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主演的電影,我都想看,因為在我心目中,她是當代最會表演的女明星。從外形到韻味,每一回她都有讓人耳目一新的力量。
不過,《班傑明的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中的凱特.布蘭琪,卻讓我想起了張艾嘉,而且是《紅色小提琴(Le Violon rouge)》中的張艾嘉。
《紅色小提琴》中的那把名琴是沾有琴師愛妻鮮血的奇特名琴,歷經三百年的飄泊流浪,輾轉到了上海女性的項蓓手上,面對著文化大革命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浪潮,她必需在切割自保與捍衛珍寶的矛盾中做出抉擇,張艾嘉愛琴,在分離前夕,理所當然她會再撫琴彈奏,偏偏,整齣戲就在張艾嘉拉琴的那一剎那,露了餡。
提琴名家,有琴在手,何等熟練自在,張艾嘉是敬業的好演員,即使她在《紅色小提琴》的戲份只有七分之一,但是她可是苦練了三個月。
不練,就是生手,肯定不像;但是,就算苦練經年,也不保証一定就像。拜師學唱歌,不一定就會唱歌;讀了二三十年國文,未必就能寫出一手好文章,一方面是天份,一方面則是熟悉,張艾嘉提琴上肩的肢體動作,立刻就讓人感覺到她與琴的距離,她真的不是提琴高手,也許有了初步入門,人琴卻還未合一,看到她的架勢,你立刻就明白她還是新手,因此,非常無情地就削弱了全片的戲劇說服力。
演戲,有時是努力「強扮」,但是屬於氣質的層次,卻往往不是後天辛勤就能迎頭趕上的。
凱特.布蘭琪在《班傑明的奇幻旅程》飾演醉心舞蹈的黛西,而且一帆風順,在紐約是頂尖舞者,進軍歐洲更是無往不利,儼然已有舞蹈女王的架勢,聲譽如日中天,凱特就得在攝影機前展示最自在熟練的舞蹈動作。看得出來,凱特確實有過芭蕾訓練,諸如彎曲、延伸、上升、下沈、大踢或短切舞步,她都有若合符節的精準練習,絕對不是臨時惡補的菜鳥新手,但是要做為頂尖舞者,觀眾卻也明顯可以看到她在手部和彈腿肢體上還是有些僵硬,不是那麼自在,不是那麼天成。
發生在凱特身上,合情入理,她畢竟只是戲劇演員,不是舞者;發生在黛西身上,就不合情理了,舞蹈是她的生命,舞蹈是她的技藝高峰。凱特飾演黛西,卻不能臻致黛西的高度,可信度就弱了。
表演的世界就是這麼殘酷,在是與不是,像與不像之間,沒有緩衝的模糊地帶,演員的身心狀態吐露著最真實的聲音,你無法想像一位拳法僵硬,腳步踉蹌的洛基,也無法想像永遠得靠替身來詮釋彈琴畫面的鋼琴師,表演是揣摩,盡心盡力之外,還要有天份和一種輕鬆自在的熟悉度,就算表演與真實不能等高,但是落差不能太大,周杰倫努力在《不能說的秘密》中鬥琴,或者在《功夫灌籃》中玩球,都是因為那是他最熟悉的本事之一;到了《滿城盡帶黃金甲》中,舞起大關刀,不就生份了許多嗎?
我絕對相信凱特.布蘭琪為了要詮釋這位頂尖舞者,花過無數氣汗水,偏偏,差之毫釐,就失之千里,她在《班傑明的奇幻旅程》最精彩的表演其實不在舞蹈,而在每回班傑明出現,她就得面臨要與男友(或丈夫)做一了斷(或抉擇)的左右為難,命運之神一直在開她玩笑,她的煎熬其實更勝班傑明,但是精準度不夠百分百的菁英舞姿,卻削弱了角色的可信度,連帶也使得應有的說服力褪色不少。
每一回,當畫面上出現凱特跳舞的場面上,我都會捏把冷汗,心跳加速,畢竟,她是我那麼喜歡的女星,看著她在鋼索上疾行,就是會替她擔心。
不過,她沒有失誤,只是沒有百分百的精粹,我的跌歎與懊惱,當然是吹毛求疵的挑剔,但是我也相信,要求完美的她,心頭承受的壓力肯定勝過其他人,只是她不能解釋,也無需爭辯,顯示在銀幕上的就是她能衝刺的生命高度了,褒貶笑罵,只能任人了,那也是演員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