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李安在《臥虎藏龍》中網羅了中港台三地的知名演員。
2001年,陳國富在《雙瞳》中找了梁家輝搭檔劉若英,更禮聘了好萊塢影星大衛摩斯。
擴大演員的陣容,除了忠於劇本的創意,激發演員競技之效,透過各地影星市場上的票房磁吸效應,創造更大噱頭,正是電影營運上最重要的考量。
《英雄》如此,《十面埋伏》亦然。
2002年之後,華人電影的視野,不再局限於華人市場,而是更向亞洲市場放大。
《三更》系列電影的誕生,集合港韓泰的創意新秀拍出三種風格,三種語言的驚悚電影,不但產生文化對比效應,更在三地產生重點各殊的魅力效應,讓電影有了更鮮猛的生命力。
同樣的思維,同樣也出現在王家衛的《2046》,雖然日星木村拓哉的光彩最後都被台港明星給吃光了,但是前進日本,《2046》的巨星魅力,依舊有著一般電影難以企及並比的威力。對音樂有超強敏感力的王家衛,更是早就重用了日本作曲家梅林茂和德國作曲家比爾.若般的音樂色彩,打造了電影獨特的國際轉換媒介。
混血思維的行動,在2005年攀上了一個新高峰。關鍵在於更多的電影創作者開始不以本地市場做為唯一的考量,國家的邊界正在消失,文化的藩籬正在崩毀,跨國跨洲的新混血世界正在成形,而且兵分兩路,分別在幕前和幕後結盟。
例如,三段式電影《關於愛》是日本、台灣和中國影人的跨界合作。三地影星、三個城市,三段愛情故事,就在文化、語言、生活到明星的交流碰撞,激發出混血的戲劇和票房效應,製片人的企圖心與執行力,具現無遺。
例如,徐克的《七劍》找了川井憲次來替電影配樂,陳凱歌的《無極》找了《神鬼奇航(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The Curse of the Black Pearl)》和《K-19(K-19:The Widowmaker)》的作曲家Klaus Badelt來配樂,國際色彩的融注還沒有看到鮮明的結果,但是風潮已然成形。
只可惜,技術的水平比較齊一,演員的混血成果則顯得尷尬而勉。多數的混血,只是為混血而混血,形勝過實,混血只有外貌,未能在內涵上產生鉅量質變。
《七劍》找了韓星金素妍;《神話》找了韓星金喜善。她們的容貌都很迷人,而且不只是在南韓有票房魅力,在台港地區同樣有吸聚人氣的效應,但是,劇中角色都只是一個軀殼,沒有靈魂,沒有難忘的對白,華人不會因而喜歡她,喜歡她的韓國影迷,不會失望嗎?不會排斥嗎?當你看到《尖峰時刻2》中有如花瓶的章子怡時,你不曾訕笑搖頭嗎?同樣地,Mallika Sherawat在《神話》中飾演的印度公主,又有多少的靈光呢?台灣人看了沒感覺,印度人就有嗎?
答案或許見仁見智,但是泛亞洲的合縱聯盟風潮,持續不斷,接下來,2005年的最後一個月裡,《如果,愛》找了韓星池珍熙擔任記取人生失憶片段的蒙太奇魔法師;《無極》找了韓星張東健和日本明星真田廣之擔任既對抗又合作的主僕角色。他們都是知名國際影,也全力以赴學習新語言,適應新的表演方式,然而,他們交出的成績單,也是形似,勝過骨肉靈魂的全面移植。
陳凱歌訪台期間,我和他談了兩次話,混血議題自然也不可少,他的回答,剛好可以替2005的現象觀察做結論:
問:《無極》找來了日本影星真田廣之、南韓影星張東健、香港影星張柏芝和謝霆峰來擔綱演出,而且要求他們一律要說普通話中文,確實,他們都很努力學說中文,雖然還是生硬不寫實,勉強只能以南腔北調來形容,畢竟缺少了聲音表情的力道,但若不是這麼吹毛求疵,你這回泛亞洲的明星陣容,應該是把市場做大的另類思維吧?
答:一點沒錯。歐盟的出現就是最鮮明的啟示錄,歐洲成了共同體,國與國的邊界不見了,文化市場的融合更是鮮明,匯聚成一個強有力的文化經濟共同體,亞洲在這方面的合縱連橫效果相對就弱了,我不是鼓吹要放棄國族觀念,而是從現實層面來看,大陸年輕人看日本動漫作品,沒有障礙,看南韓的《大長今》,沒有文化隔閡,如果從集結亞洲菁英,壯大亞洲市場的觀點來看,這一池子水如果強力攪動之後,匯聚出來的能量是非常驚人的。
我並不是說強要張東健或真田廣之來說中文就符合了古時「四夷來朝」的封建思想,在歐洲邊界都巳解體的今天,日韓演員來演中國電影不算意外,中國演員去演日本片也不必大驚小怪,因為語言扮演的不是統治角色,總的來說,張東健和真田廣之的中文成績其實還過的去,我不可能要求他們各自說自家母語,統一配音更是奇怪,學習漢語演《無極》是很自然的結果,他們也很堅持要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