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台灣留美的電影學者很愛引述《電影評論》的文章向台灣影迷推介世界名片,如今這些影評人大多已經封筆,但是雜誌依舊出版,依舊向世人推介著編輯和影評人熱愛的電影。
美國林肯中心的《電影評論(FILM COMMENT)》在影迷心中很有地位,每年也照例會廣邀知名影評人選出他們的年度佳片,他們的2008年好片票選活動,邀請了上百位的影評人,從五百部左右的作品中各選出二十部(第一名給二十分,第二名十九分,依序遞減),其中還分了曾經在美國做商業映演,以及尚未做公映,但是已經在各地影展上亮相的作品兩大類。
在映演類的前五十大名單中,台灣導演侯孝賢的作品《紅氣球》持續躋身十大榜單,只是在美國獨立製片網的冠軍,小跌一名成為第二,排名依舊是華人之最,中國導演賈樟柯的《三峽好人》則排名第六,比獨立製片榜的第七名還要上升一名,王家衛的《東邪西毒終極版》則從獨立製片榜的第四十四名前進到二十八名,三足鼎立,為台港大陸三地的電影人各自開創了一片山頭,亞洲其他國家的導演則是相對沈默,日本從缺,南韓則靠洪尚秀的《海邊的女人》守住一席之地,中國導演的《和鳳鳴》則是吊著第五十名的車尾進榜。
不同的評審,就會出現不同的品味與排名,但是侯孝賢同樣都名列前茅,代表著老美影評人真心喜歡《紅氣球》,生活在世界藝術村中,有些影像是世人共通的語言,無需翻譯,亦無需強加註解,能夠共鳴就是最直接的感動,侯孝賢的印痕早已悄悄寫進世界影史之中了。
以下就是《電影評論》的2008年曾在美國映演作品的前五十大電影名單:
排名 |
作品 |
獨立獎 |
1 |
《溫蒂與露西(Wendy and Lucy) Kelly Reichardt, U.S. 580 points |
4 |
2 |
《紅氣球(The Flight of the Red Balloon)》侯孝賢, Taiwan/France 564 |
1 |
3 |
《屬於我們的聖誕節(A Christmas Tale)》Arnaud Desplechin, France 557 |
2 |
4 |
《無憂無慮(Happy-Go-Lucky)》 Mike Leigh, U.K. 538 |
5 |
5 |
《瓦力(WALL-E)》Andrew Stanton, U.S. 534 |
3 |
6 |
《三峽好人(Still Life) 賈樟柯, Hong Kong/China 521 |
7 |
7 |
《迷幻公園(Paranoid Park) Gus Van Sant, France/U.S. 465 |
6 |
8 |
《與巴席爾跳華爾滋(Waltz with Bashir)》Ari Folman, Israel/France/Germany 424 |
10 |
9 |
《夢遊冰雪地(My Winnipeg)》 Guy Maddin, Canada 406 |
13 |
10 |
《自由大道(Milk)》Gus Van Sant, U.S. 356 |
15 |
11 |
《血色入侵(Let the Right One In)》Tomas Alfredson, Sweden 351 |
14 |
12 |
《別碰斧頭(The Duchess of Langeais)》Jacques Rivette, France/Italy 335 |
21 |
13 |
《我和我的小鬼們(The Class)》 Laurent Cantet, France 334 |
33 |
14 |
《紐約浮世繪(Synecdoche, New York) Charlie Kaufman, U.S. 297 |
9 |
15 |
《飢餓(Hunger)》 Steve McQueen, U.K. 289 |
17 |
16 |
《寂靜之光(Silent Light)》 Carlos Reygadas, Mexico/France/Netherlands 286 |
8 |
17 |
《沙囊(Ballast)》Lance Hammer, U.S. 283 |
19 |
18 |
《偷天鋼索人(Man on Wire)》 James Marsh, U.K. 282 |
20 |
19 |
《印第安人浪遊記(The Exiles)》 Kent Mackenzie, U.S. 257 |
|
20 |
《罪惡之城蛾摩拉(Gomorrah)》 Matteo Garrone, Italy 253 |
25 |
21 |
《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 Christopher Nolan, U.S. 252 |
22 |
22 |
《切格瓦拉傳(Che)》 Steven Soderbergh, Spain/France/U.S. 237 |
23 |
23 |
《力挽狂瀾(The Wrestler) Darren Aronofsky, U.S. 233 |
18 |
24 |
《情慾二重奏(The Last Mistress)》 Catherine Breillat, France/Italy 229 |
|
25 |
《瑞秋要出嫁(Rachel Getting Married)》Jonathan Demme, U.S. 215 |
11 |
26 |
《惡水(Trouble the Water)》 Carl Deal & Tia Lessin, U.S. 203 |
|
27 |
《大男孩(Momma’s Man)》 Azazel Jacobs, U.S. 202 |
|
28 |
《東邪西毒終極版》 王家衛 Hong Kong/China 201 |
|
29 |
《尋她千百度(In the City of Sylvia)》 José Luis Guerín, Spain/France 200 |
12 |
30 |
《亞歷山迪拉(Alexandra Alexander)》 Sokurov, Russia/France 196 |
|
31 |
《冰旅紀事(Encounter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Werner Herzog, U.S. 195 |
|
32 |
《經典老爺車(Gran Torino)》 Clint Eastwood, U.S. 189 |
|
33 |
《愛情誓言(The Romance of Astrea and Celadon)》Eric Rohmer, France/Spain/Italy 178 |
|
34 |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David Fincher, U.S. 172 |
|
35 |
《法國(La France)》Serge Bozon, France 167 |
|
36 |
《計程車司機之死(Taxi to the Dark Side)》 Alex Gibney, U.S. 163 |
|
37 |
《天堂邊緣(The Edge of Heaven)》 Fatih Akin, Germany/Turkey/Italy 161 |
16 |
38 |
《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 Danny Boyle, U.S./U.K. 157 |
|
39 |
《情遇巴塞隆納(Vicky Cristina Barcelona)》 Woody Allen, Spain 154 |
|
40 |
《巴赫之前的沈默(The Silence Before Bach Pere Portabella) Spain 141 |
|
41 |
《請問總統先生(Frost/ Nixon)》 Ron Howard, U.S. 140 |
|
42 |
《海邊的女人(Woman on the Beach)》洪尚秀 Hong Sang-soo, South Korea 138 |
|
43 |
《被世界遺忘前(Before I Forget)》 Jacques Nolot, France 137 |
|
44 |
《冰凍之河(Frozen River)》 Courtney Hunt, U.S. 126 |
|
45 |
《神秘的程序 (The Order of Myths)》 Margaret Brown, U.S. 123 |
|
46 |
《人性問題(Heartbeat Detector (La Question Humaine) Nicolas Klotz, France 112 |
|
47 |
《沈默獵殺(Tell No One)》 Guillaume Canet, France 110 |
|
48 |
《拆車場的朝陽(Chop Shop)》Ramin Bahrani, U.S. 108 |
|
49 |
《美國繁華夢(Profit motive and the whispering wind)》John Gianvito, U.S. 106 |
|
50 |
《和鳳鳴(Fengming: A Chinese Memoir)》王兵 Bing Wang, China 103 |
|
雖然說整理這五十大名單花了我不少時間和力氣,但是對我而言卻很有讀詩經的趣味,例如從第四十名開始的作品,我其實多數是聽都不曾聽過的電影,但在整理片單的過程中,至少達到了「多識草木鳥獸之名」的目的,從《巴赫之前的沈默》、《請問總統先生》、《海邊的女人》、《被世界遺忘前》、《冰凍之河》、《神秘的程序》、《人性問題》、《沈默獵殺》、《拆車場的朝陽》、《美國繁華夢》到中國導演王兵執導的《和鳳鳴》,我清楚知道自己還有多少作品等待著去觀看,那是一種幸福的期待。
至於還沒有在美國上映的作品中,賈樟柯的《二十四城記》和杜琪峰的《文雀》亦都名列前三十名之中,也反映了他們的創作能量。