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鬼剋星:誰殺了大師

一提到泰瑞.吉蘭(Terry Guillam)又拍新片了,好多影迷都會油生期待大師的心情,沒看過《奇幻城市》,《終極天將》和《巴西》,至少,你該看過他的《未來總動員》吧?

大師出招,理應不同凡響。然而,《神鬼剋星 (The Brothers Grimm) 》只能算是大師的即興揮毫,正因為是即興,所以欠缺思考,欠缺佈局,隨意舞弄,所以只玩出了小具規模的小把戲,一陣喧譁過後,很快就回歸寂靜,不會有太多的塵埃。

《神鬼剋星》有三個主要結構,首先是用格林兄弟的傳奇,自由出入於格林童話的經典世界與現實世界中;其次是征服者的傲慢與順民悲憤的矛盾對應;第三則是愛情的自私與共享。

格林童話緣起於十九世紀初,德國人格林兄弟重新整理潤飾了他們蒐集的民間傳說,創造出諸如:「青蛙王子」、「白雪公主」、「睡美人」和「小紅帽」等傳奇童話。歷史上說,哥哥Jacob Grimm忠於「口述歷史」,弟弟Wilhelm Grimm則是文筆優美,年紀只差一歲的他們從求學到工作都在一起,雅各終生未娶,卻與弟弟威廉家人在同一個屋簷下共同生活,一說一寫,兄弟兩人創造出最暢銷的德文作品──「格林童話」。

這個血濃於水的兄弟情誼,配合了他們的童話夢想,就提供了《神鬼剋星》的主要劇情架構,泰瑞.吉蘭真正比較大膽的嘗試是先把他們定位成招搖撞騙的江湖郎中,他們不但會編故事,說故事,還能夠演出鬼怪故事,用他們熟悉的科學技巧和劇場把戲在鄉野村夫之間,賺取生活費。

故事背景設定在工業革命已然起步的時時,理性啟蒙的知識利器還是掌握在知識份子手中,成為他們揚名立萬或欺世盜名的技倆,然而,電影鼓吹的其實是「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夢想與現實的對立觀照,所以,明明是虛唬的騙術,最後卻成了著魔的森林精靈的大對決。

這個前提是合乎人性與現實的,因為不論科學多麼前衛進步,我們依舊閱讀舊童話(安徒生或格林)與新童話(哈利波特或魔戒);我們明明知道銀幕上都是虛幻的人生,卻依舊迷戀於它的聲光幻影。然而,這個前提也暴露了《神鬼剋星》心餘力絀的創作困境。

拿著格林童話對號入座,是《神鬼剋星》用力最多的場面經營,從「青蛙王子」、「白雪公主」、「睡美人」、「小紅帽」,再到「薑餅人」,每一段童話故事出現時,觀眾都會有發現童話片段的興奮趣味,是的,你很容易就知道導演正在玩弄童話新詮的把戲,可是費了這麼大的力氣,動員了這麼多的機關布景後,你看到任何「新詮」的新玩意新觀點出現嗎?答案是沒有,除了對號入座,乏善可陳。你明明看到了鬼后的吹氣吹熄了拿破崙軍隊的火砲和森林大火,就在理性與迷信第一次的正面交鋒中,火熄了,戰爭也就不能再繼續下去了,除了人打人,童話與真實的世界就是少了交鋒對話(就像那會移動的森林,如果只是舞台上的機關布景,古堡上的王后原來也是個五百年前的科學家……也許故事就更有顛覆性了)。

真正比較有趣的虛實對比則是長命王后的那面鏡子,鏡外的她早已白髮三千丈、老杇枯乾,指甲又長又彎,然而鏡子裡的她,永遠青絲黑亮,唇紅齒白、容光煥發,而且鏡子中永遠是她蠱惑男人的糾纏模樣,鏡子外的人生卻是著了魔的男人孤單身影。連著三場虛實對照的人魔對話趣味,算是《神鬼剋星》最有創意的玩法了,後來鏡毀容裂的片片剝落特效,也算是2005年玩得比較盡興的特效了。

《神鬼剋星》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沒有超越提姆.波頓的《斷頭谷》格局,《斷頭谷》同樣是傳說和真實的辯証,同樣是傳說勝過了真實,魔法擊敗了眼睛,《神鬼剋星》沒有提出新觀點,只在重複的格局中翻滾打轉,就會讓影迷煩燥不安。

同樣地,拿破崙軍隊一開始展現的理性清明與智慧,最後卻被嘲弄成殘虐與粗暴的武夫,不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而是徹底背棄了故事一開始的前提設定,就使得時代背景的設定失去了原有的力道。

愛情與親情更是電影最曖昧的失焦處理,格林兄弟與女獵戶安潔莉卡的一女兩男戀,是裨官野史的八卦版(大哥終身末娶,卻和弟弟與弟妹同住一起),不是兄弟不能愛同一個女人,而是你看不到邱比特在那兒拔弓射箭,就已經天雷地火燒得不可開交了;至於安潔莉卡從小聽著爸爸講解王后傳奇,最後才發現父親已經成為王后的人狼忠僕,而且不惜犧牲自己三個女兒的生命來實踐王后的預言,親情被愛情踐踏得面目全非時,又讓故事的邏輯與衝突,完全沒了可著力的空間。

《神鬼剋星》的泠清票房其實只說明了一件事,2005年對眾多好萊塢大導演而言,真是相剋的一年,從史匹柏、徐克到泰瑞.吉蘭的光采盡失,我們看到一股時代浪潮的尾巴,浪聲依舊喧譁,浪頭卻已毫無力道,只剩白沫浪花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