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排英雄:大火快煮炒

「刻板印象」一詞,不論是英文的「stereotype」,法文的「cliché」,都帶有負面的批判意涵,但是「刻板印象」卻也非絕對負面名詞,好萊塢就深信「刻板印象」有一定魅力,只要複製「刻板印象」的既定元素,看似老調或固定的刺激,就會有穩健的回應,市場回收穩靠,不容易挫敗。

 

葉天倫編劇執導的《雞排英雄》,就是一部徹底發揮「刻板印象」特質的作品,預先設定的制式反應上,確實獲得不少觀眾回響,果然在市場上有所斬獲,不過,卻也因為太多的「刻板印象」,招式不新,藝術成就少有新意,難以更上層樓。

 nmh007.jpg

《雞排英雄》的「刻板印象」信手拈來就有以下數點:
01.
年輕記者一腔熱血,卻容易受激上當(柯佳嬿是也);
02.
雜誌主管愛打官腔,沒事還賣弄英文(楊淇是也);
03.
建商必定黑心,為達目的,軟硬兼施(樊光耀是也);
04.
有錢能使鬼推磨,議員最愛此味(豬哥亮是也);
05.
大嫂疼惜小叔,挨餓受凍也要掩護落跑(翠娥是也);
06.
沒志氣的黑道,打不過就找老人家出氣(應蔚民是也)……

 

正因為「刻板印象」訴諸制式反應,意外不多,結果全在預期之中,因此難有興奮高潮。《雞排英雄》安排的眾家攤販戲路,動機與手法,其實與《海角七號》的樂團成員約略相似,但是翻模並不成功,就算個性最鮮明活潑的牛排阿珠(王彩樺飾演)與雞排滿妹(嚴藝文飾演),也只是窮喳呼的甘草人物而已(片名都以雞排為名了,牛排又如何鬥得過雞排?),關鍵在於欠缺稜角鮮明的角色塑造,到處都是似曾相識的影子,看著看著就乏力了。

nmh010.jpg 

就賀歲的商業電影而言,《雞排英雄》確實做到了熱鬧繽紛,台灣夜市文化中曾經出現或者該有的情節一個沒少,卻禁不起用放大鏡來細細檢視。不能真正動人的原因在於欠缺了戲劇的完整性與稠密度,亦即編導什麼都想碰觸,都想點到,卻都只是浮光掠影,連癢處都沒搔到,殊為可惜。

 

例如「八八八夜市」的自治會長選舉,看似有兩派激烈競爭,實質卻是整個夜市團結和諧有如一家人,不管是不是藍正龍順利當選,似乎都沒有夠格與他競爭的對手(他根本是與隱形人競選,應蔚民的紅龜角色只是圍事的混混,既構不成內亂,連做個外患也不夠格,因為他的滋事搞局,還成為團結夜市的催化劑),既然如此,趙正平飾演的十八王急著到處催票,豈不是瞎緊張?類似這種前言不對後語的戲劇漏隙,確實就讓整體戲劇力量為之渙散了。

nmh005.jpg 

例如,劇本中設定柯佳嬿的爸爸也是很有理想與正義感的攝影記者,所以女兒才會以繼承父親衣缽為念,偏偏,他所效命的雜誌主管卻是只會賣弄英文,只會打官腔的楊淇,那份雜誌除了八卦,可有任何正義使命?柯佳嬿除了夜市打工之外,可曾完成什麼尖銳而又深刻的調查報導?連誰在炒做夜市土地的黑手都揪不出來,還得靠電線桿上的電力公司工人的傻瓜相機來偷拍,豈不是專業不敵業餘的徹底潰敗?完全貫串不起來的劇情盲點,也使得柯佳嬿的跌跌撞撞,變成了少不更事的莽撞,更讓最後抗爭成功,在人群中彷彿重新看見父親期許身影的夢幻錯覺,變成了一廂情願的祈願(但是,很多人看到父女重相逢的幻境時,就起了淚眼婆娑的效應,只能說有些催淚的電影公式雖然有靈效,卻禁不起細部檢驗)。

 

同樣地,豬哥亮因為一碗四神湯,勾起了往日思緒,看似有情有義,卻完全無法交代功成名就的他,何以從來不想回家答謝嫂嫂?他與藍正龍的叔侄誤會,除了偷錢討債之外,又有何深仇大恨,不屑往來?至於藍正龍與武松布偶的鬆垮連結,更讓人無法與他為了照顧奶奶,棄夜市生計於不顧的短暫迷航產生共鳴,更別說如果他如果那麼重視夜市仙子的競賽活動,又如何草率就把冠軍硬套給第一次來採訪的記者柯佳嬿呢?nmh026.jpg

 

好看的電影要有耐人咀嚼回味的餘韻,《雞排英雄》用大火快炒的火光熱度,遮掉了細部的瑕疵,卻也因為太過粗燙,讓人無法細嚼,初試啼聲的葉天倫還有很多琢磨的空間。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