喜趣電影:《愛上羅馬(To Rome with Love)》

 

第一個理由:這是美國大導演伍迪.艾倫繼《情遇巴塞隆納》和《午夜‧巴黎》之後完成的歐洲愛情第三部曲。透過在羅馬發生的四又二分一個愛情故事,捕捉義大利風情。伍迪的作品少不了愛情,雖然他不相信愛情,但是愛情的嗔泉,一直供養他的創作養份。

To-Rome03.jpg第二個理由:義大利盛產歌劇,男高音不少,除了庶民歌手的流行題材之外,能否把浴室歌手搬到歌劇院舞台上呢?是的,這是荒唐的狂想曲,但是極其逗趣。

 

第三個理由:大玩現場直播的媒體何其膚淺,何其瑣碎,媒體的病態,也成了伍迪揶揄人生的好素材。

 

第四個理由:一部成功的城市旅遊電影,必定能油生前往遊覽之心,《愛上羅馬》就是一部會讓你愛上羅馬的電影。

 

使用音樂:《愛上羅馬》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電影人生:

star21.jpg 

一代歌姬鄧麗君今年適逢六十冥誕,她的故事,她的歌聲,再度攻佔媒體版面,今天要邀請大家一起回憶她替台灣第一部電視劇《晶晶》所唱的同名主題曲。另外也透過吉他版的「綠島小夜曲」提醒大家可以到台大圖書館重溫一代作曲家周藍萍的回顧展,

 

但也因此,想要在年節前夕邀請大家一起來聆聽知名影星的歌喉,我排出的影星名單包括:張曼玉、章子怡和舒淇,你猜得出那各是什麼歌名嗎?

 

壓軸的作品則是林聲翕老師根據徐志摩詩作所寫的藝術歌曲「難得」,下星期六適逢除夕,《電影最前線》要停播一次,僅以這首曲子祝福各位聽友新年快樂!

 

難得

 

難得,夜這般的清靜,

難得,爐火這般的溫,

更是難得,無言的相對,

一雙寂寞的靈魂!

 

不必籌營,也不必評論,

沒有虛假,猜忌與嫌憎,

只靜靜的坐對著一爐火,

只靜靜的默數遠巷的更。

 

喝一口白水,朋友,

滋潤你的乾裂的口唇;

你添上幾塊煤,朋友,

一爐的紅燄感念你的殷勤。

 

在冰冷的冬夜,朋友,

人們方始珍重難得的爐薪;

在這冰冷的世界,

方始凝結了少數同情的心!

01月26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最新電影:《親愛的奶奶》

 

每個人都有奶奶,卻未必像電影中的阿達一樣,有著那麼濃密的祖孫情。

 

故事從一件詐騙案開始,一生積蓄被騙子給騙了,奶奶一路追蹤,終於潛進屋內,拿出一把斷劍,直指對方咽喉,她會刺下去嗎?她有多憤怒呢?

tdg606.jpg 

奶奶如此火大,媳婦知道嗎?孫子知道嗎?至親,有多遙遠呢?

 

時間跨幅卅年,用聲音來撩撥,太多人用了,用影像呢?用摩托車呢?

 

家裡的經濟棟樑沒了,和家裡淹大水又有多像呢?會說故事的導演,有他的企圖,說給能懂的觀眾來聽。

 

家裡有儲藏室,有的是小閣樓,有的是小抽屜,有的是夾板下的置物間,裡頭有多少傷痕記憶呢?

 

即將過年了,又是全家團圓的日子,過世的人,真的就不在了嗎?還是會繼續在旁邊指導著你要怎麼煮東坡肉?

 

使用音樂:《親愛的奶奶》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一代宗師》

 

一般人總相信,一代宗師指的是詠春拳大師葉問,但是本片的英文片名指的卻是The Grand Masters,多一個s,就合理解答了片中由章子怡飾演的宮若梅和張震所飾演的一線天,甚至上一代的宮寶森及在廣東市井的諸多高手。

 

gm0031.jpg王家衛作品一向強調視覺華麗,聽覺亦暗藏文章,本片有諸多解讀觀點,其中之一是他強調了雨中打鬥,天上飄的,地下噴濺的水珠,形成特別的武打視覺;至於水中的倒影,則是他過去鏡中倒影的變奏曲了。

 

其二,愛用慢動作的他,他透過一位接一位的盛妝演員,重現了民國廿年代的風景;講究的美術,也在緩慢的攝影機搖動中,讓人感受到斑駁與淒涼的古意。

 

gm0033.jpg其三,濃濃的文藝腔亦是王家衛的知名手痕,在那句「四十歲之前,我的人生都是春天,四十歲之後,人生就來到冬天」的歲月感歎時,我們聽見了「何日君再來」的淒美歌聲,我們可以明白王家衛或許就要透過周璇所唱的「好花不常開,好景不長在」來形容春天到冬天的心情,知名老歌的再生利用,沒有不好,婀娜曲調亦夠傷感,但是對應的意境太過淺白,卻讓人不禁歎息,王家衛的音樂功力不足如此的。

 

使用音樂:梅林茂作品集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 《驚爆危城(Broken City)》

bc201.jpg 

明明就做了錯事,卻被長官刻意包庇,有虧欠的地方,最後就是要出來還的。Mark Wahlberg飾演在黑街上開槍射殺了性侵少女的歹徒,卻讓別有用心的市長遮掩罪行,無罪開釋,心中各自有鬼的人,七年後會有多少恩怨得要償還呢?

 

《驚爆危城》的片名很聳動,其實城市沒有危險,只有市長面臨改選,要保衛自己的權位和名利,明明對手不堪一擊,他卻一再犯下錯誤,終至眾叛親離,不可收拾,只不過,那些背叛的細節都欠缺動人的描寫,一切變成演員說了算,觀眾就難入戲了。

 

使用音樂:《驚爆危城》原聲帶

01月19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第一部份:

電影話題:奧斯卡獎─歌曲篇

 

電影獎的功能之一就是向影迷昭告,那些作品是美麗而讓人難忘的,從入圍名單到得獎名單,如果能夠帶給影迷些許驚喜,那就是莫大功德了。

 

2103年的奧斯卡獎入圍名單,四平八穩,極少黑馬,唯獨我在歌曲獎的入圍名單中停留了好一會兒,因為有一部紀錄片的主題曲入圍了。

 

我的觀影紀錄中,沒有《逐冰之旅Chasing Ice)》的資料,當然也就根本沒聽過“Before My Time”這首歌曲,但是我從youtube上找到了這首“Before My Time”時,我終於看見了《逐冰之旅》的片段,但又讓人驚豔的畫面,我明白了提名的原因與背景。

 

逐冰之旅》描寫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詹姆士巴羅格(James Balog)為了找出氣候極端變化究竟是大地的週期性因素,或者人類惡行闖的禍,於是他走訪了北極,見証了一切正在消失中的北極景觀,他見証的美麗,他的憂心與警訊,就構成了《逐冰之旅》的主軸,正因為如此,我今天也搭配了大家熟悉的《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的音樂帶出環境與人生的主題論述。

 

本屆奧斯卡獎最佳歌曲單元的五部入圍作品中,有兩部與金球獎重複了,所以今天的節目中另外以其他三部作品為主,分別是:

“Before My Time”-逐冰之旅Chasing Ic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B4UEQzUmWc

 

“Everybody Needs A Best Friend” –《熊麻吉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KJDSEv_IPs

 

“Pi’s Lullaby” –《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vbxdqCi_AQ

 

“Skyfall” –《空降危機Skyfal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DWytv6lpdM

 

“Suddenly”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vi-ylOHRP8

使用音樂:《不願面對的真相》原聲帶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原聲帶

 

第一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00:30凌晨密令(Dark Zero Thirty)》

dark8507.jpg 

曾經以《危機倒數(The Hurt Locker)》奪下奧斯卡獎最佳影片與導演獎的凱薩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最新作品《00:30凌晨密令》曾經獲得紐約影評人獎的最佳影片,或許正與紐約曾經發生過911事件,與本片的時空背景格外親近,但對影迷而言,《00:30凌晨密令》與一般的好萊塢戰爭電影並不相似,並沒有歌頌美國牛仔或前線英雄,而是採取了類似新聞事件的紀錄片風格,「重現」美國人追緝賓拉登時曾經刑求逼供的過程,以及在一連串的巧合底下,終於鎖定賓拉登住處,並且展開夜半攻堅的始末。

 

但是《00:30凌晨密令》的前半以編年體與大事紀的方式來「重現」歷時十年的獵殺始末,難免有人覺得漫長又折磨了。

 

使用音樂:00:30凌晨密令》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凝視瑪莉娜(Marina Abramović: The Artist Is Present)》

 

ap2913.jpg瑪莉娜是一位來自南斯拉夫的表演藝術家,2010三月十四日她在紐約現代美術館舉行了長兩個半月的展演:「藝術家在現場/Marina Abramović: The Artist Is Present」,每天只要美術館開館了,她就會坐定展演廳的椅子,與觀眾相互凝視。是的,她的展覽,她是主角,但是觀眾並非旁觀者,能夠坐上她身前椅子與她對目相視的觀眾,同樣亦是展覽的一部份,這個獨特的經驗,揭開了人與人之間的神秘聯結。

 

《凝視瑪莉娜》的主軸在於介紹Marina Abramović這次展覽的過程,同時亦帶出了她的傳奇一生,從初始的特立獨行,到如今的洗淨鉛華,她的每一次出擊都能傳播美學的悸動,觀看《凝視瑪莉娜》亦就有如一次特別的美學思考。

 

特色包括:時間究竟該怎麼描繪,是直線?曲線?是輪迴?還是對半?

 

包括:自畫像是自我的揭露,但不亦是觀眾自身的投射?

 

包括:在熙來攘往的人生中,我們何時能夠靜下心來,仔細凝望眼前的家人、親友或陌生人?

 

包括:為什麼我們這麼在意自己的身體?藝術家如何從解放身體來解放欲望?

  

使用音樂:Moving MusicArmand Amar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 《神隱任務(Jack Reacher)》

 

Jack-Reacher07.jpg 

年輕影迷熟悉的Tom Cruise,主要來自他在《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中打造的情報特工Ethan Hunt,其實他從影以來,歷經《捍衛戰士(Top Gun)》、《金錢本色(The Color of Money)》、《雞尾酒(Cocktail )》

和《七月四日誕生(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的努力,一直希望給人不同的戲路印象,最新作品《神隱任務》中,他還是一位辦案高手,差別在於他不相信國家機制了,不用信用卡,亦不用手機,你找不到他,但是必要的時候,他會來找你。

 

平民百姓也有臥虎藏龍的高手,《神隱任務》中的Jack Reacher就是代表人物,若非電影中的動作橋段太手,懸疑佈局新意不多,Tom Cruise的求變心情還是值得鼓勵的。

 

使用音樂:《神隱任務》原聲帶

 

01月12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第一部份:

電影話題: Patti Page辭世

 

一位資深歌手 Patti Page辭世了, Patti Page是誰?年輕人可能完全不認識她了,但是她的歌聲在過去半個世紀中,曾經深受喜愛,也曾經被多部電影選用做為牽動劇情的主題歌曲。

patti.jpg 

首先是膾炙人口的「田納西華爾滋(Tennessee Waltz)」,歌詞原本只是感傷於一段被好友偷走情人的變質感情:

I remember the night and the Tennessee waltz.

我忘不了那晚的田納西華爾滋

Now I know just how much I have lost.

忘不了失去的那一切

Yes I lost my little darlin’ the night

是的,她們跳著美麗的田納西華爾滋的那晚

they were playing the beautiful Tennessee waltz.

我失去了我的愛人

 

但是,這款情歌聽在日本大導演降旗康男的耳中,卻別有滋味,他執導的電影《鐵道員》,就透過這首歌來描述一場緣淺情深的父女之情。

 

高倉健飾演的佐藤乙松是一位堅守工作崗位,不惜犧牲個人幸福的火車站站長,太太生下女兒雪子的時候,他還在工作;雪子罹患肺炎,乙松也因為工作,沒有陪伴妻子送她到醫院求診,因此,乙松未能見到雪子的最後一面。但是乙松臨終前,雪子卻回到人間,幻化成三種成長身影來送父親最後一程,這段魔幻般的生命旅程透過「田納西華爾滋(Tennessee Waltz)」來串連,一切只因為那首歌是乙松唯一為女兒買的音樂盒裡的主題曲。

rr.jpgbop.jpg 

其次,很多人不會忘記《冥王星早餐Breakfast on Pluto)》裡那首輕快動人的「(How Much Is That) Doggie in the Window」,不但點題,也帶出了迷人的懷舊氣氛。

 

節目中,我們會穿插《鐵道員》的主題歌「鐵道員」,另外再聆聽Patti Page的代表歌曲With My Eyes Wide Open, I’m Dreaming和「All My Love (Bolero)」,這些都是四五年級生成長歲月時曾經浸泡過的歌曲。

 

第一小時:

第二部份:

金球獎話題:五首入圍歌曲

 

旋律輕快,能夠讓人琅琅上口的電影歌曲,都帶有神秘的感染力量;深情雋永的電影歌曲,則能夠讓人體會電影創作者的才情巧思,一年一度的金球獎即將在星期一頒獎,如果你是評審,以下這五首歌曲,你會把獎頒給誰呢?

01.”FOR YOU”海豹神兵:英勇行動(ACT OF VALOR)》

02.”NOT RUNNING ANYMORE”STAND UP GUYS )》
03.“SAFE & SOUND”
《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
hun.jpg04.“SKYFALL”
《空降危機(SKYFALL)》

05.“SUDDENLY” 《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

加上《雲圖:穿越過去未來Cloud Atlas)》的電影音樂首次在節目中播出,這是德國導演Tom Tykwer 的最新作品,他也是音樂高手,配樂泰半出自他的創作。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十二生肖》

 

這是成龍的第101部作品,機巧地圓明園獸首的拍賣事件,轉換成戲劇故事的源頭,我們最懷念成龍的肉身神話,本片找回了讓他出生入死和飛簷走壁的巧妙構思,那是他在迴避李小龍式的拳腳英雄之餘,另外開創的功夫諧星趣味,雖然新鮮點不夠多,但已經比以前不知所云的好萊塢動作電影強上太多了。

chinese-zodiac022.jpg 

只可惜,成龍的電影偏好八國聯軍式的組合,陣勢很大,卻少有鮮明突出的角色性格,大家都像走馬燈式地來襯托成龍而已,至於片名拿來做噱頭的十二生肖故事,更是虎頭蛇尾,無法串成動人劇情,這一直是成龍電影的盲點之一。

 

還好,王力宏和李宗盛打造的主題曲《十二生肖》和《妙手空空》都非常有趣,也非常動聽,樂於在節中和大家分享。

 

使用音樂:《超級警察》原聲帶

《十二生肖》主題曲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無敵破壞王(Wreck it Ralph)》

wreck908.jpg 

這是一部從古典電玩切入的懷舊與勵志電影,熟悉早期電玩的人,或許可以從老朋友身上憶拾往日之情,年輕觀眾則可以進入電玩世界的活動場域中,重新體會這些經典電玩的主體結構中,體會老玩具的心情。

wreck755.jpg 

是的,這是一部《玩具總動員》的變奏版電影,勵志的主題人生如果被程式設定,一切都有規矩,人生有何趣味?有的人不想做壞人,可以變好人嗎?有人不想被禁賽,可以挑戰國王的禁念嗎?敢挑戰的人生,才會有不一樣的風景;但是本片主題最後轉回到敢於扮演壞人,未必真的是壞人的保守論述,既是矛盾,又可惜了。

 

使用音樂:《無敵破壞王》原聲帶

神隱任務:老調欠新腔

《神隱任務(Jack Reacher)》想要傳達的訊息是相當清楚且明白的,問題在於導演Christopher McQuarrie選擇了極其老套的方式來呈現,以致於氣壓低沈,讓人難以感受到動作電影的熱血激情。

 

《神隱任務》試圖傳達的訊息包括:

一,退伍症候群:

01.  戌守前線的戰士,幹過多少不可告人的下流事?累積多少心理陰霾?

02.  受過殺人訓練的戰士,回國後若缺少輔導照顧,是否就成了犯罪地雷?

 

二,濫殺症:

01.  開六槍取五命,隨意濫殺何其多?(無一字提及槍制管制問題,但從勞勃.杜瓦(Robert Duvall)飾演的靶場主人,在濫殺兇案發生後,急忙取下靶紙,深怕營業執照被取銷的心理,可窺見一二。)

02.  目標一人,株連四人,喪心病狂所為何來?是簡單地用草菅人命的狂人性格來定罪?還是深究其真正的殺人動機?

 

三,貪腐症候群:

01.行凶首腦是專門槍標無用工程的外國包商,經濟全球化,犯罪形態也正在改變了。

02.買通司法,就能脫罪,就能遮天。jack007.jpg

 

這些訊息,多數缺乏創見,只是重新整理排列,再生利用而已,《神隱任務》或許因此取得了寫實的高度,卻少了洞見與批判的深度。更重要的是,不管導演試圖說些什麼,他有沒有說好呢?我的看法是:沒有。

 

《神隱任務》裡有兩個核心人物: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飾演的退伍軍人  Reacher,他是拒絕現代科技(沒有手機,不用信用卡,出入搭巴士/或者『借』車)的「反英雄」,選擇以最傳統的生活型態隱身紅塵,誰也找不到他,但他會來找你;大導演荷索(Werner Herzog)飾演的俄國人Zec(囚犯),他待過冰天雪地的集中營,咬斷自己的凍瘡手指,才得以存活,是一個可以用最低賤的姿態,最狠決的手法活下去的「真小人」。

 

從「反英雄」到「真小人」,導演Christopher McQuarrie其實不想重複《不可能的任務》中那種科技英雄的戲路,例如:他選擇用寫實拼圖的方式,來呈現「當下寫真」的力量,以致於《神隱任務》安排了兩種格鬥戲,酒吧外的一對五,Reacher拳拳都擊打關節要害,要致殘對手;砂石場的赤手對決,同樣亦只相信生存競爭:沒有花拳繡腿,該斷折的就讓它斷折吧;例如:Reacher重回槍殺現場,從研判狙擊手的暗殺選址,剖析其企圖,完成真相拼圖,那是退伍軍人成了殺手之後,得靠軍人專業來解謎的「殘酷現實」。

至於Zec咬斷手指才活了下來,手下犯錯,同樣只要咬掉手指,就饒他不死,做不到的是凡人,只有一槍斃命,卻也在這種對比情境下,Zec的狠絕陰毒,也取得了讓人髮指的顫抖高頻;只可惜,「反英雄」與「真小人」的最後攤牌,除了情勢分析,再無高明利器,最懂得存活之道的人,反而草草丟了性命,怎不教人悵然若失。jack006.jpg

 

《神隱任務》從選角到場面調度都有著場景依舊,新意空空的尷尬,David Oyelowo飾演的警官其實是比狠不足,比精更不堪的錯棋;Richard JenkinsRosamund Pike父女矛盾,根本欠缺足夠說服人的交代;Rosamund Pike甚至面對Reacher的肉身(只有一件上衣,成了裸露上身好放電的絕佳理由),以及近距離對話的氣息相關,都會有面紅心跳的想入非非反應,不亦弱化了刑案律師的智慧與專業?Alexia Fast的角色亦只有美麗的軀殼,完全看不見頭腦,也不想分清是非的人(雖然她很誠實地承認,她們都是那樣環境下長大的,那是電影的另一種半下流社會的寫實筆觸);至於Jai Courtney飾演的反派殺手,徒有型,全無戲,竟然只像是龍套而已……全片唯二可取的只剩演出前半場反派陰騭性格的荷索,以及經營靶場的海陸老兵勞勃.杜瓦,尤其是他老愛引用當兵術語消遺兵種;真人面對不說假話,就交換情報,就得靠射擊本事來取得的臭脾氣;以及半夜跨刀,靠著聽力開槍的老兵戰鬥,才算是真正得到角色神髓的表演。

 

至於湯姆呢?我可以理解演員想要另塑新戲路的用心,但是,太多人懷念他在《不可能的任務》中打造的Ethan Hunt一角,《神隱任務》的平民英雄,有其特色,但是細節魅力不足,又被太多的舊模式給羈絆住了(例如那場飛車追逐戲,豈不讓人看得索然乏味?若非最後有平民掩護的意外轉折,還真是讓人懷疑是不是製片規定導演非拍飛車戲不可,才拍得如此心不甘,情不願?)難免就讓人覺得失落不滿足了。

01月05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最新電影:《花漾》

 

台灣女導演周美玲繼《刺青》與《漂浪青春》後,推出了最新作品《花漾》,在電影戲劇上的成就或許不盡如人意,但是音樂成績上卻非常動人。作曲家陳明章成功示範了如何將古典的南管音樂現代化,讓看過《花漾》的影迷,都有餘音繞樑的驚豔感。

ripple.jpg 

周美玲曾經使用「流嶼」一詞來形容《花漾》的故事背景,那是一段明朝時期,社會邊緣人及失意人被流放到島嶼自生自滅的傳奇,那是海盜出沒的島嶼,但也發展出的燈紅酒綠的經濟生活,因此有了美麗的歌妓,因此有了愛情的憧憬與破滅。周美玲與陳明章打造的主題曲「歌妓祭鬼」,對這樣的人生有了纏綿旑妮的描寫:

 

七月半 生死無界
鬧熱紛紛 孤魂野鬼吚
笑阮人生殘夢

中元祭 白浪滾滾
路途遙遠 孤魂野鬼咿
笑阮人生殘夢

一褸芳魂 出水芙蓉
香消玉殞 絕命汪洋
無路之崖 狂歌亂舞
無邊之海 偷流目屎
花蕊欲飛 風雨無情 吹落海

一褸芳魂 出水芙蓉
香消玉殞 絕命汪洋
無路之崖 狂歌亂舞
無邊之海 偷流目屎
花蕊欲飛 滿腹心事 誰人知

ripple04.jpg 

《花漾》投資不小,請出了言承敘、任達華、吳君如、陳妍希與陳意涵等人參與演出,只可惜電影中描寫的愛情故事,並沒有超脫古典戲曲那種煙花女子所遇非人的框架,因此沒有太多的感動,但是只要聽見「夢碎花樓」這首歌,古典的愛情就得到了現代的註解。

 

恨不自由 獨漂浪

紅塵滾滾 海茫茫

醉醒方知 南柯夢

花容已老 髮已蒼

 

恨不自由 身世涼

強顏歡笑 醉茫茫

酒中不知 身何處

繁華一生 一場空

 

《花漾》或許有些瑕疵,但留下音樂刻痕,就已夠讓人低迴再三了。2013年第一集播出的電影最前線,就讓我們用這張動聽的原聲帶,獻給大家美麗的開場吧。

 

使用音樂:《花漾》原聲帶

 

第二小時  

電影話題:2012回顧

 

過去這一年,我們曾經看過無數精彩電影,其中,很多電影的音樂都讓我為之駐足停留,回顧2012年,最難忘的電影有那些呢?我的回顧方式就是從音樂來切入。

 

首先登場的是2013年美國金球獎入圍最佳電影歌曲的兩首代表歌曲,首先來自一首還沒有中文片名的《Stand Up Guys》的主題曲「Not Running Anymore」,另外則是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的「Safe & Sound」。

 

一直致力讓聽友花一個小時聽完一年精華的我,就利用今天的這一小時,與大家共同回顧2012年曾經讓我動心的電影音樂。

2012mu.png 

我的年度外語電影音樂排名如下:

 

10.《皇家風流史(EN KONGELIG AFFÆRE (A Royal Affair))》

作曲:Cyrille Aufort Gabriel Yared

 

9.《逆轉人生(Intouchables

作曲:Ludovico Einaudi

 

8.《大藝術家The Artist

作曲: Ludovic Bource

 

7.《諜影行動(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作曲:Alberto Iglesias

 

6.少女殺手的奇幻旅程(Hanna)》

作曲:The Chemical Brothers

 

5.《碧娜鮑許(Pina)》

作曲:Thom Hanreich

 

4.《溫莎公爵夫人(W.E.)》

作曲: Abel Korzeniowski

 

3.《新手人生(Beginners)》

作曲: Roger NeillDave PalmerBrian Reitzell  

 

2.《亞果出任務(Argo)》

作曲: Alexandre Desplat

 

1.《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

作曲:Dario Mariane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