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導演未必真的懂女紅,但是擅長穿針引線的導演,一定就是大導演,每回看到導演比東方不敗更會用繡花針,而且針法綿密,紋路細緻,總是能讓由衷一歎,好生羨慕的。
一九九三年,美國大導演勞勃.阿特曼動員了好萊塢十五位知名影星協力拍出了看似瑣碎,卻能準確掌握洛杉磯日常生活實況的《銀色性男女(Short Cuts)》,整齣電影就好像一首爵士樂,看似隨意穿梭,不成章法,其實卻是男男女女都各有經緯線,或交錯,或平行,組成了豐富多樣的浮世繪。
這樣的電影,好看,卻不好拍。
劇本難寫是第一道關卡,找不到這麼多的好演員來飆戲是第二道關卡。
十二年下來,你數得出幾部類似的作品嗎?墨西哥導演伊納利圖(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算是實力最雄厚的新秀好手,他的《愛像一條狗(Amores Perros)》和《靈魂的重量(21 Grams)》都是同一門派的作品,人情委婉,淡到無色,卻能劇味四溢,隨著他的針織手勁徜徉在迷離人生中,最後再來個醍醐灌頂的解謎棒喝,看完電影你只想拍手叫好!
2005年初秋,熬過了一個漫長而且毫無靈光的好萊塢王國爛片後,我很高興看到作家出身的中生代導演保羅.哈吉斯(Paul Haggis)拍出了一部同樣質量高,份量重的電影《衝擊效應(Crash)》。
保羅.哈吉斯在最大的貢獻是寫出了《登峰造擊》的劇本,替該片的奧斯卡霸業打造了厚實的王國基礎,然後,拍慣了電視影集的他,得能好好拍電影時,他把最好的劇本留給了自己。
《衝擊效應》的故事地點在洛杉磯,時間在911事件之後的二十一世紀。
地理座標告訴我們,洛杉磯是個人性疏離的城市,仰賴車輛運輸的人們總是悶在自己的座車中想著自己的心事,沒空去搭理鄰居或夥伴;911事件之後的美國,人與人之間更不願溝通,大家耽溺在自己的偏見與成見,在猜疑與自保的心境下過日子。所以電影一開場才會開宗明義地說:「洛杉磯人相互碰撞的原因是基於一種很簡單的需求;那就是人與人的接觸(that people are crashing into each other in Los Angeles out of a simple, desperate need for human contact)。」
《衝擊效應》中的男男女女其實都像印度詩人泰戈爾著名的詩集《失群的鳥》所描寫的飛鳥與落葉一般,惶惶然,又戚戚然。泰戈爾的詩如此寫著:「夏天失群的飛鳥,飛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飛走了。秋天的黃葉,無歌可唱,只歎息一聲,飛落而下。(Stray birds of summer come to my window to sing and fly away.And yellow leaves of autumn, which have no songs, flutter and fall there with a sigh)」然而,電影中的男男女女都有執,也都有所偏執,終日面對著別人的偏見與敵意,卻也在懊惱與跌宕中陷進計較、算計與報復的人性深淵。
故事從一場車禍現場開始往前推二十四小時,再往後走二十四小時,帶出了互不相識的一群洛杉磯市民的情仇恩怨,故事從誰開始都可以,導演選擇的是白人警官麥特.狄倫,觀眾先是不懂他為何怒氣衝天,不懂他為何要故意找碴,攔下了一對可能在休旅車上做口交的黑人夫婦,名為臨檢,其實卻極盡性騷擾的能事,後來才知道,這麼一位「變態」的警官其實是位孝子,因為老病的父親終日坐在馬桶上卻又尿不出來,藥石無效,健保又囉嗦,他的怒氣就這樣出在無辜的黑人身上,偏偏這位黑人先生又是有名的電視導播,警官的暴虐,導至夫妻失和,導致導播丈夫刻意挑釁警方,期盼以死洩憤,偏偏麥特.狄倫在第二天的車禍現場中,冒著焚車爆炸的生命危險,從一輛翻覆的汽車底下拖出了一位女性黑人,這人卻偏偏是前個晚上他才擾過的導播太太……
太巧了吧?所有的人看過《衝擊效應》的觀眾都不禁會在心底浮出這樣一個疑問,因為整部電影的結構簡直就是個連環套,一個接一個,不但沒完沒了,而且環環相扣,就機率而言,是的,太巧了,就劇情張力而言,所有的巧合,就算只是萬分之一的機會,卻因保羅.哈吉斯的敘述語法卻是那麼安靜自然,反而讓人有了入情合理的期待。
就以桑卓.布拉克飾演的檢察長太太而言吧,妻以夫貴,卻遇到兩個有眼不識泰山的黑人混混,竟然就當街公然用槍批著他們,搶了車子就跑,驚魂難安的她有若驚弓之鳥,看到換門鎖的鎖匠,只因為他膚色黝黑,竟然鐵口直斷指稱人家出了門會把門鑰送人,半夜就會登門打劫……
她是焦燥的,她是極端沒有安全感的,她每天醒來只覺自己不停地在發脾氣,看什麼都不順眼,不相信可能會昇官,又可能有外遇的丈夫,直到摔斷了腿,才發覺原來真正可以依靠的竟是自己一直頤指氣使,從不給她好臉色看的幫傭……偏偏被她羞辱的鎖匠也有自己的故事,他鍾愛女兒,在女兒五歲生日時,把虛構的防彈披風給了女兒,卻因為另一次的裝鎖工作時,得罪了言語不通的波斯移民,被對方拿槍追殺,而自以為有防彈披風的女兒就真的捨身來救老爸……
《衝擊效應》基本上就是一齣當代版的《偏見的故事》,杯弓蛇影的美國人,被自己的夢魘與私欲折磨得不成人形,卻又不知如何排遣,自處……
如果只是悲情,只會玩弄巧合,《衝擊效應》充其量只能算是佳構劇,甚至還有被人批判成一廂情願的可能,然而保羅.哈吉斯卻是站在全知的觀點上,讓所有巧合都帶出了一種洗滌功效,讓大家都能在困厄的角落裡找到差強人意,卻又可以撫慰心靈的出路。
看完了沈重的《衝擊效應》,卻讓你期待人生如果真的能如電影那樣來解決人生困境,不知有多好?是的,只有幻想的世界可以盡如人意,《衝擊效應》打造的幻境,有著深濃的警世意味,卻符合了人心期待,這樣的劇本,這樣的演員表現和場面調度,親愛的朋友,這才是2005年最有人味的好萊塢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