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真人實事改編的《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關鍵號魅力不在結果,而在過程。
因為英皇喬治六世如何克服口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發表了向德國宣戰戰演說稿,那已是歷史事實;發歷史的幽微,檢視君王亦難迴避的生命殘缺,以及如何接納一位平民做為摰交好友,順利治療宿疾的歷程,才是戲劇焦點。
因為是發生在七十年前的君王傳奇,導演湯姆.霍伯(Tom Hooper)從灰藍色系的場景、布景、服裝到翩翩君子的人物動作,都強調典雅與素樸又肅穆的古典美學,整體的視覺效果宛如一齣精緻的佳構劇,其中,對於細節的講究,更讓全片得著了濃郁的復古趣味。
電影的開場戲是柯林.佛斯(Colin Firth)飾演的艾伯特王子(Albert Frederick Arthur George Windsor)即將參與 1925年大英帝國體育館開幕禮,並且發表壓軸致詞,這場演說因為要做全英國連線播出,導演湯姆.霍伯一開場就用了三個麥克風的特寫鏡頭,突顯了廣播時代,麥克風有如怪獸的巨大形體。這個麥克風的巨大形像不但忠實顯現了廣播媒體的具體符號,也委婉反應出呆立一旁,惶惶不知如何是好的艾伯特王子的心理情境。
《王者之聲》的第二個廣播魅力則是重現如今再也沒有人奉行遵從的廣播播出儀式。1920年代最有感染力的媒體,除了報紙就屬廣播了,由於當時偏好現場播音,演說者或者播報員的聲音成為最有說服力的聲音表演,想當播音員的人除了音質好,一定要口齒清晰,咬字精準,更重要的是頭腦清楚,能夠把事先備妥的劇本做出生龍活虎的詮釋,而且還要有捷才,能夠即席反應。台灣人印像深刻的資深廣播主播,不論是白銀、李季準、羅小雲或者余光,大致都有這般本事。
資深播音員都懂得保養自己的喉嚨與口腔,畢竟,播音的主要器官無非就是喉舌齒和腹部的共鳴腔,口腔舒服了,吐氣順暢了,聲音自然就優遊自在,口腔若有異物或異味,自己不舒服,聲音表演就難免失真又失常了。《王者之聲》率先登場的這位播音員則是先用茶水漱口,咕嚕嚕地清喉後再吐掉,既而又用噴霧器噴灑清香劑,讓口腔清爽,這些播音前的自律「儀式」,看似微不足道,卻因為多數當代播音員都是直接坐到麥克風前就張嘴開講,信口開河,對比之下,古典的儀式不但是敬業態度的呈現,而且有了讓人景仰與懷念的專業力道了。
播音員坐定之後,又用雙手比出了丈量手勢,播音員的嘴部距離麥克風要有從拇指到尾指的兩手距離,如此才會避免吐氣噴麥,或者吞嚥口水的微細干擾音影響了播音品質。
在廣播還是主流媒體的1920─1940年代,利用廣播布達政令或者演講都是大事(約等於今天的現場直播),1937年蔣介石在廬山發表的對日抗戰宣言,就是讓人極深的一次廣播(侯孝賢電影中也很懂得運用廣播的魅力來交代歷史時事的關鍵時刻,不管是《悲情城市》中的陳儀廣播,或者《戲夢人生》中的日皇投降廣播),《王者之聲》不過是「復原」了一些播音員準備播音前的細部儀式,體現了世代傳承的力量,原本只是「復古」卻從而有了「新意」,創作的微妙,確實值得人細細體會。
《王者之聲》的第三個廣播趣味則是一旁的大臣不忘提醒艾伯特王子,只要上前帶著機器說話就好了。
是啊,就算麥克風是新科技,但也只是一只不會跑,也不會跳的機器,只要開口說話就好了,小事一椿,偏偏艾伯特王子有口吃,一般人的尋常小事,對他卻是忐忑難安的大事,他的沈默、艱難與挫敗,就是如此以小觀大,簡單有力地完成了電影破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