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很喜歡辦影展,一年到頭,大大小小的電影觀摩或競賽活動,至少十幾二十個在各地映演舉行著,不過,除了歷史悠久的金馬獎頗有國際知名度之外,其他的地區影展都以影迷專業養成及開拓觀影視野為目標,只要你有錢又有閒,一個影展接一影展去看,也還可以看到不少優秀作品。
不過,台灣的影展或電影節都偏向知名導演掛帥,以為打著導演旗號就容易號召萬方,很少培養有行銷能力的專業策展人,以致於影展片單洋洋灑灑好不壯觀,真正能賺錢的影展並不多,多數都得靠官方補助過日子。
今年十月十三日起,義大利電影人砸下九億鉅資(七百五十萬歐元)在羅馬舉辦為期九天的羅馬電影節(RomaCinemaFest), 這個電影節最大的誘惑力就是首獎獎金,高達八百萬台幣(二十萬歐元),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率先受到衝擊的可能就是每年八九月之間舉行的威尼斯影展了。
新影展經常就靠鉅額獎金來吸引高手強片參賽,卻不見得一定就會成功。1980年代,東京影展剛開幕時也是同樣的手法,金櫻花獎的獎金高達二千萬日幣(約四百萬台幣)的賞金,以當時的物價指數而言,還是挺有魅力的,前幾屆的青年電影競賽果然吸引了不少國際名片參賽,但是評審品味相對之下就很重要,例如王家衛的《阿飛正傳》就在東京鎩羽,如今已是國際大師,當年贏得金獎的哈利.虎克(《蒼蠅王》的導演)如今安在哉?
羅馬電影節的主席是記者出身的電影人Giorgio Gosetti,他也曾擔任過威尼斯影展主席,他策畫的重點包括計畫在九天內映演八十部電影,其中有十四部電影可以角逐八百萬首獎的競賽單元,七部知名電影在此做世界或歐洲首映,其他三個單元分別是強調演員演技的「演員工坊(Actor’s Craft),強調實驗風格的「Extra」,以及針對年輕人口味設計的「城市愛麗絲(Alice in the City)」,麻雀雖小,可是五臟已都全了。
電影節要成功,熱情和公信力都很重要。既然要頒發八百萬大獎,Giorgio Gosetti一方面邀請了五十位愛看電影的影迷加入評審團,同時還是要有專業權威來主導整體評審作業,第一屆的評審長就是義大利的名導演艾陀略.史寇拉(Ettore Scola)群眾和藝術之間能否找到平衡點?史寇拉的角色很關鍵。
羅馬電影節另外也和影星勞勃.狄尼諾(Robert De Niro)的翠碧卡影展結盟,反正大家的血管裡都流著拉丁血液,互通有無,相互拉襯,應該可以互蒙其利,最重要的是義大利有豐厚的電影資產和傳統,例如在費里尼拍攝《生活的甜蜜》時很重要的Via Veneto噴泉廣場打上巨星投影片,就是很能吸引國際觀光客和媒體注意的噱頭。
台灣,其實也有些電影傳統可以利用的,例如《悲情城市》和《無言的山丘》都讓金瓜石和九份成為知名觀光景點,但是所有的開發都很少充分利用到電影的場景與趣味,以致於觀光歸觀光,電影歸電影,平行線就少了光與熱。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