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鬥魂:巧妙片中片

只要面對攝影機,確知自己即將成為媒體上的報導人物時,一般人就會開始亢奮,演出或者說出自己平常不太會說或做的事。大衛.歐羅素(David O. Russell)執導的《燃燒鬥魂(The Fighter)》中,最引人深思的無非就是被毒癮所困的拳手迪奇(由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飾演)與弟弟米奇(由馬克.華柏格/Mark Wahlberg飾演)一聽說知名的電視頻道HBO要拍攝他的紀錄片時的得意洋洋。

 

關鍵在於HBO要拍的紀錄片是毒癮人生,紀錄知名拳手淪落成為毒蟲的身心歷程;但是迪奇的解讀卻是HBO要來拍攝他的東山再起。

 

是認知錯誤?還是溝通不良?是迪奇偏信偏聽?還是HBO故意誤導?是毒癮讓迪奇昏了頭,難辨真相?還是他原本就大而化之,凡事不求甚解,反正是大公司出了攝影機一路跟拍,就一心認定自己要復出了?

tf4432.jpg 

《燃燒鬥魂》中有關這部紀錄片的趣味議題分為拍攝與觀賞兩個階段。拍攝時期的焦點在於迪奇兄弟面對攝影機就亢奮的「名人症候群」,一路做戲,主動擺出各種姿態,不管是瀟灑或者囂張,受訪者的誇張軀體與表情,坦白說,都提供了拍攝者極豐富的素材,有表演就有畫面,影片就不會太乾了,受訪者越亢奮,攝影機就黏得越緊。

 

確實,拍攝期間只要有人問起HBO拍啥紀錄片?迪奇總是大聲地說:「我要復出了!」但是HBO的攝製組成員則是小聲地吐露一兩句:「毒品人生。」輕聲細語或許是故意的迴避,不要刺激受訪者或其他入鏡的人群(畢竟,受訪者基於由意志下的全力配合確實是工作順暢的重要條件之一),但是至少沒有故意欺騙;至於受訪者堅信不移的拍攝主題,是不是也準確反映出他凡事隱惡揚善的個性與心態?也更能豐厚攝影機捕捉的真實人生情貌呢?

 

沒有人願意在攝影機前面公開自己的缺失,但是迪奇卻不忌諱,就當著HBO的攝影機前示範了他吸毒的模樣,毒蟲有癮,一旦發作,外人如何也拉不住,終日守候的攝影師先以耐心和善意紀錄下他和鄉親父老的互動歡樂,建立了友誼與信任,只要等到了迪奇毒癮發作之時,就可以登堂入室拍出名人吸毒的真實場景。失訪者的失算或拍攝者的算計,成為隱藏在這部紀錄片底層,不堪細究,卻又極其血淋淋的人心與人性解剖圖。

tf51721.jpg 

HBO的這部紀錄片因為內容有血有肉,註定是極有說服力的作品,苦的是當事人。坐牢的迪奇儼然成了牢中獄有的偶像,人在牢中,卻可在電視上看到你的紀錄片,隱然成了一種困頓人生中莫可名狀的虛榮成就,迪奇在獄友的歡呼聲中進入放映室的風光姿態,就一如他昔日走進拳賽場中的風光模樣,嘴裡還不時宣揚:「我要進軍好萊塢了。」

 

是的,迪奇的人生像極了晃盪乍響的半瓶酒,總愛享受浮誇虛名,但是隨之而來的真相,卻也不是活在自戀世界中的他可以承受的,看著畫面上自己的吸毒模樣,以及街頭鬧事,被警方逮捕,又繼續在法庭上嬉皮笑臉的模樣時,他或許還可以像駝鳥一樣,把頭悶在土裡,選擇性過著自我陶醉的人生,但是畫面傳達出的批判力量,讓他越來越坐立難安,終於在看到了家人和小孩的影像也成了自己行為的負面印記受害者之際,再也無法忍受,終於爆發,制止家醜繼續在大庭廣眾前播放,因此引發了獄中騷亂。

tf1713.jpg 

不堪的,同樣是那些期待在電視上看到風光迪奇的一家人,HBO的紀錄片從片名到解讀,全都鎖定毒品毀人一生的主題運轉,身為影片主角,絕對稱不上光榮,但是迪奇家人卻也依舊懷抱著像看大明星一般的心情,期待著迪奇上電視的「傳奇」,所以真相揭露之際,一直不願面對兒子吸毒議題的母親,也不能不對吵著要看爸爸上電視的孫子說:「不行,你不能看。」

 

偏偏,卻也不是每位當事人都覺得不妥,米奇的前妻就主張女兒一定要看這部作品:「我要她清楚她的大伯究竟是怎樣的人!」她是分手怨偶,必定受過無盡的創傷,才會如此痛心疾首,想要運用各種方式斬斷過去的諸多牽連,無力迴天的米奇也只能任憑前妻透過這樣一部紀錄片來替女兒「洗腦」。然後,就在米奇頹喪到了極點之際,吵架的女友再度登按鈴,雪中送炭的愛情,抹去了昔日烏雲,也讓米奇找到了再出發的能量。

 

《燃燒鬥魂》從一部紀錄片的拍攝展開,再透過紀錄片的攝製與播放,剪輯鋪陳出主角的諸多個性與戲劇血肉,最後再回到紀錄片的拍攝現場(觀眾這才明白,那已經不再是開頭的那一部迪奇紀錄片,而是新科拳王米奇的紀錄片了),巧妙的戲中戲,片中片,導演大衛.歐羅素展現了高明的敘事手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