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月02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最新電影:《阿嬤的夢中情人》

 

在介紹電影之前,且容我介紹三首不同風味的台語歌謠:李子恆創作的《番薯情》、吳志寧創作的《全心全意愛你》和羅大佑改編自自己作品《追夢人》的《斷夢曲》,這三首台語歌曲的共同特色都是詞曲動人,可以讓人琅琅上口,也可以細嚼其中含意,

例如:《番薯情》唱的是:

小漢(小時侯)的夢是一區番薯(地瓜) 園有春天啊有風霜

番薯的心是這樣軟 愈艱苦愈能生存

故鄉的情是一滴番薯奶 尚歹洗啊尚久長

番薯的根是這爾深  愈掘愈大摜尚好種

感情埋土腳,孤單青春無人問 夢鄉穿炮彈,滿山的番薯藤切斷

阮是吃番薯大漢(長大後)的金門子 黃種白仁心赤赤

咱是靠番薯生活來疼惜生命 著愛一代一代傳過一代聽

 

例如:《全心全意愛你》唱的是:
你不過是廣大的世界中小小的一個島嶼
在你懷中長大的我們,從未忘記
我要用全部的力氣唱出對你的深情
歌聲中,不只是真心的讚美
也有感謝和依戀 疼惜與憂煩

我們全心全意的愛你 有如愛自己的母親
並非你的土地特別芬芳 只因你的懷抱這麼溫暖

 

例如:《斷夢曲》唱的是:

是無情無義的這個時代 還是前世的期待
你咱雙人會相逢在錯亂中 變幻的這個所在
渺渺乾坤 茫茫的心 誰人苦苦地安排
進退浮沈 流轉的夢 猶原是一種阻礙tho09.jpg

 

台語文化可以如此迷人,台語電影在19501960年代亦曾風光一時,本片原名是《台灣有個好萊塢》指的就是台語片最風行的時候,大堆劇組人員就窩在北投溫泉區創作生產的的故事,有各種荒誕不經的拍片傳奇,有各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有暗地糾纏的男女關係,有生死相許的愛情故事,最後承諾的無非還是原班人馬能否再合演一部電影?

 

使用音樂:《流浪到淡水》《來去夏威夷》《再會吧素蘭》《番薯情》《慕思的人》《港都夜曲》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林肯》

 

這是一部史匹柏執導的電影,卻也是一部很不像史匹柏風格的電影。

lin03.jpg 

這是一部史詩電影,卻很少戰爭場面,即使有,也只是戰場巡禮的哀淒凝視,史匹柏有能力執行歷史戰場的場景,他避開這些煽情細節,一切只因他更想掌握林肯的特質,以一個月的時間跨幅,以一條憲法修正案的折衝與投票,讓大家明白政治如何遂行於國會殿堂和暗室交易中,崇高的信念不能只高聲吶喊,正式成為法律,落實在人民的生活中,才是政治家的終極目標。

 

《林肯》的故事核心就在於南北戰爭結束前夕,廢奴法案修憲通過的那一個月的時光,短短的一個月內,林肯在內外交迫的煎熬下如何堅持信念,完成歷史工程,所有的細節,在高密度的時空下,見証了歷史。

 

本片音樂是由大師John Williams執筆,冷靜祥和的管弦樂章,讓浸潤在歷史氛圍的觀眾得能感受大人物的器識和勇氣。

 

使用音樂: 《林肯》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最新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

 

life-of-pi03.jpg很難忘懷奧斯卡頒獎典禮當天,李安的名字響起時的那份雀躍、欣喜,我不禁大力鼓掌了起來,你呢?

 

《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不只得到了最佳導演獎,電影音樂也同樣獲獎,今天的節目中,我要唸著曲目標題,配合音樂的流動,訴說起這部電影的一些細膩場景與音樂互動。

 

使用音樂:《少年pi的奇幻漂流》原聲帶

85th OSCAR:李安勝出

我一直相信,精彩的導演都很像超人。

 

我所謂的「超人」有眼力和能力兩大特質。

 

首先是,他能見人所未見,同樣的一本小說,同樣一則故事,好導演就有超凡的眼人能夠視透文字底蘊,從故事中找出動人的力量。加拿大作家Yann Martel2001年出版小說時,誰能夠一眼看穿這位遇上船難的印度男孩在海上漂流227天的故事,適合搬上銀幕?

 

沒有看出小說轉換成電影的眼力,就成就不了《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因緣;但是沒有實踐夢想的能力,有心亦未必能夠成事。

 

李安是最會改編小說成電影的導演,例如,台港拍過那麼多部武俠片,那位導演讀過或想過王度盧?如何看得出那麼冷僻的小說中提煉出連老外都看得懂的功夫傳奇及男女關係?例如,張愛玲的文字障多難超越,只有李安能從張愛玲「洗過熱水澡」的文字魔障中找出性愛關係的潛意像。例如,《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那麼乾扁平淡的原著,亦唯有李安能在山河無語的時空下,慢慢釀出不可言宣的地下情。

 

即使很多人都批評《綠巨人浩克(Hulk)》是場科幻災難,但是這種評論其實忽略了李安要從漫畫格線裡,找出漫畫趣味的努力。更何況,沒有《綠巨人浩克》的特效練劍,也許他在因應《少年Pi》的動畫特效時,就能夠那麼精準地點出執行關鍵,贏得老外的敢於投資。

 

讀透小說精髓,其實是李安做好的第一道功課。唯有細細比較過200px-Life_of_Pi_cover.png《少年Pi》的小說與原著,才會明白李安是如何忠實於原著的框架與格式(少年Pi與小說家的訪談對話),但又如何在字裡行間中添加進他的油醋,讓情趣與意境得能躍然銀幕:不管是午夜夢迴時,飛躍船頂的螢光巨鯨,或者只是悄悄在水底梭遊而過的鯨影,甚至是少年Pi朝思暮想的女友倩影……再搭配他初學游泳時的水影天光(何等詩意),以及雜揉了印度音樂與法國香頌的混血樂音(何等豐厚的文化連結),想像力能夠騰跳多高,原本就意味著導演的能力有多強,我不相信影藝學院的會員都讀過原著小說,唯有真的讀過,才會肯定,他們還欠李安一座劇本獎(雖然不是掛他的名字,但是沒有李安的堅持與同意,《少年Pi》不會長成今天這副模樣。

 

看到《少年Pi》發展潛力的導演也許不只李安一人(據說至少有過三人),把預算壓低到好萊塢金主能夠接受的範圍,是很重要的關鍵(台灣的協力,就在時間、人力、支援與經費的所有關節上都發揮了力量,這也是李安一定要當眾謝台灣與台中的主要原因)。不過,李安能把想像中的《少年Pi》落實到今天這副spectacular(奇觀)規模,點點滴滴都是想像力奔騰作用的結果,更重要的是他讓 3D電影不再只是唬人耳目的噱頭,不論是老虎伸爪,或者飛魚撲面的時刻,善用3D科技,也成為他與影藝學院會員專業對話的溝通平台了。

pi212.jpg 

最難的一點是對影評人的考驗。知名導演都有固定手痕,容易在既定的框架中留連,李安卻是少數「沒有風格」的創作者,「沒有風格」對凡夫俗子或許是訕笑眨詞,但是對於高手而言,「無招」卻是頂級讚美,一切就像《笑傲江湖》裡的風清揚的名言:「要做到出手無招,那才真是踏入了高手的境界…各招渾成,敵人便無法可破…還只說對了一小半。不是「渾成」,而是根本無招。每一回的新作中,李安勇於嘗新,勇於顛覆,但卻也因為「無招」,讓人無從著力使勁,也就只能束手旁觀,講些無關痛癢的周邊話了。

 

很多人問我,李安原本不被看好,何以能夠演出「逆轉勝」?我不相信有人能夠真的講出個道理來(技術讓人刮目相看,票房能夠掃全球,細膩多情地說好一個天涯孤子的心情……或許都反應了《少年Pi》的部份魅力,卻未能解釋逆轉勝的關節奧妙),倒是李安上台就感謝「電影神」,或許才是他的真心感受,人事已盡,其他全看天意,全力以赴的他,謝神再謝人,人生已然又走了一個圓。

85th OSCAR:台灣接棒

「《少年PI》的劇組人員都愛極了台灣,人民的純真與熱情,讓他們動容;如今電影的成功,更讓台灣人更有信心去與好萊塢接軌。」《少年PI的奇幻漂流》在台拍攝期間,林伶倩是台中市政府唯一的對話窗口,面對上億美金的大片成敗壓在她的肩上,很難想像她是怎麼熬過來的,前天聽到李安一句:「沒有台灣,我拍不成『少年PI』。」林伶倩的辛苦都已值得。
 
 「當初,大家聽到李安要來台中拍片,很興奮,都想齊力協力圓導演的夢,沒想到工程這麼浩大,繁瑣與艱辛。」林伶倩回憶往事不勝唏噓,「關鍵在於當時我們還沒有準備好,例如當初找上水湳拍攝時,當地是規畫要做經貿園區,根本沒打算用來拍電影,加上有國產地、市地和民間重畫地,產權不明,從土地到水電用量都不符合劇組要求,加上法令多如牛毛,要一再溝通,情商,爭取特許和變更。」每天,她都有跑不完的公文和開不完的會,「更難的是,大家都沒經驗,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對,只能邊做邊摸索。」
 
 其次,好萊塢大片來台拍攝,最重保密,偏偏,太多外人好奇,爭著想探班,媒體也想要獨家,責怪台中市府不懂得利用機會做宣傳,搞行銷,讓林伶倩不勝其擾,「劇組人員都簽過保密條約,公部門也不能破例,只能扮黑臉,不惜得罪各方勢力,動員保全嚴格管制進出。台灣要發展國際製片,就要讓國人習慣讓電影人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去拍片。」林伶倩表示:「台灣各地方政府都已體認到電影行銷的威力,全力發展協拍業務,但是遇到需要協調的時候,光地方政府是不夠的,必需要有中央出面協調,國家應有專人專司其事,位階夠高,才能吸引更多外國製片。」


 李安前天的得獎謝詞中,讓國際都知道了台灣,地方政府協拍電影所能發揮的周邊宣傳效益可說到達了頂點,林伶倩在邊摸邊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最深的是:「台灣其實有能力去談條件,例如事先談定事後如何媒體曝光,拍攝過程要留下多少技術,才能在協拍的過程中慢慢茁壯,而非只是替人打工,更不是只憑家鄉父老的熱情,來支持李安而已。」


 李安走過一趟台中,讓台中開始認真想要發展電影產業,規畫中的中臺灣電影推廣園區,就計畫在水湳基地打造電影館,要發展最高級的電影院和電影圖書館,另外則是將原本台灣電影製片廠舊址,擴大成為拍攝園區,「李安沒有告訴我做什麼」台中市新聞局長石靜文表示:「但他教了我不要做什麼:不要複製中影文化城,不想再拍觀光娛樂的事,要從電影產業面去打造拍攝環境。」台中人的電影夢,才要從「少年PI」得獎後展開。

85th OSCAR:台灣協力

「那一天,李安告訴我:『這完全不是我要的浪!」我心想完蛋了!我毀了李安的夢!」《少年Pi奇幻漂流》的海浪場景全都委託台灣的巴比倫泳池公司製作,總經理薛義森回想起去年一月他最難忘的夢魘,整個人還會發抖,「電影中老虎怕死,主角怕老虎,李安就是那隻老虎,我怕死了老虎快要溺斃前的那股絕望眼神。」

life-of-pil-20.jpg 

「從接下案子的第一天開始,福斯公司就一直在唸,劇組一個工作天就得花費卅五萬美金,意思就是大家要拚盡全力趕工,只能提前,不能延後。」李安在籌備時,找足了各式浪花影片及已製作的動畫草圖,清楚告訴薛義森他要的浪型,「以前我只負責替遊樂園造浪,只要把浪往外推,符合浪花明顯、趣味和安全的要求即可,從來沒拍過電影。李安要的浪,要會轉彎,快開鏡典禮---左為李安導演右為Mori.JPG慢之間還要有層次,現成機器根本做不來。」為此,薛義森花了五個月時間,訂做了十二台真空造浪機,每台各有二道閘門,可以調出七段強弱速度,在長七十五公尺、寬三十公尺的超大造浪池裡興風作浪,心想可以交差了,沒想到李安去年一月底驗收時,當場翻臉,一句:「這不是我要的!」差點當場就K..了薛義森。 

 

「浪不成,全片就毀了。」薛義森說,那一天,李安教了他最重要的一件事:「堅持到底,絕不妥協。浪不成,不能打馬虎眼,勉強接受,電影就四不像了,要拚就要拚到最接近夢想。」

 

「李安已經花了兩年心血,動員上千人來台拍片,花了幾千萬美元,如果全毀在我手上,我該怎麼辦?」這時候,他只剩下兩個星期的時間去修改,薛義森只好放下手邊所有的事務,全體工作人員分三班廿四小時投入工作,「李安嫌我兩件事:首先,我的浪碰到造浪池壁就有回波,是破碎的干擾回波,不是大海波濤,我得加進去很多消波塊,才有如置身大海;其次,海上巨浪不是只求洶湧澎湃,有時還得是慢速長浪,要有韻律節奏,李安光是一句浪要sweet,就讓我翻天覆地了。」

 

薛義森全面改寫程式,往復試驗,拚到最後,終於達到李安最基本的要求,「只有九成啦,從完全不是,拚到九成,不是李安這麼堅持,大家今天看到的《少年Pi》就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了。」

Life of pi  8.jpg 

昨天看一見李安得獎,薛義森立刻發了電郵給李安恭賀,「《少年Pi》的台灣拍攝經驗,讓我更有信心,但也看見更多缺點,台灣自以為頂級的好手,其實距離好萊塢還有一大段距離,但在李安要求下,能把自己提升逼向國際水平,這是千金難買的經驗。」看完《少年Pi》的造浪成績,好萊塢名導馬丁.史柯西斯的頂級團隊已經在詢問來台拍攝事宜,薛義森期待未來有更多機會可以在電影世界中「興風作浪」。

 

2013凱撒獎:觀影幸福

2013年第 38屆法國凱撒獎(Cesar)揭曉了,我願意整理這份名單的心情有二,第一,台灣媒體一向獨鐘英美,忽略凱撒;第二:主要得獎作品,都已幸運得見:《愛.慕(Amour)》得到五座獎,《烈愛重生(De rouille et d’os)》四座,《情慾凡爾賽(Les adieux a la reine)》三座,至於其他的《命名風暴( Le Prenom )》、《壞女孩( Mauvaise Fille)》和《法國貓王(Cloclo)》則是下一波要去狩獵的目標了。

 

這份名單有三點快慰我心:

第一,《愛.慕》的演員表現是男女具佳,且互動緊密,同為老態龍鐘,生死默契,福禍相連,唯有像是打乒乓那樣,有來有往才是好戲, 奧斯卡只提名了女主角 Emmanuelle Riva,卻漏了男主角Jean-Louis Trintignant ,依我的解讀,根本就是有眼無珠,莫名其妙。得不得獎是另一回事,演技表現,不能男女並列,就等於歪偏了《愛.慕》的真實成就。

 

amour87.jpg畢竟,中風的Emmanuelle Riva,固然心志與肉身皆苦,還有著說不出口的焦急與悲憤;但是再累也得包容,再乏力也得費心照料,打點大小事的Jean-Louis Trintignant 才是真正受苦的靈魂,沒有他的心思與動能,《愛.慕》就少了一半感動力量了。

rab0014.jpg 

第二,作曲家Alexandre Desplat近年來是好萊塢的搶手名家,數量極多,但他替《烈愛重生》打造的主題樂章,寫盡社會邊緣人的忐忑心思,遠比他在好萊塢的作品都要好。

 

第三,《情慾凡爾賽(Les adieux a la reine)》是讓我驚豔的傑作,從小人物觀點寫大革命的背景,從故事、演技到美術,都有讓人賞心悅目的驚歎之美。fmq316.jpg

 

有幸得見2012年精彩的這三部法國電影,我真的有一股幸福的滿溢感。

 

以下就是2013年凱撒獎得獎名單:

最佳女演員(Meilleure Actrice): Emmanuelle Riva《愛.慕(Amour)》  

 

最佳男演員(Meilleur Acteur ): Jean-Louis Trintignant 《愛.慕》

 

最佳女配角(Meilleure Actrice dans un Second RoleValerie Benguigui 《命名風暴( Le Prenom )》

 

最佳男配角(Meilleur Acteur dans un Second Role Guillaume de Tonquedec 《命名風暴》

 

最佳新女演員(Meilleur Espoir Feminin Izia Higelin 《壞女孩( Mauvaise Fille)》 

 

最佳新男演員(Meilleur Espoir Masculin Matthias Schoenaerts《烈愛重生(De rouille et d’os)》

 

最佳原創劇本(Meilleur Scenario Original ): Michael Haneke《愛.慕》

 

最佳改編劇本(Meilleure Adaptation ):Jacques AudiardThomas Bidegain   《烈愛重生》

 

最佳原創音樂(Meilleure Musique Originale ):Alexandre Desplat《烈愛重生》

 

最佳音效(Meilleur Son): Antoine DeflandreGermain BoulayEric Tisserand 《法國貓王(Cloclo)》 

 

最佳攝影(Meilleure Photo): Romain Winding《情慾凡爾賽(Les adieux a la reine)》

 

最佳剪接(Meilleur Montage): Juliette Welfling 《烈愛重生》

 

最佳服裝(Meilleurs Costumes): Christian Gasc《情慾凡爾賽》 

 

最佳美術(Meilleurs Decors): Katia Wyszkop 《情慾凡爾賽》

 

最佳導演(Meilleur Realisateur):Michael Haneke《愛.慕》  

 

最佳短片(Meilleur Film de Court Metrage):《龍蝦的眼淚(Le cri du homard)》   導演: Nicolas Guiot

 

最佳動畫片(Meilleur Film d’Animation):《熊熊遇見小小鼠( Ernest et Celestine)》   導演: Benjamin Renner, Vincent Patar, Stephane Aubier

 

最佳紀錄片(Meilleur Film Documentaire):《無影無形( Les invisibles)》  

導演: Sebastien Lifshitz

 

最佳處女作(Meilleur Premier Film):《住在車裡的女人(Louise Wimmer)》  

導演: Cyril Mennegun

 

最佳外語片(Meilleur Film Etranger):《亞果出任務(Argo)》導演:  Ben Affleck

 

最佳影片(Meilleur Film):《愛.慕(Amour)》    導演: Michael Haneke 

 

凱撒榮譽獎(Cesar d’Honneur):凱文.寇斯納(Kevin Costner

2013ifmca音樂獎:得獎

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協會(The International Film Music Critics Association,簡稱IFMCA),美國時間21日選出了2012年的第九屆影視音樂獎得獎名單,從提名到揭曉,不到兩星期就完成了,如此快速,如此效率,坦白說還是不想落在奧斯卡獎之後,給人後見之明或者錦上添花的感受,但是我寧願相信這份名單,反應著一群熱愛電影音樂的人的美學品味與藝術眼光。

 

今年的得獎名單很分散,沒有重複得獎,沒有一位包辦多獎的現象,可以解讀成群雄並起,各有勝場,也可以解讀成欠缺太優秀的作品。不過,我在製作電台節目時,重新聆聽起這些入圍/得獎音樂時,還是能夠聞樂想見畫面,只是比較少非常傑出,可以讓人直接琅琅上口,哼唱傳世的旋律。

 

加拿大作曲家Mychael Danna是李安的長期合作夥伴,他對亞洲音樂涉獵極廣,異國風味的掌握,正好替《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的印度文化背景提供了極其豐富的地域色彩,然而不論是天涯海角的孤子心情或者怒海飄流的幻夢奇觀,他的樂音節奏還是很能勾動想像色彩。

 

反而是,Danny Elfman以《科學怪犬》膺選年度電影音樂作曲家,比較出乎我的意料,他擅長節奏掌控,但是近年來的作品少了一如《聖誕夜驚魂》那般讓人記憶的主旋律,用音樂來上色,效果華麗,然而聽過即忘,恐怕則是更無情的創作印痕了。

 

一如在提名名單的文章中所提到的,西班牙作曲家Fernando Velázquez是國際電影配樂界值得特別關切的名字,他替《浩劫奇蹟(The Impossible)》打造的主題樂章,能夠打敗群雄,獲得年度最佳電影音樂創作獎,其實有兩點意義,第一,《浩劫奇蹟》並非好萊塢主流製作,但是小片的好音樂依舊能夠被人聽見;第二,浩劫事件,痛徹心扉,音樂除了模擬與描寫,更重要的是溫暖對話,才不致給人太灑狗血的煽情感。IFMCA的投票會員顯然認同此一概念,才會讓《浩劫奇蹟》浮上檯面,我相信亦是基於同樣的理念,才把戲劇類最佳電影配樂給了《林肯(Lincoln)》的傳奇作曲家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畢竟《林肯》的弦樂烘托遠勝他最擅長的銅管飛揚,那是作曲家經過深思之後的美學選擇:音樂一直都在,但是不會搶戲,只會酥人心脾,甜而不膩,此之謂也。

 

以下就是今年的得獎名單:

pi217.JPG年度電影音樂(FILM SCORE OF THE YEAR)

《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作曲  Mychael Danna

 

年度電影音樂作曲家(FILM COMPOSER OF THE YEAR

DANNY ELFMAN代表作品:《科學怪犬》

 

年度新秀作曲家(BREAKOUT COMPOSER OF THE YEAR

NATHAN JOHNSON代表作品:《迴路殺手(Looper

 

年度最佳戲劇片音樂(BEST ORIGINAL SCORE FOR A DRAMA FILM

《林肯(LINCOLN)》作曲:John Williams

 

年度最佳喜劇片音樂(BEST ORIGINAL SCORE FOR A COMEDY FILM

《熊麻吉(TED)》作曲: Walter Murphy

 

年度最佳冒險驚悚片音樂(BEST ORIGINAL SCORE FOR AN ACTION/ADVENTURE/THRILLER FILM

007空降危機(SKYFALL)》作曲:Thomas Newman

 

年度最科幻恐怖片音樂(BEST ORIGINAL SCORE FOR A FANTASY/SCIENCE FICTION/HORROR FILM

異星戰場:強卡特戰記JOHN CARTER)》作曲: Michael Giacchino

 

年度最佳動畫片音樂(BEST ORIGINAL SCORE FOR AN ANIMATED FEATURE

《捍衛聯盟(RISE OF THE GUARDIANS)》作曲: Alexandre Desplat

 

年度最佳紀錄片音樂(BEST ORIGINAL SCORE FOR A DOCUMENTARY FEATURE

《森林的故事(METSÄN TARINA)》作曲: Panu Aaltio

 

年度最佳電影音樂創作(FILM MUSIC COMPOSITION OF THE YEAR

《浩劫奇蹟》的“The Impossible Main Title”作曲: Fernando Velázquez

 

年度最佳電視影集音樂(BEST ORIGINAL SCORE FOR A TELEVISION SERIES

異世奇人DOCTOR WHO)》作曲: Murray Gold

 

年度最佳電玩及互動媒體音樂(BEST ORIGINAL SCORE FOR A VIDEO GAME OR INTERACTIVE MEDIA

《風之旅人(JOURNEY)》作曲: Austin Wintory

 

最佳重發電影配樂(BEST ARCHIVAL RELEASE OF AN EXISTING SCORE

《星際迷航記(STAR TREK: THE MOTION PICTURE)》作曲: Jerry Goldsmith

 

最佳重錄現存電影配樂(BEST ARCHIVAL RE-RECORDING OF AN EXISTING SCORE

君焚城錄QUO VADIS)》作曲:Miklós Rózsa

 

年度電影音樂品牌(FILM MUSIC RECORD LABEL OF THE YEAR

LA-LA LAND RECORDS

02月23日電影最前線節目重點

第一小時:

最新電影:《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

 

這是今年春節看了最感動的作品,動人的故事,那是雨果的文采;動人的音樂,那是Claude-Michel Schönberg的心血。電影之所以能夠動人,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好萊塢一線演員的跨刀演出,個個能唱會演,都是本事;導演Tom Hooper的精雕細琢,從美術、場景到場面調度,都有一氣呵成的暢快感。

觀看《悲慘世界》難免會遇上三個問題:

01.你最心疼那個角色?

02.你最鍾愛那首歌?

03.那一段的愛情最撼動你心?

 

Les-Miserables-005.jpg 

先回答歌曲:很多首都讓人琅琅上口,最愛的卻是這首:「Red and Black

理由:我無法形容那股節節高昇的旋律力量,但是歌詞很有意境,先是革命青年用顏色來表達心聲:
Red – the blood of angry men!
Black – the dark of ages past!
Red – a world about to dawn!
Black – the night that ends at last!

但是同樣的紅與黑兩種顏色,卻也適合小情小愛的小兒女心聲:

GRANTAIRE  Red…

MARIUS    I feel my soul on fire!

GRANTAIRE   Black…

MARIUS    My world if she’s not there!

戀愛中人眼睛所看到的世界確實與眾不同,失魂落魄如見鬼的神思,卻是生命最蜜甜的喜悅,但是面對革命戰友,對兒女之愛縱有千萬不捨,終究還是得做出選擇,所以最後再回到大合唱與男聲對話時,小愛與大愛有了美妙的和諧效應:

ALL  Red…

MARIUS   The color of desire!

ALL  Black…

MARIUS    The color of despair!

 

Les-Miserables-006.jpg最心疼的角色則是安.海瑟薇(Anne Hathaway)飾演的Fantine,即使遭人拋棄,即使得賣髮拔牙賣身以養小孩,但是依舊期望在夢中與愛人相會……

 

最動心的愛情則是Samantha Barks飾演的Éponine,你最愛的人偏偏心中另外有人,你會像她一樣為愛犧牲嗎?

Les-Miserables-008.jpg 

另外,如果我們不只是聽音樂劇,而是從鋼琴演奏版本中,能否感受到另外一股動人的力量?

 

使用音樂: 悲慘世界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一部份

最新電影:《奧斯卡預測》

 

奧斯卡獎只是美國電影的競賽,但因美國電影橫掃全球,奧斯卡的給獎結果因而就成為各地影迷的矚目焦點,影星大家都認識,電影多數都看過,因而才有了交集。再過兩天,奧斯卡就要頒獎了,誰會是贏家呢?你如果做評審,下面五部電影的配樂,你會把奧斯卡小金人頒給誰呢?

 

今天我要邀請大家來做奧斯卡獎的評審,一次聽完五部電影配樂,做出你的選擇:

 

lin01.jpg《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
《亞果出任務(Argo)》
《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
《林肯(Lincoln)》
007:空降危機(Skyfall)》

 

當然,在這一小段的最後,我也會分享我的選擇。

 

ana88.jpg 

使用音樂:以上五部入圍電影配樂的原聲帶

 

第二小時  

第二部份

春節檔台灣電影:《志氣》與《大尾鱸鰻》

 

近年來,台灣電影都能在春節排上好檔期,同時也創下好票房,有些是很熱鬧,博君一粲的作品,有些則是很有誠意,但是技法上有待精進的作品,我們一方面介紹,一方面則是面對這些不足。

 

首先,華語電影的崛興,提供本地民眾更多的觀影選項,原本是好事一件,但是相對地在製作成本及技術的盲點與弱點,也就更形暴露了,但我相信,所有的檢視都能夠提供能量,讓創作者得到更多的餵養。

step600.JPG 

其次,有些作品的選材及表現手法,其實難登大雅之堂,但是也不必擔心國片水準就會下滑,只求一笑解憂的觀眾,還是會有選擇的。

 

就讓我們用《志氣》的主題曲「讓我愛上我」來做註解吧

希望在我的右手 一點點勇敢我的左手
不想在很久以後 來後悔自己差點錯過
這次要讓自己自由 像一顆高飛球不降落
這次要把風景帶走 很多 更多

使用音樂: Moving Music原聲帶、《志氣主題曲、西遊:降魔篇主題曲

逗陣:可惜幸福小眷村

盧金城執導的《逗陣ㄟ》很有機會拍成台灣版的《幸福的三丁目》(音樂總監呂聖斐打造的主題音樂,就很近似《幸福的三丁目》由佐藤直紀打造的主題樂章),雖然編劇(徐錫彪、盧金城、王瑄錡)有著擁抱(或者重建)昨日的誠意與企圖,然而功力稍遜,角色深度不足,對白太過直接,人物與歷史的連結點不足,幸福與催淚指數都未達期待高度,可惜了。 閱讀全文 逗陣:可惜幸福小眷村

大尾鱸鰻:諧弄與屎尿

少了豬哥亮,《大尾鱸鰻》肯定少了賣座核心,但要深究其號召觀眾捧場的魅力,豬哥亮的豬氏幽默,只是其一,《大尾鱸鰻》的主要噱頭在於重拾了台灣逸失多年的餐廳秀遺緒:在酒足飯飽的娛樂場所,享受帶有情色想像的異色笑話;在同音異義的語言遊戲中,享受想入非非,卻也只是唇齒之樂的詭辯趣味。

 

《大尾鱸鰻(David Loman)》的語言精華就包藏在片名之中,用國語唸《大尾鱸鰻》,或者用英語唸《David Loman》,其實都有雞同鴨講的迷途之感,唯獨以台語唸出時,大尾流氓的主題才蹦射而出,有了恍然大悟的喜趣;再加上預告片猛打「冰的(國語)」與「翻桌(台語)」的搞笑諧音,訊息精準明確,監製朱延平和導演邱瓈寬就以這種語言伏擊的橋段,完成了與觀眾之間的買賣期約。david006.jpg

 

《大尾鱸鰻》的語言趣味其實不易複製,一方面是同音異義字的腦筋急轉彎,沒有三兩三,還真是難以掰得出逗人發粲的笑點(一如曾經紅極一時的電視綜藝《鐵獅玉玲瓏》,在字正腔圓的古典字彙中,融進了夾雜國語、台語與英語的雜拼式新興語彙,靠著獨領風騷的語言捷才,創造了讓人豔羨讚歎的聯想趣味);另一方面則是編導採用的笑點,太過下流。前者,需要真的在生活裡打滾過,有本事冷眼笑看人生,才錘煉得出讓人自由延伸的語音趣味;後者,則是要臉皮夠厚,心夠黑,才敢於玩得如此嗆辣過火。

 

電影以屎尿為賣點,通常就被定位為低俗下流,偏偏港台有些賣座導演自詡最了解市場,最懂躲在暗處哂笑的觀眾口味,因此他們從不諱言屎尿,明明髒話連篇,明明毫無內涵與深度,只求感官刺激,卻能夠獲得不少觀眾青睞,幹聲與爽聲齊飛,屎尿共金銀一色,你可以形容它是只圖一時之快,別無質地的享樂主義,卻也不能否認,它提供了最廉價卻也最便捷與即時的感官娛樂,演員在電影中罵得越兇,觀眾亦能在嘲罵演員中得到相罵的喜樂,這些都說明了何以玉女影星郭采潔也要在《大尾鱸鰻》吐出國罵,老牌影星素珠更要比狠比賤,還要用手勢比畫,探測國罵的身歷聲極限…這些都是通俗電影的市場精算,有格調,有品味的人嗤之以鼻,不屑為之,卻也不能不承認人家就是「生財有道」。

david002.jpg

 

只不過,屎尿電影並非「庶民」電影,而是「賤民」電影(這裡的賤指的是動詞,指的是踐踏演員,而非用來形容階級等第的形容詞):必需要有夠格讓人踐踏的演員做犧牲才能換得同情、歡樂與共鳴,豬哥亮的功能就在此時充分發揮。《大尾鱸鰻》中的他從來不是大尾流氓,而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痞子,偏偏因緣際會成了老大,只不過狗改不了吃屎,幹的盡是不稱頭的糗事,說的盡是不入流的粗話,明明是丑角,卻要扮小生,所有灰頭土臉的跌倒挫敗,都符合了丑角作賤自己,以娛眾生的基本使命。

 

此時,《大尾鱸鰻》又讓豬哥亮多了分身,唯唯諾諾的冒牌貨,卻有著三妻「豔福」;色厲內荏的本尊,卻又有著被女兒唾棄的哀怨(編導此時又極其機巧地向觀眾販賣起豬哥亮的女兒謝金燕拒絕父女相認的新聞橋段;同樣地,郭采潔與楊祐寧幕前/幕後的情侶熱吻,不也是真人實事的物盡其用/盡情壓榨?),他的苦敗銼拙其實都讓觀眾更有優越感,捧腹訕笑地享受他的跌打損傷。david003.jpg

 

劇情簡單,卻不忘來點小聰明,則是《大尾鱸鰻》的另外手段,以黑白片拍攝的「鱸鰻」發跡史,其實以插科打諢的方式,隱藏了「一清專案」掃清江湖大哥,以致小弟稱王的江湖血淚;再搭配阿西飾演的總統侍衛/豬肉販子;以及舞棍阿伯的野狐禪,煞有介事的稗官野史,其實是很認真也賣力去討好腦筋不想多轉彎,但也不想隨便就被人和稀泥給唬弄過去的市井小民。

品味低俗,確實是《大尾鱸鰻》難以迴避的事實,創作者已被罵到臭頭,但是更要檢討的卻是電檢制度究竟如何看待這種語言霸凌的電影?輔導級與限制級的區別,在於百無禁忌的限制級可以讓成年觀眾自行判斷,輔導級則是勉強隔離血氣方剛的年輕人(雖然,沒有人知道《大尾鱸鰻》日後發行DVD時,究竟會以什麼姿態登堂入室,開始教起孩子國罵),該把關的政府不想把關,也沒能力把關,才是搞混電影生態的「鱸鰻」行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