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美女穿上同一款禮服亮相,通常我們稱做「撞衫」;兩部電影先後拍同一個題材,該怎麼形容呢?嗯,我也沒有標準答案,「撞片」太俗,「撞題」好像沒打到要害,「撞邪」又太扯了,勉強只能棄撞打,用「打對台」來形容最傳神了。
《柯波帝:冷血告白》是今年奧斯卡影帝菲力普.西摩.霍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詮釋名作家卡波提的封帝作品,但是電影的女配角表現也非常搶眼,這個角色就是由凱瑟琳.基納(Catherine Keener)飾演的女作家哈波.李(Nelle Harper Lee)。
看完《柯波帝:冷血告白》時,多數人都承認基納的演技非常準確地詮釋出冷眼看人生的作家氣質,而且還有一股特別的女性氣質,可以讓人信靠,可以讓人交心,願意對她傾吐,讓她用巧筆寫下精彩的人生故事。
所以一聽到今年威尼斯影展又推出一部以卡波提的「冷血」傳奇為主題的電影《Infamous》,而且是由好萊塢紅星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擔綱詮釋哈波.李時,我是既驚訝又期待的。
華人影壇以前流行搶拍同一題材作品,你拍《七仙女》,我也拍《七仙女》;你拍《金玉良緣紅樓夢》,我就拍《新紅樓夢》;殭屍電影一當紅,從小祖宗到道長滿街跳不停(殭屍就靠跳前進)……。電影題材一旦強撞,噱頭是有的,宣傳是有的(媒體就一定會來做對比),但是票房卻肯定不會好的。
例如,1992年,為了紀念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五百周年,歐美影人就推出了兩部哥倫布傳記電影,而且巧的是,兩位哥倫布都由法國影星扮演,其中,名導演雷利.史考特執導的《1492(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是由法國影帝德哈.德哈巴狄厄擔綱;至於由John Glen執導的《征服四海(Christopher Columbus: The Discovery)》則請到了另一位法國帥哥喬治.柯拉費斯(Georges Corraface)擔綱,他還因此來過台北宣傳呢。然而,名導加明星,再加上當年的熱門題材,票房還是像是打保齡球一樣:全倒。
原因很簡單,電影市場應該五花八門,各種風味的作品都要有,如果左看也是哥倫布,右看還是哥倫布,結果是兩個哥倫布都不想看,光看廣告就看煩了,能不能換個菜色開開胃呢?
1998年,好萊塢也發生投資慘案,先是有人拍了《彗星撞地球(Deep Impact)》,接下來又有人拍了《世界末日(Armageddon)》,片名或許不同,題材卻一樣都是彗星撞上地球,造成人間浩劫,就算有布魯斯威利壓陣,而且科技驚人,但是票房都不能擠進百大賣座名片之榜。
但是珊卓卻另有看法。她認為《柯波帝:冷血告白》和《Infamous》雖然題材相近,都以卡波提這位作家的生平為重點,但是「各自從不同觀點切入,但都寫得非常精彩」,在商言商的投資人願意投資拍片,就是看好一個故事兩種說法的創意表現。
對我而言,陽光底下沒有新鮮的事,莎士比亞四百年前寫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百年來至少有三十種拍法,只要不打對台,每隔一陣子,只要換穿形式外衣,就依舊有觀眾捧場(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不也是電影人最愛重拍的故事嗎?)問題就在於新鮮賣點是什麼?我在課堂上其實就愛來比較不同時代的羅密歐與茱麗葉造型和演技,因為從中可以看出時代美學的印痕,以及巨星與流星的分野。
珊卓在新版的《Infamous》中飾演的女作家哈波.李,一般觀眾其實並不陌生,她曾經是名著「殺死一隻知更鳥(To Kill A Mockingbird)」,後來拍成電影《梅崗城故事》,更將飾演律師的葛雷哥萊.畢克捧成了正義先鋒,珊卓本來就是好萊塢的才女,銀幕上她有當家魅力,下了銀幕她也是呼風喚雨的製作人,如果《Infamous》真如她所說是劇本與拍法都很精彩,肯定就會是日後電影比較學的絕佳材料,可以比較誰的卡波提演得好,誰的哈波.李最有知性光芒?誰最懂得解剖媒體?誰又能從一則命案中抽絲剝繭,找出生命的大道理?
《Infamous》的導演Douglas McGrath其實深諳觀眾心理學,女星一旦撞衫,觀眾真正在意的是同一件衫,誰穿起來好看?因為,有交集,才得見高下。同理,電影只要不對打,隔個一年半載再來評比,反而提供了「比較電影學」的絕佳題材。
就電影美學而言,我完全贊同電影比較學的魅力,但就電影票房而言,嘗鮮才是人性,口味不變,人嘴就刁了,人心就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